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备课本正式_第1页
三年级上册备课本正式_第2页
三年级上册备课本正式_第3页
三年级上册备课本正式_第4页
三年级上册备课本正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寨学区 备备 课课 本本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学 校 科 目 年 级 姓 名 2014 年年 2015 学年度学年度 数学数学 科教学进度表科教学进度表 教者教者 科 目数学教学班级三年级 教科书名 称及册数 人教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 上课日期 8 月 26 日 每周节数5 节 总授课 节 数 80 节考试次数2 次 时 间页 数 周 次起讫 预定进度 起讫 实际进度出入原因说 明 1 8 月 25 日 8 月 31 日 第一单元 2 9 月 1 日 9 月 7 日 第一单元 3 9 月 8 日 9 月 14 日 第二单元 4 9 月 15 日 9 月 21 日 第二单元 5 9 月 22 日 9 月 28 日 第三单元 6 9 月 29 日 10 月 5 日 第三单元 7 10 月 6 日 10 月 12 日 第四单元 8 10 月 13 日 10 月 19 日 第四单元 9 10 月 20 日 10 月 26 日 复 习 10 10 月 27 日 11 月 2 日 期中考试 11 11 月 3 日 11 月 9 日 第五单元 12 11 月 10 日 11 月 16 日 第五单元 13 11 月 17 日 11 月 23 日 第六单元 14 11 月 24 日 11 月 30 日 第六单元 15 12 月 1 日 12 月 7 日 第七单元 16 12 月 8 日 12 月 14 日 第七单元 17 12 月 15 日 12 月 21 日 第八单元 2014 年年 2015 学年度学年度 数学数学 科教学进度表科教学进度表 教者教者 科 目数学教学班级三年级 教科书名 称及册数 人教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 上课日期 8 月 26 日 每周节数5 节 总授课 节 数 80 节考试次数2 次 时 间页 数 周 次起讫 预定进度 起讫 实际进度出入原因说 明 18 12 月 22 日 12 月 28 日 第八单元 19 12 月 29 日 1 月 4 日 第九单元 20 1 月 5 日 1 月 11 日 期末考试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2014 年年 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三年级 数学数学 科授课计划科授课计划 总总 的的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教教 育育教教 学学 1 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 体现 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重视培养 学生的数感 2 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 际 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强调实 际操作与自主探索 加强估测意 识和能力的培养 4 提供丰富 的现实学习素材 体现知识的形 成过程 5 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 注重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培养 1 会笔算 会笔算三位数的加 减法 会进行相 应的估算和验算 2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 乘二 三位数 并会进行估算 能熟练地计算除 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 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 分母小于 10 会读 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 小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特征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 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 会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 的周长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并会进行测量 5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 念 知道 1 千米 1000 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 初 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 知道 1 吨 1000 千克 认识时间单位秒 初步建立分 秒的时间观念 知道 1 分 60 秒 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 算 6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则是 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 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能对一 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 能找出事 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 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 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时 分 秒时 分 秒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认知 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 秒 知道 1 分 60 秒 2 能力 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 通过看 一看 说一说 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 初步建立 秒 的具体概念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 作业纸 各种钟表 钟面模型等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创设情境 激趣感知 1 播放钟表走动的声音 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 这是什么声音 2 师 对 这是时钟行走的声音 是时间的脚步声 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几分吗 时钟上显示 11 59 3 揭题 像刚才这样 计量很短的时间 我们就要用到比分 更小的单位 秒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学习有关 秒 的知识 板书 课题 秒的认识 4 说一说 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 自主探索 合作求知 1 探索计量 秒 的工具 认识秒针和 1 秒 4 人一小组合作交流有关 秒 的知识 2 认识几秒 问 秒针从 12 走到 1 走了几秒 秒针从 2 走到 4 走了几秒 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秒针从 12 绕一圈 走到 12 经过了多长时间 3 教学 1 分 60 秒 观察验证 秒针走 1 圈 是多少秒 分针走多少 是几分 板书 1 分 60 秒 1 分就是 60 秒 那我们平常说的 半分钟 是多少秒呢 30 秒 4 体会 1 秒的长短 1 秒到底有多长呢 仔细听一听钟表的 嘀嗒 声 拍手练习 每秒拍一下手 你能做一个动作来表示 1 秒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5 1 秒的价值 出示一组数据 如 飞机每秒约行 250 米 火车每秒约行 55 