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7 广丰模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 理 许多王朝进行了创新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西周 宗法制 B 秦朝 郡县制 C 元朝 行省制 D 明朝 废行省 设三司 2 2 分 在清朝时 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藏的是 A 宣政院 B 西藏巡检司 C 达赖喇嘛 D 驻藏大臣 3 2 分 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皇帝是 A 顺治帝 B 康熙帝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4 2 分 我们可爱的家乡威海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如果回到了元朝 它属于哪一机构管 A 辽阳行省 B 山东行省 C 中书省 第 2 页 共 10 页 D 宣政院 5 2 分 从乾隆后期起 清王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导致这种境况出现的原因 是 吏治腐败 财政匮乏 赋税繁重 军备废弛 土地集中 人民起义不断 西方 列强的入侵 A B C D 6 2 分 与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 妄图分裂中国的是 A 沙俄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7 2 分 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中共七大的召开地点 B 朱元璋在应天称帝 C 1927 年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的地点 D 太平军定都于此 8 2 分 鸦片战争前 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 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 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 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 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 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 中西方文化差异 第 3 页 共 10 页 B 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 中西方人种差异 D 中国文人的偏见 9 2 分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 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 色 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 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 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原因是 人数众多 组织严密 船舶种类齐全 装备先进 指南针的帮助 A B C D 10 2 分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西周分封制 B 秦朝郡县制 C 西汉的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废宰 丞 相 11 2 分 2017 七下 桥东期末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 1368 1840 年的明清 鸦片战争前 时期总的历史特点 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A 繁荣与开放并存 B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 繁盛与危机并存 D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12 2 分 2017 七下 莆田月考 我国的宰相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A 秦 明 第 4 页 共 10 页 B 秦 清 C 汉 明 D 汉 清 13 2 分 2017 七下 大庆期末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 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 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 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 说书人在娱乐场所 瓦肆 讲 红楼梦 D 人民传诵苏轼的词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4 2 分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设置了 A 军机处 B 西域都护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15 2 分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 炫耀明朝国力 B 开拓殖民地 C 扩大政治影响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 发展对外贸易 16 2 分 清初接见达赖五世 并正式赐予 达赖喇嘛 封号的是 A 顺治帝 B 康熙帝 C 雍正帝 第 5 页 共 10 页 D 乾隆帝 17 2 分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长城主要是什么时候修筑的 A 战国时期 B 秦始皇时 C 明朝时期 D 清朝时期 18 2 分 2015 莱芜 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以下措施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 展到了顶峰的是 A 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B 设置内阁和六部 C 设立军机处 D 大兴文字狱 19 2 分 明朝中期面临的外来威胁主要来自于 A 沙俄侵略者 B 英国殖民者 C 日本倭寇 D 荷兰殖民者 20 2 分 2017 七下 霞浦月考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 B 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 C 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 D 火药传入欧洲 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 第 6 页 共 10 页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1 15 分 2017 蒙阴模拟 16 世纪初到 19 世纪中叶 中国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 阅 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 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 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 皇帝直接管理政 务 特务机构锦衣卫 东厂 随时可以逮捕 拘禁 处死官吏与百姓 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 规定读书人 只能读 四书 因此 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 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 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 的具体表现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政府推行的哪一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该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 归纳这一时期 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 中国输给西方的原因 22 15 分 2014 重庆 中华民族具有反抗侵略 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精神 请回答 1 请列举明清时期为反抗外来侵略 维护我国东南地区领土主权而采取斗争的两个事例 2 在抗日战争这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 中华民族万众一心 共赴国难 请分别列举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 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 3 第 7 页 共 10 页 重庆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重庆人民在哪两个方面的贡献 23 20 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 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 多年 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 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 废除行中书省 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分管民政 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 废除丞相 撤消 中书省 由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部分理朝政 直接对皇帝负责 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 兼管对臣民的 监视 侦查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 这个不起眼的 偏房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 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 力中心 材料三 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 乾隆帝时 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 一把心肠论浊清 乾隆帝看了竟说 加 浊 字于国号 清 字之上 是何肺腑 结果 胡中藻和族人被杀 祸及师友 1 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 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 偏房 指的是哪一机构 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 材料三 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第 8 页 共 10 页 4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 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24 15 分 随着 爸爸去哪儿 节目的热播 节目中的六个景点都受到旅游达人们的青睐 掀起一股新 的旅游热潮 现在让我们选取三个景点 跟随爸爸们的脚步 换个角度来探探它们的历史人文踪迹 景点一 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自明代以来 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 曾有刘懋恒 刘增广等众 多举人出现 因此灵水被当地人冠以 举人村 景点二 云南文山州丘北县普者黑 它是将幽静秀丽的高原湖泊群 鬼斧神工的溶洞群及峡谷 壮观的瀑布 仙境般的云海 罕见的古代文化遗址 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巧妙融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点三 黑龙江牡丹江市双峰林场雪乡 这里雪期长达 7 个月 雪量堪称中国之最 且雪质好 粘度高 素 有 中国雪乡 的美誉 1 说说明清时期我国科举考试的范围和形式分别是什么 近代史上我国举人们为爱国救亡而发起的一次政治活 动是什么 2 我们古代对这个美丽的 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地区曾先后实行过哪两个统治政策 3 请列举两个古代史上统治过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古代史上正式确定黑龙江流域及其广大地区 属于中国领土的是哪部条约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