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导学案全册导学案 一 指导思想 一 指导思想 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 是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 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 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 教学观 和学习观 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 开放的 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 理念 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使教材具有基础性 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 教材分析 二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 四则运算 位置与方向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 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角形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统计 数学广角等 本 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 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发展 数感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探索 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进一步提高计 算能力 3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会根据三角形的边 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 知道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4 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 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 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措施 三 教学措施 1 认真备课 精习设计练习 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2 在课堂教学中 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 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 用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变成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3 多和学生交流 沟通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 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解开他们心中的结 让他们在快乐 轻松的气 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 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并及时鼓励他们 多表扬 和肯定 批评 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 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 狠抓双基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6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教好每一个学生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 序计算两步式题 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对 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 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 教学并整理含两级 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有关 0 的运算 具体安排如下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四 教学措施 1 整体把握 有效落实 2 重视计算教学 夯实基础 1 加强口算训练 插入口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 适当补充四则混合计算的量和题型 3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 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 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 在叙述解题思路时 要引导学生透过 数看到量 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如 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 先算出每天接待 多少人 再计算 6 天接待多少人 不要停留在 先用 987 3 再乘 6 的描述方式上 可 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 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3 导导 学学 案 第一单元 案 第一单元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 2 4 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 1 在观察 整理信息中发现 提出问题 2 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等 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谈话引入 同学们 愉快 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 有给你留下 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4 预习提纲 出示书本情境图 1 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 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 将信息呈现 滑冰区有 72 人 滑雪区有 36 人 冰雕区有 180 人 3 根据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2 小组合作 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 3 出示例 1 讨论怎样列式 4 讨论 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 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5 1 小组内提问 组内解决 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 2 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 算顺序 3 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 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 只有加 减法都要从左往右按 顺序计算 探究提升 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 加减混合 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 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等 先个人编题 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 减少重复练习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 算 里 如果只有加 减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流 程 达标测评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49 7 26 26 12 78 45 8 23 24 8 10 图书室有故事书 98 本 今天借出 46 本 还回 25 本 现在图书室有 故事书多少本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6 学习内容P 4 5 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 1 在观察 整理信息中发现 提出问题 2 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等 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设疑导入 谈话引入 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相信你有了新的收获 这节课你一定能举一反三 很容易就能理解 试试看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出示书本情境图 1 出示例 2 讨论怎样列式 2 在 987 3 6 6 3 987 这样的式子里 只有乘除 法 又怎样进行计算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7 方 展示互动 1 小组内提问 组内解 决 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 2 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 的运算顺序 3 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 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 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 只有乘 除法 都要从左往右 按顺序计算 探究提升 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 乘除混合 速度 单价 工作效率 等 先个人编题 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 减少重复练 习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 算 里 如果只有加 减法或者只有乘 除法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 算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7 3 7 3 6 9 54 6 4 24 4 6 练习一 1 2 3 4 导导 学学 案案 8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6 例 3 含有两级运算 学习目标 1 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 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 法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找出条件 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半价是多少钱 怎样来求半价 2 为什么把 24 24 写成 24 2 的形式 3 24 2 表示什么意思 24 2 表示什么意思 4 24 24 24 2 与 24 2 24 2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 同特点 9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展示互动 1 讨论单式的意义 讨论每 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 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 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 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 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 加减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乘 除法和加 减法 要先算乘 除法 再算加减法 探究提升 星期天 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 冰雪天地 游玩 门票成人 24 元 儿童半价 三张成人票付 100 元 找回多少钱 学 习 流 程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含有两级运算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10 