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试卷岳麓版中考历史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A 材料或史实 官渡之战 袁绍兵十馀 余 万 曹操兵仅 十分之一 击破之 结论 曹操最终统一北方 B 材料或史实 赤壁之战后 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 广东 湖北和湖南 结论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材料或史实 曹操诗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结论 反映了三国时代 的战乱频繁 D 材料或史实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结论 破坏南方稳定 南方经济发展缓慢 2 2 分 近代以来 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中 搭配不正确的一组 是 A 发现美洲新大陆 环球航行 哥伦布 麦哲伦 B 万有引力 相对论 牛顿 爱因斯坦 C 物种起源 三权分立 达尔文 伏尔泰 D 英雄交响曲 格尔尼卡 贝多芬 毕加索 3 2 分 这一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 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 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 却完全被忽视了 材料中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包括 A 议会制度和民主思想 B 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 C 科学技术和民主思想 D 议会制度和机器生产 第 2 页 共 14 页 4 2 分 2019 年 4 且 30 日 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说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 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是一场 A 伟大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 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 伟大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伟大清王朝自救运动 5 2 分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 史学界有三种说法 1931 年说 1937 年说 1939 年说 提出 1931 年说 的主要依据是 A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1931 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 1931 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 1931 年 13 军占领南京 6 2 分 19 世纪 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 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 汉语新添了 星期 和 星期日 等新名词 1907 年清迁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 星期 而不用 礼拜 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A 中西文化融合 B 习惯完全西方化 C 天文学发展迅速 D 汉语词汇丰富 7 2 分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你认为前一个 天安门 和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第 3 页 共 14 页 C 辛亥革命 D 开国大典 8 2 分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 解放祖国全境 B 变革土地所有制 C 巩固新生政权 D 提高国际地位 9 2 分 1980 年 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 年 开辟沿海经济开 放区 1988 年 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 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 年 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 城市 2001 年 加入 WTO 2013 年 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10 2 分 如表是台湾媒体整理的大陆领事馆近期救助台湾同胞的案例 这些案例 大陆外馆近期救助台胞案例 时间事故大陆大使馆做法 2018 年 9 月因台风台湾同胞被困日本关西机场积极协助台湾同胞撤离关西机场 2018 年 8 月一名台湾女青年赴阿富汗旅行 因受骗流 落街头 及时对该青年提供救助 2017 年 9 月墨西哥发生强震 5 名台胞受困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2017 年 1 月巴塞隆纳发生恐怖袭击 2 名台湾游客受 伤 派员探望 台湾 中时电子报 第 4 页 共 14 页 A 反映了出国旅游的台胞人数越来越多 B 促进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C 说明我国政府坚持 两岸一家亲 的理念 D 显示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决心 11 2 分 1956 年 毛泽东提出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的方针 旨在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12 2 分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蔡锷被誉为 再造民国第一人 古埃及首创民主制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A B C D 13 2 分 1959 年 新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 电影界称之为 难忘的 1959 年 这归功于 A 实施一五计划 B 文艺界贯彻 双百 方针 第 5 页 共 14 页 C 实行改革开放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 2 分 1871 年 4 月 17 日 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 马克思就在写给路 库格曼的信中指出 不管这件事的直接结果如何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马克思在信中说巴黎公社是 具 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 的依据是 A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15 2 分 生产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要求和人们对大自然奥秘的执着探索 迎来了近代自然科学家灿烂 的春天 16 世纪中期 提出 太阳中心说 推翻了传统的 地球中心说 的科学家是 A 哥白尼 B 爱因斯坦 C 玻利瓦尔 D 贝多芬 第 6 页 共 14 页 16 2 分 如果你要到炎帝陵和黄帝陵去祭祀炎帝和黄帝 应该去 A 湖南 B 陕西 C 祭祀炎帝应到陕西 祭祀黄帝应到湖南 D 祭祀炎帝应到湖南 祭祀黄帝应到陕西 17 2 分 毛泽东选集 写道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 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 命 在仅仅两三年之内 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巨大的成就 是指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全国统一 18 2 分 中国正将目光投向海洋开发的又一重器 海上浮动核电站 这种小型的 可移动式的核电站将 实现我国原子能应用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伟大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卡尔 本茨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19 2 分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红军长征 南昌起义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 B C D 第 7 页 共 14 页 20 2 分 读图 图中 代表的诸侯国是 A 秦国 楚国 B 齐国 楚国 C 秦国 韩国 D 魏国 赵国 21 2 分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 应该是 A 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宋夏和议 D 北宋与金对峙 22 2 分 秦刚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 准备了如图所示素材 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 民族关系的发展 B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 8 页 共 14 页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封建社会的危机 23 2 分 九国公约 规定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 实业 机会均等 原则 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对这则材料的解读 不正确的是 A 确立了 机会均等 原则 B 名义上尊重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C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D 打破了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 24 2 分 跳出国界 走向世界 哪里有市场 哪里生产成本低 就在哪里生产经营 这种现象已经越来 越普遍 这说明 A 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B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 世界经济呈现高速化趋势 25 2 分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 颠张醉素 中的怀素以狂草书 著称 他出生于今 A 岳阳 B 湘潭 C 长沙 D 株洲 二 二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26 20 分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 歌舞升平 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 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 通过科场也得以进入官僚 贵族的 第 9 页 共 14 页 行列 期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 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样一来 在社会的等级阶 层之间 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 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摘编自胡平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太宗统治时期 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 重视发展农业 减轻农民的赋役 注意戒奢从简 政治比 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渐强盛 材料三 唐玄宗统治时期 重用人才 提倡节俭 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开元年间 出现了政治清明 经济空 前繁荣的局面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 盛唐时期繁荣灿烂 歌舞升平 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表现有哪些 请各举一例说明 3 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 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 4 唐朝盛世景象的出现 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27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35 年某画家写道 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恩格斯说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 巨人 在思维能力 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 本主义纪元的开端 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 结合材料一 说明 已经湮没的事物 指的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4 页 2 材料二中 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 指的是哪一位人物 请再列出另外两位该时代的巨人及其代表作各一 部 3 写出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中 A B C 三条航线的开辟者 4 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8 25 分 某校九年级 1 班同学以 世界的社会转型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欧洲巨变 材料一 狄特里希 杰拉德在 旧欧洲 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 中 把 1000 1800 年的欧洲称为 旧欧洲 其理由是 当时的欧洲 在诸多方面主要呈现 旧 的特征 新欧洲 还在孕育成长之中 科技进步 材料二 1733 年机械师约翰 凯伊首先发明飞梭 提高织布效率一倍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 织布 革新以后 造成织与纺的矛盾 从而出现了长期的 纱荒 马克思指出 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 才使蒸 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转型之痛 材料三 1913 1914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 别英国沙俄法国德国日本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2 6616138 殖民地面积 万平方千米 3350174010602903030 新旧格局 材料四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依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1000 1800 年 间促使 新欧洲 孕育和成长的因素 2 依据材料二 分析英国出现 纱荒 的直接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问题的科技 发明 并概述棉纺织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3 有人认为 没有萨拉热窝事件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合材料三对此观点加以评价 4 图 A 反映出了国际关系格局怎样的特点 与图 A 相比 图 B 反映的欧洲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 新旧交替的变动中 举例说明中国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的 5 综合上述探究 指出促进社会转型的因素 29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有人说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也有人说 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民族灾难 针对材料中某一观点或你自己有什么新的观点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予以评析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