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团2016年度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安排_第1页
玉米分团2016年度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安排_第2页
玉米分团2016年度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安排_第3页
玉米分团2016年度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安排_第4页
玉米分团2016年度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安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玉米分团 2016 年度工作总结暨 2016 年工作安排根据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年度工作安排,玉米分团及其各位专家认真做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参谋,围绕玉米千斤省的创建积极做好玉米生产调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宣传等各项工作。一、做好生产调研和政府参谋工作1参与起草了关于创建玉米亩产千斤省的意见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40%以上,抓好玉米生产,事关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大局。省政府高度重视玉米生产,于今年提出并开展玉米亩产千斤省创建活动。经过起草、反复讨论修改,2016 年 1 月 8 日,省政府同意了省农业厅等六部门拟定的关于创建玉米亩产千斤省的意见 ,并批转各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即到 2016 年实现全省玉米亩产过千斤、总产 200 亿公斤以上的目标。创建玉米千斤省,在我省历史上是一次对粮食生产的重要决策,对推动我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2调研并撰写相关报告开展了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障碍因素等调研,为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撰写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山东玉米2 / 18产业巨变”的总结报告。柴兰高研究员制定并印发了2016 年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 ,同时在山东农业信息网以通知和技术指导两种形式登载。柴兰高研究员为省发改委起草了“山东省改革开放三十年粮食生产分析材料” 。董树亭教授和张吉旺副教授在调查相关玉米产业的基础上,撰写了“玉米产业国内外技术合作需求调研报告” 。郭庆法研究员围绕我省玉米产业技术需求,积极开展玉米生产科研调研活动,完成专题调研报告 4 份;通过专题调研总结提出了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董树亭教授等研究提出的“麦套玉米改为夏直播并适时晚收技术” ,将作为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夏玉米区的重大生产技术之二、积极参与并实施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于 2016 年年底启动,玉米分团成员董树亭教授和郭庆法研究员成为其岗位专家,并负责协调黄淮海区域各试验站的工作;通过董树亭教授和郭庆法研究员的积极推荐和争取,济宁农3 / 18科院、聊城农科院、莱州农科院和潍坊农科院成为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试验站。为了明确玉米产业链中的技术需求,2016 年 1月按照“玉米产业技术需求调查指南”的具体要求,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的部署与指导下,组织黄淮海玉米区有关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和 12 个综合试验站深入各层次技术用户进行详细调研并认真总结,调查形式以召开座谈会议和面对面座谈访问为主,并做好文字记录,以问卷调查、电话采访、电子邮件等形式辅助,圆满地完成了黄淮海区玉米产业技术需求调查任务。提出了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并于 2016 年 3月 8 日9 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召开的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研讨会上,由郭庆法研究员报告黄淮海区玉米产业技术需求调查汇总情况。2016 年 4 月 11 日,在山东济南成功举行了玉米产业体系和行业科技项目会议。讨论并落实了黄淮海区域及其各试验站的任务和试验方案。2016 年 12 月 23-27 日,第一届玉米产业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董树亭教授和郭庆发研究员在大会上报告黄淮海夏玉米的生产技术和育种研究与进展情况。莱州农科院和济宁农科院被评为 2016 年度全国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优秀试验站。4 / 18三、结合玉米亩产千斤省的创建,积极做好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1参加了“全国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培训与交流会议” 4 月 27 日至 28 日,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培训与交流会议”在昆明成功召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王守聪副司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谢建华副主任出席了会议,全国 26 个省(市)区农业厅(委、局)种植业(粮油、生产、农业)处(局)长,农业技术推广站(总站、中心)负责人,全国玉米专家组成员,以及我云南省 16 个州市农技中心主任等 200 多人参加了会议。李登海研究员在会上介绍了玉米良种良法配套夺高产的技术措施,并就如何搞高产攻关、高产示范和高产创建进行了详细介绍。