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劝学 语言学概论华师大听课笔记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一 语言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 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 说话 和解码 听话 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有声的口头语言 即口语 3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 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 1 口语 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 书面语 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 口语是第一性的 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 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 更精确 5 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 多了一些成份 三 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1 口语是第一性的 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 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 口语 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 四 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 空间的限制 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 语言和民族 1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 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 犹太民族 3 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满族 汉族 4 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 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 共同的 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 也许是维系一个 民族 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而 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2 不能单凭 互相理解程度 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广东 上海 六 语言与种族的关系 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不是完全没有联系 特别就 语系 而言 两者之间的联 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汉语 汉藏语系都有声调 七 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是 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有关 但是 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 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 不是先天遗传的 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完 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 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八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口语 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 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 又表现为 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 这是一种物理现象 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 字 表示的意义 那是一种心理现象 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 结果和感情流露 第二节 语言的性质 一 语言和言语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杰出的代表和集其大成的学者 他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 1916 开创了 20 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1 什么是语言 言语 1 言语 指说话这种行为和说出来的具体的话 特色 a 具有个人因素 嗓音 用词等 b 说话所用的词语和规则是全社会共有的 2 语言 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 有规律可循的 词语 规则 而又 成系统的那部分 语言 等于 言语活动 减去 言语 3 区别 a 语言是社会的 具有社会因素 全社会约定俗成的 言语是个人的 具有个人因素 特 色 b 语言是主要的 在言语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言语是次要的 从属的 必须使用全社会共 同的词语和规则 c 语言是抽象的实体 是一个均质的系统 言语是具体的实体 2 区别言语 语言的意义 1 纯化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2 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真正地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3 对现代汉语的研究有着理论 实践上的意义 二 语言符号 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物质实体 红 绿灯 1 符号 是指根据社会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 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语言 声音 声音所表示的意义的统一体 2 能指 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索绪尔给其创制的一个专门术语 就是声音 所指 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 内容 例 东 dong 音 能指 意义 所指 3 单纯的初始符号有 任意性 复合符号就没有 任意性 例 菜 是初始符号 具有任意性 白菜 青菜 卷心菜是复合的没有任意性 4 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 强制性 可变性 三者区别 1 任意性 从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声音 跟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 关系说的 二者 没有必然的理据性 2 强制性 从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来说的 语言符号是约定的 3 可变性 从语言符号本身来说的 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都是受社会的约定俗成 具有缓慢性 老板称呼的演变 5 