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_第1页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_第2页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_第3页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_第4页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 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1 页 共 46 页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 笔记 作者 朵朵莲花 感谢朵朵莲花网友的无私奉献 道德经我购买过几个版本的解释 都令我不满意 偶然的缘分在网络上看到了这个版本的道德经和解释 深深为作者的无私大爱所感 染 本文版权属于朵朵莲花网友 朵朵莲花的博客 本材料来自网络位置 本文稍作排版 即可适合打印阅读 序言 在人类所有 修行 的典籍中 最著名 最早的 是中国老子的道德经 佛经 圣经 可兰经 等等 都产生在道德经之后 翻译到中国来 他们的最高神 都曾经用 道 字标识 老子的道 神妙至极 老子就是中国的释迦摩尼 是中国的耶稣 是中国的穆罕默德 老子道德经 是一部开启人智慧的经典 从世间说 是教导我们 如何治国治民治自身 如何做事做人 从出世间说 是教导我们如何归还大道 所以 道德经 在所有 修行 经典中 她本身便是既出世间又入世间的 道德经的读 者最宽泛 无论修行的 还是不修行的 无论是哪个民族种族的 无论信仰哪派宗教的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 等等 一切众生 都能够从中吸取营养 开启智慧 小 则学会无为去治理自身 为人处世 大则无为去治国治民 慧根深者 便能从 无为 的生活中 渐渐悟道 归还大道 这是人生最终也是最高的奋斗目标 1 什么是 道 老子在经中说 道恒 无名 显见 道是永恒的 是不可靠语言表述出来的 永恒 悟道后自然晓得什么是永恒 无名 不可言说 悟道后才能知道为什么不 可言说 很多人把道理解成是规律 这是误解道 规律是可以言说的 可以表述的 所以 规律不是老子所说的道 一切规律都是道发挥作用的表象 如天道 地道 人道 阴阳之道等等 有人把道理解成 无 如空 一 朴 等等 这也是误解老子的道 在老子体系中 无和有同出于道 由道而生 道在无先 以为 无就是道 以为空就是道 这样的理解 把老子修行层次给抹杀了 很多人从哲学意义上 为道做定义 这是不明智的 是不懂老子的 能定义的话 老子自己 早便会说得明明白白 不会留下诺大疑问让后人乱猜他一葆再葆的道 这样对道的哲学定义乃至解释 实际会妨碍人们对道的感悟 反使人们陷入思维议论道的泥潭 比如说 道是体 德是用 这样说并没错 可没悟道的读者 会从日常哲学或生活含义上 把道错误理解成 本质 本体 本源 这就大错特错了 再如 一阴一 阳之谓道 这样说也没有错 但没有悟道的读者 很容易把道的这些作用当成道去理解 这就是离道了 所以 老子对 道 不敢多说一字 因为他已经悟道 怕多 说一字 人们从字意上误解道 道 只有悟 才知道 梦 只有醒 才知梦 道中演说什么 都还在道中 梦中任何理论 都不能出梦 所以说 道 需要感悟 老子不管是谁 一部 道德经 足见其智慧 道德经 大隐者经 中隐者经 是隐于朝隐于市者经 是真正的 生活道 道生活 不离生活而几于道 隐于野者 亦不离此道 2 如何对待世间解老 世间解老 不可阻断 实际也阻断不了 因为道德经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各个方面 道德经的哲理是十分深刻的 吸引了众多读 者的眼球 往往使很多人暂时看不到或忽略了道德经拯救世人之心的根本目的 出世间解老固然重要 但只能是疏导 渗透 不可能取代世间解老的 在第十四九章 老子说 无为 善者令其增善 不善者令其成善 信者令其增信 不信者能令其生信 可见 老子的无为 面对的是信和不信的所有众生 那么 怎么理解 道 无 为 不争 便不是大事 关键是引导众生 能够深入道德经 浸润其中 因缘时机成熟时 自然会层层上进 步步归道了 3 版本问题 现下发现的版本 文字最简 古最权威最系统化的是帛书甲本 通行本和楚简对看 可见同出一源 楚简和帛书甲乙本对看 可见楚简对帛书本的摘抄改动痕迹 从入土时间看 楚简年代早于帛 书年代 从内容上看 帛书年代早于楚简年代 帛书收藏者同时藏有甲本和乙本 从内容上看 乙本是甲本的诠释和改动本 甲本是原本 从收藏者如此的收藏 我 们能看到当时有不同版本在流传 也能看到收藏者这样收藏 是为了 正本清源 还帛书甲本为道德经正本的本来面目 所以 4 厘定 道德经 的原则 1 以帛 书甲本为底本 有矛盾处 以帛书甲本为准 不改动原本 2 甲本缺失的 以帛书乙本补足 乙本又缺失的 以通行本补足 后人所谓专家学者对某些字词乃至句 子的意见 或考证 不予采纳 因为道德经是一部 修行 圣典 修行达到巅峰的老子面前 没有专家 更没有学者 我们不需要这部经文字有多优美 有多通畅 我 们只是竭尽全力恢复她的本来面貌 让我们子孙后代 以睹圣人文笔为快 5 什么人修改了道德经 从通行本的修改能够看出 骈文化 是修改者一个目的 修 改者是善于骈文的学者 而骈文最早兴起在汉朝 修改中又避汉皇帝讳 所以这个人是汉朝人 后文处处可见 修改者把 道德经 原文硬生生变作骈文 修改者 用他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文体特色 替代了老子时代的文体特色 为了这个目的 删掉了许多字词 改变了许多句子 乃至改变句子结构 老子道德经被活生生做了改 头换面的大手术 通俗化 是修改者又一个目的 这个人也算是好心 想把复杂文字简单化 令人人读懂 这是做道德经的普及工作 如把毋字改写成无字 等 等 但出于好心也不可以按自己理解改动经文的啊 世间法化 是修改者根本目的 把老子的出世间上上之法 改成世间法 真是害死道德经 害死老子 这个人没有悟道 或说修行层次不到 因为他不懂修行层次的浅深 在修改中处处都能看到 按他的低层次 改动修行达到巅峰层次的道德经 这是在害道德经 在 害老子 在害众生 注解没关系 改动要不得 一字之差 谬之千里 