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2-53井盒1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投球分压)_第1页
D12-53井盒1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投球分压)_第2页
D12-53井盒1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投球分压)_第3页
D12-53井盒1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投球分压)_第4页
D12-53井盒1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投球分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二 一一年六月一日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设计单位 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设 计 人 初 审 人 审核单位 华北分公司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二 一一年六月一日 目 录 一 基本数据 1 二 地质要求 6 三 压裂设计 6 四 产能预测 11 五 施工方案 12 六 压裂气井作业井控 HSE 及技术安全要求 14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1 一 基本数据一 基本数据 1 钻井基本数据表 钻井基本数据见表 1 1 表 1 1 钻井基本数据表 钻井队 50175HB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门克庆嘎查二社 D12 53 井井口位于 D12 37 井井口 283 71 方向 641 14m 处 井 别开发井构造位置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 横坐标 Y 19378933 80 地面海拔 m 1327 62 设计井深 m 3027 00 纵坐标 X 4317971 13 联入 m 9 完钻井深 m 3041 00 开钻日期2011 4 24完钻日期2011 5 7人工井底 m 3008 5 完 钻 层 位 奥陶系马家沟组固井质量合格 见图 1 1 深度 m深度 m 方位 方位 造斜点 数据 造斜率 10m 最大井斜 数据 斜度 井 身 结 构 钻头 311 15mm 231m 套管 226 62mm 230 66m 钻头 215 9mm 3041m 套管 139 70mm 3039 43m 套 管 程 序 尺寸 mm 钢级 壁厚 mm 下入深度 m 水泥塞深 m 水泥返高 m 出地高 m 表 套 244 5J558 94 230 66 地面 0 71 油 套 139 70N807 72 3039 43 6310 07 尺寸 mm 钢级下深 m m 定 位 短 节 139 7N80 2638 31 2641 32 2749 56 2752 61 2980 75 2982 81 目的层附近套管接 箍数据 m 由磁定位曲线读出 2572 2 2582 2 2594 2 2605 2 2612 2 2627 2 2638 31 2641 32 2652 1 2663 1 2674 1 2685 2 2696 2 2702 2 2717 9 2728 2 2739 2749 5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2 图 1 1 D12 53 井盒 1 气层附近固井质量曲线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3 图 1 2 D12 53 井地理位置图 2 录井岩性和油气显示情况 录井岩性和油气显示情况见表 1 2 表 1 2 D12 53 井盒 1 段录井油气显示情况表 气 测钻井液 层位 井段 m m 视 厚 度 m 岩性 背景 全烃净 增值 C1 C2 密度 g cm3 粘度 s 槽面显示 2694 0 2698 04 0 灰白色 粗砂岩 0 55665 54958 3655 292 1 08 1 07 35 36 见鱼籽状气泡约占槽 面的 30 槽面上涨 约 1cm 左右 气泡大 小约 1 2mm 盒 1 2735 0 2739 04 0 灰白色 粗砂岩 0 09452 41338 1485 006 1 08 1 07 35 36 见鱼籽状气泡约占槽 面的 25 槽面上涨 约 1cm 左右 气泡大 小约 1 2mm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4 3 测井解释数据 本井由华北石油局测井公司采用 HH2530 型仪器测井 测井数据见表 1 3 和表 1 4 图 1 3 为 D12 53 井盒 1 气层测井解释成果图 表 1 3 D12 53 井盒 1 气层测井解释数据表 华北石油局测井站 解释井段 层位 井段 m m 视厚度 m 自然伽 玛 API 深测向 电阻率 m 声波 时差 s m 补偿 中子 补偿 密度 g cm3 泥质 含量 孔隙 