语言符号的 离散性 线性 特征 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 一句话一句话地说 一张嘴不能同时说两个字 两句话 因此 语言符号是离散的 可以分解的 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 线性排列的 这一特征对语言 系统的结构特点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只要掌握几十个语音单位 几千个或几万个不同的语 言单位 再掌握一套把这些 单位组织起来的规律 语法 就可以说出无限的不同的 话 来 就可以传递无限不同的信息 表达无限不同的思想感情 三 语言系统 1 语言系统的系统性 语言不是一堆互相之间没有联系 互不相干的独立存在的符号 而是各种不同的语言符号 根据严密组织规律分层次组织起来 不同单位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制约的 系统 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 语汇系统 语法系统 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这些子系统的系统性时有明显差异的 不平衡的 其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 语言系统性还表现为相对的封闭性 在一般情况下 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 因此 语言系统又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就是语言系统内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语言系 统本身来加以 解释 2 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语言的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 都是分层次的 不是单一层次的 而 且有上位层次 下位层次之分 语素 词 短语 句子 语篇 语素 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词 是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句子 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语篇 是最大的交际单位 3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1 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 句断关系 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 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 间的关系 也体现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 2 聚合关系也称为 联想关系 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 因 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这种关系称为 聚合关系 词类 就是这样一种聚合类或句法功能类 第三节 语言学 一 为什么语言学存在着不同的理论 观点 学说 1 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的科学 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不同的学者对 语言 的 主观认识可以不同 甚至大不相同 不同的理论和学说是由于观察研究的角度不同 侧重 点不同 目的不同 依据的理论不同 使用的方法不同 依据的素材不同等等造成的 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角度 1 是着眼于语言的 本体 也就是重点研究语音 语法 语汇 语义等语言系统内部 的结构规律 2 是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 也就是重点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 的关系和互相影响 3 是着眼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重点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互相关系和互相 影响 2 普通语言学 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3 语言学界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 日语语言学等 4 语言学界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运用的称为应用语言学 1 应用语音学最早指的是语言教学 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 因为最早广泛应用语 音学的理论和成果的社会领域就是语言教学领域 2 实验语音学 机器翻译 自然语言的理解 侦破刑事案件都是应用语音学 二 语言研究的历史 1 古代 a 中国古代哲学家 名 和 实 没有必然的联系 荀子 名无固宜 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 异于约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 约之以命 实 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b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一派认为 名 是由 实 决定的 c 还有一些教授对语言本体进行了相当深入系统的研究 3 历史比较语言学 从 16 世纪 18 到世纪 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懂得的 了解的语言增 多 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照 比较研究 4 传统语言学 一般泛指 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以前的语言学 5 结构主义语言学 20 世纪的一批语言学家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开始集中精力研 究语言 功系统本身内在的规律 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 其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 超越了语言学领域 对哲学 人类学 心理 I 学 社会学等其它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称之为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三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1 从语言学的应用领域来看 1 历史比较语言学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大大提高了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的水平 2 普通语言学的诞生和民族语言规范化使语言学在普及基础教育 民族语言规范化以及 制订语言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从语言对其它相邻学科的影响看 1 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作品长期 以来是语言学的 研究素材 诗律学 修辞学 文章学更是跟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分不开 2 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广泛应用 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语言学家解读了在一块石碑上刻下的这种文字和古希腊文对照的铭文 才解开了古埃及文 字之谜 3 