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C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C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C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C卷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917 年 11 月 8 日 列宁出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不是在本次大会上通过的文 件是 A 告工人 士兵和农民书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D 关于成立工农政府的决定 2 2 分 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 革命的城市 之称的圣彼得堡 彼得格勒 举行 我们之 所以称它为 革命的城市 因为它是 A 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 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 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 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3 2 分 下图中领导俄国人民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人是 A B 第 2 页 共 14 页 C D 4 2 分 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A 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政府成立 B 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制度建立 C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成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5 2 分 下图为 1913 年和 1937 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 其中 20 世纪 30 年代 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 农奴制的废除 B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推行 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第 3 页 共 14 页 6 2 分 国际联盟的实质是 A 制裁侵略的机构 B 维护和平的机构 C 被美国控制的机构 D 资本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机构 7 2 分 法国官员称 当年西方列强屈从于日本的压力 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这是不公正的 损 害了中国的权益 这是法国官方第一次对外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公正对待了中国 造成这一 不公正 的国 际会议是 A 慕尼黑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巴黎和会 D 华盛顿会议 8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宣称 搜遍德国人的口袋 也要把钱找出来 私下却 说 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 20 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有关该 和约 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对德国的一次宰割 B 计划了德国与英国的矛盾 C 为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 D 能够保障世界持久和平 9 2 分 20 世纪 30 年代是萧条 危机和战争的 10 年 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点的事件或现象有 美国 生产过剩 失业率高涨 德国 希特勒开始担任总理 苏联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日本 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A B 第 4 页 共 14 页 C D 10 2 分 美国政府为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实行了 A 罗斯福新政 B 精兵简政 C 法西斯专政 D 门户开放 11 2 分 图 1 和图 2 分别宣传 20 世纪前期苏联 美国的某项措施 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A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 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 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12 2 分 很多老一辈德国人认为 如果希特勒能在 1939 年 9 月 对波兰的侵略行动 之前死去 他就会 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 可见 纳粹党能够获得广泛支持的原因是 A 打击德国共产党 逮捕和迫害大批进步人士 B 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C 以欺骗手段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 第 5 页 共 14 页 D 当时的政府软弱无能 13 2 分 1941 年 6 月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 过去 25 年来 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 进攻苏 联 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 因此 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 也是美国的危难 这反映出 A 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了 B 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 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D 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14 2 分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错误的说法是 A 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都是通过国际会议确立起来的 B 两次世界大战都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主要的发动者 D 战争爆发前都形成了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 15 2 分 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 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 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 使 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 可见 它 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珍珠港事件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16 2 分 2004 年 6 月 6 日 16 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法国小城阿罗芒什纪念 60 年前在这里发生的诺 曼底登陆战役 因为这次战役 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 第 6 页 共 14 页 C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 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 17 2 分 1944 年 6 月 6 日 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 BBC 电台今天早晨说 盟军空 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 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 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 信中 此次军事行动 是指 A 敦刻尔克撤退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中途岛海战 D 诺曼底登陆 18 2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 将世界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了战争漩涡 各国 的经济在战争中都遭到巨大破坏 而其中惟一一个不仅没受损失反而加强了自己的实力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日本 C 德国 D 美国 19 2 分 1945 年 5 月 9 日晚 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犹酣之时 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发出一段惊人的论调 人们在欢呼跳跃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 战争 分别指 A 一战和二战 B 二战和科索沃战争 C 二战和伊拉克战争 D 二战和冷战 20 2 分 20 世纪 40 年代末 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 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 