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下列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 北非 金字塔 B 古巴比伦 黄河流域 北非 象形文字 C 古印度 两河流域 南亚 种姓制度 D 古代希腊 印度河流域 欧洲 太阳历 2 2 分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 了关于 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 的活动 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是 种姓制度 狮身人面像 释迦牟尼佛像 阿拉伯数字 A B C 第 2 页 共 16 页 D 3 2 分 一书电曾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 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 你不是我的主人 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 朵 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自 汉谟拉比法典 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 为地主阶级的利益着想 C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 D 维护法老的权益 4 2 分 它仍然承认奴隶制 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 会说话的 工具 它还对财产 买卖 债务 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它 是 A 罗马民法大全 B 汉谟拉比法典 C 习惯法 D 十二铜表法 5 2 分 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 正确的是 罗马帝国的分裂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希腊城邦建立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 B C D 6 2 分 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 催生市民阶级 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条件的是 第 3 页 共 16 页 A 查理 马特改革 B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C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D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7 2 分 公元 7 世纪 日本效仿隋唐政治 经济 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 史称 A 伯里克利改革 B 大化改新 C 农奴制改革 D 明治维新 8 2 分 中世纪晚期 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 化 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材料论述了中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发展的 A 背景 B 过程 C 内容 D 影响 9 2 分 欧洲在 15 世纪羊毛工业迅速发展的时候 便有大批经商的工业家出现 他们采购羊毛 分配给梳 毛工人 纺织工人以及其他各种工人 让他们分工配合 同时付给他们工资 最终制成成品销往国内外 此段描 述反映了 A 农业发展极其迅速 B 租地农场大量兴起 C 工人生活非常富裕 D 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10 2 分 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 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 一个发现了 人 一个发现了 世界 它们共 第 4 页 共 16 页 同推动了 A 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 B 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D 进化论和相对论诞生 11 2 分 她的眼神温柔 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 无论你站在什么位置欣赏她 她好像都在看着你 你这段描述的是一幅世界著名的油画 蒙娜丽莎 她的作者是 A 米开朗基的 B 拉菲拉 C 但丁 D 达 芬奇 12 2 分 15 世纪 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发财 怎样到东方呢 从二百年前的马可波罗到后来的迪亚士都是 向东走 但哥伦布偏偏 南辕北辙 坚持认为向西航行也能够到达东方 支撑他这一观点的主要因素是 A 他得到了国王的支持 B 他得到了航海图 C 他相信地圆学说 D 他的船队大 13 2 分 三角贸易 中最具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 A 非洲 美洲 B 美洲 非洲 C 美洲 欧洲 D 欧洲 非洲 14 2 分 欧洲人进行早期殖民活动的主要背景是 第 5 页 共 16 页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英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 A B C D 15 2 分 英 俄 日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 相似之处是 A 都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B 都保留了君主 C 都进行了 自上而下 的改革 D 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16 2 分 列宁指出 最可靠 最必要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 这个 历史联系 就 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因果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中古西欧城市兴起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马可 波罗来华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A B C 第 6 页 共 16 页 D 17 2 分 17 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种 趋势 是指 9 A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 封建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C 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D 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18 2 分 人权宣言 被史学家们称为 旧制度的死亡证书 和 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主要是因为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法国的专制制度和等级特权制度 它否定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它是法国大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标志 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权 自由 平等 法治等基本原则 A B C D 19 2 分 下列文献体现了近代欧美反对专制 争取人权的斗争的历史 这些文献出现的正确时序是 A 权利法案 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C 人权宣言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D 独立宣言 权利法案 人权宣言 20 2 分 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其核心是人权与法治 是改造封建社会 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 第 7 页 共 16 页 主义社会的指针 这部纲领性文件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人民宪章 21 2 分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A 凡尔登战役 B 萨拉托加战役 C 独立宣言 的发表 D 莱克星顿枪声 22 2 分 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 下列标题最适合作下图第六单元标题的是 A 步入近代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C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战后初期的世界 23 2 分 下列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来克星顿的枪声 萨拉托加大捷 攻占巴士底狱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第 8 页 共 16 页 A B C D 24 2 分 拿破仑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 下列有关他的叙述 与史实不符的是 A 他建立的帝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B 他颁布 法典 的目的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 他发动的对外战争具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和损害被侵略国家人民利益的双重性 D 他因在远征俄罗斯中失利而被迫下台 25 2 分 下图是 1770 年和 1821 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 A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 