语言学研究的进步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4 语言学和生理学 物理学的结合是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 而语言学进一 步和现代声学研究成果的结合就产生了实验语言学 3 由于语言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是无所不在的 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因而语言学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一 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 世界上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是有声语言 作为人类思想交流 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 语言 借助声音这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态 才能使语言成份物质化 无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 接收 辨别和处理 语言借助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大脑联结起来 离开语音这个物质 外壳 语言就无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 二 语音 虽是一种声音 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区别 1 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 负载着一定的意义 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2 语音本质上是社会现象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一系列物理属性 生理属性 心理属性和社 会属性 三 语音的物理属性 振幅 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轻重 频率 发音体在一秒种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 赫兹 频率的多少决定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四要素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 音质是最重要的一个 他对区别不同的语言形式 从而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1 音高 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韵头 a 韵腹 n 韵尾 3 韵母按韵头的不同分为四类 即 四呼 开口呼 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 u y 的韵母 如 a ou 等 齐齿呼 凡韵头和韵腹是 的韵母 如 a a ou 等 合口呼 凡韵头或韵腹是 u 的韵母 如 u ua uan 等 撮口呼 反韵头活韵腹是 y 的韵母 如 y yn 等 二 复元音 一个音节内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叫 复元音 1 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不同的 1 复元音的几个成份同属于一个音节 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 相连的单元 音则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 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张 2 复元音是一个整体 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 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 音 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个体 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 没有过渡 音 2 由二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 二合元音 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 三 合元音 3 在二合元音中 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 前响二合元音 如 ai ei au ou 在二合元音中 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 后响二合元音 如 ia ie ua uo ye 三合元音又被称作 中响复元音 如 iau iou uei uai 三 复辅音 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 复辅音 汉语没有 印欧语系有 复辅音也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 1 复元音的音质变化是逐渐过渡的 几个元音由一连串的过渡音联结在一起 中间没有 明确的界限 2 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 它们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 中间有 明确的界限 四 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 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 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 或说话的快慢 高低 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 这种现象叫 语流音变 常 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 等 1 同化 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 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他相似或相同 这种现 象叫 同化 同化又可以分为 顺同化和逆同化 1 由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顺同化 Dog s dogs 2 由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逆同化 men mian mem mian 2 异化 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 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这种现象叫 异化 慢 man 慢儿 mar 慢慢儿 mai mar 3 弱化 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 这种现象叫 弱化 汉语的轻音就是弱化音节 1 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阻力减小 发音阻力来说清辅音大于浊辅音 塞音 塞擦音大于擦音 2 元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用力程度减弱 就发音用力程度来说 单元音要弱于复元音 央元音 要弱于其它单元音 3 在有声调的语言里 弱化音节的声调也会发生变化 4 脱落 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 这种现象叫 脱落 五 u 个 ge u e 5 增音 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这种现象叫 增音 北京话 这儿 那儿 有些人说成 这合儿 那合儿 看 说成 kan a 第五节 韵律特征 一 韵律特征 又叫做 超音质特征 或 超音段特征 指的是语音中处音质特征之外的 