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1分 共分 共20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类型抽样中 抽样平均数的平均误差大小取决于总体的 A 总方差 B 组内方差 C 组间方差 D 总平均数 2 费喧理想指数公式是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的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简单几何平均数 D 加权几何平均数 3 某地区粮食产量与人口数对比的结果是 A 算术平均数 B 比较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4 某企业的产值 每年都增加500万元 则该企业产值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 A 递增 B 递减 C 不变 D 有增有减 5 某公司职工月奖金额最高为450元 最低为150元 据此资料分为6组 形成等距数列 则各组组距应为 A 50 B 60 C 150 D 300 6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 分为 A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B 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 C 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 D 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 7 在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的基本表有 A 4张表 B 5张表 C 6张表 D 7张表 8 对本来没有内在关系的现象进行相关分析 将导致 A 强负相关 B 弱负相关 C 虚假相关 D 非线性相关 9 人口的自然构成是指 A 人口的性别和民族构成 B 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C 人口的职业和文化构成 D 人口的年龄和职业构成 10 国民财富是 A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B 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C 国民财产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D 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11 在业人数与在业人数和待业人数之和相比计算的指标是 A 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 B 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 C 就业率 D 失业率 12 工业企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 A 工厂法 B 部门法 C 生产法 D 产品法 13 商品流转统计的基本指标是 A 商品购进 商品销售与商品出口 B 商品进口 商品购进与商品销售 C 商品购进 商品销售与商品库存 D 期初库存 商品购进与商品销售 14 在下列经济效益指标中 反映活劳动的经济效益指标是 A 社会劳动生产率 B 物化劳动生产率 C 投资效果系数 D 资金利税率 15 某地区报告年的总产出为284亿元 中间物质消耗131亿元 中间服务消耗23亿元 固定资产折旧11 5亿元 则该地区报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A 118 5亿元 B 130亿元 C 153亿元 D 248 5亿元 16 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A 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B 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 完全的随机关系 D 完全的依存关系 1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比率的平均数为 A 100 B 120 C 400 D 1200 18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A B 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财政收入增加额 C D 国内生产总值变动额 财政收入变动额 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率 财政收入变动率 19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最基本 最重要的项目是 A 资本 资金 往来项目 B 经常项目 C 储备资产增减额 D 误差与遗漏 20 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是各组 A 变量值基本相同 B 变量值与其次数相同 C 变量值与其频率相同 D 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 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2分 共分 共10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根据时期不同和计价当时完好程度不同 固定资产价值指标具体分为 A 固定资产原值 B 固定资产折旧价值 C 固定资产完全重置价值 D 固定资产残存重置价值 E 固定资产净值 22 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 评价估计量的优良标准有 A 无偏性 B 同质性 C 一致性 D 变异性 E 有效性 23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 算术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调和平均法 D 移动平均法 E 方程法 24 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 A 品质分组体系 B 数量分组体系 C 简单分组体系 D 复合分组体系 E 平行分组体系 25 设单位产品成本 元 千件 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85 5 6x 这意味着 y A 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B 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C 产量为1千件时单位成本为79 4元 D 产量每增加1千件 单位成本平均增加5 6元 E 产量每增加1千件 单位成本平均减少5 6元 三 名词解释三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3分 共分 共15分分 26 统计指标体系 27 动态数列 28 人口出生率 29 常住单位 30 利率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5分 共分 共15分分 31 时期现象和时点现象在确定调查时间上有何不同 32 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哪些 33 变量X与Y的协方差等于零说明什么 五 计算 分析题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4小题 第小题 第34 35小题各小题各5分 第分 第36 37小题各小题各10分 共分 共30 分分 34 某地区1995 2000年的粮食产量资料如下表 年份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粮食产量 万吨 累计增长量 万 吨 定基发展速度 5000 100104 400500 108 5600 请根据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 35 设某地区某年居民货币收支情况如下 项 目金额 万元 年初居民货币结余 250 当年居民货币收入 800 当年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 520 当年居民非商品支出 160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 当年形成的居民购买力 2 