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B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B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B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B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A 打制的石器 B 磨制的石器 C 骨器 D 青铜器 2 2 分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直立行走 B 制造工具 C 使用语言 D 造屋定居 3 2 分 历史学习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 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和黄帝炎帝 时期的生产生活资料 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 A 中国的朝代更替 B 中国的礼仪文化 C 中国的农耕文化 D 中国的青铜文化 4 2 分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这个王朝的建立者应是 A 黄帝 B 禹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启 D 嬴政 5 2 分 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 的故事曾被拍成电视剧在央视放映 它依据的历史典故是 A 武王伐纣 B 分封诸侯 C 诸侯争霸 D 秦扫六合 6 2 分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 秦国新法十年 秦民大悦 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推行新法 的代 表人物是 A 管仲 B 商鞅 C 秦始皇 D 北魏孝文帝 7 2 分 工程的修建都有一定目的和功效 秦朝修筑长城是为了 A 军事防御 B 抑制商贸 C 便利交通 D 宣示国威 8 2 分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 的片段 哪一项不符合史实 A 农民张三仅把收成的 1 30 交给国家 B 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C 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第 3 页 共 12 页 D 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9 2 分 西汉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分别是 A 公元前 202 年 汉高祖 B 公元 202 年 汉高祖 C 公元前 206 年 汉文帝 D 公元 206 年 汉景帝 10 2 分 下列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不同措施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坑儒谷 讲经图 A 实现大一统 B 巩固统治 C 统一思想 D 垄断仕途 11 2 分 在古罗马 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 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 中国的丝绸通 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是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张骞出使西域 第 4 页 共 12 页 D 郑和下西洋 12 2 分 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也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下列推动世界文化发 展的发明有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和火药武器 印刷术 A B C D 13 2 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 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 222 年三国局势的是 A B C D 14 2 分 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秦朝 西汉 东汉 西晋 A B 第 5 页 共 12 页 C D 15 2 分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人口达到百万 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 A 长安 B 洛阳 C 建康 D 开封 16 2 分 宋 齐 梁 陈 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 都偏安于江南 统称为南朝 南朝时的政治经济中心 和最大的都会在 A 建业 B 建康 C 临安 D 宁波 17 2 分 淝水之战作为著名战役的典范而载入军事史 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下列成语 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A 投鞭断流 B 草木皆兵 C 风声鹤唳 D 破釜沉舟 18 2 分 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鲜卑人汉服乐俑汉人胡食 A 民族交融 B 中外交流 C 经济发展 D 文化成就 19 2 分 4 世纪后期 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政权是 A 前秦 B 后秦 C 西秦 D 成汉 20 2 分 齐民要术 的作者 A 贾思勰 B 祖逖 C 袁绍 D 张骞 二 二 列举题列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9 9 分分 21 5 分 按时间顺序列举世界三大宗教 22 4 分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 文景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 3 使西晋国力大衰的事件 4 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 笔势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他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被后人誉为 第 7 页 共 12 页 书圣 请写出 他 的名字 三 三 材料题材料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 在我看来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我说秦始皇是中 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 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 的方向 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 在中国历史上 消灭了封建领主制 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 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 数十年矣 北有长城之役 南有五岭之戍 外内骚动 百姓罢敝 财 匮力尽 民不聊生 司马迁 史记 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 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 他 的功大于过 他统一了六国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他还建立起了一 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被后世所沿用 影响深远 但是他实行暴政 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 从材料一看 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分析 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 材料一 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 与材料一 二相比 材料三在评价人物 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24 20 分 阅读下列图片 回答问题 1 图 1 反映了小说 三国演义 中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2 根据图 2 写出这次战役的交战双方 第 8 页 共 12 页 3 根据图 3 写出这次战役的发生对当时的政局产生的影响 4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图 2 图 3 这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战役的共同特点 四 四 历史探究题历史探究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25 15 分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 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1 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 心里很难过 你认为可以用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谁的观点劝导他 2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 体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仁 他在政治上提出 了什么主张 3 战国时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他反对空谈仁义 提出什么主张 树立君主的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 专制统治 26 25 分 东汉再现了治世局面的辉煌 但最终因黑暗的统治导致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让我们走进东汉 去探究这一朝代的历史 帝王篇 材料一 专权篇 材料二 第 9 页 共 12 页 反抗篇 材料三 发如韭 剪复生 头如鸡 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 小民从来不可轻 材料四 所在燔烧官府 劫略聚邑 州郡失据 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 天下向 响 应 后汉书 皇甫嵩传 1 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新朝和东汉政权的建立者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并说出他们建立新朝和东汉的 具体时间 2 图一中的皇帝施政的结局如何 图二中的皇帝施政的措施有哪些 结局如何 3 材料二中的图示显示了东汉中期以后一种怎样的政治现象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种现象 给东汉政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材料三的情景出现在东汉末年 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民间一种怎样的情绪 5 材料四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哪一次农民起义的情景 请写出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 领导人 结果和影 响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2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二 二 列举题列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9 9 分分 2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