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解读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上).docx_第1页
赏析解读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上).docx_第2页
赏析解读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上).docx_第3页
赏析解读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上).docx_第4页
赏析解读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赏析“ 赏析解读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我们沿着唐诗的发展脉络,从初唐四杰,讲了“沈宋”(沈佺期、宋之问),讲了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讲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于是在盛唐“李杜”、在“边塞田园”到来之时,我们就必须仰望那座唐诗的丰碑,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所谓“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所谓“孤篇盖压全唐”。这样一首伟大的春江花月夜确实是诗歌解读中不能、不该、也不可以绕过的伟大的丰碑。诗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样的春江花月夜,真是读来琳琅满口啊!甚至齿舌生香,让人不禁陶醉!可是这样美的春江花月夜,也曾经在历史中被埋没过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有关这首名作我个人认为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据程千帆先生我的师爷啦,江南四大国学导师之一千帆先生考证,今存的唐人所选的唐诗选本,包括唐人的杂记小说,甚至一直到宋代的比如说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乃至到元代的唐音等各种唐诗选本,都没有选过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甚至不仅是唐诗选本,从唐代到元代的,包括到明初的二十多种这个诗话中,也就是诗歌艺术理论批评著作,千帆先生考证,也都没有提及过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最早收录春江花月夜的,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但是郭茂倩的这个乐府诗集呀,在它的卷四十七其实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共5+7首,五个作者的7首作品,看来郭茂倩也是因为这个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而这个选本又主要是选乐府诗,所以才把它收录其中。也就是说郭茂倩当时其实也没有对春江花月夜另眼相待。一直到明嘉靖年间,也就是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盛开始之后,各种唐诗选本才开始纷纷收录这首春江花月夜。而明清两朝对这首春江花月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从晚清到民国,再到闻一多先生,从“孤篇横绝,竟成大家”,“孤篇压倒全唐”之说,到“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这一首春江花月夜的地位才备受世人重视。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这首诗如此经典,如今已成公认的唐诗的巅峰之作,用世人经常做的老套的比喻,也就是在中国这个诗歌的国度里,唐诗应该是皇冠,而春江花月夜则应该是皇冠上的那颗明珠。那么这颗明珠的光辉,为什么从唐到明,在长达八九百年的时间里,却不被世人所重视,却不能绽放它的光华呢?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它是唐诗皇冠上的明珠,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还是先从文本入手,来看看它的唯美与深刻。春江花月夜的这个诗题呢,是乐府吴声曲,所以郭茂倩会把它收入乐府诗集。相传是南北朝的时候,南朝陈后主所作,旧唐书音乐志里记载说,“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叔宝尝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这也就是说不仅春江花月夜,包括那个陈后主著名的“隔江犹唱后庭花”、他的玉树后庭花,都是那个荒淫的陈叔宝陈后主在穷奢极欲的奢靡生活中,根据齐梁颓靡之风的典型特点所做的艳丽之曲。所以春江花月夜这个诗题呀,原来其实是齐梁艳丽诗风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实在张若虚作春江花月夜之前,那个著名的隋炀帝,他待在繁华的扬州,不愿回京,以至于丢了天下,可见他对扬州的喜欢。事实上,隋炀帝的文才是非常不错的,他也作有两首春江花月夜,当然都是简短的五言体。其一云:“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其二云:“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这两首短小精致的春江花月夜,真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杨广,一个在历史印象中不一样的隋炀帝。杨广的两首春江花月夜,是五言短章,短小精致。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七言歌行,所谓境界廓大无边。只从形式上看,便将诗题中的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写得淋漓尽致。开篇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潮水连海平”是说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几乎与大海连成一片。这当然是诗人的想象。张若虚是扬州人,他和贺知章、张旭、包融并成为“吴中四士”。他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就写于扬州的长江之边。当然具体在什么位置,后代学者也有争议,有的观点是说,是在扬州南郊的曲江边;也有人认为是作于瓜洲古渡旁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是应该在今天扬州江都区大桥镇的扬子江畔。不论怎样,都应该是在扬州的这一段的长江边扬子江边。这里的长江虽然非常开阔,但离入海还远,但诗人展开雄奇瑰丽的想象,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是说春天的时候,江潮已然浩荡,用诗人那俯瞰寰宇的眼睛,就可以看到长江与大海之间,因为春潮始生而相连成片。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广陵潮曾经和钱塘潮一样有名,汉赋大家枚乘的七发写的就是广陵潮。而魏文帝曹丕见到广陵潮时曾惊叹:“嗟乎,天所以限南北也!”所以这一段扬子江面的广陵春潮,虽不像钱塘潮那样奔腾汹涌,但浩大连绵,所以浸润了诗人的想象,才让张若虚脱口而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请注意这个“共潮生”的“生”字,后来张九龄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们为什么都是“生命”的“生”,而不是那个“升起来”的“升”呢?我们说“半个月亮爬上来”,“月亮升起来,”一般说的都是“升国旗”的 “升”、“上升”的“升”,而诗人们为什么都喜欢写“生命”的“生”呢?包括著名的“池塘生春草”(出自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云:“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还有“白云生处有人家”,当然也有“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版本,但是据考最早的版本、最主要的版本,还应该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其实,这“生”字的运用很有讲究。“上升”的“升”,表现的是一种状态,而且它也只是一个状态,虽然它是动态的状态,但“生命”的“生”,表现的却是一种情境有情感、有境界。“生”是孕育、是生长,是有生命,是有灵魂的。(“紫微斗数”的“长生十二神”,生是排在第一的,长生:为人生第一阶段 ,“长生”为人生的开始,是人面世的开端,并非是生命的开始。“长生”所体现的是生命力的开展。它并不是一个人生命力最强的阶段,却是生命力蕴藏最深厚的阶段。所以“长生”所在的宫垣,便带有“开启、悠久、积累、丰厚”的意味。)所以一句“海上明月共潮生”,首联开篇,在不经意之间就赋予了最重要的那个意象“明月”以一种拟人化的生命与灵魂。正是这样的明月才可以与人类的精神、与人类的灵魂、与人类的生命面对面,使之成为这首春江花月夜中,当然后来也成为中国诗词文学,乃至整个古典文学中最丰富、最经典的意象。从“海上明月共潮生”,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在诗词中的地位,几乎无可匹敌。虽然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之前,对明月的描写诗词中不乏其例,但从整个诗歌史的角度上来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明月”在诗词文学中成为最最经典的意象,毫无疑问是有着里程碑式的奠基之功的。事实上,这首春江花月夜虽然写了很多意象,但是它的意象线索就是以“明月”的升浮沉落为主线的。所以开篇四句说的就是“月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当江海浩荡,明月初升,月光与水波千万里澄澈相映,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何处春江无月明”啊!故而在这种感叹中,我们忽然生出一种感觉,这时江海孕育而生的明月,又岂止是明月?而月华初临,水光滟滟,眼中所见又岂止是光亮呢?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定是一轮有生命的对象,所以面对她,诗人才可以打开思想与情感的宝藏,从而借此借用面对明月来面对宇宙、面对苍生、面对人生、面对生命本身。这就是为什么每每我们面对“海上明月共潮生”,面对“海上生明月”,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感动、激动,甚至感动到一时间泪水也要像明月般与潮共生的感觉。我个人就住在广陵对面的长江南岸,也常去扬州的曲江、瓜洲、扬子江畔,每每于明月之夜江畔独步,看着春江潮水,看着明月共潮而生,内心的感动、感怀便如潮似水无声袭来。若在口中不自觉地吟诵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便觉时空逆转、银河倒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