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202020 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届九年级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2 分 据新华社报道 流落异国他乡的圆明园 7 件大理石柱 如图 将在 2014 年秋 从挪威一家博物 馆回归中国 这些石柱精美的纹饰和高超的雕工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的最高水准 那么 这些石柱流失海外是在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2 2 分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 最贴切的是 A 抗争 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 探索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 屈辱 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复兴 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3 2 分 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于 第 2 页 共 11 页 A 五四运动 土地革命 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B 新文化运动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土地革命 国民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D 五四运动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4 2 分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曾提出要培育形成 12 个重点 红色旅游区 其中为井岗山设计的 宣传推介语是 井岗山 两件宝 历史红 山林好 认为井岗山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是 A 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 2 分 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 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 万亡 灵的冤魂 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 我期望 古老民族的觉醒 精神的觉醒 这段发言应 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A 平型关战役纪念馆 B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6 2 分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 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 全民族的利益 C 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D 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7 2 分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选项史实推论 A 1935 年 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1936 年 12 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1937 年 七七事变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 1938 年 台儿庄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 A B B C C D D 8 2 分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 A 1949 B 1956 C 1978 9 2 分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 但是做好自己的梦 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 以下 外交政策和活动中 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A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 绥靖政策 C 杜鲁门主义 D 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10 2 分 有关京张铁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1905 年建成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詹天佑设计出 人 字形路轨 保证了安全顺利通车 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A 第 4 页 共 11 页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00100 分分 1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 陕变事起 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 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 值兹强邻 压境 国家民族危在旦夕 方谋解救之不暇 何忍再为萁豆之煎 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 多为国人所同情者 屡 陈不纳 迫以兵谏 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 1936 年 12 月 桂林日报 材料二 全中国同胞们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全 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我们的口号是 武装保卫平津 保卫华北 不 让日本帝国主 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 政府与军队 团结起来 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 长城 抵抗日寇的侵略 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 中共中央 1937 年 7 月 8 日通电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战场的浴血奋战 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在付出巨大的民 族牺牲之后 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 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 入侵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请完成 1 材料一中的 陕变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陕变 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 概况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 各一列 说说两场战役的 共同点 4 根据以上材料 你得到什么启示 第 5 页 共 11 页 12 25 分 先进的思想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先进思想文化是历史变迁和社会急剧变化的表现 材料一 巨人传 描写道 1533 年时人们都相信 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 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推动者社会的进步 材料二 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 以法律对抗专制 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之后 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 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先进的思想会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并变为现实 材料三 在一场革命爆发后 革命者宣告 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 是军国主义 官僚主义 剥削 制度 投机 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 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 先进的思想在实践中要同国情相结合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 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 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1 材料一中 真理的重新恢复 指的是什么 这部文学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说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 请举出在 18 世纪 受这场思想 解放运动的影响 发生在欧美的两部文件名称 3 这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哪场革命 它伟大创举主要表现什么方面 4 20 世纪 我国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取得的主要 思想成果有哪些 它们分别指导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巨变 第 6 页 共 11 页 5 先进的思想会促进社会进步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何启示 13 5 分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 60 80 字的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 拟 史实正确 语句通顺 表达完整 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14 1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之初 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从那时以来 我们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 推动我国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国防实力 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推动我 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5 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 联产承包好 第 7 页 共 11 页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1 结合所学 指出材料一中我们党 走自己的路 指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改革开放 的起始性事件是 什么 2 依据材料一 指出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原因有哪些 3 依据材料二 谈谈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我国是如何 推动经济实力 迅速提升的 15 15 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这样 当做一个阶级来 说 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 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种改革 诚然是中 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 最彻底的改革 第 8 页 共 11 页 刘少奇 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材料三 工业化 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 生活的基本保证 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 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 1953 年元旦社论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文件 材料一中刘少奇说 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 大 最彻底的改革 的依据是什么 2 材料二出自哪个文件 在哪次会议上形成的 3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 最高利益 而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请谈谈该 规划完成产生的影响 16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口号是 武装保卫平津 保卫华北 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 而不求苟安 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蒋介石 1937 年庐山谈话 材料三 危机一发 万不能坐以待毙 1937 年 7 月 24 日北平 24 位教授通电 1 材料一为何时何组织的通电引文 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 通电表明了什么态度 2 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状 3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日态度基调上有什么区别 4 在此之后 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