当年已实现的居民购买力 3 当年未实现的居民购买力 4 当年全部居民购买力 36 某水果批发市场各种水果的销售量及价格资料如下 销售量 万公斤 价格 元 公斤 水果品种 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芦柑 香蕉 苹果 30 14 18 36 16 20 3 6 3 8 3 0 4 0 3 8 3 2 请计算 销售量总指数 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 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 该市场销售额的变化进行指数因素分析 37 某车间有甲 乙两个组 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 6件 乙组工人 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 件 工人数 人 15以下10 15 2540 25 3530 35 4520 要求 1 计算乙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和标准差 2 比较甲 乙两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 六 论述题六 论述题 本题本题10分分 38 试述什么是抽样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和极限误差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以下不属于初次分配收入的是 A 劳动者原始收入 B 国家财政原始收入 C 抚恤救济金 D 生产单位原始收入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国民经济使用是依存于国民经济生产的 B 国民经济使用是指最终产品的使用 C 国民经济使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最后环节 D 国民经济使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 3 某地区某年有如下投资活动资料 建筑工程72亿元 安装工程16 6亿元 属于固定资 产的设备 工具 器具购置42 2亿元 则该地区某年的新增固定资产为 A 130 8亿元 B 131 8亿元 C 133 2亿元 D 135 2亿元 4 国际上通常用来测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 A 失业率 B 恩格尔系数 C 感应度系数 D 基尼系数 5 商品流通统计的三项基本指标为 A 商品购进 商品销售与商品出口 B 商品进口 商品购进与商品销售 C 商品购进 商品销售与商品库存 D 期初库存 商品购进与商品销售 6 土地总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 A 森林面积 B 草原面积 C 水域面积 D 领空面积 7 人口的自然构成不包括 A 人口分布 B 性别构成 C 年龄构成 D 性别比例 8 失业率指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 A 就业人数 B 经济活动人口数 C 劳动力资源人数 D 全部人口数 9 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 需测定现象的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循环变动 D 不规则变动 10 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选择若干调查单位进行调查 这 种调查属于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11 恩格尔系数越高 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的越 A 富裕 B 贫困 C 平均 D 不平均 12 为了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 通常所用的统计指标是 A 因变量y的标准差 B 自变量x的标准差 C x与y的协方差 D 估计标准误差 13 在抽样推断中 抽样极限误差与概率保证程度之间是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相关关系 D 倒数关系 14 按无关标志排队的等距抽样 其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应采用 A 简单随机抽样的公式 B 等比例类型抽样的公式 C 不等比例类型抽样的公式 D 整群抽样的公式 15 在编制综合指数时 如果已将分母中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则分子中的同度量 因素必须固定在 A 基期 B 报告期 C 基期与报告期之间的任一时期 D 基期与报告期之间最中间的时期 16 以1980年为基期 2004年为报告期 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A 23次方 B 24次方 C 25次方 D 26次方 17 某商场销售电视机 2004年共销售6000台 年末库存100台 这两个指标是 A 时期指标 B 时点指标 C 前者是时期指标 后者是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 后者是时期指标 18 总量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是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无名数 19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时 一般的 做法是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 另行分组 20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男性是品质标志 B 人的年龄是变量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 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 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在次数分布数列中 A 各组的次数之和等于100 B 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00 C 各组的次数之和等于总次数 D 各组频率大于0 小于1 E 频率越小 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22 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样本抽取的具体方法有 A 直接抽样法 B 抽签法 C 随机数字表法 D 排队等距抽取法 E 分层抽取法 23 经常项目是反映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项目 它包括 A 货物 B 服务 C 收益 D 经常转移 E 资本项目 24 商品流通的参与者主要包括 A 生产者 B 转卖者 C 消费者 D 买者 E 卖者 25 下列平均数中 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是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 E 众数 三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5分 26 散点图 27 金融市场 28 统计指标 29 服务增加值 30 存量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5分 共15分 31 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 32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什么 33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4小题 第34 35小题各5分 第36 37小题各10分 共30 分 34 某地区某年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资料如下 1 年初居民货币结余100万元 2 当年居民货币收入195万元 3 当年居民非商品支出 25万元 4 当年实现的商品供应量170万元 当年全部商品供应量275万元 要求计算 1 本年形成的商品购买力 2 本年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 