济的民主国家 其意图主要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铲除军国主义 B 稳定日本政局 C 巩固两极格局 D 遏制共产主义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21 30 分 探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发展我国经济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决策引领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但是 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 我 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 1992 年初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计划和市 场都是经济手段 科技创新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末 20 世纪中期 二战以后 20 世纪末 工业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世界工厂英男美国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 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制造中心分散化 摘编自孙林若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第 8 页 共 14 页 材料五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 转向重工业发展 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 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 成为新的 世界工厂 周斌 李水凤 中国 做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工厂 材料六 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 但是中国关键技术 核心零部件 品牌 市场网络 管理诀窍 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 中国的制造业处 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编自陶金钰 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开放交流 材料七 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和 09 年欧债危机加剧了底层民众生活困难 矛盾愈益突出 2016 年以来 我们 所熟悉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美国特朗普似乎要掀反全球化浪潮 英国公投脱欧 其他欧洲国家内的疑欧势 力看涨 极右翼势力纷纷抬头 不论民粹主义政党是否上台 这股力量已经导致欧洲国家的内外政策发生调整和 变化 包括对移民 全球化 反恐等 西方有学者预判全球化会出现大倒退 从民粹思潮看欧洲政治风向之变 光明日报 材料八 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 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 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 既不 符合事实 也无助于问题解决 历史地看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不是人为造出来的 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促进了商品资本流动 科技文明进步 各国人民交往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联系所学 材料一中的 列宁的思路 具体指什么 联系所学 材料二中 新应用 的特点是什么 2 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四回答 世界工厂 的产生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美国成为 世界工厂 的原因 4 阅读材料六回答 如何才能改变 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的现状 5 材料七 脱欧 是指脱离哪个组织 这一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 6 结合材料八及所学知识判断 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出现材料七有学者预判的大倒退 请阐明理由 第 9 页 共 14 页 22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 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威尔逊在战争咨文中说 美国参战不是为了征服领土 奴役他人 不 是为了索取赔款 而是为了民主与自由 为了弱小民族的权利和自由 为了使世界本身最后获得自由 美 杜蒙德 现代美国 材料二 1941 年富兰克林 罗斯福说 美国之所以参加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四大根本自由 即 言论 自由 信仰自由 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是否维护它们成了今天我们和我们的敌人之间存在的关 键区别 美 埃里克 方纳 给我自由 材料三 战争对美国来讲是笔大生意 威尔逊领导美国参加的那场战争 战场上每名敌军倒下 美国就有 25000 美元入账 美 奥利弗 斯通 躁动的帝国 材料四 富兰克林 罗斯福认为英国和德国的银行家们把世界贸易 牢牢的装在自己的口袋里的时间太久了 这对美国是不利的 这场战争可能会彻底结束这种状况 美 霍夫施塔特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 1 材料一中的 咨文 是针对哪一场战争发表的 材料二中 我们的敌人 指的是什么势力 2 依据材料材料一和材料二 指出美国参加这两场战争的共同目的 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 概括说明美国 参加这两场战争的真实目的 3 综合四则材料 简要分析战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23 0 分 2015 鄂州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 1945 年初 美英盟军和苏军分别从西 东两面攻入德国境内 在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 美 英 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举行会议 材料三 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 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的迷梦破灭了 正如此 前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称霸的国家一样 侵略战争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 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 从 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 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 24 40 分 美日作为亚太地区的世界大国 对于该地区局势的稳定和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 请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某次会议上 美国国务卿掩饰不住得意之色 说 多亏了这个条约 对华 门户开放 终于实 现了 材料二 材料三 1972 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材料四 近年来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繁 还联合美国多次举行军演 向周边国家示强 美国也先后 抛出 重返亚太 亚太再平衡 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 2014 年 11 月 再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 习近平 强调 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 顺应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的时代潮流 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 进步 1 写出材料一中 会议 条约 的名称 此会议有何重要影响 2 写出材料一中 会议 条约 的名称 此会议有何重要影响 3 材料二中图 事件有何标志意义 图 表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4 材料二中图 事件有何标志意义 图 表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第 11 页 共 14 页 什么 5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三中日本不愿意 跟着美国脚步走 的原因是什么 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 怎样的趋势 6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三中日本不愿意 跟着美国脚步走 的原因是什么 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 怎样的趋势 7 阅读材料四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 你认为中 美 日三国应该如何处理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8 阅读材料四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 你认为中 美 日三国应该如何处理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