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进程中,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的策略探究 1城市化进程中,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的策略探究摘要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作为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等有着密切联系。 本文就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幸福感偏低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对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的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留守儿童;幸福感;对策。 一、直视,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已成为绕不开的社会问题。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近20多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已鲜明呈现出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大流动已成为中国最突出的社会历史现象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xx年全国流动人口已达2.56亿人,这些流动人口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与之联系的户籍制度,家庭化迁移面临重重困难,因此产生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留守儿童并不是中国本土化的问题,在中美洲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寻求经济收入为动因的人口大规模迁移(包括国内和国际迁移流动)使留守儿童成为这些国家面临的共同议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国际移民全球委员会(GCIM)、国际劳工组织(ILO)、斯卡拉布里尼移民中心(SMC)等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对留守儿童现象较为普遍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xx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xx年经济数据,xx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74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09万人。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9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575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8.10%。 据权威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0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现在,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如何面对与解决这一问2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所关注的热题。 二、追思,留守儿童幸福感缺失表现的北极南山。 所谓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 儿童的幸福感比成人更更真实,更鲜明,影响力也更大,所以更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恰恰在他们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出去在外面工作,这些儿童或者由老一辈进行照料,或者寄托在其他亲戚家里,甚至有些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如果家中有几个小孩,那么责任自然就落到了最大的孩子的身上。 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 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多挣到一些钱,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自己挣到的钱还不能及时拿到手,不能及时把钱寄给父母照顾孩子。 乡村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这些老人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老人家有时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很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 有些家庭留守儿童生病的时候,因经济拮据,不去医院救治,而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扛”因父母长期外出,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冷暖全然不知,留守儿童最基本的健康问题都没有保障。 (二)教育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主体框架教育体系中进行的。 在学校靠教师,在家靠父母。 孩子的成长过程主要漫步在两个驿站学校与家庭。 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时会出现诸多变化因素比如思想的变化,心理、生理的变化,学习成绩的变化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督,加上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 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于是,“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他们的自觉养成习惯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行为表现上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 (三)心理问题。 由于经济原因加上路途遥远,留守儿童的父母很少回家,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或无人监护,这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而有的家长以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却忽略了情感的关怀。 而监护人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很难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 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出现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这种亲情缺失导致一部分儿童“亲情饥渴”,3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容易受一些低俗文化的影响,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会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而且一些孩子在不良少年的带领下甚至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四)安全问题。 人身安全成父母家人最大牵挂。 留守儿童社会阅历浅,涉世未深,稚嫩柔弱,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外界潜在危险不设防,对人身不法侵害难抗拒,正处于最需要保护的时期,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而监护人的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又缺乏安全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弱,经常成为不法分子侵犯的对象。 (五)交往问题。 与父母的分离,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导致形成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造成这些感情脆弱、悲观消极、缺乏应有自信;有的敏感、多疑、愤世嫉俗、暴躁易怒、形成较强逆反心理,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 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很少有人会真正的去给予扶助和关怀。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只能依赖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并发展自己。 于是,这些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道德上的缺陷,产生一些不良行,触犯了社会规范,容易走上歧路。 三、拯救,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需要组合策略才奏效。 根据上述,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客观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不是个别儿童的问题,而是一个庞大社会群体的问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已经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鉴于问题本身的长期性、复杂性,我们需要动员、整合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方力量,采用多种组合策略,为留守儿童编织起一道爱心管护网,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清丽的蓝天。 (一)提高父母认识,强化亲情培养。 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和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父母子女组成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理论,三角是最稳定的,“人类创制这一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解决孩子的抚养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一结构长大,或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的一分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永远的班主任,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关键还应由父母来培养。 广大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外出务工为子女储备教育资金固然重要,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引导更是不容忽视。 对孩子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负责的家长才是真正合格的家长,所以家长认识的提高相当重要。 父母的认识发生变化才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留守儿童父母充分要认识到孩子4在儿童时期接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尽量创造条件将子女带在身边。 如果情况实在不允许,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加强与子女的联系:询问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学习状况,积极聆听儿女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感情变化,定期回家看望子女,与他们分享自己工作的苦乐酸甜,解除他们的困惑与忧虑。 总之,亲子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感情交流,让子女从中体会父母的爱和良苦用心。 (二)建设寄宿学校,弥补情感缺失。 学校是未成年人的第二个家,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可能是生活的地方,更是与同伴交流弥补情感缺失的地方。 学校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给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引导与情感关怀。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 而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便利的住宿条件,寄宿制学校还能够使留守儿童在同学和老师的互帮互助中感受“大家庭”的幸福与温暖。 也为留守儿童家在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一点亲情补偿,也为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能得到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学校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多与之交流,在课下多辅导他们、帮助他们及时完成作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教学活动中多渗透亲情、情感教育,开展多项活动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多搞一些感恩行动的活动、搭建心理健康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这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才会得到解决。 因此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寄宿制学校,小学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确保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得到有效帮助。 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更多关爱。 另外,在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寄宿制学校对孩子来说算是更好的选择了。 对留守儿童来说,教师经常发挥着“代理家长”的作用,扮演着“第二父母”的角色。 老师可以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引导他们妥善地解决。 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或许可以成为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的主阵地。 (三)整合社会资源,建构关爱之网。 基于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所以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在社区中可以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 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 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另一方面,加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建立“邻人互助”的体系,缩小每个家庭之间的隔膜,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建立一个纽带,这样子,留守儿童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照护以及关怀。 例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由于留守孩子的父母常年不在家,所以他们梦寐以求能得到母亲的嘘寒问暖和父亲的宽厚肩膀。 在电话里听到父母的声音,在摄相头里见到父母的面庞,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幸福。 在这个“家”中有,电话、电脑、5电视、电子琴等设施,集图书阅览、亲情沟通、文体娱乐、心理咨询四大功能于一体,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一片温情的空间。 孩子们在想爸爸妈妈的时候给他们打电话,视频聊天,还可以看书、看电视、跳舞、下棋、做游戏,在“春苗之家”里共同分享快乐和温暖。 (四)发展地方经济,引得“候鸟”回归。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 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留守儿问题解决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彻底改变乡村的经济状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全球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信息技术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石墨烯行业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量子安全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崇左市2025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自然资源局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宁波市2025年浙江宁波财经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2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招聘拟聘事业编制人员(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四川广安市前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见习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用Excel编写公式模板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
- ISO 14067-2018: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中文版)
-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 教育综合统计调查制度培训课件2023年修订
- 智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合同
- 乙酰丙酸论文
-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 偏瘫康复护理个案病例分析
- NBT 10643-2021 风电场用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PDF解密
-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
- 胸痛的鉴别诊断和诊断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