2.参加了省农业厅组织的全省高产创建工作暨培训会议2 月 17 日,省农业厅召开了全省高产创建工作暨培训会议,有关市农业局分管局长、生产科长、农技站长及高产创建试点县的农业局长、农技站长等 140 人参加了会议,董树亭教授对玉米高产创建作了专门培训。5 / 184 月 23 日,省政府在烟台召开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暨春季生产工作会议,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分管市长、农业局长及高产创建试点县分管县长、农业局长参加会议,董树亭教授对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作技术培训。4 月 25 日,省农业厅召开全省玉米高产创建暨“一增四改”技术培训会议,各市农技站长、玉米生产大县农技站长,高产创建试点县分管局长、农技站长、重点乡镇农技站长等 150 人参加会议,专门对玉米高产创建暨“一增四改”技术推广进行部署和培训。董树亭教授作了“玉米高产创建技术”的专题报告,柴兰高研究员作了“当前玉米生产形势与一增四改技术推广”专题讲座。9 月 46 日,柴兰高研究员参与组织了在莱州召开的全省小麦秋种暨现代农业粮食项目培训会议,培训人员 200 人。组织与会者考察观摩了登海、金海的玉米高产攻关田和品种对比实验田。12 月 9 日,董树亭教授为全省粮食高产县市长讲授玉米生产形势与对策。3、参加地方的玉米生产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董树亭教授先后到聊城、东阿、诸城、滕州、岱岳和东平等地进行技术培训 46 班次,培训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等 1 万余人。郭庆法研究员深入基层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培训6 / 183 次;协助济宁试验站调查处理重大生产疫情 3 次;赴济宁、枣庄、德州、聊城、菏泽、潍坊、莱州地市进行玉米生产现场考察和技术指导多次。李龙凤研究员参与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 97 次,培训农民及各类农技人员 49 万人次,编印发放技术资料 58万份,发放技术意见 17 期、病虫预报 72 期,累计发放 6万份。共举办电视广播讲座 100 余次,观众、听众近 1000万人次,编辑发送短信 350 余条。柴兰高研究员组织或参与各类技术培训班 10 余次。在苗期、开花和成熟等关键时期,李登海研究员选派公司技术骨干到高产攻关田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四、组织落实玉米高产创建任务省农技站组织玉米分团及相关专家,在岱岳区等 16 个县(市、区)安排了玉米“十、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目标是力争 10 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 900公斤,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 800 公斤,千亩示范田平均亩产 700 公斤,万亩示范田平均 600 公斤。涉及的 16 个县(市、区) ,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公斤,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公斤,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公斤。万亩示范片 16 处共 1666097 / 18亩,示范片比去年平均亩增产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产公斤,比所在县(市、区)平均亩产高 133 公斤。示范片比上年亩增收元,共增收万元。通过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田的展示带动作用,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高产创建重点县(市、区)的大面积增产。今年 16 个重点县(市、区)共种植玉米万亩,平均亩产比上年增加公斤。秸秆还田面积大幅度增加,社会和生态效益良好。玉米高产创建产量较高的岱岳区 10 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公斤,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公斤,千亩示范田平均亩产公斤,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公斤;滕州市“十、百、千、万”高产田分别达到公斤、公斤、公斤和公斤。柴兰高研究员参与了组织落实玉米高产创建任务。制定了全省玉米高产创建和“一增四改”项目实施方案,与登海种业等联系了超试 1 号、超试 6 号等玉米高产攻关、高产示范新品种,每个高产创建重点县安排超试 1号高产攻关田 20 亩、超试 6 号高产攻关田 10 亩。另外安排超试 1 号高产示范田 1000 亩,其中桓台 500 亩,滕州300 亩,岱岳 200 亩。除农业部高产创建重点县外,在其它玉米主产县也广泛布点,开展高产攻关与示范活动。玉米分团专家都参加了我省玉米高产攻关田创建的技术指导和测产验收工作。五、做好玉米新品种选育、繁育与试验推广工8 / 18作,为早日实现“玉米亩产千斤省”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1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繁育与试验推广工作2016 年登海种业公司成功选育的超级玉米新品种,创造了 公斤/亩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在 2016 年山东省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超级玉米表现突出,山东莱州、济宁、泰安等地均实现了亩产过 1000 公斤,兖州及泰安市岱岳区的省长玉米高产指挥田分别达到了公斤和公斤。2016 年,全省共有 10 个县市 12 块玉米高产田亩产超过1000 公斤,所用玉米品种均为登海超试品种,较大规模地带动了全省玉米生产发展。在适当增加投入的情况下,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超级玉米的平均亩产量也将比现有主栽品种至少高出 150 公斤。