英国商人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C 原料产地遍布全球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26 2 分 19 世纪中期 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是美国的 7 倍 德国的 8 倍 法国的近 10 倍 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这主要得益于 A 蒸汽机的使用 B 电力的广泛使用 第 9 页 共 16 页 C 内燃机的使用 D 核能的和平利用 27 2 分 英国通史 中写道 过去以天为价位 现在以分钟 秒为单位 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 准时 准高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 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材料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 工业革命 A 提高了生产效率 B 改变了生活习惯 C 拉大了贫富差距 D 改善了生活质量 28 2 分 1889 年 广东某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 某人 一千八百五十九年 特著一书论万物 分种类之根源 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 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文中的 天道自然之理 指的是 A 经典力学 B 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29 2 分 关于下图中所示的两个事件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 宪章运动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 第 10 页 共 16 页 巴黎公社进行的是暴力革命 武装夺取政权 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A B C D 30 2 分 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 是终于发现的 可以使 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马克思在 法兰西内战 中的这些话评述的是 A 宪章运动 B 拿破仑帝国 C 巴黎公社 D 苏维埃政府 二 二 综合题 本大题共综合题 本大题共 3 3 小题 第小题 第 3131 小题小题 1313 分 第分 第 3232 小题小题 1212 分 分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13 0 分 精神丰碑 材料一 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 以法律对抗专制 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之后 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 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材料二 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 马克思与阶级斗争 的 10 集纪录片 学者认为 马 克思 以人为本 的理念 对记者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 很多城还有马克思阅读 小组 马克思 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 年 2 月 23 日中国广播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请列举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及代表人物 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 回归 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第 11 页 共 16 页 3 结合以上材料 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2 12 分 纵观历史 每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 完 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 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 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 的 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 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对此 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 冷淡和怠慢 应该看到 经历了这 70 余年 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 杨德才等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虫稿 材料二 进入 20 世纪 中国社会经济变动 较之以往更为剧烈 更为复杂 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 列强 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丁守和主编 二十世纪中国虫纲 材料三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 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 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 略 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 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 比如中国科学院 CAS 六七十年代 中国在核技术 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 美 劳伦 勃兰特 托马斯 罗斯基 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 材料四 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 其中隐藏的潜能 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 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 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会取而 代之 获得领先地位 德 乌尔里希 森德勒主编 工业 4 0 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1 材料一中 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大门 被 砸开 开始于哪一历 史事件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说 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 中国 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 的原因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 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 条约有关 4 材料三中 核技术 空间技术 方面的 重大进步 指什么 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 展战略 的目的是什么 第 12 页 共 16 页 5 针对材料四中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 你认为中国的 应对之道 是什么 33 15 0 分 九年级 1 班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世界近代史后 开展了 探究英国早期历史 的活动 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完成下列探究 思想文化 材料一 莎士比亚的戏剧无论是思想的深刻性 还是艺术的完美性 都达到了欧洲戏剧史上的高峰 他的作 品体现的对人自身 对人类未来满怀的热爱和信心 是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 政治制度 材料二 殖民扩张 材料三 下图 英国在大西洋进行的 三角贸易 示意图 材料四 英法的七年战争 1756 1763 年 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 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殖 民掠夺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 大量财富流入英国 转化为资本 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了准备 但是这 都是以殖民地人民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 殖民掠夺造成了千百万人民的死亡 殖民地的社会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 停滞甚至倒退 1 结合所学知识 举出莎士比亚的两部戏剧作品 第 13 页 共 16 页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1689 年英国发生的大事是什么 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怎 样的特点 3 材料三中的示意图反映了英国海外殖民掠夺的哪种形式 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英国海外殖 民掠夺对英国的影响 4 经过上述探究 请你分析早期英国崛起的因素 第 14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