音高 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1 长短音 声调 轻重音 语调 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 2 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 它们永远只能和音质成份同时出现 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 它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相对值 对比 二 长短音 1 在有些语言或方言里 可以利用一个音的音长差别来区别意义 这种具有辨义功能的音 长区别一般出现在元音上 英语 seat si t 座位 sit sit 坐 2 长短音利用发音的长短区别意义 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 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 时位 三 声调 能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就叫做 声调 有声调的语言就叫做 声调语言 1 声调可以从 调值 和 调类 两个方面来分析 调值 指音节高低升降变化的实际情况 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目前标写声调调值的最通用的方法是 五度表调法 阴平 55 阳平 35 上声 215 去声 51 调类 就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 也就是把单念时相同的调值归纳在一起而建 立起来的类 汉语有 4 个调类 阳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调类是根据调值来划分的 但是调类的名称却不一定是由调值决定的 2 连续变调 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 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 而与单念时不同 这种现象叫做 连续变调 连续变调是一种发生在音节组合之中的语 流音变现象 如 不 的读音变化 3 这种利用音节的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叫做 调位 四 轻重音 孤立的单个音节无所谓重音或轻音 轻重音现象只能出现在音节的组合中 1 重音 1 音节组合中某个或某些音节听上去比较突出的现象叫做 重音 带有重音的音节就 是重音音节 2 重音通常是由音强 音高 音长 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 而不是 仅仅同音强的增音有关 3 重音又分为 词重音 句重音 词重音指出现在多音节单词中的重音 词重音按照它在词中所处位置的情况 可以分为 固定重音 自由重音两类 句重音指的是 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 它通常落在句子中的某个词语上 是句子语音形 式的一个部分 4 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 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音位 这种非音 质音位叫做 重位 2 轻音 1 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较微弱的现象叫 轻音 标写轻音的方法是 在轻音音节前加上一个小圆点 东 西 2 轻音的特征同音强 音高 音长 音质等方面的变化都有关系 而并非同音强的减弱 有关 3 轻音可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boli 剥离 bo li 玻璃 五 语调 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感情 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 长短 强弱等方面 的变化叫做 语调 语调不是部分语言而是所有语言里都有的语音现象 而且凡是句子就都一定有语调 从句重音 长短 高低三方面对语调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 句重音 是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 它不涉及词义 而只同全句的意思有关 句重音又分为两种 节律重音或语法重音 强调重音或逻辑重音 1 节律重音 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节拍群里作为节拍群中心的那个词语要读得略重一些 这种重音就是 节律重音 自然而然的带上 2 强调重音 有时说话人为了突出句中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 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个词 语的读音 这种重音就是 强调重音 有意带上 3 节拍群 句中的停顿把一句话分成若干段落 句中这种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 节拍群 我们学校 来了一位 语文老师 有三个节拍群 2 长短 人们说话 有时要把句子中的音节发得短一些 或长一些 这种句子中音节的 缩短和拉长就是 长短 表示命令语气的句子中的所有音节都要发得比较短促 3 高低 人们说话时 有的句子的音高要逐渐升高 有的句子的音高要逐渐降低 这种 全句音高的升降变化就是 高低 1 全句音高变化大体上可分为 低调 降调 高调 升调 两种 低调常用来表达陈述 祈使 感叹等语气 高调常用来表达疑问语气 2 在非声调语言里 音节没有固定的 与词义相关的声调 一个音节无论用什么调子来 读 都不会引 起词义的改变 因而允许以一个音节内部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升降变化来 构成语调 如 英语 Here 3 在声调语言里每个音节都是固定的 与词义相关的声调 音节内部的音高升降变化已 经担负了区别词义的功能 因而不允许再利用这种升降变化来构成语调 表达语气意义 否则就会引起词义的改变 如 八 拔 把 爸 第三章 语汇 第一节 语汇的性质 一 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1 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2 语汇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 是词和语的汇集 是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 而 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二 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1 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 又有理据性 衣 是任意取得 起初的词 复合词 同源词 外衣 雨衣具有理据性 2 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 又有民族性 如 水 书大家都有这些叫法的物体 吃败仗的 吃 具有民族性 其它国家不用这词 3 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 又有稳定性 语汇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 它要受到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制约 有极强的稳定 性 活跃 老板 一词最早指唱戏的人后指商人现泛指领导 稳定 马路 不能说 车路 窗户 指窗 不指户 三 语汇和语汇学 1 研究语汇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以及语汇的结构关系和类别的学科就是 语汇学 2 语言结构的三种分法 1 按传统语言学分 语音 语法 语汇三个要素 2 按现代语言学分 语音 语法 语义三个要素 3 本书分 语音 语法 语义 语汇四要素 3 本书讨论的语汇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语汇的类聚系统 语汇的构造形式 第二节 语汇的类聚系统 一 语汇系统的不同类聚关系 1 语汇既包括 词 也包括 语 