尽快推广超级玉米新品种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是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早日实现“玉米千斤省”目标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2016 年,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免费提供超级玉米新品种,通过省农业厅、省农技术推广总站和各市农技推广系统在全省范围安排试验示范。结合我省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优先在岱岳区、兖州市、莱州市、滕州市、桓台县、章丘市、广饶县、邹平县、德城区、郯城县核心示范区安排超级玉米高产示范生产基地。2.种质改良有创新,杂交种选育有突破9 / 18摸清了现有核心自交系的遗传基础;摸清了新选优良自交系的遗传基础;摸清了外引优良自交系的遗传基础;遴选出 46 个优良自交系;依据优良自交系的主导种质和综合性状,依据杂优模式组配 Reid 和 NO- Reid 育种素材 366 份,为创建一批新的核心种质奠定基础。引进国内优良自交系 52 个;引进美国优良自交系 16 个;新育优良稳定系 67 个,其中表现抗病、抗倒、耐密植、自身产量高优良自交系 8 个。在 2016 年的黄淮海夏播抗逆耐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LD6076,9 点平均亩产,比对照中郑单 958,增产 %,居第 1 位。在品比试验中,初步筛选出 10 个表现较好的组合,在 10 个表现较好的组合中,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 1 项,为第 1 完成人。六、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提高我省玉米科研创新能力为提高我省的玉米科技创新能力,玉米分团成员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进行玉米栽培与育种的研发工作,为我省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董树亭教授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黄海东部(山东)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夏玉米高产优质高10 / 18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高产优质抗逆专用玉米新品种培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973”子课题、行业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郭庆法研究员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选育” 、948 项目“玉米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 、行业科研专项“黄淮海玉米种质创新”等。李登海研究员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等重大科研课题。柴兰高研究员承担 “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等。李龙凤研究员承担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之“玉米新品种展示和项目检查及技术培训子课题” 。张吉旺副教授承担973 课题“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的栽培学机制与途径”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优势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七、为济宁市防治玉米粗缩病毒病和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持2016 年 6 月 12 日,济宁市 117 万亩早播玉米发生粗缩病,顾问团成员董树亭教授和郭庆法研究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当地技术人员会商防治措施,采用改种和统一防治等措施,减少了损失。6 月 22 日,董树亭和郭庆法第二次赶赴济宁,建议 6 月 25 日以后停止改种,以防芽涝,采取分期间苗、晚定苗,拔除病株保丰收,受到当地11 / 18领导群众的好评。2016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级强烈地震,造成了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四川省大约有 1800 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另外部分水稻田不能按时插秧,必须改种玉米等旱田作物。为帮助灾区人民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玉米分团积极行动,通过电话、邮件讨论等方式,进行捐赠现金和物资。分团成员除个人捐款捐物外,李登海研究员代表登海种业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总价值人民币万元的现金及玉米良种,其中捐赠现金人民币万元;适合于四川种植的登海牌玉米良种,价值折合人民币万元。另外,分团成员通过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为恢复四川灾区灾后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八、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4 月 2029 日,董树亭教授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世界作物学会。8 月 2628 日,董树亭教授和张吉旺副教授等参加在长春召开的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董树亭教授主持会议并做学术报告。9 月 14 日,山东省农科院组织召开了全国玉米育种研讨会,与会专家 400 余人。9 月 2 日,第四届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展示暨品12 / 18种权交易会在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本届展交会层次高、规模大、成果丰硕,会议以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和交易等方式,为全国育种单位、种子经营单位、技术推广单位相互间的对接和洽谈提供了较好的合作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种子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利用,取得了圆满成功。