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4页
新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新版新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共小题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 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 林则徐生平史迹 英国军队侵华暴行 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根据这些历史资料判断 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甲午战争 2 2 分 木酋勃然大怒 将夷文收起 不辞而去 是夜江中炮声不绝 清廷丧胆 派人恳商 5 月 28 日 中国有史以来失地最广的 瑷珲条约 签字 材料中 木酋 所代表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3 2 分 举办历史图片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根据下列历史人物图片 可归纳得出的主题是 A 文坛大师 B 民族英雄 第 2 页 共 18 页 C 思想大家 D 科学巨匠 4 2 分 时局图 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请问下图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 2 分 对下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6 2 分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共同点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都以失败告终 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第 3 页 共 18 页 D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7 2 分 近年来 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活跃荧屏 下列影片中按历史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走向共和 火烧圆明园 甲午风云 A B C D 8 2 分 率领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英国海军司令是 A 瓦德西 B 西摩尔 C 克林德 D 华尔 9 2 分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 由此推断该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10 2 分 口号通常是对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 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第 4 页 共 18 页 变法图强 自强 求富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民主 科学 A B C D 11 2 分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 族思想解放 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下列有关它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它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它引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D 它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2 2 分 1905 年 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 张三说 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 我读过 民报 赵六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A 张三 B 李四 C 王五 D 赵六 13 2 分 率领护国军 逼袁世凯放弃帝位的将军是 A 蔡锷 B 段祺瑞 C 曹锟 第 5 页 共 18 页 D 吴佩孚 14 2 分 要准备一期 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 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A 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言 C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 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15 2 分 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朕即国家 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变人治为法 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 他用左手托起中华民国这块招牌之际 就用右手托起了人的尊严 应是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康有为 D 毛泽东 16 2 分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 其 新 表现在 A 宣传 尊孔读经 B 宣传维新变法 C 宣传推翻清王朝 D 宣传民主 科学 17 2 分 1860 年 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 材料中 强盗们 指 A 英美联军 B 英法联军 C 英俄联军 D 八国联军 第 6 页 共 18 页 18 2 分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中国人的 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 材料中的 一次巨大的解放 主要是指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D 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19 2 分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 正确的是 A 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C 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20 2 分 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A 黄浦军校 B 北伐战争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21 2 分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 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 如果不进行一场 彻底的思想变革 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 A 义和团运动兴起 B 辛亥革命兴起 C 新文化运动兴起 D 国民大革命兴起 22 2 分 比较 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相比较 不同之处在与 第 7 页 共 18 页 A 深化了民主和科学的意识 B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 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传播 23 2 分 有关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B 学制度 学思想 学技术 C 学思想 学制度 学技术 D 学技术 学思想 学制度 24 2 分 下列年代尺中能体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探索的事件有 A B C D 25 2 分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主要原因是中国革命从此有了 A 新的革命局面 B 明确的奋斗目标 C 正确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 8 页 共 18 页 D 正确的路线 二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5 小题 共小题 共 1010 分 分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6 2 分 近代历史中 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 割让台湾全岛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附属岛屿的条约 赔款最多的条约 27 2 分 1840 年 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中国国门 随后 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 先后逼迫 清政府签订了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对中国肆意劫夺 中国的国家主权 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 国家 面对列强的侵略 中华民族一边顽强的抗争 一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 世纪 60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客 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中国 的进程 甲午中日战争后 康有为 梁启超等掀起维新变 法的浪潮 之后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中国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 起步 曲折推进 28 2 分 强学会的机关报是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29 2 分 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孙中山在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30 2 分 1911 年 10 月 10 日 革命党人发动了 取得成功 随后的一个月中 十几个省宣布脱 离清政府独立 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来 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发动了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 三 三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5 5 小题 共小题 共 4040 分 分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8 0 分 近年来 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 就会发 现 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 年前后 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 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海洋时代就此开启 然而中国 第 9 页 共 18 页 自郑和死后 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从此 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 而是噩梦的代名词 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 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 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 要镇压人民起义 抵御外敌侵略 以维护清朝统治 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 用新式枪炮 轮船装备 军队 改造陆军 建立新式海军 就这样 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 海军 诞生了 然而 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 覆没 不仅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 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1 海洋时代到来后 西方国家纷纷而来 侵略行为尽显强盗本质 请说说使我国澳门和香港 骨肉离散 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评价洋务运动 3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 指什么战争 再次分离的骨肉 指宝岛台湾 她是通过 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 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 4 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情况 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 32 8 0 分 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 仁 为核心 以 和谐 为目标的境界 因此 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 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 和 和 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处 在突出位置 天人合一 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 80 年的历史 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 现实 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 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 发动革命 推翻旧王朝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材料三 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 25 年来 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 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 时代 一是 时务报 一是 新民丛报 一是 新青年 材料四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 线的拨乱反正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 据材料一 指出儒家所强调的 和 是指的哪两种 和谐 和谐 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 请再举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和谐的一种观点 2 材料二中的 改良 和 革命 这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中 新青年 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杂志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新青年 所 创造 的 第 10 页 共 18 页 新时代 的含义 4 材料四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它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 33 8 0 分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道路充满艰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布新而不除旧 材料一 让当时的满清上层社会胆战心惊的是 魏源在这本书中 还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 认为英美 联邦制 选举和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 值得中国人借鉴 正是如此 海国图志 在中国被打入了冷宫 与中国 的情形很不同 1851 年 一个偶然机会 海国图志 传到了日本 却让日本人如获至宝 在此后五年间 海 国图志 的日文版本竟然出了二十几个 深刻的启发了日本人的近代意识 钟颍川谈历史 材料二 洋务运动 就其主观动机而言 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 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全变则强 小变仍亡 材料三 观大地诸国 皆以变法而强 守旧而亡 以皇上之明 观万国之势 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 全变 则强 小变仍亡 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 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材材四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清朝 1644 1912 中华民国 1912 1949 日本明治天皇 1868 1912 在位 大正天皇 1912 1926 在位 印度1849 年 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 1947 年 成立印度自治领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14 世纪 1922 土耳其共和国 1923 据 辞海 等整理 材料五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陈独秀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 民 第 11 页 共 18 页 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 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 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 新道德 新政治 新思想 余孚 重新启蒙 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反思 1 请用史实证实材料一中 海国图志 对中日两国带来的不 同影响 材料二中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 向 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2 材料三代表哪一派别的主张 你是如何理解康有为的 心法 和 政法 的 3 由材料四可以看出 中华民国建立时 世界上的共和制国家寥无几 请写出当时西方一个共和制大国国 名的全称 材料五中 启蒙运动 是指何事 你如何理解它 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 综合上述材料 请你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认识 34 8 0 分 改革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 通过这次变法 旧制度废除 新制度建立 国家富裕 军力 增强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川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过去 日本以 日本精神 中国知识 为口号 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现在 19 世纪 日本又以 东方道德 西方技艺 为口号 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 12 页 共 18 页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 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 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新制度 是指什么 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使秦国 国家富裕 军 力增强 2 材料二中日本以 中国知识 和 西方技艺 为口号分别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现象 玄奘到佛教发源地 填序号 游学 鉴真东渡的国家是 填序号 4 材料四中的 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 的 中国道路 是指什么道路 近代以来 170 多年 中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什么 高举 民主 科学 两面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35 8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略史 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第 13 页 共 18 页 材料二 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 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材料三 1921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