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教师课堂中有声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育家们的经典话语无不强调了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如果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所起的关键作用,那他绝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可是,在我们的听课活动中,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的课堂教学情况调查中,总会出现一些在课堂教学(在这里,我指的是一些家常课)语言方面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及一些著作上的观点、依据,我提出“教师课堂教学有声语言的探索与研究”。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界定 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固定的时间内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养成技能、熏陶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综合素养的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 二、有效有声语言的特性 良好的语言能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自发、自主、自觉、自由地走进教材,融入生活,往往会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充满灵性。那么,怎样的语言才是有效的呢? 1.语言要具有准确性 现代教学艺术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具体要求。首先要求教学语言准确。教学语言准确性的关键是它的科学性。它主要体现在: (1)科学与规范。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规范性,教师要努力掌握现代汉语标准语言。 (2)清楚与明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接受知识、领会思想感情、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言语的清楚明白是教学对言语的第一要求。 (3)简洁与精炼。简洁的言语令学生听课不生厌烦,简洁的言语可以令学生留下知识的痕迹。抓住要点,抓住关键,予以精炼的说明、解释,教学言语的简洁除了做到内容简洁外,语音形式也要简洁。语音形式的简洁指语音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重复、少有口头语病、少有无意义的插入语。 2.语言要具有启发性教师用语言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跟随教师语言叙述的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师一面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一面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寻求答案,获得真知。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不仅仅在于课堂中多提问,它更注重教师语言内在的启发因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语言要具有艺术性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教学语言正是这种艺术的实现手段。艺术性的语言不仅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还能通过生动、感人的形式,带给人美的感受。 (1)生动。语言生动才会具有活力和感动人的力量。有生命活力、呈现生命动感的事物是生动的,能引起人的积极思维活动的事物是生动的,能引起人的愉悦的情感活动的事物是生动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引导学生思维和情感的主要外因。这种语言活动越生动,就越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越能引发学生的深刻而良性的情感活动。可见,言语的生动是教学美感产生的重要因素。 (2)情感。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同样离不开情感。课堂的信息传递要求教学达到认识和情感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表露教师情感的途径,也是融汇情感的途径。要使课堂教学充满情感,首先必须使教学语言充满情感。 (3)个性化。凡是教学语言,都会打上教师特有的烙印,没有教师个性特点的教学语言,几乎不存在。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语言有美和不美之别。一般来说,具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语言,都会显示出一定的审美价值,个性越鲜明,审美价值越高。教师语言都带有教师个人身份、经历性别、气质、年龄等特点,教师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熔铸在教学中,使教学语言具有教师的鲜明、真挚的情感性,使教学言语具有美感和魅力。 (4)语言要充满幽默性 米斯维特洛夫说过:我认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的确,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欢迎富于幽默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讲授内容,适时、恰当、和谐地融入幽默,能加强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和反馈,释放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如一位老师讲“相对论”时,学生很难理解这种理论,于是他就用爱因斯坦当时回答他的学生的一段话加以解释:“当你和一位漂亮姑娘坐在一起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幽默的拉丁文原意是:“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师生间常常需要这种“液体”来“润滑”,这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磨擦,有幽默的存在能保证师生关系的融洽。 4.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所谓激励性是指通过肯定、称许、表扬、赞赏、鼓励等方式激发、鼓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特性,教师应运用激发勉励的方式促使学生振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学习有成绩而受到鼓舞时,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的努力。”求成是人类基本动机之一。在教学中强化学生这一动机,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颇有效益的。因为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因人积极向上的动机,教师也要因势利导,激发其成功的动机,让学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成功满足再成功”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提高成功的档次。 三、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1.有口头禅 读断语意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喜欢说一些口头禅,“哼”、“哈”、“嗯”、“是吧”等等,一个完整的信息表达若加进了口头禅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乱七八糟,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会对任课教师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拿来当笑谈。比如,有一个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一课时说:“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是吧,作者是郁达夫,是吧,故都指的是北平,是吧,写的是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眷恋,是吧”这样一来,语言七零八碎,语意不连贯,学生怎么能集中注意力去消化其中的知识点呢? 2.