度 渗透率 10 3 m2 含气 饱和度 解释 结论 2688 3 2691 83 5 63 3 56 0 218 7 13 0 2 56 16 6 6 7 0 14 18 1 含气层 2691 8 2696 64 8 48 3 74 9 237 8 10 0 2 47 8 9 10 5 0 48 54 0 气层 2723 9 2726 82 9 52 1 36 1 220 0 11 0 2 55 9 8 7 0 0 19 16 2 含气层 2731 0 2735 34 3 33 1 17 1 270 8 13 5 2 32 5 1 15 9 1 91 56 5 气层 盒 1 2735 3 2737 21 9 42 5 24 3 222 2 14 6 2 47 9 1 10 6 0 48 45 5 差气层 表 1 4 D12 53 井盒 1 气层测井解释数据表 研究院开发所 解释井段 层位 井段 m m 视厚度 m 自然伽 玛 API 深测向 电阻率 m 声波 时差 s m 补偿 中子 补偿 密度 g cm3 泥质 含量 孔隙 度 渗透率 10 3 m2 含气 饱和度 解释 结论 2688 3 2691 83 5 6356219 13 02 5616 6 70 118含气层 2691 8 2696 64 8 4875238 10 02 478 9 110 554气层 2723 9 2726 82 9 5236220 11 02 559 8 70 216含气层 2731 0 2735 34 3 3317271 13 52 325 1 161 957气层 盒 1 2735 3 2737 21 9 4324222 14 62 479 1 110 550气层 4 射孔数据 射孔数据见表 1 5 表 1 5 D12 53 井盒 1 气层射孔数据表 层位 射孔井段 m m 厚度 m 枪型弹型 孔密 发 m 射孔方式 相位 2692 26964 盒 1 2733 27374 10212720 电缆传输 60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5 D12 53井测井与气测综合图 层位 自然伽玛 0 200 自然电位 0 100 Pe 0 10 CAL2 65 15 CAL1 65 15 深 度 m 深侧向 1 1000 浅侧向 1 1000 微球聚焦 1 1000 声波时差 400 150 补偿密度 2 3 补偿中子 60 0 含气饱和度 0 100 孔隙度 0 25 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0 25 含水孔隙度 0 25 气测全烃 0 50 DOLO 0 100 COAF 0 100 LIME 0 100 SAND 0 100 TZNY 0 100 SH 0 100 解 释 结 论 建议 射孔 位置 2680269027002710272027302740 23456 273027402760 567 图 1 3 D12 53 井盒 1 气层测井解释成果图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6 二 地质要求二 地质要求 1 采用电缆射孔逐层上返方式进行压裂试气作业 盒 2 盒 1 山 2 山 1 多层合 采 盒 2 盒 1 山 2 山 1 气层加大压裂规模 2 作业时采取气层保护措施 3 压裂后采用 3 5mm 油嘴排液 排液过程中 在确保地层不出砂的前提下 快速 排液 4 为了减少排液过程中天然气的浪费 当产出液氯根及井口压力相对稳定后 即 进行求产 5 求产方式采用油嘴控制 选择 3 5mm 油嘴 求产时间为 1 天 6 求产结束前取油气水样做全分析 并下压力计测流压及流压梯度 计算无阻流 量 7 按规范要求取全取准产量 压力等资料数据 8 合采投产作业结束后要求 3 天内向采气厂交井 7 天内将施工总结 电子版 发 送到开发处 研究院 采气厂 三 三 压裂设计压裂设计 一 设计思路及要求 该井盒 1 气层共有 5 个显示层段 录井岩性显示为灰白色粗砂岩 测井解释气层有 效厚度 17 4m 测井解释渗透率 0 1 1 9 10 3 m2 孔隙度为 7 16 含气饱和度为 16 57 测井解释为气层 含气层 盒 1 气层地质设计 2 个射孔井段 分别为 2692 2696m 和 2733 2737m 两射孔段相 距 37m 上射孔段气层砂体厚度 13m 其上下遮挡层为泥岩和砂质泥岩 遮挡性较好 下射孔段气层砂体厚度约 8m 上下部为泥岩和砂质泥岩遮挡 遮挡性较好 根据该井盒 1 气层储层特征及井身情况 该层两个射孔段相距 37m 且射孔段之间 储层隔层较好 能够形成有效遮挡 本次压裂设计拟采用投球分压的方式实施压裂改造 以达到两层均充分改造的目的 二 压裂液体系配方 性能及要求 1 1 配方 配方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7 基液 基液 0 45 HPG 1 防膨剂 0 1 杀菌剂 1 起泡剂 0 2 助排剂 0 2 Na2CO3 交联液交联液 交联剂 BCL 61 或 CX 306 体系 A B 100 6 交联比为 100 0 3 最佳交 联比以现场实测为准 注 要求压裂液基液 PH 为 9 11 破胶剂破胶剂 胶囊破胶剂 0 04 前置液阶段现场添加 过硫酸铵 0 015 0 1 携砂液和顶替液阶段现场楔形追加 活性水 活性水 1 防膨剂 0 2 助排剂 压裂液用材料性能应符合 SY T5107 