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四川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四川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四川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四川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三)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2014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 四川专用 文言文知识梳理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 四川专用 文言文知识梳理 三三 必修三必修三 知识细梳理 蜀道难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危乎高哉 今义 危险 古义 2 尔来四万八千岁 今义 你 如此 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去 连峰去天不盈尺 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 去死肌 杀三虫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汝可去应之 2 但 但见悲鸟号古木 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无他 但手熟尔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问君西游何时还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使人听此凋朱颜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2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3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杜甫诗三首 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画图省识春风面 今义 醒悟 探望 检查自己 或 节省 减去 古义 2 万里悲秋常作客 今义 一万里的距离 古义 3 一去紫台连朔漠 2 今义 表示行为的趋向 古义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今义 指人的一生 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 古义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今义 仇视 怨恨 古义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 又闻此语重唧唧 琵琶声停欲语迟 亡去不义 不可不语 2 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 君将哀而生之乎 秦人不暇自哀 三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玉露凋伤枫树林 2 无边落木萧萧下 琵琶行并序 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明年秋 今义 今年之后的第二年 古义 2 因为长句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 3 暮去朝来颜色故 今义 色彩 古义 4 老大嫁作商人妇 今义 兄弟排行第一 古义 5 凄凄不似向前声 今义 指方位 古义 6 曲终收拨当心画 今义 小心 留神 古义 7 整顿衣裳起敛容 今义 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古义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2 为 3 因为长句 初为 霓裳 后 六幺 为君翻作 琵琶行 三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2 商人重利轻别离 四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 送客湓浦口 2 转徙于江湖间 3 感斯人言 4 本长安倡女 李商隐诗两首 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一弦一柱思华年 今义 指青少年时代 古义 2 望帝春心托杜鹃 今义 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 古义 3 只是当时已惘然 今义 形容失意的样子 古义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迷 庄生晓梦迷蝴蝶 迷不知吾所如 棋迷 以迷天下之主 2 及 不及卢家有莫愁 疾在腠理 汤熨之所及也 一人飞升 仙及鸡犬 寡人之于国也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无失其时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寡人之于国也 今义 指形影孤单的人 古义 2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今义 泛指河流 古义 3 弃甲曳兵而走 今义 指一般的行走 古义 4 4 请以战喻 今义 常用于对方 古义 5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今义 经常连用 表示同意 认可 古义 6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今义 保养身体 古义 7 王无罪岁 今义 没有犯罪 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或 或百步而后止 天之行 或日或雨 莫之或止 云霞明灭或可睹 2 直 直不百步耳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理直气壮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上载公子上座 3 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百发百中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4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洿池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5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斧斤以时入山林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6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填然鼓之 5 2 树之以桑 3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 谨庠序之教 5 王无罪岁 6 然而不王者 7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 3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译文 4 非我也 岁也 译文 劝 学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以为轮 2 虽有槁暴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君子生非异也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 知识 学识的渊博 古义 2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今义 泛指一切河流 古义 3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今义 