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D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D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D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D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列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生产陶器 生产彩陶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A B C D 2 2 分 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 洞穴 B 干栏式建筑 C 四合院 D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3 2 分 下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 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A 奖励耕战 B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 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 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4 2 分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体现在 A 城市的出现 B 金属货币的使用 第 2 页 共 14 页 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 手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5 2 分 春秋时期 孔子兴办私学 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 这说明 A 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 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6 2 分 下列四幅疆域图 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7 2 分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 对 重农抑商 思想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 承认土地私有 第 3 页 共 14 页 B 统一度量衡 C 建立县制 D 奖励生产 8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主要的社会特点是 A 大一统 B 民族政权并立 C 专制制度的建立 D 动荡与变革 9 2 分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历代汉族政权 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联系和管辖 下表所列的相关史实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朝代相关史实 A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B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C 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 D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A A B B C C D D 10 2 分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程 下列关于三国形成 排列正确的是 刘备 蜀 成都 曹丕 魏 洛阳 孙权 吴 建业 A 第 4 页 共 14 页 B C D 11 2 分 穿越时空隧道 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A 吃上用陶器煮熟的猪肉 B 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 C 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 D 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 12 2 分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 其方法是 A 父亲传子 B 兄长传弟 C 母亲传女 D 民主推选 13 2 分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就来源于战争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退避三舍 马陵之战 B 纸上谈兵 桂陵之战 C 卧薪尝胆 长平之战 D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14 2 分 成都中考 如表所示 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 这次改革是 鲜卑姓汉姓 拓跋元 丘穆陵穆 第 5 页 共 14 页 步六孤陆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魏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15 2 分 下图是一枚秦朝官印 其中的文字字体是 A 小篆 B 楷书 C 甲骨文 D 草书 16 2 分 下列关于北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 其先后顺序是 北魏建立 迁都洛阳 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分裂 A B C D 第 6 页 共 14 页 17 2 分 我国数学的起源很早 商朝甲骨文中已有一至十 百 千 万 13 个数字 可以记载 A 一千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B 一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C 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D 百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18 2 分 成语 乱七八糟 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乱七 和西汉景帝时的 七国之乱 有关 八糟 和 晋惠帝时的 八王之乱 有关 八王之乱 发生的朝代是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19 2 分 有位学者指出 中国政治传统中 君权和相权的关系 是一部不断摩擦 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关于我国 君权 与 相权 的史实论述不正确的是 A 秦朝设丞相分管行政 但最后由皇帝决断 B 唐玄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C 明朝废除丞相 由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部分理朝政 D 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0 2 分 下列正确描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点的是 A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 D 繁荣与开放并存的时代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第 7 页 共 14 页 21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 大体上是西周到秦 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 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 号施令 让自己的功臣 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 与周代的制度相比 秦汉所形成的统一 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 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 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材料三 汉兴之初 海内新定 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于是剖裂疆土 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 余邑 尊王子弟 大启九国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 连城数十 然诸侯原本以大 末流滥以致溢 小者淫荒 越法 大者睽孤横逆 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寓封建 注 即分封 之意于郡县之中 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 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 其专在 上 今之君人者 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 事事而制之 有司之官 无肯为其民 兴一日之利者 民乌得而不穷 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 顾亭林诗文集 1 仔细观察材料一中我国古代的朝代疆域图 请给三幅图按时间先后排序 2 材料二中 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 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 在地 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 材料三中说西汉时期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 连城数十 为解决这一问题 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4 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其专在下 其专在上 各指什么 第 8 页 共 14 页 22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 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朝代至此完 朝代歌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 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 于是封功臣谋士 封弟周公旦于曲 阜 史记 周本记 材料三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 如下图 战国形势图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 2 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 请再列举三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 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 A B C 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23 12 分 问题探究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上 第 9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 那么西魏 北周就是追随者 简明中国史读本 1 材料一中提到的 秦孝公用商君 指的是什么事件 概括这一事件的主要措施 2 材料一中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指的是什么事件 发生在哪一年 由此说明 秦孝公用商君 这一做 法的影响是什么 3 材料二指的是哪次改革 材料二中反映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4 这次改革对北魏有什么影响 5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和问题 归纳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4 14 分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 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阅读 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 5000 3000 年间 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 民族融合不断在进 行 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 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 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 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 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 理方式 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 在北疆 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 郡县 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 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 诸如 这些机构既理民政 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 也理军政 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 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图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材料四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 也为中 第 10 页 共 14 页 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五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 生活着汉 满 蒙 回 藏等诸多民族 清朝在边疆地区 分设机构 进 行有效的管辖 清朝的统一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 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材料六 我国古代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 但友好相处 和平交往是主流 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开发和发展作 出过巨大贡献 她们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历史证明 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 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 落 维护国家统一 打击分裂势力 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哪一朝代 2 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3 材料三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 4 元朝 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5 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建立了达赖 班禅册封制度 哪位皇帝赐予五世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 的 封号 6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认识 25 9 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儒家看重医学 就在于医学的治病救人与其提倡的 仁爱 思想相吻合 如东汉 医圣 张仲景在 伤寒杂病论 中说 精究方术 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贱之厄 这包含着孔子的 仁爱 思想 医学成了科学知识 知 和伦理道德 仁 合一的学科 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 对医学知识的精益 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 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 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 仁政 德政 息息相关 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 系的 重农 思想 使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 在古代农学发展史上 北朝贾思勰所著 齐民要术 是 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其内容丰富 吸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 儒家具有 知天命 探求天体运行规律 的传统 知天命 需要以历法为中心的精确计算 同时 知天命 还使数学工具化 成为官员处理政务的重要手段 作为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标志的 九章算术 主要是以官员 解决政务中的实际数学问题为主要内容 它共分方田 田亩面积的计算 均输 确定摊派税收和民工的比例 等 九章 第 11 页 共 14 页 摘编自孙军红 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请在对应题号后写 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请在对应题号后 写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 请在对应题号后写 C 1 伤寒杂病论 齐民要术 都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 2 古代中国医学 农学都是仁知合一的学科 与入学吻合 3 伤寒杂病论 齐民要术 都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 4 古代中国医学 农学都是仁知合一的学科 与入学吻合 5 九章算术 的许多内容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具有重要地位 6 九章算术 的许多内容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具有重要地位 7 古代农学 数学的发展 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 8 古代农学 数学的发展 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 9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儒学的影响巨大 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 10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儒学的影响巨大 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