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C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C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C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C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二)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202020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二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 二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020 小题 小题 2020 分 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分 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交往的专题片 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C 玄奘西行 D 鉴真东渡 2 1 分 战国时期 诸子各派外出游说 讲学时 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为搬运 很不方 便 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火药 C 印刷术 D 指南针 3 1 分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 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 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 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 这一雕塑应该建在 A 厦门 B 虎门 C 澳门 D 江门 第 2 页 共 16 页 4 1 分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 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 这个民族 被逼 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 还要能看到出路 深信只要奋起救亡 勇于变革 就可 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马关条约 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 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 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5 1 分 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某次战略转移时说道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行军 是为避开蒋 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 征途漫漫的撤退 是一场险象丛生 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 行军 指的是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秋收起义 D 武昌起义 6 1 分 标志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A 北平和平解放 B 人民解放军占到领南京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 1 分 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 正确的是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 第 3 页 共 16 页 B C D 8 1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成为新国家 新社会的主人 A B C D 9 1 分 观察下图 单位 万美元 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 1 分 近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召开 会议强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第 4 页 共 16 页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在哪次会议上 提出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1 1 分 1453 年 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盛极一时的帝国灭亡的教训启示 我们 A 要以排外的心理对待外来文化 B 开放宽容才能繁荣 保守狭隘必将衰落 C 走向辉煌后必然走向灭亡 D 只有扩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12 1 分 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于今年 5 月 1 日开幕 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 辉煌文明的国家 在欧洲进入近 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展现了无尽的魅力 这一时期该国涌现的文化 巨人 有 但丁 莎士比亚 达 芬奇 牛顿 A B C D 13 1 分 权利法案 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 和 民法典 都体现了时代精神 这种时代精神指 第 5 页 共 16 页 A 反对君主专制 B 反对殖民压迫 实现民族独立 C 建立君主立宪制 D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14 1 分 新学期 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 在一个标有 Tsar Alexander 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 存有 贵族宣读 解放 农奴的法令 林肯 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 等图片和资料 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 的主题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 C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5 1 分 如图两幅图片可以共同用于解释某历史主题 这个主题是 A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B 印度反英大起义 C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 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16 1 分 历史学习要求 史论结合 有四个同学围绕 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 第 6 页 共 16 页 复和发展 这一观点展开讨论 以下哪个同学列举史实不能支持这一论点 A 甲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 乙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 丙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 转嫁危机 D 丁 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日本实行 科技立国 政策 17 1 分 全球通史 记载 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 我在纽约 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 对此 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农业产量 兴建大量公共设施 建立社会福利体制 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 B C D 18 1 分 20 世纪 50 60 年代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 美苏冷战 苏联处于守势 B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D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19 1 分 2017 年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及期间 各国政府 地方 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 共识 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 主要涵盖政策沟通 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 资金融通 民心相通 55 大类 共 76 大 项 270 多项具体成果 据此可知 第 7 页 共 16 页 A 一带一路 项目就是中国一家独奏 B 中国己经成为世界最发达的超级大国 C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抵挡 D 一带一路 只限于各国经济方面的交流 20 1 分 如下图所示 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表述合理的是 A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 自然科学发展导致 一战 爆发 C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 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二 二 非选择题 共非选择题 共 5 5 小题 小题 3030 分 分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1 5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 天下之大本也 民所恃以生也 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 故生不遂 汉文帝 材料二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夫工商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黄宗羲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重要思想 据此 西汉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2 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什么主张 应如何评价这一主张 22 7 0 分 鸦片战争失败后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提出了种种九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 强的理想 并为此奋斗不辍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6 页 材料一 洋务运动前期 洋务派以 自强 为口号 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它用自炼钢材仿制的毛瑟枪 能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 