2005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 SY T6376 2008 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 SY T5764 2007 压裂用植物胶通用技术要求 SY T6380 2008 压裂用破胶剂性能试验方法 SY T5762 1995 压裂酸化用粘土稳定 剂性能测定方法 SY T5405 1996 酸化用缓蚀剂性能实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SY T5755 1995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性能评价方法 SY T6216 1996 压裂用交联剂性 能试验方法 SY T5108 2006 压裂支撑剂性能指标及测试推荐方法 等的规定 2 2 压裂液性能 压裂液性能 常温下使用六速旋转粘度计 170s 1剪切 基液粘度大于 50 mPa s 使用交联剂 延迟交联时间 60 300s 可调 形成冻胶具可挑性 170s 1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 90min 粘度 60 mPa s 破胶剂用胶囊和过硫酸铵 压后 1 5h 内破胶 破胶液粘度 5 mPa s 下列压裂液添加剂性能指标均满足体系配伍和实施要求 可任选其中一种 1 交联剂 BCL 61 A B CX 306 A B 2 助排剂 DL 12 CX 308 ZA 5 3 起泡剂 YFP 1 DS 101 3 3 现场要求 现场要求 压裂施工前 3h 取样测试每一罐中液体的粘度 PH 值 要求粘度大于 50 mPa s 取各罐的混合样作交联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精细调整交联比 使压裂液交联性能良好 延迟时间大于 60s 交联时间的确定以压裂液在井筒流动时间的 1 2 2 3 为宜 破胶 剂加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入 压裂施工过程中保证交联稳定 三 压裂设计模拟及结果 使用 FracproPT 模拟计算了所选参数 表 3 1 下的裂缝几何形态 结果见表 3 2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8 图 3 1 3 2 表 3 1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设计参数 名 称盒 1 上盒 1 下 裂缝闭合应力 MPa 37 738 3 杨氏模量 MPa 1876018760 泊松比0 20 2 压裂液流态指数0 520 52 压裂液稠度系数 Pa sn 1 471 47 泵注排量 m3 min 3 53 5 表 3 2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设计计算结果 裂缝高度 m 裂缝半长 m 上高下高 射孔井段 m 水力支撑水力支撑水力支撑 平均 缝宽 cm 铺砂 浓度 Kg m2 FCD 2692 2696268 8265 720 4819 767 7037 7031 1047 3214 119 2733 2737244 6243 419 4918 967 5637 5631 0766 6914 865 图 3 1 D12 53 井盒 1 上气层 2692 2696m 裂缝延伸模拟图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9 图 3 2 D12 53 井盒 1 下气层 2733 2737m 裂缝延伸模拟图 四 材料准备 表 3 3 液罐 压裂用水及液氮准备情况一览表 名 称总罐数 30m3原胶液 罐 个 原胶液用水 m3 30m3活性水 液罐 个 活性水用水 m3 液氮 m3 数量232261612842 表 3 4 压裂液材料用量及备量表 压裂用添加剂 基 液交联液活性水实际用量 羟丙基瓜尔胶 Kg2772 2772 氯化钾 Kg6160 2806440 杀菌剂 甲醛 Kg616 616 助排剂 DL 10 Kg1232 561288 碳酸钠 Kg1232 1232 起泡剂 YFP 1 Kg6160 6160 过硫酸铵 APS Kg 61 胶囊破胶剂 NBA 101 Kg 148 交联剂 BCL 61 A 剂 Kg 1848 1848 交联剂 BCL 61 B 剂 Kg 110 88 110 88 陶粒 20 40 目 m3 94 7 尼龙球 个 96 注 尼龙球采用上漂式尼龙球 密度 0 9g cm3 直径 16 21mm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10 表 3 5 D12 53 井盒 1 上气层 2692 2696m 压裂泵注程序 程 序液体 净液 量 m3 液氮 量 m3 加砂 量 m3 混砂 液量 砂液 比 破 胶 剂 加 入 量 kg 胶 囊 用 量 kg APS 用 量 kg 混砂液排 量 m3 min 液氮排量 m3 min 泵注时 间 min 交联液302 06 030 00 12 3 50 248 57 交联液302 11 1 530 83 512 3 50 248 79 前置液 90m3 交联液302 06 030 00 12 36 3 50 248 57 交联液100 