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点滴_第1页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点滴_第2页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点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活动设计点滴 普陀区东港中学 陈松芬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体所具有有的知识 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进行 区别对待 使这些水平各异的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 既可以尊重个体 体现差异 又能激发活力 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 相应的发展 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存在的障碍 避免学习时 优等生主动 中等生被动 后进生不动 的 局面 又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他们从 要我学 转变成 我要学 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 学面向全体学生 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而课堂教学的分层最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参与性 对 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有着最直接的刺激 初中英语内容的教学主要有对话教学 阅读教学及作文教学 本文 将从这三类教学内容的课堂设计实例进行课堂分层教学实践 谈谈设计点滴体会 一 对话教学一 对话教学 初中英语中的对话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评议交际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培养 学生的对话精神和交际能力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创造性 通过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 师生与媒介之间的相遇 过程 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由于对话教学是基础教学 所以对于全体学生都必须要求做到 但由于不同层次 的学生基础不同 在具体的要求中也应该有所不同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 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 从而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 由 A 层学生示范造句 对话或回答问题 让 B 层和 C 层的学生有范本可依 模仿同学做相同的课堂活动 让他们答对问题 体会成功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以现行初中教材 Go For It 八年级 上 册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为例 第 19 页 1c Pair work A How does Bob get to school B He takes the train 要求 A B 两层学生根据实际编排对话 了解去不同地方的交 通工具 Asking and answering about how to get to different places like How does Bob get to Beijing Ningbo his hometown Dongji 要求 C 层学生就课本中的学生的不同方式上学进行提问及回答 或者背诵文中的对话例子 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 学生层次相配套的问题及训练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可 学性 又有驱动性 使优生有创新感 使提高生也有事可做 避免了优生太简单 提高生没事做 从而促进 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对于 A 层学生 引导他们走出文本的模式 鼓励他们围绕话题 根据 课文的语言材料 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话题讨论 让他们在各种实践性活动中把对话文本语言活化为生活中的 真实语言 由于英语对话教学中 问 和 答 贯穿始终 问题主体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学生 因此 教师必须 掌握必要的 问 答 技巧 注重提问的层次性 才能保证对话的顺利开展 如 进行八年级 上 册 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的课堂教学时 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如下问题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C 层 这是这单元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句型 但也是最简单的 C 层的学生知道了这个问题的回答就 可以得到一定的鼓励 他们就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How do people go to different places B 层 这个 问题依然是关于交通工具的提问 但显然回答时需要更多的交通工具词汇 所以适合 B 层学生 Can you tell three ways to get to Shanghai from Zhoushan And tell how to get there A 层 这个问题还是 关于交通工具的提问 但问题已经联系了实际生活 所以提高了 A 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我们授课时要 着眼于 B 层中等学生 夯实基础 课后辅导兼顾 A C 两头 努力为提高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 激发各层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 阅读教学二 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 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二是扩大词汇量 增 强语感 三为作文打基础 阅读的作用就在于学习 欣赏别人作文的技巧 领会写作的要领 所以对于不同 层次学生的阅读理解学习要求应该有所区别 对于 C 层学生 以教材学习 掌握词汇 理解课文为主 B 层 学生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通过练习 引导他们在课文基础上进行小结 归纳 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甚至 简单复述课文 对于 A 层学生 则引导其向更深层次语言能力发展 培养其大胆的口语表达 甚至书写的能 力 Go for it 八年级上 Unit9 Li Yundi 阅读训练时 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不同层次的任务 1 判断对错 对的写 T 错的写 F C 类学生做 1 Li Yundi was born in Hunan 2 He is a famous Chinese violinist 3 He started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at the age of seven 4 He took part in the 14th Mozart Piano Competition 5 He was the first Chinese pianist to win this prize 判断正误练习的内容基本能在文中找到 所以给了 C 层次学生一次体验成功的机会 也帮助他们对文章 有所了解 当然也要求他们能熟练朗读课文 2 完成表格填写 并根据表格复述课文内容 B 类学生做 whenwhat was born when he was a small boy began to learn the accordion when he was seven took part in the 14th Chop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etion 完成表格的练习需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再理解练习的要求 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 复述课文已经上 升到拓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层次 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 但由于有一定的材料做参考 学生基本也 能做到 所以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 写一篇你所熟悉的名人的成长过程 A 类学生做 模仿描写李云迪的成长历程 写自己熟悉的名人的成长历程 这个练习已经是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了 也就是阅读教学的更高层次 模仿写作了 因为有范文 作文的写作应该也不会太难 所以 A 类学生同样 能体会到成功感 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这样不知不觉让各类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题目 让他们积极 参与到阅读文章的教学中来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 作文教学三 作文教学 培养英语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 很多初中学生在英语习作中普遍存在着阐述 不清 文笔混乱 词汇空乏 措辞不当 中文式英语等问题 特别是 C 类学生 他们最怕写作 往往写得不 知所云 所以写作教学应该是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实践 在让学生学写作文时 我给不同类的 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任务 如八年级上 Unit9 sectionB 3b 的作文由 A B 类学生写好 C 类学生模仿或者照抄 但要求背诵下来 Self check part 2 有关邓亚萍的事迹是 A 类学生先口头做 然后 A B 类学生写 C 类学生 模仿或抄 A B 类学生的作文 但要求背诵 A 类学生则再加一篇自己喜欢的偶像的生平事迹介绍 在字数 方面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 这样任务由浅到深 三类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任务 使他们有了成就感 增强了信心 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 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当然 在开展分层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 特别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影响课 堂教学的进行 要每一堂课都分层处理 由于时间 精力不够 往往难以长期坚持 比较可行的做法是根据 不同的课时需求 适时进行分层 而且尽可能贯穿整个初中三年的英语教学中 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该加强 分层辅导 对课堂分层教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分层辅导时加以解决 特别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