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I)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I)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I)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I)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08 年 8 月 8 日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 原因是这 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 请问曾在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A 元谋人 B 河姆渡人 C 北京人 D 半坡人 2 2 分 在原始社会 由共同祖先繁衍下来 并带有血缘关系是生活集体是 A 原始人群 B 远古人类 C 氏族聚落 D 国家 3 2 分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是 A 尧 B 舜 C 禹 D 桀 4 2 分 世界文明古国中 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是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印度 第 2 页 共 11 页 C 古代埃及 D 古巴比伦 5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 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 人面鱼纹彩陶盆 B 司母戊鼎 C 甲骨文 D 兵马俑 6 2 分 下列 战国七雄 中哪一个国家的前代国王 在春秋时未曾确立过霸主地位 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D 秦国 7 2 分 使成都平原变成 天府之国 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者是 A 李春 B 郑国 C 鲁班 D 李冰 8 2 分 殷墟 下图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 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它曾是 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A 夏朝 第 3 页 共 11 页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9 2 分 孔子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下列表述属于孔子对人类贡献的是 A 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儒教 B 提出 仁 的学说 周游列国宣传主张 C 创立了对立转换的辩证学说 D 提出民主 自由 平等等政治主张 10 2 分 中国是世界闻名古国之一 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 秦朝 B 西周 C 商朝 D 夏朝 11 2 分 图 1 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 1 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商朝 秦朝 三国 B 秦朝 隋朝 唐朝 C 商朝 秦朝 隋朝 D 隋朝 宋朝 明朝 12 2 分 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A 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B 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 C 匈奴分裂为几部 彼此攻杀不休 D 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13 2 分 央视百家讲坛 汉代风云人物之汉武帝 热播后 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 其 治国核心思想源于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14 2 分 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号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胡语 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15 2 分 东汉时 编制了 五禽戏 体操并创造了 麻沸散 的名医是 A 张仲景 B 蔡伦 C 华佗 第 5 页 共 11 页 D 祖冲之 16 2 分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人物的故事 下列人物与成语连接错误的是 A 孔子 因材施教 B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 C 陈胜 吴广 揭竿而起 D 刘备 诸葛亮 三顾茅庐 17 2 分 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天山南北的行政 军事机构是 A 黑水都督府 B 西域都护府 C 北庭都护府 D 安西都护府 18 2 分 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被后世尊称为 医圣 的是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 扁鹊 D 华佗 19 2 分 1986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 第三组 共五枚金银币 其中一枚为 图 3 所示的祖冲之 在银币正面头像右上方有一圆形 其内部有 祖率 二字 国际上曾经有人提议将圆周率定 名为 祖率 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 今天我们纪念祖冲之的主要原因是 第 6 页 共 11 页 A 编撰了数学名著 缀术 B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 创制了最先进的历法 大明历 D 他擅长机械制造 20 2 分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 里 赢秦氏 始兼并 迨至隋 一土 宇 元灭金 绝宋世 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 秦始皇 隋炀帝 宋太祖 B 秦始皇 隋文帝 元世祖 C 秦始皇 唐太宗 明太祖 D 汉武帝 隋文帝 元世祖 二 二 主观题主观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777 分分 21 20 分 阅读下列引文 并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请回答 1 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 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 进行的著名战役 以少胜多的战役和以多败少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 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 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 给我们哪些启示 22 19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国家分裂 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图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 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 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拓 吐吠相望 连宇高花 叶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移居平城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1 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 2 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4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并简述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5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3 18 分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 广度 影响来看 两者可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很清楚秦国赢弱的根源在哪里 简单地说是三个 低下 一个 落后 三个 低下 一是生 产力低下 二是行政效率低下 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 一个 落后 是生产关系落后 要改革的话 肯定要从这 四方面下重手 摘自 商鞅变法 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 树根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之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 矣 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 其中包含如何对待 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 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 还是捐弃旧俗 接 受先进的文化 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 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 中国通史 第 8 页 共 11 页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商鞅为了解决三个 低下 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解决生产力低下 采取了 为解决行政效率低下 采取了 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 采取了 2 根据材料二判断 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孝文帝的改革成功处理好的 最大问题 是什么 请简述这次改革的历史 作用 4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4 20 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2 有何意义 3 它为什么能够成功 4 你从商鞅身上学习到什么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