达标测评 P7 做一做 计算 230 135 9 26 4 125 5 练习一 5 6 7 8 9 10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10 例 4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 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 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 法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找出条件 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1 预习提纲 1 出示例 4 列式 270 30 180 30 270 180 30 270 30 是什么意思 180 30 是什么意思 270 180 是什么意思 2 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及不同之处 3 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4 讨论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12 1 讨论单式的意义 讨论每 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 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 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 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 题目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 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再算括号外面的 探究提升 学校去植树 三年级有 120 人 四年级有 160 人 如果每 4 人植 一棵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有括号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流 程 达标测评 P11 做一做 计算 230 135 5 26 4 125 5 练习二 1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13 学习内容P11 例 5 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归纳运算顺序 学习目标 1 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3 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设疑导入 复习引入 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 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说你 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出示例 5 1 42 6 12 4 2 42 6 12 4 1 观察这两道题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 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两题的计 算结果呢 3 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 在计算 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4 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5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 四则运算 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6 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 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 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14 方 展示互动 1 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 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 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 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 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后算 括号外面的 加法 减法 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 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 要先算括号里面 的 探究提升 35 8 15 8 35 8 15 8 的计算结果相同吗 为什么 归纳反思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只有加 减法或者只有乘 除法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乘 除法和加 减法 要先算乘 除 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计算 240 20 5 37 15 8 14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 850 千克 运了 3 车 还剩 100 千克 平均每车 运多少千克 练习二 2 3 4 5 6 7 导导 学学 案案 15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13 例 6 0 的运算 学习目标 1 知道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0 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 100 0 2 0 568 3 0 78 4 154 0 5 0 23 6 128 128 7 0 76 8 235 0 9 99 0 10 49 49 11 0 319 12 0 29 16 预习提纲 1 将上面的口算分类 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 0 的运算都有哪 些 2 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 0 的运算 3 一个数与 0 相加 一个数减 0 一个数与 0 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 少 4 0 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 0 5 讨论 0 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17 分小组展示关于 0 的运算 2 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 辩论 0 能不能做除数 3 归纳所有 0 的运算 0 不能做除数 如 5 0 不可能得到 商 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得 到 5 0 0 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因为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0 除以一个非 0 的数 还得 0 探究提升 用字母表示 0 的运算 a 0 a a 0 a a 0 0 0 a 0 a 不等于 0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 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流 程 达标测评 1 计算 1 36 0 2 0 68 3 0 68 4 54 0 5 0 28 6 128 0 7 0 36 8 25 0 9 99 0 10 49 49 11 0 39 12 0 9 2 P15 16 8 13 导导 学学 案 第二单元 案 第二单元 四 年级 班 18 学习内容P18 例 1 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学习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平面图上东 南 西 北以及起点的位 置关系 2 会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 发展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实践的学习精神 学习重难点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准确判断方向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如果我们在野外或者在公园 动物园 旅游区迷路了怎么办 要想 不迷路我们在之前要做些什么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出示例 1 示意图 1 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 1 号检查点 小组讨论 2 1 号检查点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在这两个方向之间还有一个什么 数据是已经表明的 3 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 另一条偏向北边 应该注 意说 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 30 度呢 4 如果只知道 1 号检查点在东偏北 30 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 还要知道什么 5 两个数据都知道了 能不能很快找到这个点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19 方 展示互动 1 讨论怎样观察平面示意图 2 我们学习的 8 个方位是怎 样的 3 我们现在学习的示意图与 我们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有什 么联系和区别 4 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在认识平面示意图的时候 可以先 看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 应的距离是多少 再看有几条线段 确定具体的距离 还要辨明方向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会不 会绘制示意图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1 P18 页 做一做 2 练习三 1 2 20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19 例 2 能根据叙述画出物体的准确位置 学习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会确定位置 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会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 发展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脑动手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会根据描述在平面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已经能根据图形辨别出物体的位置了 现在老师想考考 同学们 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描述在图上画出物体的位置示意图呢 21 预习提纲 出示例 2 内容 1 小组讨论 结合课本理解题目含义 2 议一议 要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应该怎样做 3 学生根据内容自由完成 4 小组自检 讨论自学心得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22 1 讨论怎样观察平面示意图 2 我们学习的 8 个方位是怎 样的 3 展示学生作品 组间互评 4 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 可以用 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 对应的距离 如果用 1 厘米的线段 表示 50 米 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 条 1 厘米的线段 上面写明 50 米 探究提升 绘制校园平面图 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 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 的示意图吗 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 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会不 会绘制示意图 流 程 达标测评 练习三 3 4 23 导学案导学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 22 23 位置的相对性 学习目标 1 