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1页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2页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3页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4页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原理及其应用,经络原理及其应用,经络学说的内涵经络的实质经络与针灸经络的应用,经络学说的内涵,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分布经络实质经络气血的流注经络的功能,经络的概念,经,指经脉,类似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分布部位较深。络,指络脉,为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分出的分支,较小,分布部位较浅。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系统 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维持人体各部位功能活动协调与平衡的结构保障; 是中医“整体观念” 在人体结构上的具体体现。,经络学说 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在头胸腹的分支) 十五络脉(在四肢的分支) 十二皮部 十二经筋(联络筋肉的分支)奇经八脉,经络的名称,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脏阴腑阳,经络的分布,在四肢分布 手三阴经 手臂内侧 手三阳经 手臂外侧 足三阴经 腿部内侧 足三阳经 腿部后、外、前侧在躯干分布 手足六阴经+足阳明胃 胸腹 足少阳胆经 体侧 足太阳膀胱经 后脖背腰 在头部分布 手三阳经 头部外侧、前额 足三阳经 头部后侧,手三阳经分布,手臂外侧从前往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手三阴经分布,手臂内侧从前往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足三阴经内侧太厥少,足三阳经外侧阳少太,分布于胸腹的经脉,分布于背部的经脉,分布于阴面的皮部,分布于阳面的皮部,经络分布规律:,阳明经在前 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 少阳经在中 头面躯干 太阳经在后 太阴经在前 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 厥阴经在中 躯干 少阴经在后,阴经和阳经在手交接阳经和阳经在头交接阴经和阴经在腹交接,经络循行特点,循行走向特点(流注):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内属一定的脏腑: 阴经属脏阳经属腑,经络气血的流注,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藏 每天子时从胆开始,每条经脉气血最旺盛两小时,24小时为一周天。十四经脉流注,经络联接口诀,肺经食指连大肠,与胃相交鼻羽旁,下接脾经大趾端,再行心中在心上,小指小肠内眦胱,小趾肾经胸包镶,无名三焦外眦胆,大趾接肝回肺乡。,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胱肾包焦胆肝藏,子午流注,12条经络是人体的天然药库,因为12条经络是人体的天然药库,穴位就是你随身的药囊。而要控制这个上帝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条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经络内联脏腑外接四肢,就是说身体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切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就像身体哪里有病,这张网上就会有相应的铃铛响起来向我们报警求救。,疏通经络的作用,钱学深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生命科学中隐藏着一个谜,这个谜的破译对人类有革命性的影响。并敏锐地指出破译这个谜的钥匙可能就是中国的经络学说。让经络治疗成为每个人的保健手段,希望经络能给您带来健康!,经络谚语,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常拍三阴交,永远不会老!,经络穴位按摩的原则和方法:,人体的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与四季的温度有关系。如:夏天阳气最旺盛,身体虚弱的人,这时可以去疏通阴经了按阴经为主。