3 本年全部商品 购买力 4 年末居民结余购买力 5 商品供需差率 35 设有某地各种商品的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以及报告期销售额资料如下表 价格 元 商品 基期报告期 报告期销售额 万元 甲20252000 乙1001054200 丙50603000 要求 1 计算各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2 计算全部商品的价格总指数 36 某企业2004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 月份123456 工业增加值 万 元 90100110115124130 平均人数 人 180185187185192193 要求计算 1 第一 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 第一 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3 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 37 某企业收到供货方发来的一批电子元件 共有10000件 该企业想通过抽样检验的 方法估计该批电子元件的合格率 根据过去的经验 已知该供货方的电子元件的合格 率在80 98 之间 若该企业希望在95 的概率保证下 对该批电子元件合格率的估计误差不 超过3 问需要抽查多少件电子元件 t 1 96 六 论述题 本题10分 38 试述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1分 共分 共20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相关关系的一个变量变动时 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 这种相 关关系称为 A 正相关B 负相关 C 线性相关D 完全相关 2 在抽样调查中 由于没有遵循随机原则而产生的误差 称为 A 系统性误差B 随机误差 C 抽样误差D 登记误差 3 影响整群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总体方差是 A 群内方差B 群间方差 C 总方差D 各群方差的平均值 4 编制拉氏价格指数 所用的同度量因素为 A 基期价格B 报告期价格 C 基期销售量D 报告期销售量 5 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所采用的方法是 A 拉氏综合指数B 派氏综合指数 C 固定权数算术平均指数D 固定权数调和平均指数 6 反映国家集中财力程度及财政分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程度的指标是 A 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 B 财政收入的边际倾向 C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7 计算居民消费支出总额 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法是 A 生产法和分配法B 生产法和产品法 C 直接法和间接法D 收入法和支出法 8 反映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指标是 A 社会劳动生产率B 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 C 资金产值率D 最终产品率 9 按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同 商品流通可分为 A 商品生产者 商品转卖者和消费者 B 最初商品流通 中间商品流通和最终商品流通 C 商品批发和商品零售 D 直接商品流通和间接商品流通 10 国民财产不包括 A 实物资产B 无形资产 C 金融资产D 未探明矿产 11 设某国报告年度的GDP比上年增长9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107 则该年的 国内生产总值物量指数为 A 9 63 B 101 87 C 116 63 D 128 57 12 反映劳动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分组是 A 按城乡构成分组 B 按劳动力资源的性别分组 C 按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程度分组 D 按劳动力资源的年龄分组 13 在进行劳动力资源统计时 下列人口中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的是 A 退休后再就业人员B 失业人口 C 家务劳动者D 个体业主 14 假定某组距数列的第一组为 60以下 其相邻组为60 70 则第一组的组中值等于 A 25B 35 C 45D 55 15 2005年甲地区的GDP是乙地区的2倍 这个指标是 A 动态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 16 为了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其前提条件是 A 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 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 两个总体的标志值应相等 17 总产出 A 是核算期内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 B 亦称社会总产值 C 等于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和 D 一般按最终消费价格计算 18 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A 环比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 C 平均发展速度D 平均增长速度 19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 选择分组标志 B 划分各组界限 C 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 选择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20 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依据是 A 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B 数据的依据不同 C 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D 计量单位的特点不同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2分 共分 共10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各项中 属于财政收入来源的项目有 A 经济单位税收收入B 个人所得税收入 C 专项收入D 其他收入 E 国内外债务收入 22 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B 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 C 样本容量的大小 D 抽样方法 E 抽样组织方式 23 一般意义的国民财富 A 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B 是国民经济中的流量 C 按来源可分为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 D 是一个存量 不具有时间量纲 E 仅指已开发出来的财富 24 反映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指标有 A 就业率B 退役率 C 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D 失业率 E 劳动力资源新增率 25 已知某地区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 这一指标属于 A 总量指标B 相对指标 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 E 强度相对指标 三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三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3分 共分 共15分 分 26 