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 20 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 500 米 卫星每秒飞行 7900 米 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每秒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 三 全课总结 同学们 时间是 1 分 1 秒积累起来的 今天我们珍惜了一 节课 40 分钟的时间 学习了很多知识 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 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 做时间的主人 让我们永远铭记古人的 教诲 一寸光阴一寸金 生齐声接 寸金难买寸光阴 教学反思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 分 秒 知道 1 时 60 分 2 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知道 1 时 60 分 2 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 练习本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复习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2 计量很短的时间 用 作单位 二 探究新知 1 师 1 分等于多少秒 生答 1 分 60 秒 2 出示例 1 a 拿出表拨动分针 看看时针有什么变化 b 生组成小组 观察讨论 得出结论 分针从 12 绕一圈 走 到 12 时钟走一大格 c 得出 1 时 60 分 3 计算 2 时 分 a 学生组成小组讨论 b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生 1 1 时是 60 分 2 时是 60 分加 60 等于 120 分 生 2 1 时是 60 分 2 时就是 2 个 60 2 个 60 是 120 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4 出示例 2 a 学生理解题意 b 出示问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c 学生组成小组讨论 d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 1 分针从 6 走到 9 走了 3 大格 是 15 分钟 生 2 4530 15 是 15 分钟 5 教师总结以上两个学生的方法 使全班学生都能掌握 6 练习 做 62 页下面 做一做 的 1 2 题 三 教师总结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时间的计算 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 位之间的进率是 60 我们计算的时候就依据进率来算 希望同学 们在计算的时候要细心 四 布置作业 在 填上 240 秒 4 分 500 分 4 时 420 分 7 时 140 秒 2 分 2 现在是 10 35 11 10 放学 现在到放学还有 分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练习课练习课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能把学过的时间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 自己能发现问题并合理地解决问题 3 从练习中感悟时间的宝贵 并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正确地计算时间 2 知道时间的宝贵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小黑板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巩固练习 1 出示练习十四的第 1 题 a 学生先估计 3 种情况的大概时间 b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c 教师批改 2 出示第 3 题 a 学生先读书上的信息 b 互相交流 说一说自己还了解哪些类似的信息 c 感悟时间的宝贵 3 出示第 4 题 a 学生看图 理解题意 b 学生独立完成此题时间的计算 c 教师巡视 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d 教师批改 集体讲评 4 出示第 8 题 a 学生看题 理解题意 b 根据下面提出的问题计算时间 c 出示最后一个问题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学生分组讨论 提出问题 d 学生解答提出的问题 二 课后调查 练习十三的第 7 题 三 完成 69 题两个表 四 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 2 题 第 5 题 教学反思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填一填 说一说填一填 说一说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2 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3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逐步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 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逐步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 息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能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课件和小黑板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谈话激趣 激发学习的兴趣 师 在时间宫殿里出现了专门偷孩子时间的妖魔 这不 芳 芳变成了小老婆婆 你们想帮助芳芳找回自己的时间吗 学生 想 二 观察比较 发现存在的问题 1 看看芳芳 师 为什么妖魔会偷芳芳的时间呢 你能猜一猜吗 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不珍惜时间 睡懒觉 师 我们来看看芳芳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 你发现了什么 起床离家到校放学睡觉 8 108 258 404 1011 20 学生小组讨论 老师及时参与 学生交流发现 她是 8 10 起床 8 25 离开家 晚上 11 师 你是怎样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的呢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小组之间展开讨论 3 比一比 发现问题 4 查查资料 什么时候起床比较合适 什么时候睡觉合适呢 小学生要睡多长时间才算充足呢 5 找到问题的根源 师 同学们通过查资料 知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早睡早起 不能 让时间悄悄流走 做 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你能说说芳芳为什么会被妖魔偷走时间吗 三 实践创造 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帮芳芳调整她的作息时间 四 创新活动自己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师 看着芳芳找回自己的时间 你有什么感想 生 珍惜时间 按时回家 完成作业 师 放学后就是要及时完成作业 晚上才能按时睡觉 你昨天完成作业 需要多长时间呢 生 各小组进行统计 师 根据统计 你能说说谁的家庭作业完成得最快 你能说说为什么完 成得快吗 我们大家应 该学习他什么地方 五 小结 今天的时间是不会重复的 要合理安排时间 认认真真学习 快快乐乐 玩耍 这样才学得好 玩得好 六 争当小小设计家 师 你们能合理安排寒假一天的休息时间吗 比一比 哪一个小组是最 佳设计组 教学反思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第二单元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 