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 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最好是用泻法,顺着经络按摩为补,逆着经络按摩为泻,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小范围按摩为补,大范围按摩为泻,按摩时间短为补,时间长为泻。有的地方刺痛,有的地方酸痛,麻木,发酸,发胀。那么你按摩的重点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手法:,点揉穴位:用大拇指指腹,也可以食指,中指点压揉按即可。推拂经络:身体放松,肌肉放松,用拇指和中指上下推动,疏通经气,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敲揉经络:敲揉经络相对来说比推拂力度和刺激量要大些。当然还有擦法,叩法,掐法,捏法,分理法,摇法等。,经络的功能,沟通内外,联络全身(结构)运行气血,平衡阴阳(作用)传导感应,反映症候(诊断)调节脏腑,抗御病邪(治疗),经络的实质,传统认识途径现代认识方法,传统认识,针刺、灸治、按摩的感觉传导经络、腧穴的疗效气功、导引的感觉传导现象内在疾病的体表病理反应解剖、生理的启发,针刺、灸治、按摩的“酸麻重胀”感觉及其传导经络、腧穴的疗效,气功导引的感觉传导现象,内脏疾病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压痛、皮肤结节或色泽变化,内在疾病的体表病理反应,现代认识,利用各种边缘学科技术认识经络解剖学(形态)生物学(医学)经络影像学(成像) 经络光学 激光医学 超声医学物理医学(导电、导声、导光),High temperature lines along meridians,Xiang-Long Hu et 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20 (2001) 325-328,人体督脉高温线,红外热断层扫描(TTM)技术运用 辨别人体体质寒热,红外热断层扫描(TTM)技术运用气功发功过程TTM变化情况,发功前:左手中指指尖:28.85左手手心:29.95气温:23.35,发功过程中:左手中指指尖:31.40左手手心:31.35气温:23.35,发功结束前:左手中指指尖:31.90左手手心:31.65气温:23.35,经络与针灸,针灸,现代针灸,穴位的刺激,电针,手针,中国毫针,日本针灸针,各种针灸针,钢柄针、金银针、盘龙针、元利针、塑柄针,采血针、三棱针、刮痧刀,各种梅花针,五星磁吸针 集针刺、负压、理疗于一体,皮内针,粒针王不留行种子,针刺治疗扭伤,各种电子针疗仪,电针治疗肩周炎,电针治疗皮肤病,电针治疗肥胖症,激光针灸(Laser acupuncture) 依据中医经络理论,辨证论治,采用弱激光对穴位进行照射。,1.传统针刺效应 毫针的针压产生的对穴位的生物刺激效应2.激光针灸效应 光压、生物刺激、光化学效应;3.激光针灸临床优势 无痛、无菌、安全、易控、操作简便;4.激光针灸不足之处 疗效不及传统针刺,治疗范围有限; 主要原因是能量低,深度不够。,艾灸原料艾叶,艾灸治疗肩周炎,艾灸器,艾灸治疗腰肌劳损,艾灸治疗上肢瘫痪,温针灸治疗风湿关节炎,经络的气血运行和实践应用,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主治各类咳嗽的重要经络。肺经经气异常会出现胸闷、咳嗽、气喘、气短、心烦不安等症状。又因肺经与皮肤的联系,如一些过敏性皮肤病、色斑、无光泽等。常用穴鱼际穴:对咽喉疼痛、咳嗽痰少者效果最好。太渊穴:这个穴位可治一切因肺气虚之症,如虚寒咳嗽、 脾虚咳嗽、咳声无力、遇寒即咳,所以此穴为补气效果极佳。尺泽穴:这个穴位养肾要穴,是金水穴,清肺热,有泻热作用。对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及咽喉肿痛有效,但是此处按压力度要大,效果才好。,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最盛。最善祛体内热毒。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搔痒症,在大肠经刮痧或刺激大肠经,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常用穴:手三里:善治肠胃病,与足三里并用,效果更好。另外,此穴还善于治腰膝痛。善消肿止痛,对于头面肿痛,牙龈肿都有疗效,还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常按,可使人强壮体健。合谷穴:头面诸症。,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经常敲打胃经是预防衰老的秘方,对各类胃病都有很好的改善。常用穴:足三里穴:这是一个被历代医学家赞誉最多的人体大穴,被奉为长寿第一要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有规律。改善心脏功能,对消化系统常见病效果很明显。对高血压,糖尿病,各类结石也有很好的作用。梁丘穴:急性胃痛的救星。天枢穴:恶心,闹肚子,便秘的克星。四白穴:想养颜美白太容易。