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中考前综合测评训练(偏难).docx_第1页
九年级科学中考前综合测评训练(偏难).docx_第2页
九年级科学中考前综合测评训练(偏难).docx_第3页
九年级科学中考前综合测评训练(偏难).docx_第4页
九年级科学中考前综合测评训练(偏难).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 )A.惯性的大小 B.运动的方向C.受到重力的大小 D.受到力的个数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 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B. 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C. 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 GD. 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2 G3使用下列图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A.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B.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C.制取CO2气体并且可以随时停止反应进行 D.除去少量灵江水中的泥沙4、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且抗体是一种蛋白质B注入抗体获得的免疫属于自动免疫 C抗体存在于血液中且不能消灭被病毒感染的细胞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5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也能置换出硫酸钠溶液中的钠 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NH4Cl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所以KNO3也不能与碱混合使用 常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Cl-,所以也可用这两种溶液鉴别SO42-和Cl-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6.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A. F甲F乙,甲=乙 B. F甲F乙,甲乙C. F甲=F乙,甲乙 D. F甲= F乙,甲乙7右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该实验没有体现的科学知识是( ) A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8.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二氧化锰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时间/S滴加硫酸的质量A. 电解水一段时间B. 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到至过量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反应生成MnO2质量D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9、有三只形状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甲、乙、丙,如右图所示。在它们的一端用一薄而硬的塑料片托住后都插入水中。当分别注入100克水时,塑料片都恰好下落。若不注入水,而是分别轻轻地放一个100克的砝码,则薄塑料片不会脱落的是 - ( )A 甲 B乙 C丙 D甲10CO2的循环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11、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一般常见的气凝胶为硅气凝胶,其密度仅为空气密度的3倍,看上去就像凝固的烟将一块质量为3kg的硅气凝胶轻轻放在水平地面上,g=10N/kg,则它对地面的压力为()A10N B20N C30N D40N12、如图所示,9块体积相同的砖,每块砖的长宽高421,密度相同的砖作为一组,共分为三组,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三组砖的密度之比为123123。则 A三组砖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4:9B. 三组砖的重力之比为1:1:1C三组砖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8:3D. 三组砖的上面两块砖对下面一块砖的压强之比为8:20:9填空题:1.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其中A、B、C表示物质,、表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食物所含的七大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直接进行过程的有机物是 。 第1题图(2)如果某人早餐只喝了一杯原味纯牛奶,那么C的成分是 。、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2、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电流表A的示数为I,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移动滑动变阻器得到在不同电流下的U1-I图线和U2-I图线,如图乙所示(1)随着电路中电流的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U1_,电压表V2的示数U2_;(选填“减小”或“增大”)(2)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Q点相交,此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_;(3)请根据图象求电源电压U= 和定值电阻R= 3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有 (2)无色溶液A中是否一定含有NaOH? (填“是”or“否”),理由是 。(3)原固体粉末一定有: 可能含有: 。4、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请回答(1)含碳单质矿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自然界中CO2的来源途径有_ _(写一种,下同)(3)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4)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_(5)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植物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O2,其化学方程式 (7)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是 5、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或器官)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或器官,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1)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A的名称是_,血管C中_(填二氧化碳或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2)若B为组织细胞,血管C比血管A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填“低”或“高”)(3)若A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高,营养物质含量低,C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低,营养物质含量高,则B能代表的主要器官是_(4)若A代表静脉,C代表动脉,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_6.近几年登革热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公众造成威胁,其传播速度也是相当快,对于这种疾病的防治也是刻不容缓,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热带病毒性疾病。