可支配收入 27 恩格尔系数 28 国民经济增长率 29 社会产品 30 普查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5分 共分 共15分 分 31 什么是抽样推断 抽样推断有哪些特点 32 等距分组与不等距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33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 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4小题 第小题 第34 35小题各小题各5分 第分 第36 37小题各小题各10分 共分 共3 0分 分 34 某地报告年资料如下 亿元 国民生产总值986 固定资产折旧62 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5 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2 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 民可支配净收入五个指标 35 已知某企业2004年的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 月份1月4月7月10月12月 月末职工人数 人 185191193185185 又知 该企业上年年末职工人数是183人 求该企业2004年年平均职工人数 36 为了了解某行业职工的收入状况 现对该行业职工进行了一次类型比例抽样 取得 抽样调查资料如下表 职工类别抽查人数 人均月收入 元 标准差 元 白领 蓝领 200 800 2000 1000 400 200 试以95 45 t 2 的概率保证程度 对该部门全部职工的月平均收入进行区间估计 37 现有生产某种产品的6个企业的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 企业产量 千件 单位成本 元 件 1 2 3 4 5 6 2 3 4 4 5 6 73 71 70 69 68 66 要求 1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单位成本对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并解释回归直线的斜 率的经济意义 2 计算回归直线的估计标准误差 六 论述题 本题六 论述题 本题10分 分 38 试述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调和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1分 共分 共20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概率保证程度反映了区间估计的 A 可靠性B 准确性 C 精度D 显著性 2 某企业2005年第一 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是115人 125人和130 人 则该企业2005年的年平均职工人数是 A 123B 124 C 125D 126 3 由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求平均发展水平的公式是 A n a a B 1n 2 a a 2 a a n 2 1 C f af a D 121 1 1 2 32 1 21 222 n n nn fff f aa f aa f aa a 4 变量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越高 则其相关系数的值 A 越接近于1B 越接近于 1 C 越接近于0D 越大 5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 故 A 标志值有两大类 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 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 6 总指数与对应的各个个体指数之间的关系是 A 总指数大于所有的个体指数 B 总指数小于所有的个体指数 C 总指数介于个体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D 总指数与个体指数之间没有关系 7 从总体全部单位中直接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使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 抽中 这种抽样组织形式属于 A 类型抽样B 整群抽样 C 简单随机抽样D 等距抽样 8 对同一组变量值分别计算标准差和平均差 其结果是 A 标准差大于平均差B 标准差小于平均差 C 标准差等于平均差D 标准差可能大于或小于平均差 9 某企业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 今年一季度同去年一季度相比较 由于两个车间 单位产品成本降低使企业总平均成本下降5 而产品结构变化使企业总平均成本提 高10 则该企业总平均成本增减变动百分比为 A 4 5 B 5 C 15 D 11 10 一组变量值分别是 50 60 70 80 90 100 则其极差为 A 10B 30 C 50D 70 11 财政收入除了预算内收入 还包括 A 地方预算收入B 部门预算收入 C 企事业单位预算收入D 预算外收入 12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 A 0 1之间B 1 0之间 C 1 1之间D 0 之间 13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 A 物质生产活动B 非物质生产活动 C 整个社会活动D 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14 资产负债表的主栏项目是 A 机构部门B 产业部门 C 经济类型D 资产负债项目 15 采用生产法计算GDP的公式是 A GDP 总产出 中间投入B GDP 总产出 固定资本消耗 C GDP 中间投入 最终投入D GDP 总产量 价格 16 出生人口数是 A 时点数B 时期数 C 平均数D 相对数 17 反映平均每个就业人员抚养的人口数的指标是 A 就业率B 失业率 C 就业人口负担系数D 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 18 下列指标中用来分析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绝对指标是 A 财政支出总额B 财政收入总额 C 财政收支差率D 财政收支差额 19 下列指标中 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富裕程度的指标是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 社会总产值 C 社会总产出D 国民财富 20 下列各项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A 货物和服务B 直接投资 C 证券投资D 对外货款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2分 共分 共10分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的变动情况进行因素分析 其指数体系中的指数包括 A 销售量指数B 销售价格指数 C 总平均价格指数D 销售额指数 E 个体指数 22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 算术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 C 调和平均法D 位置平均法 E 方程式法 23 某地区2005年年末统计结果显示 该地区人口数450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7 从业人员230万人 从业人员的年均收入为15 000元 资料中出现的指标有 A 平均指标B 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D 数量指标 E 质量指标 24 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的内容看 它反映了 A 生产活动的成果B 最终生产成果的使用 C 资产与负债的平衡关系D 中间投入与中间使用的平衡关系 E 总产出与总支出的平衡关系 25 商品购进总额的分类指标有 A 生产者购进额B 农副产品购进额 C 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额D 进口 E 其它购进额 三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三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3分 