71 0 710 39 73 50 242 96 交联液201 47 2 821 54 14 12 3 50 246 12 交联液604 55 12 666 93 213 50 2418 97 交联液806 26 22 492 32 28 56 3 50 2426 1 交联液201 62 723 85 353 50 246 73 携砂液 200m3 砂比 24 8 交联液100 83 4 212 31 42 12 3 50 243 46 顶替液原胶液1 8 3 09 30 80 3 5 2 37 总计 299 321 66 51 2327 46 116 92 64 备注 盒 1 上射孔段压裂施工完成后 先顶替 1 方原胶液 然后降排量边投球边顶替 投尼龙球 96 个 泵替球液 投球速度 35 45 个 分钟 共投尼龙球 96 个 开始压裂盒 1 下射孔段 模拟泵压 49 2MPa 表 3 6 D12 53 井盒 1 下气层 2733 2737m 压裂泵注程序 程 序液体 净液 量 m3 液氮 量 m3 加砂 量 m3 混砂 液量 砂液 比 破 胶 剂 加 入 量 kg 胶 囊 用 量 kg APS 用 量 kg 混砂液排 量 m3 min 液氮 m3 min 泵注时 间 min 交联液251 71 025 00 10 3 50 247 14 交联液302 11 1 530 83 512 3 50 248 79 前置液 80m3 交联液251 71 025 00 10 32 3 50 247 14 交联液100 71 0 710 39 73 50 242 96 交联液201 47 2 821 54 14 5 3 50 246 12 交联液503 79 10 555 78 213 50 2415 81 交联液604 70 16 869 24 28 39 3 50 2419 57 交联液201 62 723 85 353 50 246 73 携砂液 170m3 砂比 24 7 交联液100 83 4 212 31 42 17 3 50 243 46 顶替液原胶液8 4 08 40 61 3 5 2 4 总计 258 418 65 43 5282 33 3261 80 12 备注 1 盒 1 下气层模拟泵压 49 9MPa 2 施工过程中 若出现异常 可适当调整排量 平衡压力 5 10MPa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11 五 压裂管柱 图 3 3 D12 53 井盒 1 气层井身结构及试气管柱示意图 压裂管柱结构 自上而下 73mm 外加厚油管 N80 73mm 外加厚油管 1 根 反洗循环阀 114mm 水力锚 Y221 114 型封隔器 2647m 73mm 外加厚油管 3 根 喇叭口 水泥返高 631 m 2751 0 2762 2m 2771 6 2778 9m 封隔器 2647m 山 1 射孔段 2795 2800m 水泥塞面 2752m 山 2 射孔段 2774 2777m 桥塞面 2788m 盒 1 下射孔段 2733 2737m 73mm 油管 盒 1 上射孔段 2692 2696m 套管 139 7mm 套管下深 3039 43m 钻头 215 9mm 完钻井深 3041 00m 套管 226 62mm 下深 230 66m 钻头 311 15mm 钻深 231 00m 人工井底 3008 5m 喇叭口 反洗循环阀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12 四 产能预测四 产能预测 根据静态资料 盒 1 气层有效厚度 17 4m 孔隙度 10 8 含气饱和度 40 7 渗 透率 0 072 10 3 m2 裂缝半长 100m 利用 Pansystem 试井解释软件 进行产能预测 开井时间不同 所获得的气井无阻流量亦不同 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 所求得的无 阻流量逐渐降低 压裂后放喷排液的时间依据产层渗透性的不同而不同 当生产时间为 10 天时该气层的无阻流量为 4 8 104m3 d 图 4 1 该气层产能预测曲线 采用 IPR 曲线 预测可求得拟稳定状态下该气层的无阻流量为 2 5 104m3 d 图 4 2 综合考虑预测无 阻流量为 2 0 4 0 104m3 d 图 4 1 D12 53 井盒 1 气层产能预测曲线 图 4 2 D12 53 井盒 1 气层 IPR 预测曲线 五 施工方案五 施工方案 1 井眼准备 采用 2 KCL 水溶液压井 记录压井液漏失量 井口安装防喷器 将井内管柱换成 填砂管柱 探砂面 填砂打水泥塞分隔山 2 层 设计砂面位置 2764m 水泥塞位置 2752m 候凝后对水泥塞试压 25MPa 30min 压降小于 0 5MPa 为合格 用清水反洗井 要求排量大于 600L min 待进出口水质一致 机械杂质含量小于 0 2 时停泵 全井筒 清水替换成 2 KCL 溶液 提出井内管柱 2 射孔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13 采用电缆传输方式进行射孔 射孔数据见表 1 5 3 压裂施工 按设计要求下入压裂管柱 图 3 3 座封 验封 按泵注程序进行压裂施工 见 表 3 5 3 6 4 放喷排液及诱喷 压裂后排液的原则是既要防止地层出砂 又要尽快的排出压裂液 要求在压裂施工 结束后 60 分钟内开井 先采用 3 5mm 油嘴放喷排液 4 小时后可适当放大油嘴尺寸控 