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 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 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正确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的加法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挂图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 我特别喜欢动物 如 鸳鸯 鸵鸟 孔雀等 等 它们特别美丽 可爱 你们呢 你们喜欢什么动物 师生交流 学生畅谈 教学过程说明 以谈话自然导入 引起学生注意 同时进行 保护动物的教育 师 同学们看 电脑出示或教师出示主体图片 这些动物漂 亮吗 漂亮 这些动物是我国的特级保护动物 你知道咱们国家 动物有多少种吗 多少种已经快离我们而去了吗 请看 课件出 示第 15 页统计表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师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想问的吗 可能有些同学不懂什么是哺乳类两栖类 还可能不懂什么 是濒危等 老师要解释 数学是枯燥的 但生活是丰富的 在数学 教学中渗透保护小动物的观念 激起保护动物的欲望 生 有的提问题 有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老师 有那么多种可爱的动物都快要灭绝了 好可怜 我们得保护它们 生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 要保护它们应从小做起 更重要是学好知识 才 知道如何保护它们 学习新知 请看 出示第 15 页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师 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 边问边板书 鸟类有几种 生 答 师板书 爬行类有多少 生 答 师板书 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 师 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 答 学生提出这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生 列出算式 98 25 学生试作 师巡视 集体反馈 师 从哪一位算起 相加满十怎么办 进位的数怎么办 个位 8 加 5 得 13 在个位上写 3 向十位进 1 十位 9 加 2 得 11 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 1 得 12 这时十位上写 2 向 百位进 1 百位 因为十位满了一个十 所以向百位进 1 此时百位就写 1 三 巩固 反馈 1 完成第 16 页做一做 2 完成第 17 页 1 3 题 教学反思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 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 学会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培养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万以内的计算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录音带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 你们看过 蓝猫淘气三千问 吗 你最喜欢谁 学生交流 师 蓝猫得知我们同学学习了很多知识 今天它来到我们教室想考考同 学们 大家有信心吗 有 课件出示 76 99 59 47 32 85 全班做 指名演板 结合情况进行评议 教学过程说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蓝猫 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出现 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 同学们 看来你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二 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 课件显示画面 配有画外音 蓝猫 同学们 你们前面表现的真棒 我 在电脑中搜索到 中国部分动物已知种数 大家看 点击 显示第 18 页例 2 统计表 师 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问题 在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中得到了解决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 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了估算的 方法 生 列出算式 376 284 师 上学期 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 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 376 284 的和大约是多少 小组讨论 交流 汇报 生 1 376 接近 380 284 接近 280 380 280 660 所以 376 284 的和 大约是 660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生 2 376 不到 400 284 也不到 300 它们的和肯定不到 700 师 小结 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 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其接近 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 这种方法在我们 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师 蓝猫想知道一个精确数 你们说怎么办 生 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 再交流讨论 最后平台展示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同时教师板书 生 1 把相同数位对齐 个位上 6 4 10 写 0 向十位进 1 十位上 7 8 1 16 写 6 向百位进 1 百位上 3 2 1 6 生 2 也就是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 1 附录音内容 有一天 数字姐姐 369 来到草地上 看到美丽的大自然 不由得坐下欣 赏起来 这时数字妹妹 278 也来到这里 被这景色吸引住了 她想坐下来和 姐姐一起欣赏 可是究竟坐哪儿呢 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 就提醒她说 我的 3 是百位 6 是十位 9 是个位 妹妹高兴地说 噢 我知道了 我们应相同数位对齐坐 突然 9 和 8 说话了 我们坐不下了 我们相加 满十了 要向前一位进 1 6 和 7 也说 我们相加也满十了 也要向前一位 进 1 她们的前一位友好地收下了各自的新朋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把数学知识编成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 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所学知 识进一步巩固 师 你从蓝猫的这个故事中 学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 再发言汇 报 生 1 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生 2 我学到笔算加法时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 1 棒极了 学到了这么多知识 此环节得用游戏形式出现 再一次激起学习欲望 学生为能得到 智慧 果 而积极 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师 这里有三架飞机 你来当飞行员 只要能正确进行笔算 你驾驶的 飞机就能安全着陆 飞机上写着下面各题 638 93 532 407 986 114 c 第 19 页第 3 题 