共分 共15分 分 26 发展速度 27 点估计 28 回归分析 29 国民生产总值 30 财政赤字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5分 共分 共15分 分 31 在回归方程y a bx中 回归系数b的数学涵义和经济涵义各是什么 32 最终消费统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33 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并列出拉氏物量指数和派氏物量指数公 式 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4小题 第小题 第34 35小题各小题各5分 第分 第36 37小题各小题各10分 共分 共3 0分 分 34 某电视台想了解观众对某专题节目的收视情况 随机调查了500名观众 结果发现 喜欢该节目的有175人 试以95 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置信区间 t 1 96 35 某市200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亿元 2005年增加到156亿元 这五年零售物价 指数提高6 请问零售量指数为多少 36 某地区2000年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资料如下 年 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国内生产总值 亿 元 200220236240252262 要求 1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一条趋势直线 2 预测该地区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37 某调查公司要了解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球迷的收视情况 随机抽取一个样本进行 调查 结果如下 收视时间 小时 收视人数 人 2以下10 2 320 3 450 4以上20 合 计100 要求计算 球迷收视时间的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和众数 六 论述题 本大题六 论述题 本大题10分 分 38 简述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现有某地1978 2005年各年粮食产量的时间序列 用5年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 势 所得趋势值序列的项数为 A 22项B 23项 C 24项D 25项 2 下列指标中 属于实物指标的是 A 商品销售量B 商品销售额 C 人均商品销售量D 人均商品销售额 3 用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 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A 100 B 120 C 400 D 1200 4 用未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与先分组再计算算术平均数相比 二者结果 A 相同B 不相同 C 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D 组距数列下相同 5 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 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 位的抽样称为 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 6 有一组变量值分别是50 60 70 80 90 则其平均差等于 A 10B 11 C 12D 40 7 在某地农户组成的总体中 各个农户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是一个 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D 质量指标 8 某居民区家庭人口数的分布资料如下 家庭人口数 人 1234567 户 数 户 10 50 80 60 30 20 10 该居民区家庭人口数的中位数是 A 3人B 4人 C 130户D 130 5户 9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 环比增长速度之和B 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C 环比发展速度的总和 1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1 1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GDP按收入法计算的项目是 A 劳动者报酬B 居民消费 C 生产税净额D 营业盈余 1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 其估计精度将 A 不变B 提高 C 下降D 可能提高也可能下降 12 国民财产按经济用途可分为 A 非金融资产 国外净金融资产和储备资产 B 企业部门 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占有的国民财产 C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D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13 育龄妇女的年龄范围通常是 A 18 45岁B 15 49岁 C 20 50岁D 16 50岁 14 按照联合国人口学专家提出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如果一个国家的少年儿童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在30 以下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10 以上 则该国家的人口 类型为 A 少年人口型B 年轻人口型 C 壮年人口型D 老年人口型 15 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称为 A 国内生产总值B 社会总产值 C 国民生产总值D 国内总产出 16 假设某地区某年份的总产出为2000亿元 固定性损耗和中间投入之和为1600亿元 生产税净额和劳动者报酬之和为250亿元 据此可知营业盈余应是 A 150亿元B 650亿元 C 400亿元D 300亿元 17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 如果一个地区的恩格尔系数在40 5 0 之间 则该地区居民生活状况为 A 绝对贫困B 勉强度日 C 小康水平D 很富裕 18 货币流通量是指流通中实际存在的 A 现金总量 B 现金总量 活期存款 C 现金总量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D 现金总量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财政金库存款 19 一国偿债率是当年还本付息外汇与当年出口商品和劳务收汇之和的比率 偿债率 的警戒线在 A 10 20 之间B 20 25 之间 C 25 50 之间D 50 100 之间 20 人口的自然构成是指 A 人口的地理分布B 人口的民族构成 C 人均资源拥有量D 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面的分配数列是 按学习成绩分组 分 学生数 人 50 60 60 70 70 80 80 90 90 100 2 8 12 8 3 合计33 A 品质数列B 数量数列 C 变量数列D 组距数列 E 等距数列 22 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 产品产量指数B 商品销售量指数 C 工资总额指数D 职工人数指数 E 平均工资指数 23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核算表的有 A 国内生产总值表B 投入产出表和资产负债表 C 人口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D 综合价格指数表 E 资金流量表和国际收支表 24 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包含的指标有 A 平均期望寿命B 识字水平 C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 