坏人的党羽 帮凶 古义 4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今义 阴间 古义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寄托 今义 把抽象的思想情感等放在具体的人身上或事物上 古义 用心 今义 指读书用功或对某事物肯动脑筋 古义 6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望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 先达德隆望尊 适冬之望日前后 2 假 善假于物也 乃悟前狼假寐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 强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太后不肯 大臣强谏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4 木直中绳 以为轮 5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6 用心一也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译文 2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译文 3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译文 过秦论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外连衡而斗诸侯 2 合从缔交 3 赢粮而景从 4 锄櫌棘矜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宽厚而爱人 7 今义 夫妻双方中的一方 古义 2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今义 山东省 古义 3 流血漂橹 今义 划船的工具 古义 4 分裂山河 今义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事物分开 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从径道亡 归璧于赵 今刘表新亡 二子不协 2 利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有蒋氏者 专其利三世矣 3 固 临不测之渊 以为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 固请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4 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王廖 田忌 廉颇 赵奢之伦制其兵 其牙机巧制 皆隐在尊中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5 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6 策 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之不以其道 蒙故业 因遗策 8 7 因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 蒙故业 因遗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追亡逐北 2 却匈奴七百余里 3 约从离衡 4 序八州而朝同列 5 外连衡而斗诸侯 6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 会盟而谋弱秦 8 以愚黔首 9 履至尊而制六合 10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11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12 天下云集响应 13 赢粮而景从 14 内立法度 15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译文 2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 师 说 一 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或师焉 或不焉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 学识渊博的人 古义 2 今之众人 今义 大家 古义 3 小学而大遗 今义 对儿童 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义 4 吾从而师之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 5 师不必贤于弟子 9 今义 用不着 不需要 古义 6 年十七 好古文 今义 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古义 7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 8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今义 没有 常为否定副词 古义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会天大雨 道不通 策之不以其道 2 师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 齐师伐我 师旷鼓琴 3 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舍相如广成传舍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 则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吾从而师之 2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 吾师道也 4 而耻学于师 不耻相师 5 小学而大遗 6 圣益圣 愚益愚 五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文 2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译文 3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10 译文 4 不拘于时 学于余 译文 训练步步高 基础训练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 凶 有战乱 B 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增加 C 填然鼓之 之 代 鼓 D 弃甲曳兵而走 曳 拖着 2 选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学不可以已 且壮士不死则已 死即举大名耳 B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D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寡人之于国也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仲卿闻之 亦自缢于庭树 C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D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A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B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C 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 D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5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 