能在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 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并 能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 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练习描述简 单的路线图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实践的学习精神 学习重难点 位置变化的情况下 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描述简单的路线 图 设疑导入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 请你看图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 么方向上 北京又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呢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讨论什么叫相对性 2 方向的相对是怎样的 就是说东对什么方向 3 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4 任选地图上的两个城市 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5 出示例 4 图 这是校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 他们是怎样行进的 他们在每一个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是怎样的呢 6 小组结合 能根据同学的描述 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24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展示互动 1 讨论方向的相对性 2 分别展示各个方向的相对 性 东对西 南对北 3 位置的相对性 怎样在语 言中显示出来 4 讨论绘图的方法 东 西 南 北 东偏南 西偏北 北偏东 南偏西 探究提升 出示正方形图 连接对角线 A A 点在 B 点的什么方向上 B 点在 A 点的什么方向上 当角度呈 45 时 我们可以说 A 点在 B 点的西北方向 B 点在 A 点 的东南方向上 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1 能根据同学的描述 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展示学生所画示意图 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 2 22 23 页做一做 3 练习四 1 2 B 25 学习内容P 25 26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体间的位置 方向和距离 2 会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复习导入 早晨起床 面对太阳 说一说身边的方向 下午放学 面对太阳 说一说身边的方向 26 预习提纲 1 教材练习四第 3 题 1 引导学生看图 讨论 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 根据路线图说说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3 想一想 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学 习 展示互动 1 用语言展示位置的相对性 2 讨论绘图的方法 我们的位置不同 所面对的方向也 不同 27 探究提升 教材练习四第 3 题 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流 程 达标测评 1 能根据同学的描述 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展示学生所画示意图 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 2 教材练习四第 4 题 导导 学学 案 第三单元 案 第三单元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28 例 1 加法交换律 P29 例 2 加法结合律 学习目标 1 知道加法交换律 结合律 2 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 结合律 设疑导入 情景图导入 出示 27 页情景图 观察主题图 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8 2 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如何列式 2 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 它们的结果是怎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 样的 3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4 通过这几组算式 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5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6 例 2 的式子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有几种方法 7 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 8 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通过这几组算式 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 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9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学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29 1 将讨论的式子的关系向各 组同学展示 2 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 律的方法 3 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 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 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 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和不变 这叫 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 和不变 这叫做叫法结 合律 探究提升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归纳反思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69 172 69 28 300 600 A B 36 25 P28 做一做 P31 4 1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30 学习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 活性 3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疑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能不能使用加法的运算定 律使计算简便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出示 例 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 A B A B 115 千米 第五天 城市 B C B C 132 千米 第六天 城市 C D 118 千米 第七天 城市 D E 85 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 能提出什么问题 2 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 想一想 这个式子能够怎样计算 各种计 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3 上面的计算方法 哪一种简单些 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为什么要先交换位置后使用结合律 4 讨论 在一些计算题中 为什么要使用运算定律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31 方 展示互动 1 学生对我们的条件分别提 出不同的问题 2 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进 行讨论 3 各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见 解 其他小组实时提出问题 让他们解决 选出一个有意义的题目让学生列式 解答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同时 使用的 单一使用的时候很少 探究提升 想想在现实生活中 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不是经常使用 在平时的计 算中怎样来合理灵活的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从而使计算简便 245 174 15 155 11 在这个题中怎样来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归纳反思 汇报学习的内容 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25 14 186 75 168 25 67 25 33 75 135 39 65 11 5 137 45 63 50 2 P32 5 7 导导 学学 案案 32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34 例 1 乘法交换律 例 2 乘法结合律 学习目标 1 知道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 活性 3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 算 设疑导入 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 负责挖坑 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针对上面的问题 1 列出算式 有几种列法 2 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 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 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 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 6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 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 一个规律吗 7 1 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 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 用语言表述规律 并起名字 4 字母表示 33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展示互动 1 小组讨论乘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 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 律的方法 3 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 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 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 律 在验算乘法时 可以用交换因数的 位置 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积不 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 两个数 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 律 探究提升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 使用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 果是什么 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 25 32 125 归纳反思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乘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1 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 25 8 60 25 8 15 16 16 15 2 P37 2 4 3 P35 做一做 1 2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0 6 7 30 125 8 40 34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P36 例 3 乘法分配律 学习目标 1 