帛书甲本 就眼下史料看 是道德经原本 乙本 通行本 都是 后人 对甲本的修改或注解 因为后人达不到老子层次 又如此肆无忌惮地修改原文 老子的道就被这些后人渐渐偷换成 空 无 一 朴 谷 静 等概念 把巅峰老子 活生生埋没了 修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 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2 页 共 46 页 行有点层次的 知道那些 一无 等不是道 就开始在通行本道德经中 拼命挖掘 玄 和 性 错以为玄和性是道 也有修行层次高的 醒悟了老子的心 老子的我 直到帛书甲乙本问世 老子修行层次已经达到巅峰 才在道德经原本中得到确认 这真是国人之福 众生之福 说明 当我们把德经依照帛书本顺序排在前面 就会 发现 老子道德经 以失道失道为说教起因 以失道众生为说教对象 以归还大道为目标 以 不得 无为 不争 守弱 禁欲 为手段 前后逻辑联系一目了然 特别顺畅 从始至终 玄德 不得 是说教核心 因为 不得 是归还大道必经之路 德经 通行本 38 81 01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经文 译文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上得 不得 因此有得 德 集韻 德 行之得也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下得 不失去其得 因此无得 无 字取通行本 帛书甲本字左王右 酷似恩字 后文所有无字 本此而来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得之人无为 而不以为自己无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仁之人有为 而不以为自己有为 这是下得 无德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义之人有为 而以为自己有为 再下得 无仁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 上礼之人有为 而莫之应 就是说 以礼为 上这些人的言行与德仁义不相应 也就是非德非仁非义 再下得 无义 则攘臂而乃之 如此不德不仁不义之礼 则攘臂而阻挡它 攘 推也 乃 难也 公羊 傳 宣八年 而者何 难也 乃者何 难也 曷为或言而 或言乃 乃难乎而也 故失道 失道矣 而后德 因此而离开了道 失道即离开道了 做人才退一步 以上得也就是以德为上 就是以 无为 不争 为上 这是离道 是倒退 失德而后仁 失德即无为做不到后 再退一步 才以仁为上 失仁而后义 失仁即做 不到仁后 又退一步 才以义为上 失义而后礼 失义即义也做不到后 退居以礼为上 夫礼者 而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 忠信之泊也 因其不德不仁不义 所以忠信缺少 泊 与薄同 王充 論衡 率性篇 氣有厚泊 故性有善惡 而乱之首也 当然是祸乱之首 前识者 前面所见这些 指离道后的 上德上仁上义 上礼 识 说文 知也 道之华也 是道之华而非道之实 就是说 是道之表象作用 不是道本身 而愚之首也 这就是舍本求末 华而忘实 不是回归道 是远离道 所以 是愚蠢之首 是以大丈夫居亓厚而不居亓泊 礼为薄 德仁义礼下行步步见薄 因此 大丈夫要从礼归义归仁归德归道 步步上行 才得见其厚 亓 其的古字 泊 通 薄 居亓实而不居亓华 道为实 德仁义礼都是道之华 也就是说从礼步步上归 直至归道 故去皮取此 因此 要去掉离道之浅薄表 象 而取大道之本 就是从礼到义到仁到德到道 步步上行 一取一舍 皮 浅薄 後漢 張衡傳 後人皮傳 無所容篡 註 皮膚淺近 强相傅會也 此 大 學 此謂知本 笔记 一 本章核心 道和德的关系 老子高唱 不得 舍弃德而回归道 1 失道失道矣 众生失道 只有开悟的圣人看得出 说得明 众生 自己则迷而不觉 2 为什么说众生失道 因为众生落在 得 中 所以失道 如 德仁义礼者 都是得 因此失道 3 得 为什么失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修行一旦 达到玄同境界 就明白一切都 不可得 了 事实真相既然是 不可 得 众生之 可 得便是假象 便是虚幻 众生不自觉而已 正因为不自觉 世间众生才执着其 可 而 可道 可名 可欲 了 说穿了 这都是众生执着自己的妄想 可道 就是执着一切无和有 可名 就是执着语言文字等一切表述 言说 可欲 就是放纵执着 自己的欲望 4 道德经 为什么提出 不得 因为不得可以归道 德仁义礼 都是失道 行仁义礼者 乃是得者 行德者 乃是不得者 行得者 乃是道之表 非 道之实 乃是不道 不道早已 行不得者 能回归道 能回归永恒 所以 老子主张无为 不争 说穿了 就是不得 5 道德经为什么以 不得 开篇 不得是道德经 根本主张 通过 不得 才能归还道 以后各章都是以 不得 为准则 为核心 无为 不争 守弱 不强 说到底 其精神实质都是 不得 不得 才能与玄同 玄之 得 就是不得 所以 玄德 不得也 二 段落分析 第一段落 上德与下德对比 上得者不得 也就是无为 下得者不失去其得 也就是有为 无为者 上得 德 也 有为者 无得 无德也 老子德的概念 含义是 得 老子主张的上德概念 含义是 不得 道德经中的德字 时而用在 得 含义上 时而用在上德之 不得 含 义上 读经时 需要分辨清楚 第二段落 上德之行与下德之行对比 上得者无为 而无以为也 也即不以为自己无为 不自恃也 下得者有为 注意 分如下三种 上仁之人是有为 而不以为自己有为 不自恃也 上义之人是有为 而以为自己有为 自恃也 上礼之人是有为 而莫之应 就是说 以礼为上这些人的言行与德仁 义不相应 也就是非德非仁非义 如此不德不仁不义之言行 则攘臂而抛弃它 第三段落 离道的不同层次 因此 失道即离开道后 做人才退一步 以 上得 为上 也就是以德为上 就是以 无为 不争 为上 尽管这是离道 是倒退了一步 失德即无为做不到后 再退一步 才以仁为上 失仁即做不到仁后 又退一步 才以义 为上 失义即义也做不到后 退居以礼为上 而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 因其不德不仁不义 所以忠信缺少 当然是祸乱之首 