制放喷 要确保排液连续和防止地层出砂 尽量避免中途关井 同时要求在放喷期间做 好抽汲准备 若自然停喷或压裂施工中出现砂堵且放喷后而停喷 则更换 73mm 油管 油 管接箍管鞋 接箍内带 十字叉 探砂面 并冲砂至水泥塞面 然后上提管柱至 2672m 左右 采用抽汲的方式进行诱喷 抽汲由浅至深 诱喷成功后用油嘴控制放喷排 液 在排液过程中要求准确计量排出液量及砂量 当排出压裂液 CL 含量 3d 内波动值 小于 10 且油套压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排液作业结束 对于产能较低的气井 日产液 量在 5m3左右 地层本身产液量较高的井层除外 且 CL 含量在 3d 内波动值小于 10 时 结束排液作业 在排液过程中连续监测排液情况 准确记录油套压及排液量 同时密切注意出砂情 况 记录出砂量 及时检查更换油嘴 在放喷 0 5h 1h 4h 8h 16h 24h 及以后 每天取一个样 测返排压裂液的粘度 PH 值和含砂量 每 60min 准确记录一次油 气 水产量及井口油套压 每 8h 取一次水样进行 CL 含量分析 5 求产 根据放喷结果 采用 3 5mm 油嘴控制进行一点法求产 求产时间 1 天 在求产过程中 下入电子压力计测流压 流温 压力计下深 2640m 停点 2 3 小时 之后上提压力计测流压 流温梯度 压力计停点深度自下而上为 2540m 2440m 2340m 2000m 1000m 500m 0m 每个点停 10min 在求产结束前取 油气水样进行全分析 6 下步作业方案 求产结束 将成果报华北分公司开发处和工程技术处 依据通知决定是否上返 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的具体要求 资料录取要求 所需设备及注意事项和环保按照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1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气井测试施工实施细则 和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气井压裂施工实施 细则 执行 7 天内将施工总结电子版发送到开发处和工程技术处及设计方 yjyzcs 六 压裂气井作业井控 六 压裂气井作业井控 HSE 及技术安全要求及技术安全要求 一 井控要求 一 井控要求 1 作业施工前 施工单位勘查井场 道路 设备摆放合理 给压裂液罐和压裂机 组留出足够场地 2 施工作业前 甲方应向乙方井控技术交底 并进行井控技术措施复核 3 作业队伍配备齐全的井控设备 建立完善的井控管理制度 以班组为单位 开展现场井控工作 具体工作落实到人 4 井口安装压力等级 35MPa 的防喷器 井控装置及配套设备 压井管线 放喷 管线 油管旋塞 压力表等并试压合格 5 射孔 起下管柱等作业过程中 必须装好井控装置 严禁敞井作业 同时井 筒内灌满压井液 防止井涌 井喷事故的发生 6 工作液密度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密度值为基准 再 增加一个安全附加值 气井为 0 07 0 15g cm3或控制井底压差 3 5MPa 7 起下钻具或管杆不允许冒喷作业 杜绝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 8 起下钻作业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观察井口 发现溢流或溢流增大等井喷预兆 时 要立即抢装油管旋塞并关闭 关闭防喷器 经观察后再决定下步措施 9 H2S 含量超过 75mg m3 50ppm 地层或上部未固井段存在 H2S 含量高于 75mg m3 50ppm 的地层不能进行带压起下钻作业 10 按压裂设计要求安装好检验合格的压裂井口 压裂前用 4 道 16mm 以上钢丝 绳均匀对称固定井口 地面分别用 4 个地锚固紧纲丝绳 压裂管汇按要求固定 11 高压作业施工的管汇和高压管线 应按设计要求试压合格 各阀门应灵活好 用 高压管汇应有放空阀门和放空管线 高压管线应固定牢固 12 施工泵压应小于设备额定最高工作压力 设备和管线泄漏时 应停泵 泄压 后方可检修 泵车所配带的高压管线 弯头按规定进行探伤 测厚检查 13 放喷管线安装按照 SY T5587 3 2004 油气井压井 替喷 诱喷 标准中的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15 有关要求执行 并安装好灵敏的压力表及符合设计的放喷油嘴 14 在含硫化氢地区作业时 气井井场周围应以黄色隔离带作为警示标志 在井 场和井架醒目位置悬挂设置风标和安全警示牌 15 井场应配备安装固定式及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 16 施工单位作业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井控设备 发现问题 及时报告甲方 并整 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17 在施工作业前 应制定气侵 井涌 井喷 H2S 火灾 食物中毒 人员中 暑等应急预案 18 未尽事宜 参照华北石油局 华北分公司 井控管理规定与实施细则 执行 19 具体要求执行下列标准 SY