2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得高兴吗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进位加法的练习课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巩固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 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小黑板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口算下面各题 90 560 68 35 7 37 26 280 500 45 19 150 60 620 80 3 9 5 注意 口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 二 计算 263 354 748 605 76 252 三 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五的第 5 题 提问 你想怎样 提醒学生先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 再把相同得数的两 个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教师讲评 四 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五的第 6 题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讲评 五 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的第 7 题 135 69 825 427 162 543 959 960 1011 误的原因 两个数相加时 数位要对齐 两个数相加 哪个数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 要向前一位进 1 也就是说 个位上的 7 加 3 等 10 满十了 要在个位上写 0 向十位进 1 十位上 的 2 加 4 等于 6 要加上个位上进上的 1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错误的原因 两个数相加 哪一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 这一道题个位上的 2 加 9 等于 11 个位上写 1 向十位进 1 十位上的 6 加 5 等于 11 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 1 是 12 这时要在十位上写 2 向百位进 1 百位上的 1 加 9 等于 10 要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 1 是 11 这时要在百位上写 1 向千位进 1 而这道题十位和百位都没有加上进 位进上来的 1 六 哪两个数相加得 1000 你想怎样做 请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 然后把讨论 的方案告诉给大家 教师 完成这一道题时 要采用估算的方法 563 600915 900464 500 646 600792 800351 400 85 100208 200873 900127 100 然后再估一估 哪两个数相加等于 1000 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多动脑筋 多思考 七 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五的第 9 题 提醒学生 要认真审题 星期天的早晨 小君要去哪几个地方 让学生 分工合作 小君有几种走法可供选择 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一一列举 出来 再回答走哪条路最近 八 计算 419 368 3430 462 506 679 1691 2079 学生独立完成后 全班讲评 并说一说 两个数相加应该怎样算 九 练习 一艘客船有乘客 278 人 到了一个港口上来 56 人这时船上有乘客多少 人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 十万个为什么 卖了 247 本 还剩 103 本 运来 了多少本 这两道题均可让学生独立解答 然后教师再讲评 十 布置作业 略 教学反思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连续退位减法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 继续学习连续退位减法 2 联系生活情境进行减法估算 培养估算意识 3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体验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运用连续退位减法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情景图片 卡片 实物投影器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旧知回顾 温故知新 1 直接讲出得数 2 笔算练习 340170376 284720350 说出笔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此环节运用了知识迁移规律 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是为新知 的铺垫 从而顺畅地进入正题 二 联系生活 顺利切题 1 同学们 你们平时都怎样安排假期生活的呢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 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于教学的开展 2 同学们在假期中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今天小精灵聪聪 将带大家一起到美丽的云南去走一走 看一看 小精灵为我们安 排了三个景点供大家游览 出示情景图 渗透人文地理知识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他是怎样安排观 光路线的呢 你们能看懂吗 同桌两人或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情景图中 丽江风景图是 玉龙雪 山 大理的标志性景点是 三塔 昆明的标志性景点是 石林 渗透人文地理知识 学生的知识性学习与能力的提高 都最终服务于生活 这里 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能看懂路线图的标识 从而提高学生 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 请小组代表讲图意 识图能力的培养不是易事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图意 需要直 观与抽象相结合 让学生明白如何解决两地间的距离问题 生 1 我们了解到昆明到大理要走 348 千米 生 2 我们知道昆明到丽江要走 517 千米 生 3 这幅路线图是从昆明到大理再到丽江的 4 师 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心 都从图中了解到了部分信息如 果按同学们讲的从昆明出发 到大理要走多远呢 边说边画线段 图 再到丽江呢 还要走多远呢 图上没有告诉大家 那 517 千米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连续退位减法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能绘制平面示意图 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 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 和距离 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 通过绘制平面图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 继续学习连续退位减法 2 培养学生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情景图片 卡片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师 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来估算大理到丽江大约有多远 那 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 