至于乱至刀兵 老子更是反对的 第四 段落 道和德的关系 老子明显把德分成下德和上德 得为下德 不得为上德 道和德的关系 老子指明 道为实 德为华 老子主张 要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明显 是告诉众生 要舍弃德 也即舍弃上德和下德 而回归道 三 老子的治国方略 老子治理国家的手段依次是 1 道 2 德 3 仁 4 义 5 礼 6 兵 六个手段 老子以 道德 为主 其余占据次要地位 实际来说 治理国家民众 这六个手段是缺一不可的 老子 力主无为 归还大道 其余手段不是不用 乃是不得已而用 镇压高压 这是用刀兵用强力治国 老子体系中位在第六 以礼治国也即后世的依法治国 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五 以义治国 利人利物 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四 以 仁治国 爱人爱物 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三 以德治国 无为而治 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二 与道相合 归还大道 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一 最次等的刀兵 老子在 第五十七章中说 以畸用兵 第三十一章中 老子说 兵者 不祥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 恬袭为上 从小用刀兵到仁义治国 逐步加大力度 能够体会到老子的 爱民 之心 从 无为之治 到归还大道 通篇文章无不致力于此 可见老子真正用心是 救民 救民 解脱生死 后世所谓治国能人 用仁义礼兵者多多 用 无为治国者也大有人在 比如提倡 大公无私 就是无为治国 提倡奉献爱心 就是以仁治国 提倡利他 就是以义治国 提倡法律伦理 就是以礼治国 动用强力 暴力 就是刀兵治国了 哪个超出老子划定范围了呢 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而已 而在治国治民中 能集爱百姓和指引百姓解脱生死于一身的 只有老子一人 解脱 生死 把这当作第一要务 古今治国治民者 老子一人而已 有些人说 老子只讲无为治国 老子反对用仁 义 礼 刀兵治国 是没有读懂老子所致 是错解老子 最坏的刀兵 老子也说 不得已而用之 恬袭为上 何况其他 说老子反对用仁 义 礼 刀兵治国 是没有根据的 四 通行本问题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 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3 页 共 46 页 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 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 道之华而愚只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 处其实 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1 注 意 通行本在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之后 加进一句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是为了达到骈文效果才加进来的 乍看好似有理 原文真象是丢失了这句 实际不是 这根 本就是后人妄加的 请看 上仁也是下德 是有为者 上仁有为而无以为 这是老子的话 这和修改者加进的 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这一句话是矛盾的 这是修改者 忽略的地方 老子本人 绝不会如此不济的 2 把句子中的也字都删掉 是为了句子完美 3 把亓字改成其字 泊字改成薄字 为的是通俗易懂 4 把乃字改成 扔字 把皮字改成彼字 是改变愿意 是胡改了 参考 道德经 中的 德 指什么 1 普通众生贪 得 德 集韻 德 行之得也 道德经中 德 通得 世 间普通众生都是贪得无厌的 都是追求得得得 哪个肯放下呢 2 老子提出 不得 而 得 从世间解 得 上升了一个层次 道德经开篇 大声疾呼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这无疑是告诉我们 不得 才是最好的 得 乍看 有点大人欺骗傻瓜小孩的味道 其实不是欺骗 请看 世间解 得 是不得 形式逻辑上是违背矛 盾律的 辩证的看 不矛盾 时间上看 眼下不得 可以成为将来大得的原因 如渔业规定的的禁捕期 空间上看 此处不得 别处大得 站在这个角度看是小 站 在那个角度看就是大 这就是不得而得的世间解 这是事实 事物本身就是辩证的 老子正是懂得这样辩证看问题 才令我们信服 信服他的辩证法 信服他的辩证 言论 我们才在现实的逼迫下 勉强接受老子 不得 的言论 这个层次 我们还存在 小失大得 的贪念 但是 却肯 不得 了 这比最初只知道一味去得 上进了一 步 这样 这个世间 至少有一部分人 迈上了一个台阶 高出只想 得 者一头 但这是老子的钓饵 他的目的 绝不是到此为止 3 不得而得 出世间解 得 又 上升了一个层次 出世间 是老子的目的 不辩证去看 只这样直观 不得 也是得的 只不过需要解释 那就是 得无 得无 是不得而得之出世间解 说穿了 不得 就是不得 得无也是不得嘛 换句话说 老子的 不得 进一步理解 不是什么辩证法 而是真不得 正因为这样 我们才认定老子比哲学家们高明的多 才 知道老子是有修行层次的 才知道老子是悟道者 正因为是悟道者 老子才能说出 修行一旦归根 回归到玄 亲 不可得 疏也不可得 贵不可得 贱也不可得 利不可得 害也不可得 进而推知 有不可得 无也不可得 福不可得 祸也不可得 大不可得 小也不可得 等等 一切对立双方 都是不可得的 达到这样高度 就是玄同 也即与玄相同了 这就彻底破掉我们 有得 之心了 有人说 得无 还是得 得那个无 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 