,足太阴脾经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脾经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脾经是阴经,跟脏腑联系最密切,也是妇科病的首选。常用穴三阴交穴:是脾经、肾经、肝经三条经络相交之处,又名“女三里”,只要是妇科病,刺激此穴皆有效,他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能活血又能止血,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滋阴又能利湿。阴陵泉穴与三阴交穴作用相似,可以与其配合使用。血海穴:男子以气为根,女子以血为本。血海穴是妇科最常用穴位之一。能通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如出血、淤血、贫血、血不下行等,都可以选用此穴。,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主宰人体的君王。心经异常,人之身体会出现心胸烦闷、疼痛、咽干、口渴、眼睛发黄、胁痛,手臂阴面靠十指侧那条线疼痛或麻木,手心热。在午时人的阳气达到最盛,然后就开始向阴转化,阴气开始上升。常用穴极泉穴:治冠心病、肺心病的各穴。先用手指点按在穴位上,稍微加力至有点酸胀等感觉为止。可使心率保持正常,同时还能治劳损性肩周炎少海穴:可治耳鸣、手颤、手屈伸不利、落枕有效果。神门穴,少府穴:可治疗心脏病或失眠,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就好比一面反映心脏能力的镜子,对胸闷,胃堵,脾气急,心烦气躁诸症有疗效。蝴蝶斑,耳聋,与小肠经有关。常用穴后溪穴:位置在手掌背小指侧尽头处,可握拳取穴。后溪穴可治腰胀痛、肩膀痛、落枕养老穴:此穴对许多老年病有很好的疗效,可治疗老花眼、听力减退,肩酸背痛、脚步沉重。此穴在手腕上小指一侧。,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是人体最大的排泄通道。,精明穴:对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清、近视等有效。委中穴:在膝盖后面的凹陷中央即是。此穴可以通络止痛、通经散寒、滋养肝肾、健脾和胃、温肾助阳、清热解毒,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呕吐、腹泻、遗尿。昆仑穴:此穴在足部外踝后方,是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他可以舒筋活络、疏肝理气、清热凉血,主治头痛、项强、目眩、腰腿痛、脚跟痛。,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物质基础,也就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复溜穴:这个穴位治疗淤血和炎症效果最好。膀胱炎、阴道炎、前列腺炎很好疗效。,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阴主静,阳主动,人体顺应天地之阴阳变化应静以养身,一般为饭后,血压较饭前增高;并且按血压昼夜节律此时为第二高峰,所以更应以休息为主,可以做静坐、听音乐等休闲运动。常用穴郄门穴:专门可用于治疗急性病。如心痛、胸痛、呕血、咳血、癫痫。大陵穴:在手掌腕横纹中点即是。对口臭、口疮、呕吐、心痛、心悸,可以理气止痛,行气和血,泻火祛湿。劳宫穴:这是个最补心血的穴位。自然握拳,中指尖与掌心接触的地方为劳宫穴。功效有和胃降逆,清热凉血,主治心痛、呕吐、口臭、心累、心无力等症状。 内关穴:是常用的一个万能穴,主治心、胸、肺、胃等疾患。功效为定悸止惊、宽胸理气、养心安神、祛风除湿,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胃痛、偏瘫、失眠、偏头痛。,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这时它更像一个财务总管,负责合理地分配使用气血和能量。他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是“暴脾气”人群要多敲打的经络,同时还可以预防“更年期综合症”的困扰支沟穴:在前臂背侧,此穴可疏肝理气、化解风寒,善治便秘、急性头疼、急性腰扭伤,对耳鸣、听力下降也可以改善。外关穴:清热消肿,散郁止痛,养阴生津,疏肝理气,是此穴位的特点,可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痰、上肢痹痛等症。,支沟穴:在前臂背侧,此穴可疏肝理气、化解风寒,善治便秘、急性头疼、急性腰扭伤,对耳鸣、听力下降也可以改善。如果当岔气时,可用拇指重力点按支沟穴,即时见效。外关穴:清热消肿,散郁止痛,养阴生津,疏肝理气,是此穴位的特点,可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痰、上肢痹痛等症。,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排除积虑的通道。刺激胆经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