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外连衡而斗诸侯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诸侯恐惧 会盟而 谋弱秦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序 八州而朝同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A B 11 C D 6 下列与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不拘于时 B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C 何陋之有 D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问题 韩愈 字退之 昌黎人 父仲卿 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 养于从父兄 愈自以孤子 幼刻苦学儒 不俟奖励 洎举进士 投文于公卿间 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 由是知名于 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 辟为巡官 府除 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 愈发言真率 无所 畏避 操行坚正 拙于世务 调授四门博士 转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 政出多门 宰相不 专机务 宫市之弊 谏官论之不听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 不听 怒 贬为连州山阳令 量移 江陵府掾曹 元和初 召为国子博士 迁都官员外郎 愈自以才高 累被摈黜 作 进学解 以自 喻 执政览其文而怜之 以其有史才 改礼部郎中 史馆修撰 逾岁 转考功郎中 知制 诰 拜中书舍人 俄有不悦愈者 摭其旧事 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 之颇厚 均子锷凡鄙 近者锷还省父 愈为序饯锷 乃呼其字 此论喧于朝列 坐是改太 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 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 兼彰义军度使 请愈为行军司马 淮 蔡平 十二月随度还朝 以功授刑部侍郎 乃诏愈撰 平淮西碑 其辞多叙裴度事 时先 入蔡州擒吴元济 李愬功第一 愬不平之 愬妻出入禁中 因诉碑辞不实 诏令磨愈文 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 与人交 荣悴 不易 少时与洛阳人孟郊 东郡人张籍友善 二人名位未 振 愈不避寒暑 称荐于公卿间 而籍终成科第 荣于禄仕 后虽通贵 每退公之隙 则 相与谈宴 论文赋诗 如平昔焉 而观诸权门豪士 如仆隶焉 瞪然不顾 而颇能诱厉后 进 馆之者十六七 虽晨炊不给 怡然不介意 大抵以兴起名教 弘奖仁义为事 常以为 自魏 晋已还 为文者多拘偶对 而经诰之指归 迁雄之气格 不复振起矣 故愈所为文 务反近体 抒意立言 自成一家新语 后学之士 取为师法 当时作者甚众 无以过之 故世称 韩文 焉 节选自 旧唐书 韩愈传 注 量移 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 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 荣悴 兴衰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洎举进士 投文于公卿间 投 投送 B 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 延 延请 C 均子锷凡鄙 近者锷还省父 鄙 鄙陋 D 二人名位未振 愈不避寒暑 称荐于公卿间 振 传开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2 A B 养于从父兄 操行坚正 拙于世务 执政览其文而怜之 当时作者甚众 无以过之 C D 以功授刑部侍郎 申之以孝悌之义 故世称 韩文 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体现韩愈 真率 坚正 的性格特点的一组是 宫市之弊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 自以才高 累被摈黜 作 进学解 以自 喻 近者锷还省父 愈为序饯锷 乃呼其字 二人名位未振 愈不避寒暑 称荐于公 卿间 大抵以兴起名教 弘奖仁义为事 愈撰 平淮西碑 其辞多叙裴度事 A B C D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等待考取进士时 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 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传布 他的名声 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 B 韩愈曾上几千字的奏章诉说宫市的弊端 触怒了皇上 皇上就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 山做县令 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 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韩愈的 进学解 很同情他 因为韩愈有史学才能 所以委任 他做礼部郎中 史馆修撰 编写史书 D 本文叙述了韩愈在仕途起伏的经历 称赞了他的真诚 直率的品格和他的文学成就 但也写了他高傲自大的性格特点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近者锷还省父 愈为序饯锷 乃呼其字 4 分 译文 2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 李愬功第一 愬不平之 3 分 译文 3 而观诸权门豪士 如仆隶焉 瞪然不顾 3 分 译文 文言文知识梳理 三 知识细梳理 蜀道难 一 匪 通 非 二 1 高 2 那 这里指开国之初 三 1 距离 离开 离去 除掉 去掉 放弃 舍弃 前去 到 去 2 只 仅 唯独 只管 尽管 只不过 只要 只须 四 1 西 名词作状语 向西 2 砯 名词作动词 冲击 转 动词使动用法 使 滚动 3 凋 使动用法 使 凋谢 五 1 省略句 2 介词结构后置句 3 宾语 胡 前置 杜甫诗三首 一 1 曾经 2 指远离故乡 3 离开 4 诗中借指晚年 5 遗憾 二 1 名词 这里指音乐 名词 言语 动词 说话 动词 读 y 告诉 相告 2 悲 哀 同情 哀叹 三 1 使动用法 使草木凋落衰败 2 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落下 飘坠 琵琶行并序 13 一 1 第二年 2 因此创作 是连词 因 和动词 为 构成的两个词 3 容貌 4 年纪大了 5 时间副词 以前 6 在 中心 7 整理 二 1 名词 话 名词 字 动词 说 2 动词 w i 写 创作 动词 w i 弹奏 介词 w i 替 给 三 1 夜 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2 重 轻 形容词作动词 看重 轻视 四 1 省略句 省略虚词 于 同时是倒装句 正常语序为 于湓浦口送客 2 倒装 句 正常语序为 于江湖间转徙 3 被动句 意思是 被这个人的话感动 4 判断句 即 本来是长安倡女 李商隐诗两首 一 1 青春年华 这里指一生 2 伤春之心 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3 迷 惘 茫然 二 1 迷恋 沉醉 分辨不清 沉醉于一物一事的人 迷惑 2 如 比得上 到达 涉及 牵连 寡人之于国也 一 1 无 通 毋 2 无 通 毋 3 颁 通 斑 4 涂 通 途 二 1 寡德之人 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2 专指黄河 3 跑 文中指逃跑 4 有 请允许我 的意思 5 可 是 可以 以 是 凭借 6 供养活着的人 7 不要归 咎 三 1 有的人 有时 表示不定 没有谁 或许 2 只是 不过 与 曲 相对 正确 同 值 价值 价钱 径直 3 打开 发射 派遣 花开 