反之 老子就不会说 上得不得 了 老子 正是抓住 得 的诱惑力 才不直接说 不得 而说 得 的 关键是 老子的得是 得无 哄骗小孩的把戏 动真格的 做到 得无 我们肯吗 那可不是得有啊 那 是令我们 放下 啊 所以 把 得无 叫 得 是老子的巧妙手段 是对不得的我们 一种安慰 看到老子的 得 字 我们象小孩一样高兴以为真得 就是小孩了 有 人问 不得 哪个能做 最初不得 如平常人的善良举动 就是不得 上升一个层次 母亲喂养子女 就是不得 能够把世间一切看做是自己子女 不得之心就定了 佛祖就是这样看世间的 4 达到玄同境界 进而回归大道 得 上升到最高层次 得而无得 修行一旦达到回归大道 这样境界中 即便得 也明白是不得了 即 便有 也明白是无了 打个比方 做梦 知道是梦了 得什么 都清楚是梦幻 清楚是假的 手中紧握元宝 也知道是没有的了 这就是 得而无得 了 到这个境界 就知道老子所说的 为而无为 争而不争 到底是什么含义了 老子的德字 运用的很神妙 普通众生都能接受 即便修行到巅峰 德字也不失其用 02 通行本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经文 译文 昔之得一者 往昔得一的 注意 这一是数之最少 乃是少得 是 无为 得一就是得无 天得一以清 天 因为清 而得一 这就是天归无 天清了 以 因 地得一以宁 地 因为宁 而得一 也就是地归无 地宁了 神得一以灵 神 因为灵 而得一 也就是神 归无 注意 神明本无体 无得无 所以 用灵巫之有 有了灵巫引导神和人对话教人做事 神便得一归无 灵 说文 灵 巫也 巫 导引神的人 灵 字取通 行本 甲本字左石右駮 浴得一以盈 浴 因为盈 而得一 也就是浴归无 浴盈了 注意 浴得一 浴乃无 也是无得无 所以 才用有得一 大水充盈 自然 无浴 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侯王 用 为正 得一 归无 为正 者 为 无 也 也就是无为 参见第五十七 五十八章 亓致之也 上面结论说得详细一些是这 样 致 礼 礼器 德产之致也精微 註 致 致密也 亓 其的古体字 胃天毋已清 将恐莲 告知 天不是已经清而归无的话 天地之间将被生生不息的 万物充塞 莲 本义 莲子 荷的种子 这里取生生不息之义 胃地毋已宁 将恐发 告知 地不是已经宁而归无的话 将恐怕要爆发 胃神毋已灵 将恐歇 告知 神不是已经通过灵而归无的话 神将恐怕要歇息 灵 字取通行本 甲本字左石右駮 胃浴毋已盈 将恐渴 告知 浴不是已经通过盈而归无的话 将 恐怕因浴而断水 渴 周礼 地官 草人凡糞种 渴泽用鹿 疏 渴 故時停水 胃侯王毋已贵以高 将恐蹶 告知 侯王不是用高也即用无为已经达到贵 将 恐怕要跌下 失去至尊之位 注意 侯王的高是下 是无为 侯王的贵是贱 也是无为 蹶 字取通行本 帛书乙本上酷似致 下土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 因此 必贵 反而以贱为本 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必高 反而以下为基 基 字取通行本 甲本字左石 右追 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 因为这 侯王才自称孤寡不 谷 孤寡不谷 均为古代君主自谦之称 此亓贱之本与 侯王给自己这样称呼 这是他们贱的根本吗 非也 不是的啊 故致数 与无与 因此 数推究到 极处 与就是无与 与者 有 相 也就是说 有就是无 致 礼 礼器 有放而不致也 疏 致 极也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 因为这 才不欲富贵若玉 硌硌 若石 反欲贫贱若石 笔记 本章核心 得一 就是不得 承接开篇 不得 得什么呢 当然是得无 也即得一 1 得一就是归无 一就是无 老子的一 被后 世大学者们误解为道 这样误解者 也都清楚 道生一 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个永远解不开的死结 另外 一是道的话 有一就有多 多 是不是道 这对 立统一的概念 必然陷入二边而不可解 如果一不和多对 这一 就是无 老子说 修行达到一定高度 自然会 视之而弗见 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 名之曰 希 搏之而弗得 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至计 故混而为一 一者 其上不谬 其下不昧 寻寻呵不可名也 复归于无物 显见 老子说的一 就是无 注意 说文 一 惟初太始 道立于一 造分天地 化成万物 道 立于一 立乃是道之起用 这是道之作用 不是道 惟初太始是一 从初始这个角度说的话 老子曾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 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4 页 共 46 页 说 无 是万物之始 可见 一是无 注意 在老子体系中 从逻辑上说 道最初生出的是无 也就是万物之父 是一 这就是 道生一 之后 从无生出有 有 是万物母 是二 那就是 一生二 阴阳备齐 一父一母 进而生出三 也就是六子 八卦齐备 进而产生万物 从这个逻辑顺序看 一就是无 注意 一是最 小的正整数 可见 老子主张得一 执一 是主张为小而不为大 也就是 无为 老子说 恒无欲也 可名于小 无 自然是小 这样看 一是无 有人说 执 一 一还有个数字 只不过是最少而已 这样说不对 一花一草一树木 这是不同物之一 当大到天地万物归于初始 也即归一 这时候的一 就是无 因为无是万 物之始 2 声人执一而为天下牧 修行仅仅达到无身是不够的 更要无一切 一切都要归无 老子在这一章说 天 地 神 浴 王 都要得一 也就是归无 守有 者 以无破之 如天清地宁 不破 就会有之越有 直至地发天塞 守无者 还是以无破之 无亦无 就是有 如神以灵之有得一 浴以盈之有得一 不破其无 就 会无之越无 就会神歇浴渴 修出侯王 也就是心王 达到至尊之位 也要无为 也要归无 不可自居其王 反之 会失去其尊 修行归到一 也就是归到最小最小 说穿了 就是归到无 无乃万物之始 回归到万物之本初 离道已经不远 但要清楚 这一 还不是道 这一 由道而生 