就业率 E 人口出生率 25 下列对恩格尔系数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A 恩格尔系数值越大 说明生活越富裕 B 恩格尔系数值越小 说明生活越富裕 C 恩格尔系数的最小值不可能小于零 D 恩格尔系数等于1 说明消费支出中全部是食品支出 E 恩格尔系数的最大值不可能超过1 三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5分 26 标志变异指标 27 相关关系 28 国内总产出 29 增长速度 30 区间估计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5分 共15分 31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2 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33 判定主导产业的主要统计指标有哪些 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4小题 第34 35小题各5分 第36 37小题各10分 共3 0分 34 某地区2001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 200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时间1234次年1月 季初人口数 万 人 168172174176180 要求计算 1 2005年平均人口数 2 2001年 2005年该地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 35 为了研究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某公司对所属6家企业进行了调查 设产品销售额为X 万元 销售利润为Y 万元 调查资料经初步整理计算 结果如下 x 225 x2 9823 y 13 y2 36 7 xy 593 n 6 要求计算 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 36 某质量检测部门对甲 乙两厂生产的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行检测 其中甲厂生 产的电子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是1220小时 标准差为200小时 而乙厂的检测结果 如下 使用寿命 小时 元件数 件 1000以下 1000 1200 1200 1400 1400以上 10 30 50 10 合计100 要求 1 计算乙厂生产电子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及其标准差 2 对甲 乙两厂电子元件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37 现有某市场三种商品2005年与2006年的销售额及价格变动率资料如下 销售额 万元 商品名称 2005年2006年 2006年比2005年 的价格上涨率 甲 乙 丙 500 300 400 630 510 540 5 2 8 合计12001680 根据表中资料 计算2006年比2005年的销售额总指数 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市场商品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六 论述题 本大题10分 38 试述影响时间数列变动的主要因素 全国全国20072007年年10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1分 共分 共20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企业数B 职工人数 C 职工工资D 出生人口数 2 等距数列是指 A 各组的组距相同B 各组的次数相同 C 各组的频率相同D 各组的比率相同 3 下列各项指标中 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 人口密度B 工资总额 C 人均收入D 性别比例 4 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12 实际提高14 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1 79 B 102 C 112 D 114 25 5 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数列中各项指标值是否具有 A 可比性B 可加性 C 连续性D 完整性 6 在测定时间数列长期趋势时 估计趋势方程中参数最常用的方法是 A 分段平均法B 时距扩大法 C 最小平方法D 移动平均法 7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要成为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变形 其权数是 A q1p1B q1p0 C q0p0D q0p1 8 在同样的情况下 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平均误差相比 A 两者相等B 前者大于后者 C 前者小于后者D 没有可比性 9 抽样框是指 A 总体单位的名单B 样本单位的名单 C 样本统计量D 总体参数 10 产品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 A 函数关系B 线性关系 C 正相关关系D 负相关关系 11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的中心表是 A 国内生产总值表B 资金流量表 C 投入产出表D 资产负债表 12 人口的自然构成是指 A 人口的性别和民族构成B 人口的职业和文化构成 C 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D 人口的年龄和职业构成 13 设某地区2003年年初人口为1000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若2004年人口自然增 长率不变 则该地区2004年年底人口将达到 A 1020万人B 1040 4万人 C 1061 2万人D 1082 4万人 14 固定资产净值是指 A 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当年折旧后的价值 B 固定资产原值扣除累计折旧后的价值 C 固定资产原值扣除购置时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后的价值 D 购置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全部价值 15 国民财富分为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是依据 A 占有者不同B 经济用途不同 C 经济类型不同D 来源不同 16 某地区报告期比基期总人口增长率为1 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07 8 则国 内生产总值指数为 A 95 78 B 101 56 C 106 64 D 108 99 17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罚没收入 C 折旧基金D 债务收入 18 国民经济分配的对象是 A 国民总收入B 国内总产出 C 国内生产总值D 国民可支配收入 19 消费率等于最终消费总量除以 A 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B 国民总收入 C 国内总产出D 投资总额 20 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 A 生产成果规模的大小B 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C 人力与物力的对比关系D 各部门的比例关系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2分 共分 共10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 需要明确的要素有 A 组距B 组数 C 组限D 众数 E 频数 22 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组成包括 A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B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C 可变构成指数D 固定构成指数 E 结构影响指数 23 