4 几 密 数目 屡次 5 介词 把 介 词 凭 介词 按 认为 6 比 对 在 向 被 四 1 鼓 名词作动词 敲鼓 2 树 名词作动词 种植 3 衣 名词作动词 穿 4 谨 形容词作动词 指认真从事 5 名词作动词 归咎 归罪 6 名词作动词 为王 使天下 百姓归顺 7 生 死 动词作名词 活着的人 死去的人 五 1 状语后置句 如果大王您知道这个道理 就不要希望您的民众比邻国多了 2 状语后置句 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 宾语前置句 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 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4 判断句 这不是我的过错 是因为年成不好 劝 学 一 1 通 煣 2 有 通 又 3 知 通 智 4 生 通 性 二 1 广博地 广泛地学习 2 特指长江黄河 3 爪子和牙齿 4 黄土下面的泉水 5 寄 托指寄居存身 用心指思想意识活动 三 1 向远处看 盼望 名望 声望 月圆之时 指农历每月十五 2 凭借 假装 给予 借 3 有力的 强健 强壮 多 尽力 四 1 水 名词作动词 游水 2 日 名词作状语 每日 3 上 下 方位名词作状 语 向上 向下 4 动词使动用法 使 弯曲 5 利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 快 6 数词作动词 专一 五 1 定语后置句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强劲的筋骨 2 状语后置句 靛青 是 从蓝草中提取的 但 它的颜色 比蓝草更深 3 判断句 即使又晒干了 也 不再挺直 这是由于 人力加工使它 变成 这样 过秦论 一 1 衡 通 横 2 从 通 纵 3 景 通 影 4 櫌 通 耰 二 1 爱护人民 2 指崤山以东 即东方诸国 3 盾牌 4 划分 14 三 1 丢失 失去 使动用法 使 灭亡 逃兵 逃亡的人 通 无 没有 逃跑 逃 脱 死亡 2 有利的形势 锋利 快 有利 条件好 利益 好处 3 牢固 坚固的地势 巩固 坚持 坚决 本来 原来 固执 顽固 固然 诚然 4 控制并利用 统领 统率 形制 构造 规模 5 丢失 丢失的东西 遗漏 忽略 留给 6 马鞭子 驾驭 策略 7 趁机 凭借 沿袭 通过 经由 四 1 亡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2 却 动词使动用法 使 退却 3 离 动词 使动用法 使 离散 4 朝 动词使动用法 使 朝见 5 斗 动词使动用法 使 争斗 6 亡 动词使动用法 使 灭亡 7 弱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 削弱 8 愚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 愚蠢 9 履 名词作动词 登上 10 瓮 绳 名词作动词 用破 瓮做 用草绳系 11 席 包 囊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 包裹 布袋一样 12 云 响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 像声音一样 13 景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14 内 名词作 状语 在国内 15 小弱 形容词作动词 变小变弱 五 1 被动句 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的宗庙 自身都死在人家手里 被天下人 耻笑 是什么原因呢 2 判断句 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 用草绳系门板的穷人 是个地位低下的农 奴 是个正在被征发的人 师 说 一 1 受 通 授 2 不 通 否 二 1 求学的人 2 一般人 3 小的方面要学习 4 是两个词 从 跟从 而 而且 5 不一定 6 先秦两汉的散文 7 用来 的 的凭借 8 无论 不分 三 1 风尚 道理 道路 途径 方法 2 老师 学习 军队 乐官 乐师 3 古代解释经 书的著作 驿站 客舍 传授 流传 4 却 是 就是 四 1 师 名词意动用法 以 为师 2 下 名词作动词 低于 3 师 名词作动 词 学习 4 耻 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 为耻 5 小 大 形容词作名词 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 6 圣 愚 形容词作名词 圣人 愚人 五 1 状语后置句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 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2 无贵无贱 前省略 地位 无长无少 前省略 年纪 因此 无论高低贵贱 不分年长年幼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3 宾语前置句 不明白书中的文句 不能解决疑惑 4 被动句 不被时俗所拘束 来向我学习 训练步步高 基础训练 1 D 解析 A 凶 谷物收成不好 荒年 B 加 更 C 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2 C 解析 A 项 停止 罢了 B 项 横渡 隔绝 C 项 都是助词 帮助停顿 判 断 D 项 连词 转折关系 连词 承接关系 3 B 解析 A 项 介词 对 介词 从 B 项 都是介词 在 C 项 介词 与 介词 对 D 项 介词 比 介词 对 4 C 解析 C 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 其余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树 种植 王 称王 水 游水 5 C 解析 归类依据分别为 名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 6 C 解析 C 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A 项为被动句 B 项为定语后置句 D 项为 判断句 提升训练 1 B 解析 延 扩展 可引申为传布 15 2 B 解析 B 项 都是代词 他 A 项 介词 表被动 介词 在 C 项 介词 凭借 介词 把 D 项 语气词 不译 兼词 于此 3 D 解析 句是介绍他的遭遇及成文原因 句是说他交往庸俗之人的事 句 是说他偏袒或疏漏 4 D 解析 高傲自大 错 5 1 近日裴锷回京探望父亲 韩愈写了一篇赠序给他送行 文中 竟称呼裴锷的字 省 为序 饯 乃 各 1 分 2 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 是李愬 他的功劳最大 李愬很为此事生气 时先 功第一 平 各 1 分 3 但看到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 就像对待奴仆那样 瞪起眼睛不予理睬 观 如仆隶焉 不顾 各 1 分 参考译文 韩愈 字退之 昌黎人 父亲名叫韩仲卿 不做官也不出名 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 儿 被同族的堂兄抚养 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 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 不像其他孩 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 等待考取进士的时候 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 曾担任 过宰相的郑余庆传布他的名声 因此他很快就出了名 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 请韩愈做他的巡官 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 徐州的张建封 又请韩愈去做佐官 韩愈说话直爽坦率 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 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 在处理事务上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