3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注意这本字 和基字 是贱是下 有无二字 当然是无而非有 无就是本 就是基 有 从定数上推究到最后还是无 这是老子主张无为的根据 4 通行本问题 昔之得一者 天 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 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 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 寡 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也 非乎 故至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 琭如玉 珞珞如石 1 浴字改成谷字 不解浴字奥妙 不知道老子说的浴乃是洗心 老子道就是真心 可道 此心变作欲有欲无之心 变成有染之心 修行 就是浴 此心 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浴 通过浴 最终可以洗净有染之心 恢复平静 不再妄想 不知此心之恒 就是妄 妄作凶 帛书本 神得一以霝 通行本改成灵字 通 俗而已 2 帛书本 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修改成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纯属卖弄 又卖弄错了 易 乾卦 元亨利贞 疏 贞 正也 3 帛书本 毋已 将恐 句式 通行本统统改成 无以 将恐 句式 这不是心血来潮 是照应开篇排列下来的那六个以字 才用 无以 而废弃 毋已 修改者思维还是缜密的 但 毋已 才是老子 本义 4 通行本把胃字统统删掉 改成一个谓字统摄在前 一是避免重复 二是胃字原本便是谓的含义 5 通行本用裂字替代帛书本莲字 用废字替代发字 用竭字 替代渴字 都是错误 都是强奸老子本义 6 通行本加进一句 万物得一以生 和整个段落意义相违背 如果加进 万物得一以静 还算是有点道行 以生二字 就 看出是修行的外行了 用万物和侯王相对 又是乱弹琴 既然加进 万物得一以生 后边自然加进另外一句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对比之下 通行本对帛书本的修改 痕迹明显可见 7 帛书本 谓侯王毋已贵以高 将恐蹶 后人不解其意 以为不通顺 修改成 侯王无以贞 将恐蹶 以和其前文修改相互对应 修改者 根本不知 道侯王的高乃是无为 不知道侯王的贵也是无为 8 帛书本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 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后人修改成 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确实比原文通顺了 老子 文学水平显见不如后人了 9 帛书本 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 后人改成 是以侯王自称孤 寡 不谷 句子显然通顺了 多加个谷字 显见修改者以为原 本缺失谷字 10 帛书本 此亓贱之本与 非也 故致数 与无与 后人不解其意 只好修改成 此非以贱为本也 非乎 故至誉无誉 原文牺牲了 11 帛书本 是故 不欲禄禄若玉 硌硌若石 通行本修改成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这样一改 可就不如原文清晰明白了 03 章 上士闻道 堇能行之 注意 通行本第 41 40 章 这样可保持帛书顺序不变 经文 译文 上士闻道 堇能行之 上士闻道后 能时时去行无为 堇 時也 管子 五行篇 修槩水土 以待乎天堇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中士闻道后 这闻本身都是存亡不定 何况去行无为 更是不可能的 下士闻道 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 下士闻道后 大笑道 也 就是轻慢乃至侮辱道 这些人那里 不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 曰 因为这 才有三种建言说 建 设立朝律 建言 如箴言 古语 谚语等等 这里可 用箴言理解 明道如费 明道者 那是上士 如损一样 明白什么是大道 为了回归大道 常行无为 一切归无归空 所以说如费 费 玉篇 損也 耗也 进道如退 进道者 那是中士 有道可进 已经在道外 如退一样 因为 闻 尚且若存若亡 更不能去行无为了 而有为 就是退道 所以说这样的进道如同退道 夷道如类 夷道者 那是下士 如下一样 下士轻慢道 埋没道 也是有为者 夷 埋没 类 种类 上述的上中下三类人 埋没道的是第三类下士 也就是下类 上德如浴 上士之行乃是上德如浴 也即上德不德 上得 乃是不得 也即无为 这才是真正的得 浴 净 这里指不得 大白如辱 上士之行乃是大白如辱 也即不净而大净 这才是真正的净 白 增韵 洁也 辱 污浊 广德如不足 上士之行乃是广德如不足 也即不足而足 这才是真正的广得 真正的足 建 德如偷 上士之行乃是建德如偷 就是奉无为为国家所立的法律 把自己当作犯人去看管 处处依无为之德而行 也就不犯无为之法 最终无为了 建 设立朝律 质真如渝 上士之行乃是质真如渝 也即奉真为本 却如渝 即本是真 却不自恃其真 而如渝 如同不真 这才是真正的真 渝 说文 变污也 大方无禺 至大之方 没有方 禺 区域 管子 侈靡 是为十禺 大器免成 至大之器 没成器 大音希声 至大之音 没有声 天象无刑 至大之象 没有形 天 說文 顚也 至高在上 从一大也 刑 通形 道隐无名 道是隐的 是无可名说的 隐 字取通行本 甲本字左王右毒 夫唯道 善始且善成 看来 顺应 道不怀疑道 才能善于回归万物之始 也即回归无 且善成 也就是成就道业 唯 助字辨略 朱注 唯者 应之速而无疑也 反也者 道之动也 物极而反 道就是这样运动的 弱也者 道之用也 无为守弱不争 圣人就是这样利用道的 无 是道用之始 有了无 才开始了道用 老子说 无之以为用 天下之物生 于有 