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验一实验一 无氧功率的测定无氧功率的测定 一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 实验目的 掌握无氧功率的间接测定方法 三 实验原理 磷酸原系统又称非乳酸能系统 供能持续时间短 但能量输出功率 最高 通常以几秒钟运动时的最大功率来间接测定 四 实验对象和器材 1 实验对象 体育系学生 2 实验器材 12 级台阶 每级高度 13cm 20cm 体重计 直尺 秒表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玛格里亚测验 玛格里亚测验 1 受试者先称体重 然后站在离台阶 6 米处 2 令受试者以 1 步跨越 3 级的最快速度跑上台阶 一直跑至第 12 级 记录通过 由第 3 级至第 9 级的时间 当受试者的脚踏上第 3 级时开表 而踏上第 9 级时停 表 测试 3 次 取 1 次最短时间 3 计算公式 P WD T P 功率 kg m s D 第 3 级至第 9 级的垂直高度 m 每级 15cm W 体重 kg T 从第 3 级至第 9 级的时间 2 纵跳法 纵跳法 1 受试者先称体重 2 受试者手指粘些彩色粉笔灰 侧向墙壁站立 近侧足应贴近墙壁 远侧足置 于离墙 20cm 的白线外缘处 身体轻贴墙壁 尽量上举臂 用中指尖在墙上点一指 印 3 受试者在距墙 20cm 处用力原地向上跳起 腾空达最高点时用中指点一指印 上 下两个指印的垂直距离即为纵跳高度 4 根据下式计算功率 P W 根号 0 5gH 六 实验结果分析和评价 在即需要速度又需要爆发力 如短跑 举重 跳跃 的运动中 磷酸原系统起着重 要作用 可直接影响运动成绩 所以可以用无氧功率来评定那些需要高功率输出运 动的能力 级别 性别 年龄 15 20 21 30 岁 级别 性别 年龄 15 20 21 30 岁 差 男 113 106 良好 男 188 224 176 210 女 92 85 女 152 182 141 168 一般 男 113 149 106 139 优秀 男 224 210 女 92 120 85 111 女 182 168 中等 男 150 187 140 175 女 121 151 112 140 2 实验二实验二 肺活量的测定肺活量的测定 一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 实验目的 掌握肺活量的测定方法 三 实验原理 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时 不断地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 为了实现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通过肺活 量计测定人体肺活量来评定肺通气功能 四 实验对象 体育系学生 器材 肺活量计 橡皮吹嘴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受试者取站立姿势 做最大限度的吸气 把橡皮吹嘴紧贴嘴唇 再做最 大限度的呼气 读出肺活量 ml 数 做两次 六 实验结果分析和评价 肺活量可以反映呼吸运动的最大深度 其大小受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训练水平和运动项目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成年男子的肺活量一般为 3500ml 4000ml 女子一般为 2500ml 3500ml 40 岁以上的人肺活量有逐渐减少趋势 运 动员比一般人大 尤其是划船和游泳运动员可达 5000ml 以上 实验三实验三 人体视野的测定人体视野的测定 一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 实验目的 掌握视野测定的方法 三 实验原理 测定视野有助于了解视网膜 视觉传导和视觉中枢的功能 四 实验对象 体育系学生 实验器材 视野计 各色试标 视野图纸 铅笔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观察视野计的结构 熟悉视野计的使用方法 2 将视野计对着充足的光线放好 受试者手持视野计 将下颌放在托架上 使 眼眶托贴于被测眼的眼眶下缘 先将弧架摆在水平位置 调整托颌架的高度 使眼 恰好与弧架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遮住另一眼 令受试眼注视弧架的中心点 检测者从周边向中央慢慢移动弧架上插有白色纸片的视标架 随时询问受试者是否 看到视标 当受试者回答看到时 就将受试者刚能看到视标时视标所在的点画在视 野图纸相应的经纬度上 3 将弧架转动 45 度 重复上述操作步骤 如此继续 共八个方向 在视野图纸 上得出 8 个点 将此 8 个点依次连接起来 就得出白色视野的范围 4 按照相同的操作方法 测定红 黄 或蓝 绿色视野 六 实验结果 视野测定的结果可用画图表的方式进行 七 结果分析与评价 