T5053 1 2000 防喷器及控制装置防喷器行业标准 SY T5587 3 2004 油气井压井 替喷 诱喷 SY T6690 2008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SY T6203 2007 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 二 二 HSEHSE 要求要求 1 职业健康要求 1 施工作业时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劳保用品 2 施工人员严格岗位操作规程 严禁无证上岗 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 3 用安全标志划定施工禁区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 非作业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劳保用品 5 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现场各项管理制度 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管理安 排 不得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带入现场 6 未尽事宜 参照 Q SY178 2009 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要求 SY T6276 1997 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 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执行 2 安全要求 1 井场应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 做好防喷 防火 防爆 防毒等安全工作 2 井场内严禁烟火 确需动火 需有关部门开具动火证明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后方可施工 D12 53 井盒 1 气层压裂投产施工设计 2011 06 01 16 3 作业井场按标准安装用电线路 设备 照明器具等 安装和应用应符合 SY5727 2007 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之规定 4 井场应按标准要求设置安全标志 严禁非有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5 作业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严禁无证上岗 酒后上岗 严 格遵守操作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杜绝各种安全施工发生 6 压裂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不得站在高压管汇区和高压部件可能飞离的方向 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7 未尽事宜 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SY6023 94 石油井下作业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 SY T6228 1996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作法 SY T1119 2007 油水井带压修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SY T5587 2 1993 常规修井作业不压井作业工艺规程标准 SY T6610 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方法 3 环境保护要求 1 做好环保交接 执行当地的环保法律 法规 2 井口安装封井器 做好防喷工作 建立良好的循环系统 不刺不漏 3 洗井液 井口溢流 污水等不得排放在井场 必须入池 由罐车运回处理 4 配液时 尽量减少液体外溢 滴漏等现象 减少对井场场地的污染 添加药 品后 不能将盛装药品的桶倒放 以免残余药品外流 5 井场作业施工单位提供的污水罐应满足压裂作业污水废液排放要求 并及时 回收利用 6 施工结束后 剩余残液按甲方指定方式 指定地方排放 不得随意排放 以 免造成井场及周边环境的污染 出井天然气应及时烧掉 7 执行任务途中不得将生活 工业废物乱扔 乱放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 车辆进出 施工操作时等工序不得污染农作物或损坏庄稼 三 技术安全要求 三 技术安全要求 1 地面设备要求 1 施工前一定要检查保养好井口 保证闸门灵活好用 2 提前检查油管挂和井口四通间的密封性 防止反洗井时井口刺漏 D12 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