这是因为词和语都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而且都具有 意义凝固 形式固定的特点 因此 语汇的类聚系统首先因分为 词 和 语 两大类 2 词 实际上既是语汇单位 又是语法单位 即 最小的 音义结合的 能独立使用的 语言单位 3 语 只是语汇单位 不是语法单位 语 的定义就是 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但意义 比较凝固 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 类型有 专用名词 成语 惯用语 谚语等 二 词的分类 1 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 1 分类 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 2 汉语词的音节的多少反映了汉语词的特点 特别是区分文言词 白话词语 3 汉语双音节化的作用 同音词少了 多义词少了 韵律的作用 一衣带水 原为 一 衣带水 双音节化 为 一衣 带水 2 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 语素 最小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 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1 分类 单纯词 手 单音节词 参差 连绵词 扑通 拟声词 猩猩 叠音词 咖啡 音 译词 合成词 学校 两个以上的语素 2 单纯词与单音节词的关系 单音节词 单纯词 单纯词 单音节词 3 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 1 一般语言 同音词 语音相同的 同形词 语形相同的 拼写 拼法 2 汉语词的语形关系 同音不同形 一 衣 依 医 伊 同形不同音 乐 音乐 快乐 行 行走 银行 同音不同形 白纸 白字 一朵花 花钱 a 语音偶合 音译外来词 砖瓦 瓦特 b 历史音变 事 试 南 难 合 河 历史上并不同音 c 词义分化 水管 管理 从竹管钥匙 管理 4 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类 1 按词的地位分 基本语汇 特点 产生的历史长 使用的范围广 构词的能力强 非基本语汇 特点 历史比较短 使用范围较窄 构词能力较弱 一般语汇 语汇的任意性 一致性 稳固性往往是基本语汇的特点 语汇的理据性 民族性 活跃性是由一般语汇体现出来 包括 a 新造词 克隆 互联网 b 古语词 历史词语 鼎 格格 文言词语 余 诞辰 c 方言词 某一地域中使用的语言 但被全社会接受 比较广泛使用的词 啥 干啥 咋 咋样 d 外来词 也叫借词 是从外民族中翻译或借用的 汉语接收外来词的分法 a 纯粹音译 沙发 咖啡 b 半音译半意译 新 西兰 芭蕾 舞 c 音译兼意译 幽默 可口可乐 2 按词的用途分 常用语汇 非常用语汇 根据词的使用频率上说的 高 低 通用语汇 专用语汇 根据词的使用范围上说的 5 常用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 基本语汇 根据词产生的历史 使用的范围 和构词的能 力来说的 常用语汇 根据词在一定语料中出现的频率来说的 基本语汇一般都是常用语汇 三 语的分类 语即固定词语或熟语 大致分为 专用名词 惯用语 习语 俚语 谚语 俗语 成语 寓言故事 历史事件 歇后语 谐音或比喻双关 简缩词语 北大 第三节 语汇的构造形式 一 语素和词 1 语素 是最小的 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玻璃 手 2 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汉语的字不一定都有意义 玻 璃就不可能是语素 使有意义的汉字也不一定只有一个意义 开会 会计 还有的字有多种相关意思 他死了 脑子太死 死不认帐 异读 同音 合音 多义的字有几个意义就有几个语素 无论那种语言 字是文字单位 音节是语音单位 语素是语汇单位 同时也是语法单位 它们有一定的联系 但并不能简单对应起来 3 语素的类型 汉语 1 成词语素 可以单独成词 可以单用 走 沙发 不成词语素 不可以单独成词 不可以单用 机 子 第 2 自由语素 既可以单独成词 又可以单说 去 好 不自由 黏着 语素 不可以单独成词 或不能单说 子 能单独成词 但不能单说 的 呢 3 定位语素 在词或词组中位置固定 把 被 前置 的 了 后置 不定位语素 在词或词组中位置不固定 人民 工人 4 实义语素 有实在的语汇意义 人 写 虚义语素 没有实在的语汇意义 只有语法意义 的 呢 分析 的 的语素类型 成词 黏着 定位 虚义 4 外语语素的分类 1 成词语素 词根语素 book 虚词语素 of 2 不成词语素 构词语素 词缀 er un 例 work er 改变词性 构形语素 词尾 s ed 表示复数 时态 二 词的构造 1 成词 单个语素直接形成的词 如 人 手 1 直接成词 由一个语素直接形成的单纯词 如 实词 自由 不定位 实义等语素形成 花 走 参差 虚词 黏着 定位 虚义等语素形成 了 呢 把 被 2 转化成词 由一个或多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形式再形成单纯词 变性成词 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开会 会唱歌 a 兼类词 锁 名词 动词 热 形容词 动词 b 轻重音的位置变化 大意 名词 大意 形容词 变形成词 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 英语 a 逆序成词 把原来只有合成词形式没有单纯词形式的词 反向截取其中一个语素再形 成单纯词 这种单纯词也叫 截搭词 安 安培 瓦 瓦特 b 简缩构词 不是指简缩词语 而是指已经凝固定型为典型单纯词的那一类 如 APEC 亚佩克 亚太经合组织 2 语汇构词 构词 就是由两个以上语素组合而产生一个合成词 分 复合构词 附加 构词 重叠构词 1 复合构词 词根语素加上一个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也叫复合式合成词或复合词 陈述式复合词 胆怯 性急 主谓关系 偏正式复合词 皮鞋 狂热 有时可以用反义词比较 支配式复合词 悦耳 动人 有使 关系 理事 董事 并例式复合词 解放 动静 相关 相近或相反 补充式复合词 充满 改善 表示动作行为和相关结果的意义 动 形 2 附加构词 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也叫附加式合成词或派生词 前缀式派生词 老虎 第一 阿姨 可怜 后缀式派生词 锤子 木头 绿化 热乎乎 中缀式派生词 古里古怪 吊儿郎当 老式 老调 瓜子 健儿 这里的 老 子 儿 都有自己的意思不是派生词 3 重叠构词 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 也叫重叠式合成词或重叠词 名词性重叠词 爸爸 星星 副词性重叠词 偏偏 渐渐 常常 多重重叠词 骂骂咧咧 婆婆妈妈 区别 重叠词 妈妈 星星 刚刚 形形色色 合成词 一个语素可以单用 叠音词 姥姥 猩猩 单纯词 一个语素不可以单用 重叠形式 走走 试试 3 语法构词 即 构形 英语 广义的构形 词的后缀形式 具有标示词类的语法作用 tion ly 狭义的构形 指纯粹的词尾形式 ed ing s 三 语的构造 语是由词构成的固定词组或熟语 1 语的总体构造特点是 结构的固定性和整体性 不能颠倒 插入 替换成份 2 语的结构基本上就是 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 但又有各自的特殊格式 1 专有名词 多是偏正词组 偏正复合词 中国人民大学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2 简缩词语 偏正式 民警 能源 安理会 支配式 整风 扫盲 出入境 并列式 厂矿 语文 工农兵 3 惯用语 主要有三种结构 三字格的述宾词语 支配式复合词 如 泡蘑菇 走过场 三字格的偏正词组 偏正式复合词 如 冷板凳 闭门羹 两个成份构成的并列词组 并例式复合词 如 有板有眼 捶胸顿足 4 成语 大多是四字格的 但结构上却相当复杂 几乎可以包括所有的复合词或词组的 形式 并列式 深谋远虑 呕心沥血 支配式 顿开茅塞 另起炉灶 偏正式 空中楼阁 不速之客 陈述式 胸无点墨 草木皆兵 差不多是复句的 不劳而获 斩草除根 阳奉阴违 亡羊补牢 5 谚语 的结构形式大多数相当于句子 单句 远亲不如近邻 瑞雪兆丰年 复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6 歇后语 结构最特别 省略了后一句的复句形式 瞎子点灯 白费蜡 四 词语和词组的区别 语形式上像词组而在意义和用法上更接近词 即结构固定 意义固定的语言单位 词组往往是临时的组合形式 