视野大小除取决于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外 还可因面部结构阻挡视线而 受到影响 在同一光照下 视野大小顺序为 白 黄 蓝 红 绿 颞侧 鼻侧 下侧 上侧 研究表明 有训练的运动员 特别是球类运动员的视野大于一般人 球类运动 后视野可暂时比运动前大 这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有关 3 八 注意事项 1 视野计要对着光线放好 受试者背光而坐 2 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可略休息 避免因眼睛疲劳而影响试验结果 3 测试视野过程中受试者被测的一侧眼睛一定要注视弧架上的中心点 眼球不得 转动 用余光观察视标 测颜色视野一定要看清是什么颜色的视标方为有效 实验四实验四 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动脉脉搏和血压的测定人体安静与运动后动脉脉搏和血压的测定 一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 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动脉血压与脉搏测定的方法 了解人体血压测定的原理 观察人体运动后动脉血压和脉搏的变化及其规律 三 实验原理 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方法 常用间接测压法 用压脉带在动脉外加压 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 正常时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没有声音 在给血管 施加压力使血管变细形成血涡流时则可产生声音 血管音 用压脉带在上臂给肱 动脉加压 当外力 收缩压 动脉血流完全阻断 无声音 当外力 收缩压 发生 第一声音为收缩压 当外力 舒张压 血流断断续续 涡流发出声音 当外力 舒 张压时 声音突变由强变弱或消失 血液恢复连续 四 实验对象 体育系学生 实验器材 血压计 听诊器 秒表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 安静时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方法 1 安静时脉搏测定 以食指 中指 无名指轻压在被试者桡动脉上 以 10 秒为单位 连续数每 10 秒钟脉搏频率 如连续 3 个 10 秒钟脉搏数是一样乘以 6 得出每分钟脉搏频率 2 安静时动脉血压测定方法 1 绑脉压带 下缘应在肘关节上约 3 厘米 松紧适宜 2 摸肘窝处肱动脉 把听诊器头放在肱动脉上 3 气球气门旋紧打气 声音消失时再使压力升高 20 30mmHg 然后旋开气门慢 慢放气 4 放气时听到有节奏咚咚声响第一声出现时 水银所指示的压力即为收缩压 5 继续放气 随压力逐渐下降 听到突然变音时 水银面所指示的压力即为收 缩压 6 记录结果 收缩压 舒张压 二 运动后脉搏和血压的测定 1 运动前坐位 测定安静时脉搏 血压做好记录 2 受试者拉开压脉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皮管接头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 以每次 2S 的速度连续下蹲 20 次 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 2min 4min 6 min 时的脉搏和 4 血压 并记录结果 六 实验结果 运动后 项目运动前 即刻2min4min6 min 脉率 次 min 1 血压 mmHg 七 结果分析与评价 1 正常人安静时心率应为 60 次 min 1 100 次 min 1 存在年龄 性别和不同生 理状况的差异 一般说 高于 100 次 min 1 为心动过速 低于 60 次 min 1 为心 动过缓 长期的运动训练可使心动过缓 安静时心率下降到 60 次 min 1 以下 运动时的心率随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而变化 运动时心率加快 可达到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 220 年龄 2 安静时正常成人的血压值为 90 130mmHg 60 80mmHg 安静时如舒张压持续超 过 95 mmHg 即可认为是高血压 如舒张压低于 50 mmHg 收缩压低于 90 mmHg 则认为是低血压 运动时人体血压会发生变化 动力性运动时 心肌收 缩力增加 搏出量明显增加 故收缩压升高 由于运动骨骼肌中大量血管扩张 使外周阻力变化不大甚至有所下降 而使舒张压变化不大 而静力性运动时 伴随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增加 外周阻力增加 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升高 