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新版新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分 1839 年 3 月 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暂与此事相 始终 断无终止之理 该 大臣 是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邓世昌 D 严复 2 1 分 南京条约 中首次提到割地赔款 下列属于 南京条约 中割占的领土是 A 澳门 B 九龙半岛 C 香港岛 D 台湾岛 3 1 分 下列侵华战争中 曾攻占我国首都的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A B C 第 2 页 共 15 页 D 4 1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俄国共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 这些被割占的国土主要位于 A 西南和西北地区 B 东南沿海岛屿港湾 C 东北和西北地区 D 南方沿海沿边地区 5 1 分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事变 D 北伐 西征 6 1 分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 囯 代替 國 字 取 王居其中 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领导人 A 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 取清朝而代之的宏大思想 C 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 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7 1 分 下列哪一次农民起义提出建立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时 无处不均匀 无人 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A 太平天国运动 B 黄巾起义 C 黄巢起义 第 3 页 共 15 页 D 明末农民起义 8 1 分 从 1840 年起 有着光辉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 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 中华民 族近代化的艰辛探索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 D 洋务运动 9 1 分 据下面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 部分 表内容 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是 时间 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 俄文 后增加德文 日文 1867 增设算学 化学 医学生理 天文 物理等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10 1 分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 正确的是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 第 4 页 共 15 页 B C D 11 1 分 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对中国国力 民生 政局 近代化进程等诸方面都产 生重大影响 这两次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 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都对中国居民进行过血腥大屠杀 A B C D 12 1 分 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协定关税权 设厂权 公使驻京权 领事裁判权 A B C D 13 1 分 甲午中日战争使列强的主要侵华手段由 贸易 特权 变为 投资 特权 对此变化的理解正确 的是 A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B 马关条约 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的特权 C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第 5 页 共 15 页 14 1 分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作 悲平壤 哀旅顺 哭威海 马关纪事 台湾 行 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哪一次侵略战争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5 1 分 19 世纪 60 年代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 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 运动 该运动 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 B C D 16 1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是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中山 辛亥革命 A 第 6 页 共 15 页 B C D 17 1 分 如果光绪帝颁布的法令能实施 你不会看到 A 举人们撰写八股文 B 人们能自由讨论时事 C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 D 年轻人参加新式陆海军 18 1 分 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 法制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商品化 思想上的 理性化 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立国之道 尚礼仪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在人心 不在技艺 男练义和团 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 扒了火车道 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 少机器则弱 立宪政体 取决公论 上下议院 实为行政之本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B C D 19 1 分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 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 良传统的是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义和团运动 五四运动 戚继光抗倭 A 第 7 页 共 15 页 B C D 20 1 分 有专家指出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 民的土地问题 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金田起义 B 资政新篇 C 定都天京 D 天朝田亩制度 21 1 分 时间轴有利于直观呈现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联系与发展 下列条约与时间轴中 对应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2 1 分 一百年前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 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 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 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除鞑虏之后 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核定天下地价 第 8 页 共 15 页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膻腥 复四千年之祖国 23 1 分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以下最能体现 民生主义 的一项 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24 1 分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 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 下列哪些活动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 B C D 25 1 分 1912 年 中国出台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 它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6 1 分 蔡锷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 发动护国战争 因功勋卓著被称为 A 再造民国第一人 B 立宪第一人 C 洋务第一人 第 9 页 共 15 页 D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27 1 分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控制着江苏 江西 湖北等省 以段祺璃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 并控制安徽 浙江 山东 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A 救亡图存 B 走向共和 C 军阀割据 D 军队建设 28 1 分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分化为直 皖 奉三系 其中奉系军阀的代表人物是 A 冯国璋 B 曹锟 C 张作霖 D 段祺瑞 29 1 分 学校准备举办 1919 1949 年国共关系图片展 这张图片应归属的栏目是 A 国民革命 打倒军阀 B 十年对峙 战火连绵 第 10 页 共 15 页 C 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30 1 分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是在 A 镇压辛亥革命后 B 镇压二次革命后 C 镇压护国运动后 D 镇压黄花岗起义后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31 4 分 材料一 鸦片 危害甚巨 法当从严 若放任自流 数十年后 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 可以充饷之银 人民痛感鸦片危害 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 北京西郊 青山绿水 风景优美 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 历时 150 年 在这里建造起 中西结合 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 材料三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 1895 年 1 月 14 日 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 便迫不及待地通过 内阁决议 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阅后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二 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 追根溯源 根据材料三 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 5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再现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学习了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32 3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长沙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 由谭嗣同等发起 于 1897 年 10 月在 长沙创办 熊希龄任校长 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 1898 年春 全堂师生达 200 余人 教学内容包括经 史 诸子 第 11 页 共 15 页 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 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以下为时务学堂的师生问答实录 材料一 学生 周宏业问 读 滕文公篇 似滕文公亦能用孟子之言矣 然其弱削如故也 岂大国五年 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乃如此 耶 想孟子行教之人 断不言行不顾若此 请问其故安在 学生 蔡艮寅 锷 问 孔子大一统所以泯杀机也 今之贤士大夫欲督其督 郡其郡 邑其邑 无乃与夫子大相刺谬 违背 乎 学生 杨树谷问 孟子曰 无罪而杀士 则大夫可以去 无罪而戮民 则士可以徒 读书至此 不免有疑 夫委贽为臣 当 临难无苟免 何得不谏君于过 而竟以去云乎哉 虽曰当时人主不足以有为 而臣道之不可不尽也明矣 孟子之 意究竟何如 材料二教习 老师 梁 启超 批 问得很好 然滕文当时实未尽行孟子之言 凡任一人 举一事 必尽其所长 乃可责其成效 若仅行其一二 端 则有时反以生弊而已 今日中国之行西法是也 行之无条理 无片段 而反咎西法之寡效 可乎 观毕战问 井田 以后更无下文 则滕当时必未尽行孟子之言明矣 行孟子言者谁乎 今日欧美诸国是也 美国远在西半球 而欧洲之民襁负归之 瑞士弹丸黑子之国 而西国凡有大政事 皆会议于此焉 所谓为政于天下者非耶 1 根据材料一 当时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疑问 依据材料二 梁启超在回答学生问题时 提出哪些 主要观点 2 时务学堂在当时起了哪些重要作用 33 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0 年 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社会动荡 政局不稳 福泽裕吉 明治维新政治家 力主 进行东洋 侵略 注 侵略朝鲜 中国 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材料二 表格 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 吨 平均航速 海里 时 鱼雷发射 管数 火炮总 数 鱼雷艇 数 中国 12123446615 34271952 第 12 页 共 15 页 日本 12121084010 33362680 材料三 李鸿章为避战保船 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 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 l895 年初 日军攻占 威海卫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清政府无心再战 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1 据材料一 指出甲午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 并概述 国内人心转而外 的含义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3 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 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 据材料二 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内部原因 34 1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以 自强 求富 为口号 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创办了大生纱 厂等一批近代企业 以上表述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基临床考试题库及答案
- 纠纷调解考试题库及答案
- 25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3 section B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年新疆农业培训合作合同协议
- 2025年物业管理费缴纳合同协议
- 土木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定向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日照社工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人才培养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6.2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二课时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统编版
- 2025年甘肃省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40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4.2 遵守规则 课件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T/CIE 189-2023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
- 2025年北京市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借游戏账号合同5篇
- 广播稿的写法课件
- 2025年中职政治专业资格证面试技巧与答案解析大全
- 保密法课件教学课件
-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试题(附答案)
- 计生政策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