知道乘法分配律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 活性 3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设疑导入 思考问题导入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 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 有的同学还提 出了一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小组讨论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 小组合作 1 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 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 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3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4 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 5 通过这些算式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6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7 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个规律 35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展示互动 1 汇报自己的解法 引导说 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2 验证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 符合这样的规律 3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 规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 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b c a c b c a b c a b a c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 积相加 探究提升 33 70 6 70 33 在这个题里我们在 里应填什么数字 这个式子用了什么定律 学 习 流 程 归纳反思 汇报自己的收获 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来表示怎样 表示 还有什么疑问 36 达标测评 计算 23 12 23 88 35 45 12 11 25 4 25 4 40 P36 做一做 P38 5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 活性 3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合理运用乘法分配律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 302 300 300 2 43 300 2 2003 2000 2000 3 14 2000 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 37 预习提纲 1 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 比较 100 2 43 102 40 3 观察题目的特点 以及怎 样应用乘法分配律 3 出示 80 8 25 32 200 3 35 37 65 37 38 29 38 讨论 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 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 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 算 4 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 你出一个乘法算式 我出一个 乘法算式 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38 1 102 学生任意 填上一个两位数 本组学生 完成或者其他组一口说出答 案 2 乘法的分配律特殊形式怎 样来运用 3 分组展示怎样运用运算定 律简算的 两个数相乘 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 整十 整百 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 和 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 简便 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 的运算符号一般是 的形式 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在两个乘法算式中 有一个相同的 因数 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 数 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 一般是两个 能凑成整十 整百 整千的数 探究提升 1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 计算 102 24 3001 84 84 84 9 37 9 63 92 203 92 200 92 200 92 归纳反思 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 一定要认真审题 观察算式的特点 有的不能直接简算 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 就能进行简算 流 程 达标测评 计算 25 12 25 88 35 45 12 11 25 4 25 4 40 102 43 9 37 9 63 9 37 9 63 38 29 38 作业 P38 6 8 导 学 案 39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材第 39 页例 1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连减式的简便算法 2 经历连减式题的计算过程 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3 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的方法 设疑导入 旧知导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 它们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有 什么规律 在减法 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出示 小明在看一本故事书 昨天看到第 66 页 今天又看了 34 页 这本书一共 234 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讨论怎样解答 有几种方法 2 出示算式 234 66 34 234 34 66 234 66 34 3 观察这几组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 吗 4 发现的这个规律在减法的算式 连减 里是不是都能用 运用这 个规律计算有什么好处 5 这个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40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展示互动 1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 讨论成果 各组成员互相交 流 相互检查 总结比较出 最佳的计算方式 2 其他组学生提出适应的问 题 来对问题精心全面的剖 析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 减去两个数的和 a b c a b c 探究提升 1 填空 480 268 132 480 268 132 1000 159 1000 441 2 判断 638 438 57 638 438 57 901 109 91 901 109 91 3456 481 519 3456 481 519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减法及除法的运算性质在计算中怎样来灵活 的运用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简算 1 1245 245 673 2 1275 164 36 3 480 82 18 4 673 84 71 45 5 81 3 3 6 210 7 6 练习七 2 4 41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运用加 减法简便计算解决问题 教材第 40 页例 2 学习目标 1 学会运用加减法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探索 研究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会用加减法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疑导入 旧知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加 连减的简便运算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简 便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观察课本中的情境图 讨论 1 图上画了些什么 2 老师提出了哪些问题 3 这些问题怎样解决 小组讨论 提出解决方案 42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展示互动 1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 讨论成果 各组成员互相交 流 相互检查 总结比较出 最佳的计算方式 2 其他组学生提出适应的问 题 来对问题精心全面的剖 析 同学们出示了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 遇到问题时要多动 脑 多分析 我们要尽量运用最简 便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探究提升 练习七第 6 7 题 学 习 流 程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减法及除法的运算性质在计算中怎样来灵 活的运用 43 达标测评 1 简算 1 1245 245 673 2 1275 164 36 3 480 82 18 4 673 84 71 45 2 练习七 1 3 5 8 题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连除算式中的简算 教材第 43 页例 3 学习目标 1 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 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2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连除式题的简便方法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旧知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加法 减法和乘法的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 除法算式中也有简便运算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4 预习提纲 1 引导观察第 33 页的情境图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吗 组内提问题 3 提炼出学生的问题 例 3 讨论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 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 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 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2 判 断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45 1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 讨论成果 各组成员互相交 流 相互检查 总结比较出 最佳的计算方式 2 其他组学生提出适应的问 题 来对问题精心全面的剖 析 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 可以 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 b c a b c 探究提升 1 填空 210 7 6 210 7 6 16 2 4 16 25 7 350 2 判断 3000 4 25 3000 4 25 35 14 350 2 7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除法的运算性质在计算中怎样来灵活的运 用 达标测评 1 简算 1 81 3 3 2 210 7 6 2 课本 43 页 做一做 3 练习八第 1 题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46 学习内容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学习目标 1 会把一个数乘两位数 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 培养学生分析 判断 推理的能力 