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C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从 共产党宣言 发表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其间相隔约 A 30 年 B 70 年 C 90 年 D 110 年 2 2 分 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的一声炮响 揭开了俄国历史新的篇章 如果我们要考察十月革命爆发的历 史 最应该参观的城市是 A 彼得格勒 B 莫斯科 C 斯大林格勒 D 库尔斯克 3 2 分 某次辩论赛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下 该辩论赛的主题是 A 法西斯专政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马歇尔计划 4 2 分 如图为 1913 年和 1937 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 其中 20 世纪 30 年代 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第 2 页 共 12 页 A 俄国农奴制废除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C 新经济政策实施 D 斯大林模式推动 5 2 分 1924 年 列宁逝世 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妮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知此事 她在信封寄信人的 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 沙皇俄国 B 苏维埃俄国 C 苏联 D 俄罗斯 6 2 分 1933 年与 1922 年相比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1 3 以上 贸易总额缩减 2 3 这说明了 1929 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A 破坏性特别大 B 传播特别快 C 矛盾特别尖锐 D 持续时间特别长 7 2 分 罗斯福说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 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 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 永远靠救济为生 以下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整顿银行 第 3 页 共 12 页 B 复兴工业 C 调整农业 D 兴办公共工程 8 2 分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 A 巴黎和会 B 国会纵火案 C 慕尼黑阴谋 D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9 2 分 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 1942 年的是 A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 B 美军中途岛战役胜利 C 英军阿拉曼战役胜利 D 莫斯科战役开始 10 2 分 1993 年欧盟成立时 有 12 个成员国 后来经过几次扩大 2007 年成员国已达 27 个 这说明 A 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 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 C 一超多强 的局面已经形成 D 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11 2 分 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 后来却没有参加 原因是 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 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国际联盟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 盟约否定了十四 点和平计划 A 第 4 页 共 12 页 B C D 12 2 分 某班开展了 我看希特勒 的课堂讨论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 A 他宣称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符合德国的利益 B 他把德国绑上战车 把世界拖入战争 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 C 在短时问内横扫大半个欧洲 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D 欧洲历经巨大的战争浩劫 约 600 万犹太人成为冤魂 他是罪魁祸首 13 2 分 斯大林说 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 规模的宏达和行动的技巧来说 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 过类似的先例 它 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这次行动 最直接的战果是 A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B 诺曼底登陆 C 世界发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攻克柏林 14 2 分 下表的内容与社会主义运动有关 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实结论 共产党宣言 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革命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A 第 5 页 共 12 页 B C D 15 2 分 2016 年 英国经过全民公投 决定退出某一国际组织 这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挫折 该国际组织是 A 三国协约 B 北约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16 2 分 希特勒上台以后 实行的法西斯恐怖独裁专政的手段有 制造 国会纵火案 借此打击德国共产党和破害进步人士 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残酷迫害犹太人 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解散一切工会 取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A B C D 17 2 分 9 11 事件发生之后 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 第一次指 的是 A 来克星敦枪声 B 美国内战 C 珍珠港事件 第 6 页 共 12 页 D 中途岛战役 18 2 分 下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统计表 据此可以说明日本 A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B 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C 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D 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19 2 分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 20 世纪 80 年代 因改革失败而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 A 苏联 B 中国 C 德国 D 日本 20 2 分 1937 年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 A 4 个 B 14 个 C 15 个 D 16 个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21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6 月 28 日 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宫正式签署和约 即 凡尔赛和约 法国人把 48 年来所受的屈辱加 倍送还给了德国 他们的政策是 让德国佬把老本赔光 大国崛起 法国 材料二 阿登纳认为德意志不能再因为屈从于好战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权而招致灭顶之灾 要实现欧洲真正的 和平 就要突破均势主义的局限 实现欧洲联合 彻底斩断那只看不见的手 使前几代人蒙受的灾难的纷争不再 发生 大国崛起 德国 1 材料中所述和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署的 1 分 举例说明 法国人把 48 年来所受的屈辱 加倍送还给 了德国人 2 法国 让德国佬把老本赔光 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 3 举例说明德国 前几代人 在哪些战争中蒙受了灾难 4 根据材料二 你认为阿登纳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用史实加以说明 通过法德两国关 系发生的变化 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22 20 分 美日作为亚太地区的世界大国 对该地区局势的稳定和发展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某次会议上 美国国务卿掩饰不住得意之色 说 多亏了这个条约 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材料二 材料三 1972 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 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 8 页 共 12 页 材料四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繁 还联合美国多次举行军演 向周边国家示强 美国也先后抛 出 重返亚太 亚太再平衡 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 2014 年 11 月 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 习近平强 调 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 顺应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的时代潮流 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 步 请回答 1 写出材料一中 会议 条约 的名称 这次会议有何重要影响 2 材料二中图一事件有何标志性的意义 图二 表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的知识 分析材料三中日本不愿意 跟着美国脚步走 的原因 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 的趋势 4 阅读材料四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 你认为中美日三国应该如何处理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23 20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二 2013 年 4 月 28 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 并称参拜靖国神社 理所应当 明确 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 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 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 中国 韩国 朝鲜等亚洲国家纷 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三 1970 年 12 月 7 日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尤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 这就是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 华沙之跪 华沙之跪 也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并为联拜德国 在 1973 年 9 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 二战后 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 从战略需要出发 积极扶持日本 为 日本经济发展创造 了条件 第 9 页 共 12 页 1 二战后 中国 韩国 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2 历史不容篡改 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 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 概括说明二战期间和战后美日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4 综合上述材料 面对侵略的历史 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 勃兰特 华沙之跪 对联邦德国国际地 位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对于日本的态度你有何感想 24 20 分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1932 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 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 面对 大萧条 现状 他坚定地认为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 坚持不懈地试验 如果试验失败 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 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人教版 世界历史 高中必修第三册 材料二 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现 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但 是 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人教版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1 材料一中的 大萧条 是指什么 罗斯福面对 大萧条 现状实行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和基础 是什么 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 的 新 特点 2 材料二中的 错误 指什么 为改正这一 错误 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3 材料三中 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中的模式是指什么 它有何特点 4 通过对以上国家改革的探究 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