语调单一 平淡乏味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经常用同一个语调,如果长时间在单一的语调情境中,人会产生听觉疲劳,进而对语言内容的敏感度会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发生在课堂上,无疑对教学十分不利。从教师来讲,用固定的语调读课文,分析文章就不易产生激情,只能流于机械的课堂“背课”。由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又肯定要对教学重点、难点做语言上的重复来强调,语调单一加重复,在学生们听来,这种强调简直就是唠叨,这正是会让孩子们感到厌烦的,根本谈不到参与的热情,结果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3.面面俱到 不分主次 有些教师备课充分,而且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准备的重要的、次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往往是想到哪说到哪,最后弄得学生也累,自己也累,一不留神还会被活跃的学生引着聊到题外的东西。 4.照本宣读 沉闷僵化 教科书人手一册,教科书的书面语言相对来说也是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教师如果再照本宣科,读课文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觉得上课听不听都一样,教师讲的都在书上,课后自己看也行。另外,这种语言营造的课堂气氛也是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就很难集中精力听讲了。 四、针对现象提出教学对策: 1.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备课 教师一般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语言的总体设计,并付诸文字,即以书面语形式编写的教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冷漠的知识解说者,而是知识的再创造者。他所讲的每一节课,都应是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规律,对知识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晶,这一切首先是以深入钻研教材,制定明确的教学目的为基础的。教学目的越明确,对教学内容理解得越透辟,教师才越有可能把教材内容组织成容易为学生接收理解的知识体系,设计出新颖巧妙的教学方法。才能通过积极的思维、丰富的联想、把要传递的知识信息由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在课堂上,无论是激发求知欲望、揭示教学内容的“导语”,还是讲解知识技能的“阐释语”;无论是促进思维、开发智力的“提问语”,还是帮助学生思路,巩固强化新学知识的“结束语”,都是以完成传授知识内容,实现教学目的为依据的。口若悬河、离题千里;夸夸其谈,言不及物的教学语言是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一般说来,信息量越充分越能收到全面细致的表达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只有话语中包含听说双方共同掌握的知识信息越多,效果才越好。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果片面强调教师讲授的知识信息量,而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也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知识根底深厚,语言表达尚佳,讲课学生却听不懂的原因。另一方面,传授知识信息重复或环境已经提供了相关信息,教师再反复讲授,也会造成知识信息冗余。 2.控制好音量 节奏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宏亮有力,圆润自然。圆润悦耳的声音能愉悦学生,喑哑、刺耳的声音会刺激学生,教师的嗓音质量会影响到讲课的质量。但讲课毕竟不是表演,它应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接近生活。而且,音色不是每个老师自己能决定的。讲课有声语言的节奏即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应该是有起伏的。随着讲课者的感情及讲课内容的变化,讲课也有高潮的涨落,节奏起伏也会有所不同。但讲课中的这种节奏对比和表演中的节奏对比有所不同,它较为接近片段状态的口语节奏。 3.注意吐字及词汇的运用 吐字清晰,连贯流畅。讲课不宜有太多的重复,一般情况下,讲课声音一过即逝,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听明白,容易接受,其有声语言就不但要宏亮,而且还要清晰、自然流畅,因此讲课很强调语流的自然、连贯、流畅,要符合人们的听话习惯。词汇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而词则是这一系统中最本的建筑材料。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的词汇运用做到:规范,即运用普通话常用词汇进行交流;准确,即能恰当表达教学内容,不走样;生动,即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联想。 4.巧用启发性语言 教师在运用启发性语言时,一是留有空白。即话语要含蓄一些,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余地。二是适时、恰当地运用提问、设问和反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开动脑筋去求知、求疑和求解。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一个学生提 出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问题的学生灰溜溜地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问:“既然万万等于亿,但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顺星星,却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颖星星呢?”这一问,学生们都哑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亿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登可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t多。”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眼光看着那个学生,于老师却说:“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这个新的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呢?”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在上例中,于老师的提问、点拨十分精当,引领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了句子用语的精妙之处,教学语言技巧运用得很高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借鉴欠款合同怎么写模板(1210字)3篇
- 有机硅油生产线项目投资计划书
- 医师定期考核高频难、易错点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2025学年收银审核员通关考试题库【名校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计算机四级每日一练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家庭装饰合同2篇
- 2025年外用电梯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生活照料服务类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自考专业(金融)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及答案
- itop-4412开发板之精英版使用手册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原料药FDA现场GMP符合性要求与检查实践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井喷失控事故案例教育-井筒工程处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 折彩粽的手工制作ppt公开课
- 日语教程单词表(任卫平版)
- 市场调查与分析教学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学教程(PPT 416页)
- 托业考试Toeic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