天下万物从有生 有是万物母 有生于无 有从无生 无是万物父 逻辑上有从无生 实际上 有和无是玄同时生 一体两面而已 笔记 本章核心 不得 得一 哪个肯做 答曰 上士肯做 肯行 上士肯不得 因为达到了 大 上士知道 反也者 道之动也 弱也者 道之用也 知道 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知道 无 的重要性 所以 上士才能做到无为 不得 一 对待道 分上中下三类人 上士闻道后 能时时去行无为 中士闻道后 若存若亡 不能去行无为 而 是有为 下士闻道后 大笑道 也就是轻慢埋没道 这些人那里 不笑不足以为道二 对这三种人 曾经有建言如下 明道如费 说的是上士闻道 时时去行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 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5 页 共 46 页 归无归空 所以说如费 费尽一切一切 实际就是彻底放下 老子言明道 佛家言明心 道理一样 因为老子的道就是心 明道 就是为道 为道 就是浴此心 也 即修除玄蓝 浴心 修除污染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 为道者日云 也即 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 直到彻底无染 就是大道 而 费 就是损 所以 这里才说 明道 如费 进道如退 是说中士闻道 道在他那里不定有无 若存若亡 闻尚且如此 行就更谈不上 这样 中士就不能去 行 无为 而必然有为 有为就是退道 所以说 中士的进道如同退道 夷道如类 是说下士闻道 轻慢乃至埋没道 如此夷道者 是最次等的下类 类 种类 就是指上述的上中下三类人 夷道者只 能归入第三类 也就是下类 如类 就是 如同下 注意 明道者 为上士 乃是上德之人 上德不德 不得 行的是 无为 之道 这才是真正的得 而进道者和 夷道者也即中士和下士 都是下德之人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得 也就是说中士和下士都 不失其得 乃是有为 有为 就是离道 三 上士如何行道呢 这三种人 最可学的是明道的上士 上士闻道后 时时行道 上士是如何行道的呢 上士之行 上德如浴 浴乃空无 正是 上德不德 四个字 上得不得 这样不得之得 是真 正的得 上士之行 大白如辱 守污浊才是大净 上士之行 广德如不足 不足而足 这才是真正的 广得 上士之行 建德如偷 上士 会奉德为建 也就是把无 为奉为国家所立的法律法规对待 时刻小心 如偷那样看管自己 以免有为 触犯无为之法规 这样如偷而最终不偷 最终舍弃有为 而能无为 这就是真正的 建 得 上士之行 会奉真为本 也就是弃假归真 但却不自以为真 反而如渝 也即变污 这样真而不真 才是真正的真 四 上士如此行的目标是什么呢 上士目 标是达到大 达到大身 达到大道 至大之方没有角 至大之器没有成 至大之音没有声 至大之象没有形 五 上士如此行的根据是什么 1 上士明白 道是隐的 是无可名说 不可名状的 只有顺应道不怀疑道 才能有善始且善成 也就是善于回归万物之始 无也 从而善于成就道业 2 上士明白 反也者 道之动也 弱 也者 道之用也 这是总结全章 指明上士 不得 的根据 道动 为什么会反 因为 道生无 无反观就是有 无中生有 有又生无 有和无本身便是物极而反 便是相反相成的 其所生万物 便都具备这样的特性了 如美丑 大小 多少 等等 反 一才变成二 才有了差别比较 才有了二边对待 无反的话 便平等不二 便没有道之 动 了 为什么道要用弱 那是因为 道 发挥作用 本是从无开始 之后产生有 产生万物 老子说 无之以为用 有了无之用 才产生了有之利 所以 道用在无 在弱 3 上士明白 天下之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明白 有之利 产生于无之用 所以 行上 上士才能做到 无为 做到 不得 才能时时行道 六 生存生活不是圣人的目的 圣人的目的 是为了众生回归大道 而世间众生只知道逞强有为 连守中都做不到 想回归大道难上加难 为了众生能够回归大道 圣人才教导我们守中 进而无为用弱 只有这样才能息争回头 才能回头是岸 说穿了 圣人是为了拯救众生才主张无为的 可见 上士的不得之行 是符合大道的 七 通行本问题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 大 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玉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 善贷且成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1 帛书本本章 前四句 通行本把堇字改写成勤字 把弗笑改成不笑 把是以改成故 去掉多余的曰字 目的是通俗易懂 句式完美 把所见如字都改成若字 真是个修改狂了 2 帛书本 明道如费 进道如退 夷道如类 通行本把这三句从上段话中迁移到下一段话中 忽视了最关键的道字 忽视了故字的作用 因此才做了根本性的修改 把 费字改成昧字 和明字相对 把类字改成可通的颣字 和夷字相对 进和退相对 语义多完美啊 这实际是不解老子本义造成的错误 老子是在解释三种不同对道德 态度 产生的三种不同的结果 3 帛书本 上德如浴 通行本把浴字改成谷字 为了前后一贯 关键是不懂浴字在修行中的的真正内涵所致 4 帛书本 质真若渝 通行本把渝字改成玉字 是不解渝字含义所致 5 帛书本 大方无禺 通行本把禺字改成隅 是错误 大器免成 通行本把免字改成晚字 更是大错误 只有免字 前后文意义才通顺 天象无刑 通行本改成 大象无形 这是为了更好理解 6 帛书本 善始且善成 通行本改成 善贷且成 修改者不懂始乃是万物之始 无也 成乃是指成道 所以 才错改原文 7 帛书本 反也者 道之动也 弱也者 道之用也 通行本为了达到骈文效果 修改成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句子近于完 美了 8 帛书本 天下之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通行本把之字改成万字 没有大的差别 