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前者以发热、皮疹、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后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中山大学某团队利用显微胚胎注射技术建成蚊子工厂,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实验室雄蚊与自然界非携带沃尔巴克氏体雌蚊交配所产的卵不能发育。通过大量释放实验室雄蚊,可以使蚊子种群数量降低到足以引起疾病流行的临界线以下(1)中山大学的研究,在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2)为什么不考虑用抗生素来治疗登革热病呢? 。7、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的物体A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2m/s,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 J8电吹风是现代家庭常用的一种电器,如图所示是额定电压为220V格力牌电吹风的典型电路。其中电热丝R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M通电后可以送风,已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20W。 (1)要送冷风,开关应该放在图中的_ _位置(选填“A”“B”或“C”)。(2)送热风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60W,则电热丝R的阻值应为_ 。9小明家的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200imp/(kWh)”字样。11月底的示数为,12月底的示数为,则他家12月份消耗的电能是_kWh。为测电暖器实际消耗的功率,小明将标有“220V1000W”字样的电暖器单独接入自家电路中,观察电能表上的指示灯在1min闪烁48次,则电暖器消耗的实际功率是_W。实验探究1、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屏上的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是 。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2、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化工颜料商店有涂料添加剂“金粉”和“银粉”出售,但从售价上看,不像是金、银的粉末。他们查阅资料后得知:“金粉”是用黄铜片(铜锌合金)经过碾碎和抛光制成的。“银粉”是纯铝加热熔融成液体后喷雾成的微细铝粉。(1)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金粉”和“银粉”的组成。取少量“金粉”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若“金粉”是铜锌合金,可观察到有_产生,且试管底部有难溶性固体。(2)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铁管表面涂上“银粉”后不易锈蚀,其原因是_。3、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采摘植物叶片,用打孔器制作大小相同的叶小圆片,排除叶圆片叶肉组织中的空气,让叶小圆片能沉至水底;取4只小烧杯,分别加入30 ml 2%的NaHCO3(NaHCO3的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分解产生CO2),每只小烧杯分别放入4片叶圆片,并均匀置于烧杯底部,将4只烧杯分别置于功率为25瓦、40瓦、60瓦、100瓦的白炽灯(光源)照射下,烧杯距白炽灯(光源)均为25厘米,记录数据如下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光源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分)第1片第2片第3片第4片第5片平均时间25W8.508.468.528.548.488.5040W7.207.137.167.286.987.1560W6.506.396.4213.226.49 100W5.505.375.335.335.33 5.37请完成下列小题:(1)制作小圆片的叶片有什么要求: 。(写出2点)完成表中的数据 。分析叶片受光照后上浮的原因是 。分析计算题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扫地机器人是一款能自动清扫的智能家用电器如图甲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表一为某扫地机器人的部分参数电池容量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表一:机器人中吸尘电机的吸入功率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参数测得某吸尘电机的吸入功率与真空度、风量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二真空度指主机内部气压与外界的气压差风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吸尘电机排出的空气体积吸尘电机吸入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叫作效率(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若该机器人向障碍物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01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约为_cm(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A)地面有静电时,轻小物体会吸附在地板上而不易清扫(B)采用凸凹材质的轮皮,可增大机器人与地面间的摩擦(C)机器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不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D)当遇到玻璃门等透明障碍物时,使用红外线感应器效果较好(3)该机器人正常上作时的电流为_A;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能够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_min(4)由表二数据可知,当风量为0.015m3s时,若吸尘电机的输入功率为25W,此时其效率为_;上述风量下,10min内通过吸尘电机排出的空气质量为_kg(取空气1.3kgm3)(5)光敏电阻是制作灰尘传感器的常用元件图乙为某光敏电阻的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0恒定,R0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透光程度的变化而变化,R0为定值电阻当光敏电阻分别为6和18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3V,则R0_;为监测空气的透光程度,现将电压表表盘的相关刻度值转化为对应的总阻值(R0RG),则转化后表盘上从左到右相邻两刻度线对应阻值的减小量将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塔吊”是北海新城区建设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图甲所示是某塔吊的工作示意图,AO是塔吊的平衡臂,BO是塔吊的吊臂,C为可控制移动的滑轮组小车,可在B点到O点间移动,AO长4m,BO长26m,AB可绕O点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倾斜,已知A端配重物的质量为5t,塔吊利用工作电压为380V、额定功率为10kW的电动机带动滑轮组来吊升工地的建筑材料问:(1)从安全角度出发,起吊时应尽量使吊臂水平平衡,在一次匀速吊升钢材时塔吊的吊臂如图乙所示,则滑轮组小车C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这是根据 原理(2)将质量为2t的钢材以0.5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起,经1min到达施工楼层后再水平移动20m将钢材送到施工点,此过程中塔吊拉力对钢材所做的功是多少?(3)此塔吊某次吊升钢材时,施工人员移动滑轮组小车C到达离O点16m处,使吊臂和平衡臂刚好处于水平平衡,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