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_示波器的使用_第1页
物理实验_示波器的使用_第2页
物理实验_示波器的使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验仪器实验仪器 阴极射线示波器 ST16B 低频信号发生器 DF1027B 未知电信号源 2 2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2 12 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2 1 12 1 1 观察扫描线 即时基线 观察扫描线 即时基线 开机后 电源指示灯亮 一般屏上将出现亮点或亮线 若无亮点或亮线 出现 先把 辉度 旋钮旋大一些 X轴位移 和 Y轴位移 旋钮调在中间 Y轴耦合方式开关拨到 接地 Y信号对地短接 触发方式开关置 自动 光屏上应有亮线 把亮线调在屏上中央 再调 聚焦 旋钮 使屏幕亮线最细 2 1 22 1 2 观察和描绘信号源电压波形 需经指导教师检查才可记录 观察和描绘信号源电压波形 需经指导教师检查才可记录 1 用示波器10 1衰减或BNC 不带衰减器 探极旋入仪器Y轴输入插座 2 Y 轴耦合方式开关应置AC或DC档 3 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 选择 Y轴衰减VOLTS DIV 和调节 Y轴增益 使屏幕上显示的信号波形大小适中 以指导老师的要求为宜 4 触发方式 选择 自动 档 5 触发源 选择 内触发 6 探极接到被测电信号源 调节示波器各旋钮 使屏幕上显示3周期稳 定 清晰 对称的正弦波形 设计表格并记录及描绘波形 2 1 32 1 3 观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观察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 1 把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接到示波器的Y输入端 输出电压调到1伏 2 选择适当的Y衰减数值并调节增益微调选钮使屏幕上波形幅度适中 3 按指导老师的要求从信号发生器上分别调出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 选 择适当的扫描时间TIME DIV档 调节扫描时间微调使屏幕上出现3周 期稳定 清晰 对称的正弦波形 设计表格并描绘波形图 记下各波 形对应扫描时间TIME DIV档 2 1 42 1 4 测定信号电压的峰峰值测定信号电压的峰峰值 1 1 示波器校准 需经指导教师检查 不用记录 示波器校准 需经指导教师检查 不用记录 a 用BNC线接到Y输入口 并加校准信号 频率1KHz P P值500mv的 方波 b Y 轴增益 X轴增益都要顺时针旋足 校准位 Y轴衰减VOLTS DIV 可选为0 1v div档 扫描时间TIME DIV可选为0 5ms div档 c 屏幕上所显示的校准信号的垂直幅度恰好为5div 水平周期为 2div 注意 也可选择其它档位 2 2 电信号电信号电压峰峰值电压峰峰值测定 测定 a 并将被测信号直接或通过10 1探极输入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 耦合 选择开关置于 AC VOLTS DIV衰减开关和TIME DIV开关应根据被测量 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做适当选择 调节触发电平使波形稳定 注意 Y 轴微调旋钮校准后不能再转动 b 根据屏幕的坐标刻度 读测显示信号波形的峰 峰值 依示波器上 VOLTS DIV标称值就可以测出信号的峰 峰值电压 c 设计表格并记录Y轴衰减VOLTS DIV档和读测波形的峰 峰值 2 1 52 1 5 观察李萨如图形及测量电信号频率 需经指导教师检查才可记录 观察李萨如图形及测量电信号频率 需经指导教师检查才可记录 1 Y轴输入 接电信号源 2 X轴输入 接低频发生器的电压输出 不能接同步输出 注意探极 衰减开关可置20dB档 3 选择低频信号发生器的 频率范围 或 频率倍乘 按键 调节 频率调节 旋钮 调节频率微调电位器 使荧光屏上能够出现如教 材中的李萨如图形 图形要稳定 清晰 大小适中 对称 并设计 表格分别记录低频信号发生器数字显示屏的频率值 作李萨如图形的 水平切线和垂直切线 记录水平切点数m和垂直切点数n m n为 自然数 依公式fy fx m n 求其所对应的电信号频率大小 4 计算未知电信号频率大小及其不确定度 给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2 22 2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 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 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电压峰峰值 3 学会观察正弦波和李萨如图形 并能利用李萨如图形测量电信号频率 值 3 3 重点及难点重点及难点 重点 重点 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 难点 在示波器屏上调出较稳定的李萨如图形及测量电信号频率值 4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荧光屏的亮点不可太强 而且不能固定在某一处过久 以免烧坏荧光屏 2 实验仪器上所有开关及旋钮都有一定的旋转角度 不能用力过猛 3 示波器上所调出的信号波形或图形 要稳定 清晰 亮度及大小适中 对称 4 实验完毕 整理仪器时示波器上的辉度旋钮调到较暗时才关闭 附 附 实验报告的书写纲要实验报告的书写纲要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 实验的主要步骤以及涉及到的仪器 注意事项等 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数据及处理 实验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