下列回归方程中 肯定错误的是 A 10 2x r 0 52 y B 500 0 1x r 0 75 y c 100 9x r 0 86 y D 8 3 2x r 0 93 y E 140 1 8x r 0 85 y 24 在统计人口数量时 常用的人口范畴有 A 常住人口B 平均人口 C 人口出生率D 现有人口 E 流动人口 25 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有 A 财政存款B 企业存款 C 居民存款D 机关团体存款 E 农村存款 三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三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3分 共分 共15分 分 26 数量指标 27 全距 28 正相关 29 社会商品供应量 30 普查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四 简答题 本大题3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5分 共分 共15分 分 31 简述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它在什么条件下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32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条件是什么 33 简述外币与本币的折算方法 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 分析题 本大题共4小题 第小题 第34 35小题各小题各5分 第分 第36 37小题各小题各10分 共分 共3 0分 分 34 现有某地区2002年到2005年各季度某种商品的销售量资料如下 季度 年份 1234 200234524628 200342765436 200442767034 200558927052 用按季平均法计算各季度的季节指数 并根据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35 已知某地区某年常住人口资料如下 出生人数95653 人 死亡人数61904 人 年初总人口935 万人 年末总人口 961 万人 要求计算 该地区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36 已知某商品市场三种商品2005年比2004年的价格变动率及销售额资料如下 销售额 万元 商品名称 2004年2005年 价格上涨率 甲 乙 丙 3500 3300 1200 3780 3570 1620 5 2 8 合计80008970 根据表中资料 计算2005年与2004年相比的销售额总指数 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 指数 并对该市场商品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37 某地工会为了了解工人的收入状况 从该地工人中用等比例类型抽样的方法抽取了 一个样本 得样本数据如下 工人类别调查人数 月平均工资 元 月工资标准差 技术工人 普通工人 100 400 3000 1000 800 200 请给出该地工人月平均工资的点估计 并在95 的概率保证程度之下 对该地工人 的月平均工资进行区间估计 注 t 1 96 六 论述题 本题六 论述题 本题10分 分 38 试述中位数的确定方法 全国全国2008年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1分 共分 共20分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某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了解所属高校教学设备的使用状况 则统计研究的总体单位是 A 该省每一所高校B 该省全部高校的全部设备 C 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设备D 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教学设备 2 次数分布中的频数愈大 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平均水平所起的作用 A 愈大 B 愈小 C 可能大 也可能小D 无法确定 3 在同一变量数列中 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之间的关系是 A 成正比B 成反比 C 不确定D 无关 4 下列关于标志变异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B 反映现象总体的集中程度 C 反映现象总体的联系程度D 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差异程度 5 交替标志的标准差为 A 1 pB pq C D p 1 p p1 p 6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A 环比发展速度之和B 环比发展速度之积 C 环比增长速度之和D 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7 表明 1011 qpqp A 由于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B 由于价格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 C 由于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D 由于销售量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8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 A 采用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 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 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D 采用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9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可能的误差范围的指标是 A 概率度B 抽样平均误差 C 抽样极限误差D 抽样误差 10 当相关关系的一个变量变动时 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 这样的相 关关系称为 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 C 正相关D 负相关 11 联合国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最新版本是 A 1953年SNAB 1968年SNA C 1993年SNAD 1995年SNA 12 某地区老年人口占5 少年儿童人口占33 该地区人口类型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影产业行业电影市场发展与国际合作研究报告
- 教师集体备课流程与效果提升指南
- 离婚涉及外资企业股权变更及合资方利益协调合同
- 离婚协议书(企业并购与员工安置协议)
- 2025企业租房合同简易模板(合同样本)
- 2022年汽车维修业务流程标准化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指南
-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解析
- 金属炊具及器皿制作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电气设备点检员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乙酰丙酸论文
-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
- 偏瘫康复护理个案病例分析
- NBT 10643-2021 风电场用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PDF解密
-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TB 10180-2016)
- 饮品运输行业分析
- 胸痛的鉴别诊断和诊断流程课件
- 混料错料预防措施培训课件
- 白鹿原名著导读读书分享
- 医疗设备采购 投标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