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 识 学习重难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 但是在一些题中我们不能直接 的使用乘法的运算定律 要把因数变通后才能用运算定律来进行简 算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出示 例 4 主题图 什么是 一打 2 25 12 有多少种方法来计算这个题 3 在这几种方法中 你喜欢哪种方法 4 为什么要把 12 写成 100 4 的形式或 3 4 的形式或 10 2 的形 式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 为什么这一道题有这几种解题方法 并且方法还不同 6 在以后的解题中 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47 方 展示互动 1 一道简单的题目 却有了 几种不同的解法 并且用了 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的运算 定律 2 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 的题目 小组内交流 全班 交流 在计算中遇到这样的题目的时候 我们要学会合理的将几个因数改写 成几个因数相乘或相加的形式 探究提升 25 32 125 102 36 我们能不能灵活的运用乘法的运算定 律来进行简算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在以后的计算中会不会灵 活化解因数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1 计算 25 36 25 32 125 26 99 34 103 2 P47 4 5 导导 学学 案案 48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学习目标 1 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 能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探索 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重难点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加法的运算定律 那么如果在 一道算式里 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法我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来进行计 算 在这里关键要用到哪个定律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出示例 5 观察主题图 找出条件与问题 进行小组讨论 看看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2 讨论解决的方法 看看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3 31 2 30 2 26 7 21 1 这两个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可以怎样来进行解答 4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 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 在按周计算的过程中 是怎样进行数的 49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展示互动 1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 说说 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 怎 样解决的 有没有用到运算 定律 怎样运用的 探究提升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在以后遇到乘 加的题中 我们能不能灵活运用定律来进行计算 学 习 流 程 达标测评 巩固练习 P46 47 1 3 7 8 作业 准备实践活动 营养午餐 50 导导 学学 案 第四单元 案 第四单元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学习目标 1 知道小数的产生 2 明白小数的意义 3 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4 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 小数是怎样产生的 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学 习 流 程 预习提纲 1 动手量课桌的宽度 发现了什么 2 分母是 10 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 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 1 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根据以上学习你 能知道什么 4 分母是 100 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5 分母是 1000 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6 什么是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7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8 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 51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展示互动 1 讨论为什么分母是 10 100 1000 的分数可以 分别写成一位小数 两位小 数 三位小数 2 为什么说每相邻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3 分数写成小数时 可以仿 照整数的写法 写在整数个 位的右面 用圆点隔开 在测量和计算时 往往得不到整数 的结果 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 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从而产 生了小数 分母是 10 100 1000 的分数可 以写成小数 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 之几 百分之几 千分之几 的 数叫做小数 探究提升 0 457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一个小数由 5 个 1 3 个 0 1 6 个 0 01 组成 这个小数是 学 习 流 程 归纳反思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明白了小数的产生及意义 知道了小数的 计算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52 达标测评 1 判断 1 0 40 里面有 4 个 0 01 2 35 克 0 35 千克 2 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 9 0 09 0 0359 3 51 页做一做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 会读 写小数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 1 0 15 是 位小数 表示 分 之 0 008 是 位小数 表示 分之 2 0 07 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 数单位 0 138 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 样的计数单位 53 预习提纲 1 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 1 小 2 整数的数位顺序 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相邻的计数单位 间的进率是多少 3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 位 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4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 高 0 58 米 厚 3 5 厘米 重 41 47 千克 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5 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6 怎样写小数 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展示的方式 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 分析 强调的地 方 学 习 展示互动 1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 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 因此 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 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 排 在整数部分的右边 向整数 一样计数 2 写出数位表 3 辨析读写小数要注意什么 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 与整数部分隔开 排在整数部分的 右边 向整数一样计数 读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 每个数字 而且有几个 0 就读几个 0 写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 每个数字 而且有几个 0 就写几个 0 54 探究提升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百分位右 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指出 345 679 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在读写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流 程 达标测评 1 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2 填空 0 9 里面有 个 0 10 07 里面有 个 0 01 4 个 是 0 04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 第四位是 位 第一位 是 第三位是 3 读出下面各数 1 南江长江大桥全长 6 772 千米 2 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 29 46 年 导导 学学 案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利用迁移规律 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通过直 观推理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小数的性质 提高学生运 用知识进行判断 推理的能力 2 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主动参 与教学活动 学习重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设疑导入 设疑导入 板书三个 1 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 接着在第二个 1 后面添写上 一个 0 在第三个 1 的后面添写上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南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 保定移动轻钢房施工方案
- 2026届湖北省云梦县英语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聚焦英语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湖州市名校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高净值家庭离婚子女财产监护与教育支持协议模板
- 生物技术公司生物酶技术成果转化保密协议
- 物业租赁合同范本:仓储物流租赁及物业管理合同
- 电信运营商客户数据安全保密及通信秘密保护协议
- 投资协议书对赌协议范本
- 2025年1月浙江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 煤炭信息化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汽车销售培训课程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2025天津地区国机研究院所属子公司财务总监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DBJ04-T 344-202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
- 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讲解
- 肯德基产品讲解
- 国有企业财会监督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与机制创新
- 反邪教宣传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