展交会期间,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考察了该公司的展示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6 月 1-8 日,郭庆法研究员赴委瑞内拉进行玉米考察和技术指导 7 天。10 月 22-28 日,张吉旺副教授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洲玉米峰会。12 月 23-37 日,董树亭教授、郭庆法研究员和张吉旺副教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玉米产业技术大会,并在会上做学术报告。九、现代玉米产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问题1、玉米品种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1)我省目前选育的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低上世纪 8090 年代,山东省的掖单、鲁单系列玉米品种遍布全国各地,1996 年推广面积达 1 亿亩以上,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 1/3。近年来,所选育出的鲁单981、登海 11、金海 5 号等品种尽管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13 / 18但是,在耐密性、抗倒伏能力或制种产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市场占有率不足 30%,以致外省选育的郑单 958 和农大 108成为我省的主推品种,影响了我省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主推品种单一,缺乏突破性替代品种,造成郑单 958 面积过大。随着栽培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变迁,会导致某些病害大发生或产生新的病害,2016 年粗缩病大面积发生,玉米产量损失 10%以上。(2)现有品种多数耐密性差,群体生产潜力难以发挥农业部提出玉米生产“一增四改”的增产措施,但由于现有多数品种耐密性差,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美国高产田的种植密度在 57007300 株/亩,我国 2016 年22 块高产田(产量均超过 1000kg/亩)中亩穗数最小的为4547,最大的为 6353,平均为 5595。2016 年,李登海创造/亩夏玉米高产纪录的种植密度为 6802 株/亩,实收亩穗数为 6574。而山东现有夏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4000 株/亩,成为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3)缺乏资源高效型玉米新品种目前,山东省有 30%以上的中低产田,土壤贫瘠、地力低下,灌溉条件差,限制了现有品种增产潜力发挥,亟需培育光、温、水和营养资源高效利用新品种。2、良种良法不配套,品种的遗传产量潜力难以14 / 18发挥。我国夏玉米高产攻关自 1988 年亩产量首次突破1000kg,至 2016 年已有 10 个年份超过该产量目标,其中,2016 年创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亩,山东省夏玉米区试品种平均产量为 597kg/亩,而单产最高的 2016 年亩产仅为441kg,与高产纪录乃至区试产量差距较大。目前,大田生产地力基础差,肥料投入不足,灌排条件落后,风、雹、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低,播种质量差,种植密度低,群体整齐度差,普遍早收、成熟度差,良种良法不配套,现有品种的遗传产量潜力和生态资源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现有栽培技术亟需创新、升级和集成。3、农业资源紧缺与玉米持续增产的矛盾日益突出。(1)光热资源利用不充分光热资源是粮食生产的保障。山东省夏玉米收获偏早,一般在 9 月初收获,到 10 月上旬播种小麦,期间近 1 个月的农耗期(有效积温 400500日) ,光热资源浪费严重。通过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配套,充分利用现有光热资源,可增产玉米 70100kg/亩。(2)水资源紧缺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山东15 / 18省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仅为/m3,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玉米经常遭受干旱威胁,因此造成的产量损失在 1500 万吨/年以上。山东省 30%以上的栽培面积受到干旱的影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整体提高。(3)地力衰退,化学肥料利用效率低长期以来,我省玉米生产以化肥投入为主,有机肥用量减少,地力衰退严重,有机质含量降低,难以满足玉米生产所需。另外,由于磷、钾肥缺乏,降低了氮肥的利用效率。我国化肥年消费量已达到 5000 万吨(纯养分),其中山东省年化肥消费量为 460 万吨左右,而氮肥利用率不到 30%,磷为 15%25%,钾为 40%50%,每年仅氮肥损失 500 亿元以上。营养高效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新型肥料的开发利用,及其肥料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研究,将为完成玉米千斤省的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4)耕地锐减,单产亟需提高1996 年至 2016 年,我国耕地每年平均减少1400 万亩,2016 年全国减少 61 万亩。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仅 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45%。山东省人均耕地仅亩,玉米种植面积不可能增加。在人口不断增加,可利用耕地刚性减少的双重压力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