八 注意事项 1 测量应在安静环境下进行 2 受试者应脱去衣袖 以免袖口过紧 阻碍血液循环 3 重复测量时 应注意待水银柱平面回到零位 并使受试者的手臂舒展数分钟后 再测 4 脉率测量在不缠袖带的手腕进行 实验五实验五 前庭器官功能稳定性的测定前庭器官功能稳定性的测定 一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 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前庭器官功能稳定性的方法 三 实验原理 当人的身体或头部在空间作直线或旋转的变速运动时 速度的变化会使前 庭器官受到刺激而兴奋 引起机体产生各种反射性反应 例如 姿 势反射 肌紧张发生改变 眼震颤 植物性功能反应 脉搏 血压 呼吸频率 汗腺活动 消化系统等功能变化 等 前庭感受器受到 的刺激强度越大 这些反应也就表现得越明显 经常地有系统地参 5 加体育锻炼 可以有效地提高前庭器官功能的稳定性 四 实验对象 体育系学生 实验器材 前庭机能旋转椅 电子血压计 秒表 皮尺 评分表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观察植物性功能反应 1 受试者坐在旋转椅上 平静 3 5min 测其安静时的脉搏和动脉血压 2 让受试者闭眼 头前倾 30 度以每 2s 一周的速度均匀地旋转 10 周 采用单方 面的旋转 旋转停止后 立即测出旋转后第一个 10s 时的脉率和血压 3 根据旋转前后脉搏 血压的变化按陆查偌夫和柏钦柯所制定的前庭器官功 能稳定性评分表来评定受试者的前庭器官功能的稳定性 2 观察运动性反应 1 用粉笔在旋转椅前正中的地面上画一条长 6m 的线段 并分别在距正中线 0 25m 0 5m 和 1m 处各画一条不同颜色的线 2 让受试者闭眼 头前倾 30 度以每 2s 一周的速度均匀地旋转 10 周 采用单方 面的旋转 其他人注意观察受试者在旋转时头部及躯干位置的变化 3 令受试者在旋转停止后 立刻抬头睁眼 并站立起来沿直线行走 尽量控制 自己沿直线走 6m 处 检测者要注意受试者行走的足印 判定其偏离正中线的距离 并注意偏离的方向 4 结果评定 A 旋转停止后 能沿正中直线正常行走 或偏离正中直线不超过 0 25m 者 属于 前庭器官功能稳定性好 评 5 分 B 旋转停止后 偏离正中直线不超过 0 5m 者 走完 6m 评 4 分 C 旋转停止后 偏离正中直线不超过 1m 者 走完 6m 评 3 分 D 旋转停止后 2s 内站不起来 或行走时偏离正中直线超过 1m 者 评为不及 格 3 观察眼震颤 1 让受试者闭眼 头前倾 30 度以每 2s 一周的速度均匀地旋转 10 周 2 令受试者在旋转停止后 立刻抬头睁开双眼 注视竖立在脸前方 15 20cm 的目标 手指或小棍 检测者同时启动秒表观察和记录受试者眼震颤的 强度 方向 次数及持续时间 3 结果评定 A 正常人旋转停止后 应有中等强度的水平性眼震颤 快动相方向与旋转方 向相反 慢动相与旋转方向相同 持续时间为 15s 40s B 前庭器官功能减退者 旋转停止后眼震颤消失或减弱 或持续时间 过短 C 前庭器官功能亢进者 旋转停止后眼震颤持续时间延长 并伴有眩 晕或恶心呕吐等症状 6 实验六实验六 PWC170的测定的测定 一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二 实验目的 掌握 PWC170功能测定方法 三 实验原理 PWC170表示心率达到 170 次 min 时受试者身体做功的能力 运动时在一定 范围内运动功率和心率呈直线相关 所以只要根据两次不同负荷及相应的心率 就可推算出 PWC170 四 实验对象 体育系学生 实验器材 自行车功率计 电子计时器 心率遥测表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自行车功率计测试法 1 受试者按第一个负荷蹬自行车功率计 每次蹬车时间不超过 6min 频率为 60r min 1 负荷可按表进行 第一次负荷 第二次负荷 女 80 90W 100 130W 男 120 150W 180 210W 2 在运动中测定每分钟的后 30S 的心率 当心率达到稳定状态 即前后 2min 的 心率相差不超过 5 次时 可用此心率来计算 PWC170 故不必完全运动 6min 3 第一次负荷完成后 可休息 5min 再开始第二次负荷 按同样方法测定每分钟 的后 30S 心率 当心率达到稳定状态后 可用此心率来计算 PWC170 故不必运 动 6min 4 绘制出心率 功率曲线找出 PWC170 或者按公式计算 PWC170 具体方法如下 1 以功率为横坐标 心率为纵坐标作图 如某受试者第一次负荷为 150W 心率为 132 次 min 相交于 a 点 第二次负 荷为 210W 心率为 180 次 min 相交于 b 点 连接 a b 两点 得一直线 画出心率 170 min 的平行线相交于 c 点 然后从 c 点垂直线与横坐标相交于 d 点 该点就是 该受试者的 PWC170的测定值 此值为 200W 六 实验结果分析和评价 PWC170是机能评定中常用的亚极量负荷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