不具有结构固定和意义凝固的特点 1 其中至少有一个成份肯定不能独立成词 只能是语素 或称作 唯素语素 巨大 雨 衣 2 有一部分组合形式更接近典型的词组 离合词 又称 词组词 是指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 但在结构的组合性和意义的 搭配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语汇单位 离合词中间可插入某些成份 而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 的扩展 如 写字 写个字 写一手很漂亮的字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的性质 一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语法规则是一种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二 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1 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所谓 抽象 指的是 对具体东西进行类的概括 1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 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2 桌子 思想 就可以建立 名词 这个类 这就是从词的用法对语法单位类别的抽 象 3 搬桌子 谈思想 可以归为 动宾结构 这是从结构形式对用法关系类别的抽象 4 look teach 后面都可以加上 ed 放 挂 后面都可以加上 着 表示动作 后状态持续的意义 这些是从形态或格式对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 2 语法规则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所谓 递归 指的是 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1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用的规则 可以造出成千上万的句子 句子中各自长度不同 但他们始终是相同的 主语 谓语 和 动词 宾语结构的套叠 小李 来过上海 小王 知道小李来过上海 主 谓 主 谓 动 宾 动 宾 3 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所谓 系统 指的是 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 他做完了作业 他把作业做完了 他喝醉了酒 不能说 他把酒喝醉了 4 语法规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所谓 稳定 指的是 语法规则变化现象比较少 变化过 程比较缓慢 三思而后行 有了稳定的语法规则 在相当时期和范围内人们在说话时才能心照不宣 运用自如 造 出一句句能够顺利进行交际和互相了解的话来 三 语法和其它一些现象的关系 1 语法和语音 语音是指 语言的发音 包括字词的发音 音节的轻重 单位之间的停顿 句子末尾的语 调等等 语音形式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 或者说语法现象就表现为语音差别 1 我 想起来了 2 我想 起来了 动补 动宾 2 语法和语汇 语汇是指 语言中使用的词语 包括词语的意义 用法和类别等等 这汤不热了 1 形容词 烫 2 动词 烧 3 语法和修辞 修辞是指 对语言中表达的要求 包括词语选用 辞格运用和句式调整等 太阿 Q 名词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 十全十美 偏正 食全食美 主谓 谐音双关 4 语法和语境 语境是指 说话时的环境条件 包括特定的场所 对话人和上下文等 一张动物园 看起来是量词误用 其实是 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 这句话在特定 的场所 公共汽车 的成份省略 5 语法和逻辑 逻辑是指 语言表达内容的规律 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 二者密切 打扫卫生 救火 逻辑上好像不通 打扫 的不是卫生 救 的也不是火 这是约定俗成 不能说是错句 第二节 语法研究的内容 类别和单位 一 语法和语法学 1 语法有两个概念 1 客观存在的语法 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也叫 语法规律 2 主观认识的语法 即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时的语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做出的 归纳和说明 这才是所谓的 语法规则 这种意义上的语法又可以称作 语法学 二 语法研究的内容 1 是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区分的 历时语法 与 共时语法 1 历时语法 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 动态地研究语法 被 最早是 遭受 后 跟动词 最后被字句 2 共时语法 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 静态地研究语法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用法 3 一般说的现代汉语用法就是一种共时的用法系统 历时和共时又是相对的 2 根据语法研究的用处区分 教学语法 和 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 1 教学语法 进行语言教学拟定的语法 特点是 规范 实用 2 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也称作计算机语法 特点是 精确 可靠 3 是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区分的 普遍语法 与 个别语法 1 普遍语法 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 其意义在于开发人类语言中共同的 语法机制 2 个别语法 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 如 汉语语法 英语语法 三 语法现象的分类 1 一种研究是把语法分为 词法部分 句法部分 这是传统语法学提出来的 研究对象主 要是 印欧语 1 词法 也称 形态学 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 2 句法 又称 造句法 主要说明句子成份和句子类型 2 一种研究是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 组合规则 聚合规则 1 组合规则 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互相如何搭配的关系 哪个成份在前 哪个成份在后的问题就由组合规则来管 组合规则实际上就是 语法结 构 的构成规则 组合其实不是一个一个成份的组合 而是一类一类成份的组合 2 聚合规则 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 聚合规则实际上就是 语法成份的归类规则 3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互相依存的 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语法成份都处在既可能跟别的成份替换 聚合 又可能跟别的成份 连接 组合 的关系之中 另一方面可以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组合规则是现实的 3 还有一种研究是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 核心语法层面 外围语法层面 1 核心语法 指句法结构规则 2 外围语法 则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 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四 语法的单位 1 语素 最小的 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2 词 最小的 有意义的 