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doc_第1页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doc_第2页
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技术第二期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肩痛穴定位: 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针刺手法:(滞针)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快速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情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歌诀: 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片腓侧。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技术关键环节1.定位准确 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2.交叉取穴 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3.快速进针 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4.快速手法 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5.针感要求 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治疗时间及疗程发病2周以内者,每日针1次,14次为1疗程;发病2-4周者,每日针1次,21次为1疗程;发病4周以上者,每日针1次,28次为一疗程。注意事项及禁忌症1.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不能进行功能锻炼。2.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严禁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按摩、针刀、局封等。3.对体质虚、体质过敏、伴有慢性病的病人,针刺肩痛穴后可出现局部痛或不适感,可以通过交叉针刺膝痛穴缓解。特点1.取穴少,痛苦小。2.见效快,疗效高。3.操作简便,易于普及。4.安全性较高。5.突出人体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