能用坚式计算出准确结果吗 试一试 你发 现了什么 6 学生讲解 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知识作铺垫 老师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 去尝试感悟 让学生把由衷而发的感受讲给同学们听 在学生交 流中产生共鸣 效果更佳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 当被减数连续 两次不够减 要连续两次由前一位退 1 又加又减 计算上思维 过程较为复杂 应酌情突出重点加以引导 加强联系 建立清晰 的表象 生 1 我在计算时 先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我从十位退 1 再减 接着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 我就从百位退 1 再减 生 2 我发现原先学习的只一次退位 这次计算要 2 次退位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 有这么多的新发现 像这样需要连续 从前一位退 1 再减的题 我们称为连续退位减法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师 这道题计算结果是多少呢 同估算结果比较一下 小结 我们在计算 517348 时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再减 十位也不 够减 从百位退 1 和十 位上的数 要少看 1 加起来再减 三 反馈练习 巩固提高 设置多种情景 自始至终都使学生处于旅游当中 使学生仿佛参与游戏 活动中 使其乐于向往 不知疲倦 在解决诸多问题中 使学生思维得以释 放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师 我们已经搞清路线 可以乘车出发 途中小精灵给同学们又提出了 数学问题 我们一起来解答好吗 1 云南的昆明有很多新鲜的水果 咱们跟着小精灵一起到宋庄果园看一 看吧 出示第 23 页 做一做 的图 突出开放性的思考 开放性的交流 开 放性的结果 同桌互相提出数学问题 互相进行计算解答 知识的延伸 益于学生多角度地 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在此对学生 努力学习 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给予及时肯定和赞扬 从而给予学生人 文关怀 3 汇报交流 生 1 苹果比桃树多多少棵 生 2 416169 247 棵 口答 略 生 3 桃树和梨树共多少棵 生 4 169 358 527 棵 口答 略 类似找两三组 其他同学当评委 判断对错 四 拓展思维 课中 课后 练习 1 小明家 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 小红家到学校有 312 米 小明家到学校只有 155 米 小明家到小红家有 多远 学生试着计算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解题 五 总结 今天我们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老师为大家精彩的表现表示祝贺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被减数中间 末尾有被减数中间 末尾有 0 的退位减法的退位减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 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 末尾有 0 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掌握退位减法的计 算方法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计算 1 口算 2 计算 316 4987 217 2998 学生独立练习 说一说每个数位退位过程 二 新课 1 教学例 2 507 348 可先让学生试做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 通过竖式分析 个位 7 减 8 不够减 从十位退 1 十位上是 0 应从百位退 1 当作 10 个十 再从十位上退 1 给个位 当作 10 个一 这时 十位就剩 9 个十十位退的一个 10 与个位的 7 相加得 17 17 8 9 在个位上上写 9 十位 从百位上退 1 后 十位上是 10 又退给个位 1 个十 十位 上是 9 94 5 十位上写 5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百位 百位是 5 退给十位十个十后 剩下 4 43 1 在百位上 写 1 最后结果是 159 2 教学例 3 500 185 1 竖式计算 2 可以把 185 看成 100 和 85 500100 400 40085 315 3 185 接近 200 比 200 少 15 500200 300 300 15 315 4 你还有其他好方法吗 大家觉得哪种方法好 就用哪种方法来做 3 练习 700 800 2000 207 496 478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书上 25 页 1 3 题 四 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编计算题 解答后互相批改 教学反思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连续退位减法练习连续退位减法练习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被减数中间 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 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计算时 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 渗透一些减法的简便算法 培养学 生认真细心 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口算 二 计算 135 893 437 959 382 786 1432 658 841 554 910 345 三 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 完成练习六第 2 题 1 出示第 2 让学生弄清题意 2 提问 读题后你知道了什么 3 让学生独立解答 4 组织学生班内交流 2 完成练习六第 3 题 1 出示第三题情境画面 让学生观察弄清情境 2 让学生列式解答 3 组织学生班内交流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3 完成练习六第 4 5 6 题 四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加 减法的验算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 提高 计算的正确率 2 通过加减法的验算 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 通过加减法的验算 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减法的验算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教科书的主题图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情境 形成问题一 情境 形成问题 1 谈话 同学们喜欢运动吗 你最喜欢哪项体育运 动 李叔叔是一个自行车旅行爱好者 咱们一起去了解 一下李叔叔的情况 一 复习 1 口算 2 根据 137 254 391 请你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3 根据 487226 261 请你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提问 通过复习题的练习 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教师 任何一道加法算式 都可以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 说 明加减法是有一定联系的 二 教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1 1 出示教科书第 21 页的主题图的第一幅 提问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如果要求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生独立列式 