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3班网络文明主题班会.doc_第1页
初三3班网络文明主题班会.doc_第2页
初三3班网络文明主题班会.doc_第3页
初三3班网络文明主题班会.doc_第4页
初三3班网络文明主题班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筑心灵的防火墙“文明上网,从我做起”初三3班一、教学设计意图目前,上网已经成为中学生一种经常性的课余生活内容,个别学生沉迷上网,因此无心向学,甚至欺骗老师、家长逃课旷课去网吧,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并因此甚至和父母起了冲突,让家长无可奈何。中学生的心理趋向了独立,好奇心强,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简单说教、强硬的管制收效甚微,甚至物极必反。本节班会课的设计,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无计名写纸条的方式,让学生放下对老师的提防,真正找到他们上网时主要在做些什么及网络的好处和危害。力求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意见汇总、老师的案例解说、互相讨论等方式逐渐明白沉迷网络的危害,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在与同学、老师的心灵沟通中明辨是非,远离网吧,文明上网。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上网的利弊,取舍有道,上网有度。2、增强上网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构筑心灵的“防火墙”。3、正确认识网络环境对自身生活的意义及影响,提倡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让网络真正服务于学习与生活。二、课前准备:1、上网多以聊天交友为主要目的实际情况准备网络犯罪案例材料。2、准一份“构筑心灵防火墙文明上网,从我做起”班级文明上网倡议书。3、下载打印“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书”。三、教学过程:主持人(男):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有了网络,信息传播更快了,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采了。小小的荧屏、一线相牵,让我们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事,走进网络,读书、购物,聊天,游戏,丰富的信息、虚拟的世界,让一颗颗年轻萌动的心被网络住。网络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尤其做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我们,在网络上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主持人(女):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尽善尽美的,茫茫网海,有激流也有漩涡,有险滩也有暗礁。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惑,给老师、家长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和无奈。血腥暴力等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悄悄充斥学生们的视野,迷失了学生们的心导,虚无缥缈的网络人情蒙住了许多花季少年的慧眼,让他们醉心于网络,浪费了莘莘学子的宝贵时间,破坏了幸福家庭的和谐,也破坏了社会的安宁。主持人(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网络,去见识一下网络这把欲说爱你不容易的双刃剑吧。 “构筑心灵的防火墙文明上网,从我做起”(板书)主持人(女):同学们下面请进入我们本次主题班会的第一环节:说说网络的好处和坏处,及我们在网上都会做些什么? 1、说说您自己在网上都做些什么?每位同学自己准备一张纸,写出自已的回答,并统计(板书)。2、你认为网络的好处有哪些?方式同上。3、你认为网络的害处有哪些?方式同上。4、讲解课前准备的关于网络危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网络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不是没有好处,做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把网络当做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游戏也并不是不能玩,而是要适度也要有所选择。玩游戏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娱乐,不要沉溺于游戏中,不要玩暴力游戏等,否则,游戏就如电子海洛因一样,会使人越来越难控制好自己,越陷越深,最终难以自拔。尤其对女生来说,网上聊天时,不能轻信网友所谓“推心置腹”的话,与其见面。要学会在网络中保护自己。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犯罪新动向。随着电脑网络的普遍运用,中国的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的趋势。如今,随便在任何一个网站键入“网络犯罪”的字样,都能搜索到几百甚至上千条相关新闻事件。在网络色情、网络诽谤、网络恐吓、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一系列网络犯罪中,强奸、抢劫、绑架甚至杀人等传统犯罪形式卷土重来,已经成为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致命毒瘤。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副局长顾建国承认,目前的网络犯罪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传统领域犯罪逐步向互联网渗透。