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练习(I)卷_第1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练习(I)卷_第2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练习(I)卷_第3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练习(I)卷_第4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4.2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练习(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4 24 2 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练习 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练习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是在 A 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2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带去先进的技术 C 统治者的措施 D 稳定的社会环境 3 2 分 今浙江的乌镇 下图 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有着 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 之美誉 被国家旅 游局评为国家首批 AAAA 级景区 在东晋 南朝时期 该镇及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 以种植水稻为主 B 以种植玉米为主 C 以种植小麦为主 D 以种植棉花为主 第 2 页 共 12 页 4 2 分 在我国古代 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战役 下列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与战役的搭配中不正 确的是 A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B 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 C 风声鹤唳 官渡之战 D 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 5 2 分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 处的政权应是 A 北魏 B 西晋 C 东汉 D 三国 6 2 分 东晋的都城是 A 建康 B 洛阳 C 长安 D 成都 7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 A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第 3 页 共 12 页 D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8 2 分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 北麦南稻 的格局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 了稻米饭外 还有面食 粟米饭等北方食品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人口增多 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D 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9 2 分 淝水之战对于东晋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战 此战的影响是 A 东晋统一了全国 B 东晋收复了北方 C 解除了北方威胁 为南方发展创造了条件 D 东晋也因国力消耗过大而亡国 10 2 分 秦王 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顾谓符融曰 此亦劲敌 何谓弱也 这件事发生在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三国鼎立时期 D 东晋十六国时期 11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中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第 4 页 共 12 页 12 2 分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 赤壁之战 人口南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晋南北朝更迭 的一些历史 资料进行主题探究 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民族关系的发展 D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3 2 分 三国时期称帝的是 A 曹操 刘备 孙权 B 曹操 诸葛亮 孙策 C 曹丕 刘备 孙权 D 曹丕 诸葛亮 孙权 14 2 分 人口迁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A 秦朝末年 B 西晋末年 C 西汉末年 D 东汉末年 15 2 分 中国历史上公元前 771 年 280 年西晋完成国家统一 两个历史事件相距 A 1051 年 B 1050 年 C 491 年 D 1251 年 16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 先进技术等 C 南方战乱少 社会较稳定 D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17 2 分 淝水之战留给我们的成语有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草木皆兵 C 三顾茅庐 D 草船借箭 18 2 分 史记 记载 楚越之地 地广人稀 无积聚而多贫 宋书 记载 江南地广野丰 一岁或稔 则数都忘饥 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中原人南迁 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 南方战乱较少 社会相对稳定 C 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 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19 2 分 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 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A 建业 B 长安 C 洛阳 D 建康 20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开发 其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 江南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 第 6 页 共 12 页 B 北方人迁移到江南 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C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D 江南地区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21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南方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22 2 分 导致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不包括 A 统治集团极其腐朽 B 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 西晋皇族连年混战 D 内迁各族起兵反晋 23 2 分 4 世纪时 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4 2 分 下列关于东晋统治的说法 错误的一项是 A 依靠王导建政权 B 不思进取收中原 C 北人南迁促发展 第 7 页 共 12 页 D 篡夺皇位是萧衍 25 2 分 从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这两组历史名词的搭配关系 我们得出与 草木皆兵 搭配的历史名词是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二 二 列举题 列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江南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锦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请回答 1 江南地区出现 一岁或稔 则 数郡忘饥 的原因是什么 2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从江南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7 5 分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历史上的 五胡 指哪五个少数民族 三 三 材料题材料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28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 与 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 陈陶 陇西行 材料二 文皇南面坐 夷狄 北方少数民族 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 以覆 到 我国都 唐 柳宗元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第 8 页 共 12 页 1 唐政府先后与吐蕃进行过哪两次和亲 2 北方少数民族向哪一位皇帝献号 天可汗 为什么 3 从中你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上得到什么启示呢 29 10 分 读图学史 1 写出图中 A B C 处内迁少数民族的名称 2 西晋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 带来了什么后果 30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北面 击退了游牧部落 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 大工程 耗去了大量生命 以致 2 000 多年后的今天 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 有 100 万人为修筑长城死去 长 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图是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 胡床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 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 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 明知故犯 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皇帝 指的是谁 他 耗去了大量生命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 第 9 页 共 12 页 长城的看法 2 材料二中的 胡 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 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 结合三则材料 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2 页 17 1 18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