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I )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I )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I )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I )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四川教育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919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隋唐时 武功高强的李飞告别父母 满怀信心地赶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 这时在位的皇帝可能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2 2 分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3 2 分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 奋与感慨 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 分封制 B 行省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4 2 分 我国的科举制考试始于隋朝 到明朝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八股取士 第 2 页 共 13 页 B 开始有殿试和武举 C 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 试题类型繁多 5 2 分 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 短暂而耀眼 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 程建筑有 科举制 大运河 赵州桥 都江堰 A B C D 6 2 分 全球通史 中写道 这一制度 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 他们通过考试 品评人才的优劣 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 是指 A 监察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 7 2 分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注重背诵 不注重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 B 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C 看重门第 不利于选拔人才 D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8 2 分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 汉武帝时 第 3 页 共 13 页 B 隋文帝时 C 隋炀帝时 D 唐太宗时 9 2 分 国家用人之法 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这说明宋朝 A 进士人数多 B 重视科举考试 C 商人地位高 D 官员生活优裕 10 2 分 魏晋时期 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A 才能和学识 B 门第和出身 C 民族和地域 D 等级和财产 11 2 分 隋唐盛世 表象上是社会安定 经济繁荣 政治清明 国力强大 实质上是制度创新和推崇开 放交流 是制度创新激发了社会活力 使统治得以巩固 社会得以安定 你认为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应该 是 A 创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创立并完善科举制 用考试招录官员 C 创立均田制 D 创立并完善租庸调制 12 2 分 自隋以来 平民社会 穷困子弟 十年寒窗 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表明穷困子弟 跃登上第 的主要途径是 A 军功大小 第 4 页 共 13 页 B 门第高低 C 地方推举 D 科举考试 13 2 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14 2 分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 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 行的考试 材料中的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5 2 分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A 唐玄宗时 B 唐太宗时 C 武则天时 D 隋炀帝时 16 2 分 有项制度起于隋 兴于唐 它打破了原有做官体系 敲开了布衣 平民 家的大门 是项创举 这一创举是指 A 科举制 第 5 页 共 13 页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荐举制 17 2 分 殿试第一称 状元 号称 大魁天下 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 历史上 广东一共出了 9 位 文状元和 5 位武状元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8 2 分 在我国历史上 有这样的一位皇帝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正式设置进士科 按考试成 绩选拔人才 该皇帝是 A 秦始皇 B 隋文帝 C 隋炀帝 D 唐太宗 19 2 分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 东晋 B 西晋 C 南北朝 D 隋朝 20 2 分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 它正式诞生于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第 6 页 共 13 页 C 唐太宗时 D 武则天时 21 2 分 贫苦子弟 类皆廉谨自勉 埋首窗下 即纨绔子弟 亦知苦读 以获科第 否则虽富不荣 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西晋 B 隋朝 C 唐朝 D 北宋 22 2 分 科举制是在哪位皇帝时期正式诞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23 2 分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 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 下表所列信息 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科举制 大运河 三省六部制 象郡 修灵渠 半两钱 瓦子 勾栏 交子 曲辕犁 筒车 鉴真东渡日本 A B C D 第 7 页 共 13 页 24 2 分 西方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 中国第五大发明 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科举制正 式形成的标志是 A 隋文帝实行分科考试 B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C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 隋炀帝设进士科 25 2 分 孙中山曾说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 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A 秦朝 B 隋朝 C 汉朝 D 宋朝 26 2 分 唐朝读书人要实现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的理想 最佳途径应该是 A 辛勤耕作 B 作战立功 C 经商致富 D 参加科举考试 27 2 分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 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行的 考试 的 最早的考试制度 指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A 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B 隋朝 科举制 C 唐朝 科举制 D 明朝 八股取士 第 8 页 共 13 页 28 2 分 有学者认为 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 但 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 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 材料所说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29 2 分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 诗至唐而盛 至晚唐而工 细致 精巧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 士皆争竭 其心思而为之 这说明 A 唐诗影响深远 B 唐诗取材广泛 C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D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30 2 分 唐代大多数诗人都走过科举之路 唐诗百花纷呈的繁荣局面与科举制密不可分 其原因是唐朝 A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B 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 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D 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31 15 分 唐朝 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 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自贞观以后 太宗励精为治 至 贞观 八年 九年 频至丰稔 米斗四五钱 马牛布野 外户动 辄数月不闭 至 贞观 十五年 米每斗值二钱 第 9 页 共 13 页 杜佑 通典 卷七 材料二 唐朝前期的 100 多年中在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步扩大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发明并推广了一 些重要生产工具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 周匡物 及第谣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这一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一革新措施有关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 的贡献 4 材料四的这位 伟大僧人 是谁 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 他 求知 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 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32 15 分 古代中国文明灿烂辉煌影响深远 面对近代中国的落后与耻辱 民族复兴和发展是我们中国人 的水恒使命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古代的辉煌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 中国的温文有礼 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 同西方世界的腐败 混乱和分裂成为鲜 明对照 英 韦尔斯 世界史纲 近代的屈辱 材料二 图 1898 年 1 月 16 日 法国 Le Petit Journal 图文报导彩色石印画 中国蛋糕 一幅 图 中西方列强围坐在餐案前 分割 中国 大饼 清朝官员只能在后面干着急 漫画众从左到右为英国女王维多利 亚 德皇威廉二世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代表法国的玛莉安女士及日本武士 这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 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第 10 页 共 13 页 中国的革命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阶段 第一步 阶段 改变这个殖民地 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 使革命向前发展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 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1940 年 发展与复兴 材料四 1978 年以来 中国改革开放即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 中国模式一的 成功 带来了中国的发展 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 时代周刊 1 用史实说明唐初中国的 文化腾达 和 威力远被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看法产生的背景 3 依据本材料 指出革命 第一步 阶段 胜利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革命是如何完成 第二步 的 4 中国模式 从经济体制方面指什么 分析 中国模式 的成功为世界带来的影响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