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海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海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海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海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海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海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2 分 早期人类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A 火的使用 B 会建造房屋 C 原始农业出现和发展 D 自然环境的变化 3 2 分 传说中的炎帝 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 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A 教民开垦耕种 制作乐器 B 学会煮盐 C 创造文字 制作音律 擅长纺织 D 制作陶器 通商交换 4 2 分 既当过部落联盟首领 又成为国王的是 A 尧 B 舜 C 禹 D 炎帝 第 2 页 共 12 页 5 2 分 夏商西周的覆灭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A 重视教育 B 任用贤才 勤政爱民 C 加强国防 充实军队 D 镇压奴隶 6 2 分 决定着我国西周王朝建立的战役是 A 坂泉之战 B 涿鹿之战 C 牧野之战 D 禹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 7 2 分 史记 记载 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 辟 避 戎寇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有方伯 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B C D 8 2 分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长平之战 盘庚迁殷 牧野大战 国人暴动 第 3 页 共 12 页 A B C D 9 2 分 关于春秋争霸战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 目的是 尊王攘夷 C 实质是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 D 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灾难 但也出现一些疆域较大国家 10 2 分 李冰主持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金字塔 11 2 分 知足常乐 源于古代 无为而治 思想 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12 2 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第 4 页 共 12 页 C 孔子提出了 仁政 学说 D 孙武的著作是 孙子兵法 13 2 分 史记 中记载的名言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出自 A 商鞅 B 屈原 C 刘邦 D 魏征 14 2 分 下列诸侯国中 既属于春秋五霸 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齐 楚 燕 晋 秦 A B C D 15 2 分 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 百家争鸣 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家争鸣的 A 出现时间 B 出现原因 C 学派 第 5 页 共 12 页 D 作用 16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商汤灭夏 烽火戏诸侯 武王伐纣 A B C D 17 2 分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 百家争鸣 一课后 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 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 内 损害公物 行为进行分组讨论 产生了若干观点 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 合理 A 儒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 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 法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 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 道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 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 墨家组 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 要提倡节俭 18 2 分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 局面主要反映的社会 现实是 A 孔子 有教无类 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 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 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9 2 分 诗句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 这是因为李冰 A 主持修建都江堰 造福于民 B 进行改革 辅佐齐桓公称霸 第 6 页 共 12 页 C 实行变法 推进社会进步 D 釆用疏导的方法 治理黄河水患 20 2 分 下列的描述中 哪一项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 A 参战兵力多 B 以 尊王攘夷 为口号 C 交战区域广 D 持续时间长 21 2 分 文景之治 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盛世局面 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减轻农民徭役 赋税负担 B 注重发展生产 C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 统治者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22 2 分 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A 夏朝 B 商周 C 西周 D 春秋 23 2 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我国古代的一次改革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统一 中国打下了基础 这次改革的名称是 A 管仲改革 B 王安石变法 C 商鞅变法 第 7 页 共 12 页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24 2 分 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A 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B 平民和奴隶反抗压迫的斗争 C 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D 民族间的相互战争 25 2 分 主张 兼爱 非攻 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20 分 如下图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2 页 1 上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 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 在这些等级中 哪些人属于贵族 4 受封的诸侯向周天子履行哪些义务 27 15 分 2013 年 11 月 习近平同志考察山东曲阜时指出 研究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历 史唯物主义立场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代 代表人物主要主张 春秋孔子 战国孟子 秦朝秦始皇 汉朝汉武帝 材料二 孔子之道 远传于四域之外 东经朝鲜 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 孔子之道 又流行于欧美 第 9 页 共 12 页 英 法 德 美 意 奥之学者 热心研究孔子者 岁炽日烈 就全世界观之 论语 之价值 已与 新约全 书 竞胜 日 岛南戈吉朗 诸子百家 1 材料一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 儒学发展历程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 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 的内容 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 孔子之道 的影响 3 李大钊认为 孔子和儒家思想是 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作为当代中学生 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8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 连同 家属罚作奴婢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 新法 行五年 秦人富强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 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1 材料一中的 卫鞅 孝公 分别指谁 材料中的 卫鞅 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 这场运动代表了哪一 新兴阶级的利益 2 根据材料二 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一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 你是否支持 卫鞅 的变法 为什么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说说上述变法有何影响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