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3 词组 有意义的 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4 句子 由若干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 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 前后有较大 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 句号 问号等 的语言单位 能独立能交际 5 句组 句群 语段 篇章 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 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 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 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 6 各种语法单位相互之间实际上具有不同的关系 量变关系 质变关系 第一级 1a 语素 1b 语素组 第二级 2 词 3 词组 量变 质变 第三级 4 句子 5 句子 第三节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 形式和意义是语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 语法形式 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 词形的变化形式 还是成份的组合和类别形 式 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 就都是 语法形式 反之 只体现个体 意义或只有个别作用的形式 就不是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2 词语的意义有两种 一种是只属于个别词的具体意义 词汇意义 街道 楼房 汽车 另一种是从一类词的共同形式抽象出来的意义 词的 语法意义 一辆汽车 开汽车 3 句子的意义也有两种 一种属于个别句子即只是词语搭配所表达的意义 这种一个句子区别于另一个句子的意义叫作结构的语句意义 或叫作词语的搭配意义 另一种从一类句子的共同形式抽象出来的意义 结构的语法意义 主谓 动宾 4 语法意义 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 就是 语法意义 反之 只属于个别词语或个别句子的意义就不是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就是语法形式所体现 的意义 5 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二者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 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 非简单对应 相互有复杂的关系 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 有的是一种形式对应多 种意义 还有的是多种形式对应一种意义 二 语法形式的几种主要手段 1 语法手段 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 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 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 语法手段 2 语法手段又可以先分成 词法手段 和 句法手段 两大类 词法手段 凡是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手段 句法手段 凡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就是句法手段 3 词法手段主要包括 词形变化 词的轻重音 词的重叠 三个小类 1 词形变化 就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一般汉语没有 综合手段 包括附加 屈折 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 附加 即在词的前面 之间或后头加上词缀 如 book s bopks 表示复数 屈折 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 如 man men 复数 get got 过去式 异根 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 如 go went 过去式 零形式 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 如 books 是通过加词缀 s 后表示复数 book 就表示单数 因此 单数就是用零形式 表示的 2 词的轻重音 就是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英语有时用词的重音区别动 名词 汉语较多利用轻声的形式 东西 东 西 3 词的重叠 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名词或量词重叠 人 人人 件 件件 动词或动词语素重叠 看 看看 帮忙 帮帮忙 研究 研究研究 形容词或形容词语素重叠 大 大 的 喷香 喷香 雪白 白雪白 4 句法手段 主要包括 虚词 语类选择 语序 和 语调 四个小类 1 虚词 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辅助词 have shall will wonld 功能词 介词 连词 语气词 2 语类选择 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的形式 从词对结构要求上说是看什么类的词能进入某个位 名词能进入主谓结构的主语位置 但很少能进入谓语位置 从结构对词的要求上说是看那些词类的组合能够成立 名 动 主谓结构 动 名 动宾结构 副 名则不能成立 3 语序 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的形式 汉语语序的作用比较大 4 语调 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 重音 停顿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5 以上 7 种语法手段还不全面 一般可据此把人类语言分成两大类 1 主要使用词形变化 词法 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 如 俄语 德语 叫 作 综合性语言 2 主要使用虚词 句法 语序等语法形式的语言 如 汉语 英语等 叫作 分析 性语言 三 语法意义的几个主要范畴 1 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 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 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 叫做 语法范畴 2 语法范畴也可以大致分成 词法范畴 和 句法范畴 两大类 1 词法范畴 凡是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 词法范畴主要有 体词属性范畴 和 谓词属性范畴 体词属性范畴 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 即 性 数 格 有定无定 a 性 范畴 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属性的一组特征 俄语 德语名词都分 阳性 中性 和阴性三类 b 数 范畴 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 一些语言的数范畴只是把可数的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 在汉语中并没有严格的数范畴 c 格 范畴 即表示名词与其它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 英语有 汉语无 d 有定和无定 范畴 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The book 有定 a book 无定 名 动 有定 客人来了 动 名 无定 来了客人 谓词属性范畴 