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一书中写道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 鸦 片战争 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说 这场战争 使中 国 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 2 分 法国上尉巴特利尔写信给雨果 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 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 是法 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严厉谴责了他们的行径 他们的行径 是指 A 发动鸦片战争 B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 火烧圆明园 D 对华倾销商品 3 2 分 1841 年 林则徐曾断言 终为中国患者 其俄罗斯乎 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能印证这一 断言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并在长江自由航行 B 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 4 5 亿两 C 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 D 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4 2 分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主要是因为 A 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 第 2 页 共 16 页 B 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 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5 2 分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 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 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 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6 2 分 一个未被开发的农村 农业无法容纳西方工业化之后的过剩产能 于是中西之间的贸易失衡在 19 世纪 40 年代到了让西方无法容忍的程度 该材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闭关锁国 B 中西贸易失衡 C 统治者不接受西方 D 西方想打开中国市场 7 2 分 鸦片战争后 英国侵略者在和约谈判中一再企图用威胁利诱方法使中国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他们实现这种罪恶的目的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虎门条约 8 2 分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 如图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 对 该示意图 解读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6 页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9 2 分 陈旭麓说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 赶往进店的最初的一步 因在 这场战争 中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 2 分 近代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救国的道路 按开始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 件 洋务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百日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 A B C 第 4 页 共 16 页 D 11 2 分 1862 年 9 月 令浙江宁波一带的老百姓奔走相告 额手称庆的喜讯最有可能的是 A 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 太平军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C 太平军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D 义和团把侵略军围困在廊坊 12 2 分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 不但一个王朝 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 但由于 19 世纪 60 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 它们终于死里求生 再延续了六十年 杰出人物 包括 A 魏源 B 曾国藩 C 洪秀全 D 詹天佑 13 2 分 你知道在黄海战役中 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 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谁吗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丁汝昌 D 邓世昌 14 2 分 下面是张杨同学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 笔记中缺少了标题 如果你与他合作 你会选择下面的哪一标题 第 5 页 共 16 页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15 2 分 陈旭麓认为 维新变法期间 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 他们向西方追求真 理 为中国寻找出路 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他们 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 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 取得了巨大成功 B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6 2 分 甲午战败后 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勉强涂 饰 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 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 A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 B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17 2 分 冲击 反应 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 在巨大惰性 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 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 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下 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 冲击 反应 模式的是 第 6 页 共 16 页 A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B 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C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D 巴黎和会 国民大革命 18 2 分 马关条约 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A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B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 增辟通商口岸 D 开辟内河新航线 19 2 分 1900 年 有一家上海人在家庆祝他们的孩子考入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请问当时最高学府指的 是 A 燕京大学 B 京师大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太学 20 2 分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在反对外来侵略中 献出宝贵生命或做出杰出贡献的仁 人志士 下列人物 不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的是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陈化成 D 谭嗣同 21 2 分 张之洞 1890 年创办的湖北官织布局曾导致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 10 万多匹 实行股份制后的 轮船招商局 几年内使得国外轮船公司损失超过千万 美国旗昌行由于持续亏损而不得不被招商局收购 以上材 第 7 页 共 16 页 料说明洋务运动 A 创办了近代第一批工业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 C 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D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2 2 分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 对 该示意图 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3 2 分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 19 世纪初 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 一只羔羊 一样被任意宰割 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 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老大 1843 年在海关工作 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 目睹 万园之园 被烧毁 C 老三 1896 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 老四 1905 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24 2 分 1840 年 3 月 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品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 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 说 当前局势 可能提供机会 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 随着关系的改善 我们输出 棉织品 的扩张程度将是不 可估量的 这里的 两国关系的改善 是指 A 发动战争 迫使中国屈服 第 8 页 共 16 页 B 切实改善中英两国关系 C 两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 D 保护鸦片走私 25 2 分 光绪皇帝撰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 舰管带 A 邓世昌 B 丁汝昌 C 林则徐 D 左宝贵 二 二 材料解析题 共材料解析题 共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4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 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切外国人的普 遍起义 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 虽然你可以说 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 蠢笨的 行动 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 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 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 不应当 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 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 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提出了 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 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 区域中的人们 体会现实 探索问题 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 屈辱 仇恨 自卑 希望种种情绪交织 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第 9 页 共 16 页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 1 材料一图一中 沉迷的帝国 和 堕落的帝国 分别指哪个国家 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二 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三中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你如何理解 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27 15 0 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 西方列强 的优点时 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 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 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 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 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 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 改阴历 为阳历 即服色亦效洋式 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 日甚一日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 皆系便衣便帽 无一顶戴之人 间有洋帽之人 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 1913 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三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哲学 宗教 自然 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 地理 文学艺术 合 计 年平均数 1895 年前 1412312 1896 1911 年 3817236623813695863 86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是否善于总结经验 针对客观现实 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只有这样做了 才有可能正确 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 而这样地解决问题 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 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编自邓小平 1978 年 6 月 2 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变乱 是指哪一政治事件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第 10 页 共 16 页 3 据材料三 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新变化 结合史实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4 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对接下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8 10 分 回望历史 中国曾领先世界 也曾受尽磨难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民族精 神 当代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 古代 灿烂辉煌篇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前期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 从 1405 年到 1433 年的 28 年间 他连续 7 次统帅百艘巨舰 27000 多名官兵 渡南洋 过印度洋 这红海 航程总计 16 万海里 历经东南亚 南亚 西亚和东非的 30 多个国 家和地区 王介南 中外文化交流史 近代 自强雪耻篇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政府 5 月 26 日发表 中国的军事战略 白皮书 强调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地 加快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利益 2015 年 5 月 27 日新华网 第 11 页 共 16 页 现代 大国崛起篇 材料五 60 年前 亚非 29 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 形成了团结 友谊 合作的万隆精神 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 能产生 一加一大于二 的积极效应 2015 年 4 月 22 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六 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 保持合理的发展 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 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2015 年 3 月 15 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材料七 1932 年 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参加了第十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 在乘船漂泊多日到达美国后的第二天匆忙上阵 结果在预赛中惨遭淘汰 他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材料八 材料九 打工兴衰的过程 世纪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 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 国的奋斗目标 刘金源 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1 丝绸之路 既是东西方重要商路 更是文明交流之路 它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 请列举一项中国古代 第 12 页 共 16 页 四大发明中对欧洲文化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 2 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 请根据材料三如图的提示 将以下侵华战争 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只填写序号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 C 鸦片战争 4 强国必先强军 一百多年前 洋务派为实现强国之梦筹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请列举一例 近代哪场 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的民族耻辱 5 60 年前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6 图一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 图二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时刻 7 为了 把自己的事办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义 8 材料七中的 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是哪位 新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谁 9 从 弱国无外交 到 在国际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 一个人的奥运会到奥运会金牌榜世界第一名 说明了什么 10 综合上述材料 为实现 民族复兴与和平举起 这一目标 你认为我国可以从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29 11 0 分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 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第 13 页 共 16 页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 原名叫 波些臣街 Possession point 占领街 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以 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如图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