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B卷_第1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B卷_第2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B卷_第3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B卷_第4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华师大版备考华师大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515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 改革鲜卑的习俗 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 题 为此 孝文帝决定 A 地方建立县制 B 实施汉化政策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2 2 分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史料记载 明朝建立后 留在中原的少 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 促进了新的融合 历史上 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A 孝文帝 B 金太祖 C 康熙帝 D 元世祖 3 2 分 北魏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氐族 D 羌族 4 2 分 南北朝时期 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A 商鞅 第 2 页 共 16 页 B 张骞 C 北魏孝文帝 D 班超 5 2 分 孝文帝引见朝臣 诏断北语 一从正者 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或不可卒革 三 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降爵黜官 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A 严禁贪污 B 颁布均田令 C 迁都洛阳 D 实行汉化政策 6 2 分 电视剧 锦绣未央 中提到魏的统治者姓拓跋 在我国古代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哪个政权 统一了 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A 北齐 B 北魏 C 后唐 D 后汉 7 2 分 我们现在坐的方凳 圆凳 吃的烧饼 蒸馍等 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极大地促进了 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B 孝文帝改革 C 人口大量南迁 D 江南的开发 8 2 分 小历同学整理出 禁用鲜卑语 采用汉族官制 以孝治国 等关键语句 他学习的内容是 第 3 页 共 16 页 A 所以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9 2 分 如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百家争鸣 B 秦始皇巩固统一 C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10 2 分 经过近 3 年的策划 筹备 创作 新编历史剧 北魏孝文帝 于 2016 年 6 月 1 日 2 日晚在洛 阳歌剧院试演 再现北魏孝文帝风采 下列在历史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独尊儒术 开发江南 迁都洛阳 实行汉化 A B C D 11 2 分 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 保守势力顽固 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 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 这句话表达了 A 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B 北魏迁都的条件 第 4 页 共 16 页 C 北魏迁都的原因 D 汉化措施的问题 12 2 分 关于南北朝时期出现 胡人汉服 现象的解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异族服装的喜好 A B C D 13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 最有利于吸收先进文化的是 A 采用汉制汉礼 B 使用汉姓 C 与汉族联姻 D 迁都洛阳 14 2 分 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百家争鸣 B 秦始皇巩固统一 第 5 页 共 16 页 C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15 2 分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 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 把公主嫁给汉人 改姓为元 在光极堂 赐群臣以汉衣 对 30 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 提倡与汉族联姻 发展经济 A B C D 16 2 分 2017 年 10 月 28 日 浙江西塘古镇迎来了第五届 汉服文化周 这一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 服饰之美 更是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的帝王 他也对汉服情有独钟 下令全族改穿 汉服 他是 A 秦始皇 B 北魏孝文帝 C 隋文帝 D 汉武帝 17 2 分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 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下列哪一事件印证了上述论断 A 商鞅变法 第 6 页 共 16 页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贞观新政 D 岳飞抗金 18 2 分 以时序为基础 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 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下列朝代更替 正确的 A 西汉一东汉一三国 南北朝 B 两汉 三国二两晋 南北朝 C 两汉 两晋 南北朝一隋唐 D 两汉一宋一齐一梁一陈一隋 19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20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 得到最高治者的支持 B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C 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 D 促进了中国社会封建化 21 2 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第 7 页 共 16 页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2 2 分 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23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 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 人民大力拥护 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24 2 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的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5 2 分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 改革 一词曾出现了 80 多次 可见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请指出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第 8 页 共 16 页 A 都严惩贪污 B 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 C 都奖励耕战 D 都为减少改革阻力 进行了迁都 26 2 分 下列关于北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 其先后顺序是 北魏建立 迁都洛阳 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分裂 A B C D 27 2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8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第 9 页 共 16 页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29 2 分 下图 汉人胡食图 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室融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30 2 分 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 学汉语 改汉姓 与汉人通婚 他的目的是 A 恢复北方生产 B 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 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31 20 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秦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 期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 西部的贸易和交 流频繁 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 匈奴 鲜卑 氐 羯 羌等 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 响不断内迁 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 彼此交往 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 相互渗透 取长补短 第 10 页 共 16 页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西汉时期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 与哪条交通枢纽的开启有关 该 交通枢纽的开启起了怎样的作用 2 秦朝时期 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为此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什么建筑 该建筑的西部 到哪儿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 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 了改革 改革的影响如何 32 20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材料一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鞅合并小都 小乡 小邑 小聚为县 设置县令 县丞 共三十一个 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 免除本人徭役 变法五年后 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 言不顺 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 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 公元前 350 年 秦国平民张三 因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一倾 宅九亩 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 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 以上改革措施 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 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 33 15 分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 广度 影响 两者可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 简单地说是三个 低下 一个 落后 三个 低下 一是生 产力低下 二是行政效率低下 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 一个 落后 是生产关系落后 要改革的话 肯定要从这 第 11 页 共 16 页 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 商鞅变法 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树根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之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 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 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 接 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 低下 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秦国 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判断 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孝文帝成功处理好 最大问题 具有哪些作用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你对改革有何认识 34 20 分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 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 击退了游牧民族 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世界著名的长城 斯托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 大量的南下的少数民族与 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 他们互相渗透 取长补短 材料三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 于 494 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摘自北师大版七 上 历史教材 第 12 页 共 16 页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结台所学知识写出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 这一重大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 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35 15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国家分裂 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下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 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 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拓 吐吠相望 连宇高花 叶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移居平城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1 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 2 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下图 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 4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