它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洋务运动后期 洋务派又以 求富 为口号 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上 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 外轮损失 1300 万辆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 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 材料二 1895 年 10 月 康有为离京南下 在南京会见张之洞 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 创办了上海强学会 并于 1896 年 1 月创办 强学报 岳麓书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1925 年 3 月 12 日 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 终年 59 岁 世人闻此噩耗 纷纷书写挽联纪念 其中 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 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 齐心协力 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 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 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五 五四运动 孕育了 伟大五四精神 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中 华民族团结奋斗 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五四运动时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一批爱国学生挺身而出 全国 民众奋起抗争 誓言 国土不可断送 人民不可断送 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依据材料一 简要评述洋务运动 第 9 页 共 16 页 2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由此在哪一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 材料中的 德先生 赛先生 分别指什么 5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 应该怎样发扬 五四精神 23 7 0 分 百年回首 从遇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时的惶恐自救到而今 玉兔九天揽月 蛟龙下五洋捉 鳖 的信步从容 中华民族始终在困境中披荆斩棘 以昂扬之姿 尽展大国雄风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间口号 1900 1909 年预备立宪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1910 1919 年尊孔复古 民主与科学 打倒孔家店 1920 1929 年打倒列强除军阀 以俄为师 打土豪 分田地 1930 1939 年 A 1940 1949 年 B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 序号年代主要热词 1 1949 年 10 月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新中国 当家作主 保家卫国 五年计划 苏 联老大哥 中山装 2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右派 大跃进 公共食堂 票证 雷锋 3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 夺权 红卫兵 知青 乒乓外交 两弹一星 绿军装 4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至 80 年代末期 法制 大包干 万元户 五讲 四美 高考 银河 I 号计算机 喇叭裤 5 20 世纪 90 年代 深圳速度 海选 下海 菜蓝子工程 超市 大哥大 上网 休闲装 6 21 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 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 八荣八耻 短信 杨利伟 入世 博客 上合组织 第 10 页 共 16 页 7 2012 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 新时代 四个全面 供给侧改革 精准扶贫 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网购 注 热词 反映了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具有时代特征 材料三 从 1912 年到现在 中华文明处于一个关键的现代转型期 这一历史阶段分为两个时期 1911 年的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志事件 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在这一时期 中华文明一 方面缓慢艰难地前行 另一方面面临重重阻碍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注 即社会主又道路 成为中华民族的必 然选择 在第二时期 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 经过艰苦的探索 终于重塑辉煌 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 口号往往代表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请结合所学知识 按要求对材料一中缺失的口号进行补充 A B 中任选一个阶段补充 A B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任选一个时期 可用序号代替 解释这组热词出现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标志着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阶段第一 第二时期开始的历史事件 4 以下两个观点均来自材料三 请任选一个加以论证 观点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要求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观点二 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 经过艰苦的探索 终于重塑辉煌 要求 请模仿示例 自拟论题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或领域 如政治 经济 科技 外交 文化生活等 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论题示例 新中国的国防事业由 有国无防 到 钢铁长城 或新中国逐渐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力量 5 综合以上 你认为贯穿百年 推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初衷是什么 24 6 分 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6 页 材料一 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 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 北 宋末年到南宋初期 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 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 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 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南宋时期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告完成 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自公元 1500 年 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 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 欧洲国家就 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 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 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1850 年英国 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21 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 85 以上 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朱步冲 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 海权 工业 殖民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 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使原有 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 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 主地位 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 材料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美苏冷战终结 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 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 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材料三 四均摘自高中历史教科书 1 材料一中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 指出其南移的原因 2 材料二中 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 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 占据了世界经济的 中心地位 的 3 根据材料三 简述二战后美国 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 的表现 4 综上所述 归纳推动经济 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共同因素 25 5 分 20 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 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并改变着世界政治格局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 年 1 月 美国总统威尔逊怀着处理战后事宜的计划登上了欧洲大陆 他希望能够主宰在巴黎召 开的和平会议 然而 英法等战胜国拒绝了威尔逊的基本设想 美国试图构件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 1945 年 2 月 美国的罗斯福 苏联的斯大林和英国的丘吉尔 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商议战后事宜 一个 新的世界格局出现了 第 12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