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风病传染和流行Transmission and Epidemiology,麻风病,肆虐于世界五大洲各个国家,2000多年流行史曾将麻风、梅毒、结核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1873年,挪威医学家Hansen(汉森)在病人组织中发现麻风分枝杆菌。1874年报告,当时无有效的抗菌药隔离病人是唯一有效方法1943年,砜类药问世使麻风进入化学治疗时代成为可治之病1958年,WHO建立麻风科,全球麻风防治工作有统一规划1981年,WHO推荐MDT方案当时全球超过1000万病人接受MDT治疗加速全球控制麻风病的步伐近年来全球每年仍有20多万新发麻风病例,麻风的疫源地,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印度是最早的麻风疫源地。2005年5月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法国作家负责的一个多国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显示:麻风可能最早起源于东非或是中东地区,然后伴随人类的迁徙,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蔓延。到近代,主要源于欧洲殖民的探险活动和奴隶贸易,才蔓延到美洲和西非地区。,对待麻风问题的演变,将患者集居与偏僻地区或遭杀害设立麻风患者收容所或疗养院设立麻风病院废除强制人身隔离,主张院外居家治疗,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其最主要的危害因周围神经损害而导致的不可逆性畸残。其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长可达10年。,麻风病,面瘫、兔眼,复杂性足底溃疡,麻风病传染,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长可达10年。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杆菌)为直或略弯曲的杆菌,长1-8m,宽0.3-0.4 m,为革兰阳性细菌,无鞭毛和芽孢,有无荚膜至今尚难定论,抗酸染色呈红色体外培养尚未成功,有动物模型,病因,皮肤内,神经内,传染三个环节二个因素,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染途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麻风的传染也具有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个体3个环节,自然和社会2个因素,传染源,1 到目前为止,公认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患者,主要是多菌型患者(少菌5-11倍)2 少菌型麻风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仍未完全清楚3 黑猩猩、黑长尾猴以及野生犰狳尚无定论4 在麻风高流行健康带菌者传播作用尚无定论5 环境中(水、土壤)含菌有报告,传染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排菌的皮肤或吸入病人含菌的飞沫间接接触感染:有报告麻风菌在36.7和湿度为77.6%的环境中可存活9天。生活用品、水源和土壤则有被传染的可能节肢动物作为传染媒介的可能性在理论上存在,没有证实,侵入门户,传统的看法认为皮肤和呼吸道是麻风菌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最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呼吸道是麻风菌的主要入口,特别是当这些部位的粘膜有破损时自然获得性麻风犰狳在鼻部和足部原发麻风病灶中常发现有荆棘刺,提示破损的皮肤是麻风菌侵入的途径,易感个体,麻风菌侵入人体后,不仅与个体的遗传因素有关还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对麻风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力。少部分人对麻风菌易感,且易感程度也有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临床上各型麻风的表现。麻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麻风病人的家属发病率较高,除长期密切接触以外,遗传基因对麻风传染的易感性。可能与人体免疫力降低、维生素A、E、钙、锌、镁离子的降低有关。,自然因素,麻风病的传染与温暖潮湿的气候有关麻风菌存活时间延长皮肤暴露于紫外线免疫敏感性降低,易致麻风菌侵入,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卫生状况改善、文化教育程度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可降低麻风的发病率。