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新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新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新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新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D D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中国从近代开始 遭到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近代史的开端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辛亥革命 2 2 分 2017 八上 滦南期中 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 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 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揭示了 A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 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C 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 D 中国纺织生产落后 3 2 分 2016 八上 泉州期中 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南京条约 D 黄埔条约 4 2 分 2018 九上 惠州开学考 南京条约 签订后 一名清朝官员描绘了战后北京景象 议和之 后 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繁华 真是大雨过后忘了响雷 沿海战事 人人避讳 绝口不提 即使茶馆酒店 也大书 免谈时事 四字 正如写诗做赋也有所禁止一样 以上材料表明 A 南京条约 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B 鸦片战争后 中国被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第 2 页 共 13 页 C 中国社会开始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绝大部分清朝朝野官民并没有从鸦片战争中警醒 5 2 分 2016 八上 东莞期末 有一位同学参加 开心辞典 节目网上答题 选择的题目是 中国近代 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是 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中俄 北京条约 6 2 分 2017 河南 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 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 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 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 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2 分 2019 青岛模拟 北京城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变迁 下列事件发生在北京的是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五四运动的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 B 第 3 页 共 13 页 C D 8 2 分 2019 南充模拟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 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 际上也没有实行 这是对什么的评价 A 太平天国的 天朝田亩制度 B 洋务运动的 自强 求富 C 三民主义中的 平均地权 D 中华民国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 2 分 2018 八上 云安期中 1866 年 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 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 局 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五四爱国运动时期 10 2 分 2019 八上 台山期中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中国人从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 进而 中 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 进而民主和科学 每一步都伴随着占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 中体西用 与 民 主和科学 这 两步 应指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11 2 分 2019 八上 岑溪期中 康有为曾说 俄北瞰 英西啖 法南邻 日东眈 处四强邻之中而为 中国 岌岌哉 况磨牙涎舌 思分其余者 尚十余国 这段话表明当时的中国 第 4 页 共 13 页 A 近代化探索起步 B 面临内忧外患 C 维新变法运动髙涨 D 民族危机加剧 12 2 分 2019 八上 保山月考 李鸿章说 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 何必着急 伊藤博文却说 没有咽下去 饿得厉害 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 2 分 2016 八上 松山期中 1894 年 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 2800 万元 到 1914 年 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 1106 万美元 较 1894 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 8 倍 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 所谓 法律 依据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14 2 分 2019 青岛模拟 近代以来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 今年又是戊戌年 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 它们的共同点有 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第 5 页 共 13 页 15 2 分 2019 惠阳模拟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 之政法也 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A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6 2 分 社会动荡或变革往往会带来思想领域的变化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西汉大一统 促成了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 B 洋务运动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维新变法 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 辛亥革命 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17 2 分 2018 八下 大庆月考 清政府变成 洋人的朝廷 是在下列哪一个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8 2 分 2018 八上 临邑期中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维护清王朝统治 C 迫使清政府妥协 D 镇压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 19 2 分 2018 八上 沙洋期中 20 世纪初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 一时间 中国的心脏插 着八个国家的旗帜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屈辱 与中国遭受 如此屈辱 直接相关的 第 6 页 共 13 页 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2 分 2018 苏州 北地终招八国兵 金械坐被联军毁 拳民思想一朝熄 又换奴颜事洋鬼 诗 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作包括 火烧团明园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的签订 A B C D 21 2 分 下列各项中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中国禁烟运动的巨大胜利 B 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C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英国向东方实行扩张政策 22 2 分 2019 八上 兰州期末 1866 年 京师同文馆开设了 算学 馆 学员兼学医学 机器制造 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辛亥革命的爆发 C 科举制度的废除 第 7 页 共 13 页 D 百日维新的推行 23 2 分 2018 八上 市北区期末 下列人物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 A 陈化成 B 梁启超 C 李秀成 D 邹容 24 2 分 2019 长安模拟 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解读 正确的有 该起义发生在中国农历辛亥年 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孙中山直接领导了这次起义 清军败逃 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A B C D 25 2 分 2019 八上 福田期末 1913 年春 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 经过查证 杀害宋教仁 的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 宋教仁案 从本质上反映了 第 8 页 共 13 页 A 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 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 D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 26 2 分 2018 八上 宿松期中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 B 辛亥革命不彻底 C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7 2 分 2019 九上 滨州开学考 甲午战争后 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 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 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 实现民族救亡 为此 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 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 材料中 的 两大政治运动 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 B 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 D 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28 2 分 2016 八上 张掖期中 文学改良刍议 的作者是 A 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29 2 分 2017 八上 南通月考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 新文学 新道德 第 9 页 共 13 页 B 民主 科学 C 民主 自由 D 民主 富强 30 2 分 2019 历下模拟 如图是 1843 年前后清朝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 导致表中税率发生 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条约 的签订 B 瑷珲条约 的签订 C 马关条约 的签订 D 辛丑条约 的签订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银元 英商进 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除承认 天津条约 继续有效外 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也 大幅增加 1 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 材料二所示不平等条约签订于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哪一场侵华战争之后 3 通过比较分析上述材料 这两个不平等条约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研究了上述两则材料 你有何感受 32 25 分 2018 河池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 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 完成下面主题为 中华民 族的复兴之路 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知识结构示意图一一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三 分析数据一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 年产粮 5 02 亿千克 1981 年产粮 6 76 亿千克 1982 年产粮 7 1 5 亿千克 图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二 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图三 1992 2012 某县 GDP 增长示意图 材料四 看中国数据一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 第 11 页 共 13 页 1 根据上面 年代尺示意图 提供的信息 写出 千古巨变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 获得新生 的历史 事件 2 依据以上的 知知识结构示意图 补充填写 的历史事件 3 根据材料三中图一 图二的数据变化 分别体现了 1978 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 指出图三中 1992 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4 依据材料四的两组数据 归纳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33 20 分 2019 八上 保定期中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也是中国追随 世界潮流 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求富运动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 风的确是吹进来了 也莫定了中 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 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材料二 革命者历尽千幸万苦 推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岳麓书社 中国历史 八上 材料三 梁启超在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中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 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自强求富运动 指什么事件 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地位 2 材料二中推翻了统治中国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材料三中 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为此掀起什么运动 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主要阵地是什么 4 依据材料一 二 三和所学知识感悟 中国追随世界潮流 的历程 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具有什 么共同的高贵品质 第 12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