(阅读搜集的网络犯罪案例) 北京:致命的劫杀北京姑娘王红受过良好的教育,除了平时身边接触的文雅才华之士,她想知道别人怎样生活。工作之余,王红经常上网聊天。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敲击键盘的声音成为她叩问网友心门的信号。国庆节前,聊天室里一个极酷的名字吸引了王红“法律反抗牢”。连续几天的QQ上聊天后,王红逐渐对这个从打架斗殴走上犯罪道路的“另类”产生了怜悯和同情。网上相遇的第10天,两个仅仅通过屏幕文字交流的人约定相见。后悔几乎从见面的一瞬间就产生了。王红发现,“法律反抗牢”竟然是一个脸有刀疤、手有纹身的人。然而,很难说清的是,王红在害怕的同时又控制不住地想和他接近。几天以后,两人再次见面吃饭。这一次,趁着王红去洗手间的时候,“法律反抗牢”把一片安眠药悄悄放进她的饮料杯。不料,由于一个朋友的意外闯入,回到座位后的王红并没有接着喝饮料,而是起身离开了饭馆。但是,厄运没有放过王红。两人沿着护城河沿走到了永定门桥下,“法律反抗牢”一看天色已晚,顿时凶相毕露,抽出准备好的铁锤,狠狠地砸向王红的头部,抢走了王红的手机。上海:聊天陷阱2002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网虫”钱某终于见到了网上聊天认识的女网友“李某”。然而,两人散步至一处花店附近时,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无准备的钱某不仅遭到一阵殴打,身上仅有的1部手机和300元人民币也被抢走。3天以后,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称“李某”的女网友。原来,两人在网上搭识以后,钱某经常出言不逊,裘某萌发报复念头,找到以前的男友抢劫钱某财物。 四川:杀人游戏5月25日傍晚,四川简阳市平泉镇和平村当地农民发现被人残杀后藏尸于一片玉米地里的流浪少年赵刚被。少年头颅被人砸烂,尸体上还有几处刀伤,其死状惨不忍睹。杀害少年的凶手竟是3名嗜好上网玩“杀人游戏”的中专生,他们杀人的目的只是为了验证自己“胆量有多大”。北京:六亲不认17岁的少年吴治(化名)沉迷于电脑游戏,无法自拔。为了偷钱上网吧,他在通州奶奶家,趁爷爷奶奶熟睡之际,亲手将奶奶砍死,爷爷被砍成重伤。湖北:致命的温暖陈某是湖北省孝感市一名女青年,闲来迷上网吧,取网名“风之吻”,并在聊天室里结识了网名为“让我温暖一下”的男网友唐某。一天晚上,两人在网上聊天后意犹未尽,相约上街吃夜宵和唱卡拉OK,接着继续泡网吧,一直聊到次日凌晨7时。这时,唐某以邀约到自己家里继续聊天为名,将陈某骗到熟人家,不顾“风之吻”的拼命呼救和反抗,采取掐脖、捂嘴等手段实施强暴。同学们,你是否也像上面的案例一样,轻信过网友的“甜言蜜语”或“庄严趁承诺”呢?是否也像失足少年们一样,也产生了可怕的网瘾了呢?网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下面是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书,同学们可以进行自我诊断一下。(一)出示网络综合症症状(如果有条件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出示):1、 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 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3、 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 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5、 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6、 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7、 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8、 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9、 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10、 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如果有以下标准中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网络综合症。其实患上网络综合症也并不怕。关健是我们得有根治的决心和毅力。(二)对症下药开疗方看来,无节制的上网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打破了我们家庭的安宁和温馨。网络的不健康信息确实侵蚀了我们中有些同学的灵魂。有些同学的行为让家长无奈,也让教师痛心。这就难怪一提到网络,有些同学是趋之若骛,而家长老师却是谈网色变,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网络是把双刃剑,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正确地对待网络。(三)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寻良策分析了沉迷网络的原因,也为我们提供了预防网络危害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为自己构筑起一道心灵的防火墙,请同学各抒己见。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集体交流:由组长记录本小组讨论结果,讨论完毕上交至班主任,由班主任汇总,板书在黑板上。主要从自我提醒、自我暗示、注意力转移、生活讲究规律、培养良好的兴趣等方面入手总结。(四)教师总结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左右不了网吧的不规范管理,我们阻挡不了网上垃圾信息的蔓延滋生,但我们可以构筑起道德的防火墙,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于虚拟空间。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应该从我做起,从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