挪威等一些欧洲国家在砜类药物治疗时代,麻风即已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说明麻风流行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在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动乱、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和居住拥挤等因素,是造成麻风持续流行的因素之一,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传染源,?,未经治疗的MB病人,未经治疗PB病人,健康携菌者(健康人皮肤中查到AFB),西非黑猩猩西非黑长尾猴北美野生犰狳,动物疫源性,麻风杆菌日排量107-108鼻粘膜有菌:72%LL,2%BL完整皮肤有菌:大多数皮肤表面无菌,有菌者与鼻粘膜有菌或溃疡有菌相关,瘤型麻风的鼻分泌物或溃疡是主要传染源,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传染途径,传染方式,入侵门户,皮肤与皮肤的直接密切接触,细菌飞沫被粘膜接触或吸入,细菌污染物作为载体的传播,暴露处皮肤,呼吸道粘膜,破溃,飞沫传播是麻风重要的传播方式 生活密切接触、文身等也可传播,麻风病传染三个环节,易感人群,特异性细胞免疫力,特异性遗传学素质,人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一般成人抵抗力较儿童强,麻风病传染二个因素,传染源:温度、湿度,传播途径:炎热后的躯体暴露 皮肤密切接触、容易外伤,易感人群: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免疫力下降,,麻风病称:热带病流行病,自然因素,卫生状况:医疗条件,文化教育:健康知识,居住条件:接触机会,人口流动:疾病流动,风俗习惯:人为传播,,社会因素,麻风病称:社会病贫穷病,家庭分布,地理分布,型别差异,种族分布,性别分布,年龄分布,麻风病流行特点,年龄分布,各种年龄都可能患麻风病,婴幼儿发病少见。在麻风高流行区,发病年龄高峰通常为20岁左右。在麻风病流行得到控制的低流行区,发病年龄高峰上移,通常在40岁以上。 其原因可能为健康人接触传染源的频率减少,而频繁接触传染源的个体平均年龄增加,加上多菌型麻风潜伏期长有关。,性别分布,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都显示麻风患者男性高于女性,通常男女之比为2:1。 在中国男女之比接近3:1。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在成人和多菌型麻风中更明显。其原因可能与男性活动性大,接触麻风传染源机会多有关。,种族分布,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黑种人、黄种人和混血人种:可能与种族异感性有关可能与不同种族社会经济及文化因素有关,地理分布,世界上麻风发病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麻风病人多数分布在北纬38度以南的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目前我国麻风现症病人主要分布在云贵川等省份。在高流行区,麻风病人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呈明显的局限性集簇状分布。,地理分布,家庭分布,麻风流行的家庭聚集现象发病次序:长辈先发病,也有子女先发病,但以长辈先发病为多见配偶被传染不多(不超过5%)麻风病人邻居发病率较高与传染源接触有关易感性的证据尚待研究,家庭分布,型别差异,在麻风流行的初期型比较低,随着流行得到明显控制,型比则有所上升。世界各地的型比差异很大印度50%以上的病人是单块皮损的少菌型麻风。中国各地麻风的型比相差不大,在麻风流行程度较高时,型比在30%左右。近十年来,流行程度改善,型比有所上升。,全球麻风病流行状况,到2013年1月时全球麻风发病率示意图,2005-2012年全球报告的复发病例,2012年全球报告的前10位复发病例国家,巴西,印度,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坦桑尼亚,菲律宾,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南苏丹,2005-2012年全球及WHO各区新病例2级残疾构成比,东地中海,非 洲,西太平洋,美 洲,东南亚,我国麻风病流行情况,2013年发现新发病例:924例发现率:0.069/10万与2012年相比减少282例,下降23.4%与2010年相比减少400例,下降30.2%,新发病例,2013底现症病例总数:4465例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606例,下降了12.0%患病率为0.331/10万2013年底需治病例总数:1908例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423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百科题目及答案
- 测井车司机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现在进行时题目及答案
- 曹县社工考试题型分布及答案
- 葡萄病虫害防法知识培训课件
- 2025采购合同承包方式
- 农村循环经济合作模式设计协议
- 新能源动力电池极片冲切模具研发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物联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搅拌车租赁合同范本
- 核燃料生产成本分析-全面剖析
- 动火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 旅游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基于企业所得税的视角
- 酒店安全员岗位职责详解
- 南大版一年级心理健康第15课《走进大自然》课件
- 结核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
- 2025年天翼云解决方案架构师认证考试指导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QC主管转正述职报告
- 《VR全景互动内容制作》教学课件(下)
- 2024年大连银行授信审批部招聘笔试真题
-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