让学生说清楚列式的根据 列式 135 48 183 元 教师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 183 元这一道题到底算得对不对 呢 我们除了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外 还要学会验算的方法 养成验算的 好习惯 以便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 误 及时纠正 那这一道题该怎样 验算呢 请同学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 可以把加数 135 和 48 交换一下位置 看得数是不是还是 183 48 135 183 可以把得数 183 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183135 48 或 18348 135 3 注意 在进行计算时 不要直接把被验算的结果抄上 而要认真地 加一遍 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4 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 27 页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 教师讲评重点讲一讲 你是怎样验算的 2 教学例题 2 1 出示教科书主题图的第二幅 教师 妈妈付了 200 元钱 那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呢 让学生独立 列式计算 列式 200183 17 元 提问 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学生把减的过程口述一遍 教师道 那怎么能知道阿姨找得对不对呢 要进行验算 讨论一下 有几种验算的方法 2 验算的方法 把付出 200 元钱减去找回的 17 元 看一看结果是不是 183 元 200 17 183 元 把应付的钱 183 元 加上找回来的 17 元 看一看结果是不是妈妈付 出的 200 元钱 183 17 200 元 3 练习 完成教科书 28 页的做一做 三 巩固练习 讲评时 要学生说出 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 被减数 差 被减数 差 减数 四 布置作业 略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从而 提高计算能力 2 通过复习 使学生熟练掌握加法的验算培养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减法的验算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1 计算并验算 348 398 714 856 学生独立完成后 教师讲评时 提问 两数相加应该怎样算 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个位 算起 哪一位满十 要向前一位进一 继续加 两数相减应该怎样算 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个位 算起 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 1 当 10 加上原数位上 的数再减 验算时可采用什么方法验算 加法 可采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也可采用和减 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减法 可采用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的方法 也可采用差加减 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减法 可采用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的方法 也可采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的 方法进行验算 2 完成教科书第 33 页练习八的第 1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讲评 3 完成教科书第 33 页练习八的第 2 题 用自己的话 编一道应用题 独立分析应用题 然后列式解答 讲评时 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各种不同的提问题的方式 4 完成教科书第 33 页练习八的第 2 题 题目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有 900 个鸡蛋孵小鸡 上午孵出了 337 只小鸡 下午比上午多孵出 118 只 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可以求出这个问题 要求下午孵出多少只 小鸡 上午孵出 337 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 118 只 该怎样列式 337 118 455 只 要求这一天共孵出多少只小鸡 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 出这个问题 上午孵出多少只和下午孵出多少只 337 455 792 只 要求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出这个 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蛋 已孵出多少只小鸡 该怎样列式 900792 108 只 小结 解答题目时 要认真审题 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并能根 据问题找出所需的条件 再进行认真解答 布置作业 教师自行设计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初步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 1 厘米 10 毫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 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课件 硬币 学生尺 电话卡 曲别针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 你们猜一猜 李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 李老师的身高是 1 米 75 厘米 师 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 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 1 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 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 1 厘米大约有多长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 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 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 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 是多少厘米吗 自己量一量 生 数学书的长是 21 厘米 数学书的宽比 15 厘米多 比 16 厘米少 师 数学书的宽比 15 厘米多 比 16 厘米少 那究竟有多长呢 你们想 不想知道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 探究体验 获取新知 1 认识毫米 1 师 实际上 毫米就藏在你们的尺子上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认真观 察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 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 这些小刻度线把 1 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 直尺上 1 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2 学习厘米和毫米之间 的关系 师 