04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通行本第四十二章 经文 译文 道生一 道生一 一就是无 是万物父 是阳 万物自此有始 一生二 一生二 二就是有 有是万物母 是阴 二生三 二生三 三是一二合得 也即 阴阳和合所得 和合生六子 加父母 八卦形成 三生万物 八卦生出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万物都是负阴抱阳 一负一抱 是说不离阴阳 中气以为 和 阴阳二气达到中气状态 而不是偏阴偏阳 阴阳才得以和合 笔记 本章核心 道生万物过程 也可见不得之德的重要 只有无为不得 万物才可以复归于三 复归于二 复归于一 最终复归于道 一 大道生万物的过程 道生一 生出无 道是至高无上 生出一 这一就是无 是阳 是万物之父 是万物之始 一生二 生出有 知无 就是有 有个无 一无一有 就是二 无是万物父 是最初之阳气 这没有之有是万物母 是最初之阴气 二 一阴一阳 老父老母有了 有是阴 是万物母 二生三 生出八卦 阴阳二气在相互对立斗争中 此消彼长 在中气平衡状态中 父母生出六子 即长男中男少男 长女中女少女 八卦形成 就是乾坤 坎离震巽艮兑 这就是生成万物最原始材料 三 是阴阳和合产物 三生万物 有了八卦 三才齐备 进而衍生出万事万物 万物都是不离父精母血 所以 都是负 阴而抱阳 都是阴阳和合而生成 万物 阴阳都是平衡的 这就是 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二 中气以为和 天地万物万事运动变化 乃至修身修心 都要遵循老 子明训 中气以为和 偏执一边 则是孤阳孤阴 不生不长了 老子要说的是 天地生万物 尚且需要守中 阴阳不可失去平衡 而人却欲生生不息 偏执生 难 免一死了 所以 老子主张 不得 以达到 中气之和 避免 生生 所带来的罪过 也即 有罪以免舆 进而归还大道 三 通行本问题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注意 帛书本 中气以为和 通行本把中字修改成冲字 大错 05 通行本第四十二章后半部分 勿或益之而隥 隥之 而益 经文 译文 天下之所恶 天下人所厌恶的 唯孤 寡 不谷 而王公以自名也 也就是孤 寡 不谷 而王公却用这来称呼自己 勿或益之而隥 隥之而益 物 有时益之却反受减损 损之却反受益 勿 說文 勿 通作物 隥 说文 仰也 广韵 都邓切 去嶝端 玉篇 险阪也 显见 道德经中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 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6 页 共 46 页 的隥字 有 狭窄 义 相对于益字 隥字之狭窄义可以理解成 减损 因此 帛书乙本才修改成 线 字 通行本 在线字基础上参照益字 把线字修改成损字 故 人之所教 古人的这些教诲 夕议而教人 通过夕议 也就是通过正式程序 确定以此教化世人 夕 时间之长 议 仪礼 有司彻 乃议侑于宾 注 犹择 也 夕议 可以解为 用一定时间 仔细思量商讨 选择适宜的 故强良者不得死 如此教化 强良者就不增其强良一面而死了 我将以为学父 我将把这样 教化人者尊为学父 以为 以之为 父 詩 大雅 維師尚父 箋 尚父 呂望也 尊稱焉 比如 管仲称仲父 孔子称尼父 范增称亞父 都是尊称 笔记 一 本章核心 不得 王公圣人都十分看重 1 王公之不得 孤 寡 不谷 本是天下之所恶 而王公以自名也 这正是不争 不得 2 古人所教不得 勿或益之而 隥 隥之而益 这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求增益 要学会缩减 老子主张 要通过正式程序 确定以 无为不得 教化世人 这样教化世间众生 强良者就不再增加其强 而趋于死地 这样教化世间的人 老子将尊其为 学父 二 通行本问题 人之所恶 唯孤 寡 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 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教父 1 帛书本 天下之所恶 改成 人之所恶 显见不如天下二字宽泛 2 帛书本 而王公以自名也 把 自名也 改成 为称 句子通俗且完美 3 帛书本 勿或益之而隥 隥之而益 乙本把隥字改成线字 通行本修改成 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显见 损字源于乙本线字 4 帛书本 夕议而教人 后人不解其意 改写成 我亦教之 5 帛书本 故强良者不得死 通行本改成 强梁者不得其死 去掉故字 意义大变 断句也出现很多问题 6 帛书 本 我将以为学父 把我字修改成吾字 没有必要 06 通行本第四十三章 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经文 译文 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致坚 天下至 柔之物 可以驰骋天下至坚之物间 注意 至柔者无 至坚者有 任何有都有间 也就是有间隙 时间空间需要有间隙 才称其为有 间隙便是无 所以说 无可以 驰骋于天下之有间 换句话说 无入有间可以得见其无 致 至也 周礼 春官 大卜 掌三夢之灋 一曰致夢 疏 訓致为至 夢之所至也 骋 字取通行本 甲 本字左木 右酷似缘字右半边 无有入于无间 没有任何有能入于无间 无 没有间隙 无中之有 有的那个也是无 有入无间 只见其无 不见其有 所以 才 说 无有入于无间 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因为这 我才知道无为是真正有益啊 五 通吾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祖师达摩以付二祖曰 五观震旦所有经教 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行不言之教 获无为之益 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啊 笔记 一 本章核心 无 有益 还是强调 不得 也即 上德 的重要性 别小看柔弱 能够驰骋于天下刚强之间 至柔者无 至坚者有 无入有间可以见无 