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D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D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D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D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能唱的诗,属于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B . 战国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作者是西汉刘向。C . 孔乙己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2. (5分)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江阴要塞,_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占有 牵制 封锁 隔断B .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C . 占领 控制 封闭 隔断D . 占有 牵制 封锁 切断(2)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 (3)“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3. (3分)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乙晚 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两首古诗都写到了“花”,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大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四、 名著阅读 (共3题;共15分)4. (5分)骆驼祥子介绍到国外时,有人曾用“拉车夫”作为书名,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 5. (5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我们在圣坛栏杆前站好。我听见身后响起了小心翼翼的脚步声,便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陌生人中的一位显然是位绅士正走向圣坛。仪式开始了,牧师对婚姻的意义做了解释,随后往前走了一步,微微俯身向着罗切斯特先生,又继续了。“我要求并告诫你们两人(因为在可怕的最后审判日,所有人內心的秘密都要袒露无遗时,你们也将做出回答),如果你们中的任何一位知道有什么障碍使你们不能合法地联姻,那就现在供认吧。因为你们要确信,凡是没有得到上帝允许而结合的人,都不是上帝结成的夫妇,他们的婚姻是非法的。”他按照习惯顿了一下。那句话之后的停顿,什么时候曾被回答所打破呢?不,也许一百年也没有一次。所以牧师依然盯着书,并没有抬眼,静默片刻之后又说了下去。他的手已伸向罗切斯特先生,一边张嘴问道:“你愿意娶这个女人为结发妻子吗?”就在这当儿,近处一个清晰的声音响了起来:“婚礼不能继续下去了,我宣布存在着一个障碍。”牧师抬头看了一下说话人,默默地站在那里,执事也一样。罗切斯特先生仿佛觉得地震滚过他脚下,稍稍移动了一下,随之便站稳了脚跟,既没有回头,也没有抬眼,便说:“继续下去。他用深沉的语调说这句话后,全场一片寂静。沃德先生立即说:“不先对刚才宣布的事调查下,证明它是真是假,我是无法继续的。”“婚礼已经中止了,”我们背后的嗓音补充道,“我能够证实刚才的断言,这桩婚事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障碍。”(1)结合原著说说选段中“难以克服的障碍”具体指什么? (2)联系原著里发生在选文之后的故事情节,分析简爱的形象特点。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本书的艺术特色。 6. (5分)(2016河池)名著阅读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耳聋,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的乱蛇”。(1)此语段是巨人三传中对_(人物)的描写,作者是_。(2)文段选自的作品突出表现了“他”_的精神。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7.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苏艾和琼珊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琼珊也被感染了。她病得很严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一天早晨,医生对苏艾说:“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医生走后,苏艾伤心地痛哭一场。屋子里,琼珊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苏艾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重复着,苏艾快步走到床边,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9,8,7”苏艾看着窗外,满是疑惑:有什么可数的呢?一个空荡荡得到院子,一堵空墙,一棵衰败的常春藤,藤上的叶子几乎都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附在剥落的砖块上。“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又掉了!只剩五片了。”“五片?什么?”“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哟,那些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喝点汤吧!”琼珊直盯着窗外说:“不,我不想喝。又落了,只剩四片了!等最后一片掉下,我也就去了。”“琼珊。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琼珊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你睡会儿,我去把贝尔曼叫来,给我当那幅老矿工的模特儿。”贝尔曼是个画家。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他除了偶尔画点广告外,什么也没画。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苏艾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黯淡的小屋,他满嘴的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嗤笑道:“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常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哎,可怜!”他喊道。他们一起上楼,琼珊睡着了。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常春藤,都默默无言。贝尔曼当完模特就走了。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琼珊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苏艾。然而,看呀!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茎部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最后一片!我以为它不在了。今天它一定会落,我也会死的。”琼珊说。白天总算过去了。暮色中,那片孤零零的藤叶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夜里,北风呼啸,拍打着窗户,雨水从屋檐上流泻下来。天刚亮,琼珊就吩咐苏艾拉开窗帘。那片枯藤叶仍在那里。琼珊躺着,盯着看了许久。“苏艾,我是个坏女孩。想死是有罪的,天意让那片藤叶留着来证明我的坏。你给我拿点汤来吧!”她突然喊道。下午,医生来了,临走对苏艾说:“她很快会好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叫贝尔曼,也是肺炎。但年纪太大,病得很重,恐怕治不好了。”房间里,琼珊平静地靠着床织着一条蓝色披肩。“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亲爱的!”苏艾走过来抱着琼珊说:“贝尔曼先生患肺炎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从我们这儿离开后的第二天早晨,门房发现他痛得动弹不了,全身也都湿透了。他们不清楚他究竟去做了什么。后来他们发现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一块涂抹着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亲爱的,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再想想,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都从来不摇一摇呢?哎,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选文有删改)(1)小说中的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文中画线处三次写到了琼珊躺着“一动不动”这一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略去贝尔曼先生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过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一句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请结合全文进行简要赏析。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8. (17分)阅读课文散步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用得很好,请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2)母亲“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为什么意见发生分歧后,母亲又选择了走小路? (3)当母亲、孩子、妻子都等着“我”来选择走哪条路的时候,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4)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得很慢很仔细?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 (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试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 (2)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句子,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元方时年七岁_尊君在不_元方入门不顾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下列对文意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B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C . 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陈太丘和友人之间的活动。D .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语文老师在“说说我的一件事”口语交际训练课上说:薛宁同学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春节期间,他迎来了爷爷的九十大寿,他的爸爸还为此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薛宁觉得时下玉林正严推“禁炮令”,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响应政府号召,从“我”做起,过一个安全、文明、环保的“绿色年”,可爸爸却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我设宴请客,多放烟花爆竹是尽孝道的表现,况且,我们家住在禁放烟花爆竹的区域之外,我这样做合情、合理、合法。”下面请同学们针对这件事,说说该如何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薛宁的爸爸。请你模拟薛宁劝阻爸爸的现场发言,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00个字内)十、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一)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二)阅读下面小故事,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邻。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让地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