你们猜一猜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呢 还是毫米大呢 生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大 因为我发现 1 厘米里有许多表示毫米的短线 师 同学们讲的都有道理 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 1 我从刻度 0 数到刻度 1 他们中间有 10 小格 所以 1 厘米 10 毫 3 辨析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异同点及它们的特点 相同点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都是加法的运算定律 其计算结果 生 2 我也认为 1 厘米 10 毫米 因为我从刻度 1 数到刻度 2 发现他们 之间也是 10 小格 1 找尺子上的 1 毫米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2 找身边的 1 毫米 师 你们已知道了 1 毫米的长度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是 1 毫米 四人小组合作找身边的 1 毫米 生 1 我的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生 2 我发现 1 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生 3 我发现 20 页纸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 师 真不错 如果用手来比一比 1 毫米的长度 会吗 师生共同 用手势来表示 1 毫米 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 1 分硬币 再用左 手慢慢地 把硬币抽出来 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 它的长度大约就 是 1 毫米 4 认识几毫米 师 我们已经知道了 1 毫米的长度 那 3 毫米有多长呢 看大屏 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演示尺子上 3 小格之间的距离就是 3 毫米 师 你能找到 5 毫米的长度吗 生 从 0 数 5 小格就是 5 毫米 生 尺子上刻度 1 到刻度 2 之间比毫米刻度线较长的那一条线之间的长 度就是 5 毫米 师 6 毫米呢 8 毫米呢 三 巩固与练习 1 量一量 量一根 10 毫米的纸条剪下来 量 5 分硬币的厚度是 毫 米 量数学书的厚度 是 毫米 2 钢笔长 14 楼房高 20 粉笔长 75 电脑键盘长约 5 图钉长 10 教室宽 6 蜡笔长 6 跳绳长 2 课桌高 7 小明的身高是 140 测量时可以与你的好朋友一起进行 并作好记录 爱护公物 注意清洁卫生 四 布置作业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第二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公里 初步建立 1 千米的概念 知道 1 千米 1000 米 2 使学生通过观察 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 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建立 1 千米的概念 教具准备及手段教具准备及手段 投影仪 投影片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1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1 请学生说说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 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 行排列 2 同桌同学互相比划一下 1 米的长度 1 分米的长度 1 厘米的长度 1 毫米的长度 3 说出测量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铅笔的长度旗杆的高度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 4 导入课题 如果要表示巩义到郑州的距离 选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 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 们说一说 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 通过画面 我们看到里程碑上标有 50 千米 100 千米 可以发 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做单位所以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 通常用 千米做单位 千米也叫做公里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 千米的认识 2 认识 千米 熟记进率 1 联系实际初步认识 千米 知道了 1 米的长度 你能想像出 1000 米有多长吗 回顾体育课的 100 米短跑的路长及时间 思考并想像 1000 米有几条 这样的路长 算一算 跑完 1000 米你大约需要几分钟 出示运动场跑 道示意图 多媒体 引导学生观察并想像 标准运动场的跑道 1 圈通常是 400 米 跑两圈半大约就是 1000 米 请学生走一走 说一说距离学校门口大约 1000 米处的位置 2 推出 千米 概念 揭示进率 1000 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 千米即 1 千米 1000 米 千米有时也 叫公里 引导学生对上面式题等号两端进行比较 用等号连结 说明它们表示 的长度怎么样 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 只看数字 还要看什么 熟记进率 想一想 千米 中的 千 相当于 1000 的几个 0 1000 中的几个 0 相当于一个 千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动态修改动态修改 3 千米 与 米 之间的换算 1 教学例 4 出示例题 3 千米 米 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几 你是怎么想的 然后教师总结算法 我们知道 1 千米就是 1000 米 那么 3 千米里有 3 个 1000 米 就是 3 千米 同桌出题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试一试 8 千米 米 米 5 千米 4000 米 千米 9000 米 米 6 千米 米 米 7 千米 4350 米 千米 米 2 千米 500 米 米 6 千米 720 米 千米 3 比较以上练习 思考 长度不变 单位由高 低 变低 高 数的大小怎样变化 你能 用这个规律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吗 根据前面 千 和 0 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你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4 小结 表示同一物体的长度 使用的单位可以不一样 把高级单位 化成低级单位 或者把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位 同样是要根据两个单位之间 的进率来进行推算 4 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 投影显示 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要走 520 两个县城间的公路长 80 一本日记本长 110 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2 一根旗杆高 8 2 课本第 23 页的第 2 第 3 两题 3 米 和 千米 单位间的化聚 课本第 10 页的第 45 两题 4 汽车每小时行 45 千米 摩托车每小时行 56 千米 汽车每小时比 摩托车慢多少千米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吨的认识吨的认识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 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 初步建立 1 吨重的 观念 知道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