有入无间不可以见有 可见常在者是无 所以 老子才说 五知无为之有益 天下希能及之矣 只不过 无为而行 很难做到罢了 二 通行本问题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 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1 通行本去掉两个于字 没必要 2 把五字改成吾 这是为了通俗好懂 3 天下希能及之矣 去掉能字和矣字 句 子倒是简练了 07 通行本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经文 译文 名与身孰亲 你的名誉和你的身子哪个更亲 身与货孰多 你 的身子和你的财物相比哪个更多 得与亡孰病 得和亡哪个为病 甚爱必大费 名上 爱的甚 必是失的也大 多藏必厚亡 财上 藏得 必是亡的也多 故知足不辱 因此 知足 名就不会受辱 知止不殆 知道止 财物就不会有失去的危险 可以长久 这样才可以长久 笔记 一 本章核心 告诫我们行 不得 名誉和身子相比哪个亲 身子亲 可世俗都为有个大名声而奋斗着 身子和财物相比哪个多 当然是财物多 身子少 可人生都为获得更多财富而努力着 这时再想想看 得到和失去哪个是病呢 当然得是病了 请看 爱惜名声很深很深 必然很深很深失去 储藏财物很多很多 必然失去财物也多 这告诉我们 人们 不顾身子而去争名之大 结果是大费 争利之多 结果是多亡 显见 得 才是病 所以 不要求名大 不要求财多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只有这样无为不得 才 可以长久 二 通行本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08 通行本第四十五章 请靓 可以为天下正 经文 译文 大成若缺 其用不币 大成如缺一样 其用就不会破坏 币 通 敝 破旧 弃 败坏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 大盈如虚 无一样 其用就不会穷尽 冲 虚无 字取通行本 帛书甲本字左石 右酷似簿字 与第四章同 穷 字取通行本 帛书甲本字酷似碱 大直如诎 大直如同弯曲 诎 博雅 曲也 折也 玉篇 枉曲也 大巧如拙 大巧如同笨拙 大赢如绌 大赢如同输掉 绌 同黜 禮 王制 不孝者 君絀以爵 註 絀 退也 字取乙本 甲本字左三点水 右酷似繁体冈字 躁胜寒 动能胜过寒 禮 月令 君子齋戒 處必掩身毋躁 註 躁 猶動也 躁 字取通行本 甲本字左衣补 右乃 靓胜炅 静能胜过热 靚 與靜同 揚雄 甘泉賦 稍暗暗而靚深 註 師古曰 靚 卽靜字 炅 音炯 义热 素问 卒然而痛 得炅则痛立止 请 靓 可以为天下正 求静 可以为天下之正 阴阳寒热 通过动静而达到平衡 在动静中求静 也就是守雌 也就是无为 才可以回归大道 靓 静 笔记 一 本章核心 老子告诫众生 要求静 也即求无 说穿了 还是 不得 这样才可以为天下正 成如同败 盈如同空 直如同曲 赢如同输 能这样以 不得 对待处理 一切事物 才是正确的 这样做 就是求静 就可以为天下正 可见 静就是正 无就是正 二 通行本问题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 大直若 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躁胜寒 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1 其用不弊 通行本把币字改成弊 通俗易懂 大直如诎 通行本把诎字改成屈 也是通俗易懂 2 把 大赢如绌 通行本换成 大辩若讷 3 靓胜炅 通行本直接改成 静胜热 通俗易懂 4 请靓 可以为天下正 通行本改成 清静为天下正 不如原本清晰 09 通 行本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 经文 译文 天下有道 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 这样无为节欲的话 就能走马粪田 却 节欲也 说文 按 退也 在此就是无为 粪 禮 月令 可以糞田疇 疏 壅苗之根也 天下无道 天下无道 争竞的话 戎马生于郊 战争之戎马就会生于郊野 罪莫大于可欲 罪没有比可欲更大的了 可欲 肯定欲 执着欲 而不禁欲 可 是众生迷而不觉的根源 所以 一切修行 都从否入手 也即从 无 入手 归静 才有资格复命 参见第一章 可道可名 祸莫大于不知足 最大的祸患是 不知足 祸 字取帛书乙本 甲本字左衣补 右酷似其 咎莫大于欲得 最大的灾咎 是 欲得 大 字取通行本 甲本上宝盖 中心 下酷似冉 故知足之足 因此 通过知足 生出的 无 足了 之 说文 出 恒足矣 永恒的道就达到了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 笔记 版权属于 网友 朵朵莲花 第 7 页 共 46 页 笔记 一 本章核心 失道的根源是人们 可 欲 不知足 欲得 人生失道的根本原因 就是一个 可 字 开眼便可 也就是开眼便当真 便执着 可欲 也就 是认可并执着欲 才不能禁欲 道才欲有欲无 道变成道用 才由道生出一 也就是生出无 参见第一章欲有欲无而产生的可道可名 从而产生无 产生有 产生这 个世界 二 因此 老子才主张不得 也就是不要 可 欲 不要欲得 要 禁 欲 要知足 真正做到知足 达到无足了 恒就足了 也就是达到了永恒 就是回归了 大道 三 通行本问题 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 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1 帛书本 罪莫大于可欲 通行 本删掉这句话 错以为和 咎莫大于欲得 重复 而欲得句好理解 所以 才删掉了可欲一句 实际 人生失道的根本原因 就是一个 可 字 开眼便可 也就是开眼 便当真 便执着 哪个肯否呢 一切修行 都是从否字入手 教人学会否 细想 无为 就是 否有 啊 2 帛书本 恒足矣 通行本改成 常足矣 避讳而已 10 通行本第四十七章 不出于户 以知天下 经文 译文 不出于户 以知天下 不出户外 而知天下之事 不规于牖 以知天道 不通过牖去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