主要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意义 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 时 体 态 人称 a 时 范畴 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 汉语 曾经 正在 将来 英语 will shall be going to b 体 范畴 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 汉语 了 表示完成 着 表示持续 过 表示经历 起来 表示动作开 始 下去 表示动作继续 动词的重叠表示短时和尝试动作等 c 态 范畴 即表示动作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 主要分成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 我买了一个杯子 施事 杯子打破了 受事 d 人称 范畴 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 俄语在这方面较典型 汉语没有人称的一致性 2 句法范畴 凡是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句法范畴 句法范畴可以分为 类别范畴 和 关系范畴 两类 类别范畴 这是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语类选择 动 名 副等词 关系范畴 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 学生家长 学生和家长 学生的家长 3 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在语法范畴方面的差异 a 主要使用形态变化等综合性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 词法范畴的内容就比较丰富 b 主要使用虚词和语序等分析性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 句法范畴的内容就比较丰富 第四节 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 一 词和句子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 1 词和句子都既是基本单位 又是最终单位 他们可以把各种语法单位联系起来 2 表面上看 语言中有语素 词 词组 和句组五种语法单位 加上语素组就是六种 其中好像语素最小 句组最大 3 其实严格说 语素只是构词的基本单位 而词则是造句的基本单位 句子则是表达的基 本单位 4 从另一个角度说 语素或语素组可以形成词 所以词又是构词的最终单位 词或词组可 以形成句子 所以句子又是造句的最终单位 5 从构词和造句看 词就既是构词的最终单位 又是造句的基本单位 从造句和表达看 句子 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 同时又是表达的基本单位 6 也可以说 词和句子是既能联系低一级单位又能联系同级单位的语法单位 所以说词和 句子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单位 二 为什么说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主要是指应用于词和句子的规则呢 1 词和句子都同时可以建立聚合类和组合类 他们可以把两种语法规则联系起来 2 词是造句层级 单位 聚合类和组合类的核心单位 句子是表达层级聚合类和组合类的 核心 三 为什么语素是最小的一种语言单位 但它在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特别重要 1 从形式角度说 它只是用来构词的单位 本身很难建立聚合类和组合类 2 从意义角度说 语法分析也不太需要语素这个单位 四 词的聚合和词类 1 词类这个概念在语法上十分重要 他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 词的 类 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桌子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替换门 椅子等 一朵花 花钱 花在语音上是同音词 一朵花 花布 花在语汇上叫多义词 花 1 是名词 花 2 是动词 花 3 是形容词 这种分类就是词类 2 划分词类的标准 形态标准 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 没有综合性语言 意义标准 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 不科学 突然 形 忽然 付 意义差不多 分布标准 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 最具有普遍性 这三条标准中只有分布才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 而形态变化和语法意义都只不 过是这种聚合关系的体现 所以 虽然分布是词类本质属性 但在具体区别词类时 形态 和意义也可以作为参考 3 各种语言的词类划分的共同特点 1 各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词类 也都有一些特殊的词类 2 各种语言的主要词类都可以根据某种共性往上归大类 也可以根据某种个性往下分 小类 一般语言中的词类都首先可以分成两大类 或者说各种词类都可以向上归为两大实词和 虚词 a 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等 共同点是 可以充当主语 谓语 状语 定 语等句法成份 都有实在的语汇意义 位置不固定 数量开放等 b 虚词 如助词 介词 语气词 连词等 共同特点则相反 一般不充当句法成份 没有 实在的语汇意义 位置规定 数量封闭等 实词和虚词都可以再往下分成次一级的大类 如实词一般可以分成分布性质对立的体词 和谓词两类 a 体词主要指 名词 代词等 常作主宾语 不能作谓语 b 谓词包括 动词 形容词等 主要作谓语 一般不能作主宾语 3 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是典型的某类词 也有一些词则可能是边缘的或跨类的词 一朵花 花钱 眼花的 花 就是跨名词 动词 形容词的分布 意义对立跨类词 名词偶尔也有跨形容词分布 一种机械 很机械 这就是边缘类词 跨动词和名词的分布 但无论作动词还是名词意义都差不多 就是兼类词 学习外语 政治学习 既有名词又有动词 五 词的组合和词组 1 词与词的组合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 就构成词组 词组作为一种语法单位 它与词这种语法单位实际上是同质 造句单位 不同量的关系 从聚合角度看 词组与词相同 它们具有相同的句法功能 都是造句单位 从组合角度看 词组与词就不同 它们具有不同的成份数量 词组大于词 a 我 看 电影 词 b 我 经常看 新电影 词组 2 可以把词组分为两大类 词组主要利用了语序的语法手段 叫作 基本词组 词组主要利用了虚词的语法手段 叫作 特殊词组 1 基本词组 主要包括五种类型 主谓词组 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品购买带安装合同范本
- 家人车辆互换协议书范本
- 天然气专项规划合同范本
- 小货车生意转让合同范本
- 委托货物运输代理协议书
- 品牌产品合作协议书范本
- 外包合作协议当劳动合同
- 实训协议算不算劳动合同
- 店面充值资金监管协议书
- 工人临时住房安全协议书
- 中国书法史课件
-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 《古文观止 上下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YC/T 210.2-2006烟叶代码第2部分:烟叶形态代码
- 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课程机器人技术课程大作业
-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5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施工方案)二期混凝土施工方案
- 钢结构简支梁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习题集
- 课堂因“融错·容错·溶措”而精彩
- 《简爱》课本剧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