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共20题;共60分)1. (3分)图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A . 蒸腾作用B . 光合作用C . 呼吸作用D . 分解作用2. (3分)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要通过如图哪一种组织向上运输( ) A . B . C . D . 3. (3分)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哪种细胞会增多?( )A . 红细胞B . 白细胞C . 血小板D . 淋巴细胞4. (3分)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要通过如图哪一种组织向上运输?( )A . B . C . D . 5. (3分)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 . 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 . 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D . 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6. (3分)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CO2净吸收速率=光合作用CO2吸收速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d点一定上移B . 适当增强光照,a点将左移C . 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D . CO2浓度为b时,甲乙光合作用强度相等7. (3分)如图为人体肺泡处气体交换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处血液鲜红,形成了氧合血红蛋白B . 心脏与甲之间具有静脉瓣C . 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动脉D . 血液流经乙处后先进入左心房8. (3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1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2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前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B . 图2中叶片上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 . 图2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3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9. (3分)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 . 有机物B . 水C . 无机盐D . 氧气10. (3分)右图是健康成年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中标号1、2、3所示结构共同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B . 图中a、b处的生理过程分别是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C . 图中结构2内的液体叫原尿,5内的液体叫尿液D . 与1内液体相比,3内液体中尿素的含量降低11. (3分)科技人员在密闭的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晴天环境下对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MN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B . Q点植物中的有机物比M点多C . P点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相等D . N点与P点间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12. (3分)科学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中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 . 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 . 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C . 叶片B变蓝,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 . 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13. (3分)将一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如图所示,花盆中泥土湿润)从阴凉处转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内,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中,会明显增强的是(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根的吸水作用A . B . C . D . 14. (3分)如图所示,用透明塑料袋将植物的叶片包扎起来,浇水后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有水珠产生。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选材说明:应选择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干旱地区的植物进行实验B . 步骤分析:置于阳光下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快出现C . 现象解释:袋内的小水珠主要由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液化形成D . 实验结论:气孔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15. (3分)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 运输氧气B . 运输二氧化碳C . 运输养料D . 运输废物16. (3分)如图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各项中,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 A . 血液流经肺部时对氧气含量的变化B . 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C . 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尿酸含量的变化D . 血液流经大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17. (3分)下图所示是人体小肠绒毛和植物根毛结构,对两者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都属于器官层次B . 细胞中都有液泡C . 都能增大吸收面积D . 都能吸收水和蛋白质18. (3分)我国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久坐伤肾;西医认为肾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作用非常重要,多喝水能护肾。下列有关肾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B . 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减少,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加C . 肾脏对人体内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D . 尿液中出现一定量的血细胞、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病变19. (3分)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A .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 .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 .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 .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20. (3分)当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 .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B .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C .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 .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二、 填空题(本题共 7 小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共7题;共36分)21. (4分)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下图是植物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的示意图。图中过程1发生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区,过程2中运输物质的结构是茎中的_(选填“筛管”或“导管”)。 22. (4分)我县石梁风景区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 (1)景区内空气特别清新、湿润,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与其有关的植物生理作用主要有_。 (2)暑假,某研究小组在景区内测定了某株植物在晴朗的一昼夜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_(选填“甲”或“乙”),在此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最多是图中的_点(用字母表示)。 23. (6分)小科爷爷最近身体不适,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规等检查,经诊断患了糖尿病。请用图中序号或字母完成下列问题:(1)图1是检查肺部时,爷爷在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后,分别被拍摄的两张胸部X光片,其中白色虚线所围的区域为肺的位置。吸气后闭气不动时所拍摄的X光片是_。 (2)爷爷的尿检结果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图4中_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3)爷爷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图2中_吸收进入血液。(4)通过皮下注射到爷爷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3中的_。24. (6分)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由成对的_细胞构成的,它是_和_的门户。25. (6分)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脂肪,在_(填写参与消化的消化液)的作用 下,在小肠处最终消化成_进入了血液。 (2)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分析该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_; (3)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你认为原因是_。 26. (6分)图1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字母和数字均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食物在处最终分解成_等才能被人体吸收。 (2)雾霾中的PM2.5能够从空气中进入人的血液,当血液流经时,肺泡里的PM2.5均按穿过细胞的方式,经血液循环直达小肠毛细血管处的组织细胞间隙,至少经过_个细胞才能完成。 (3)血液到达心脏时,防止血液从图二中的b流到a的结构是_。 (4)某同学体检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尿液中有葡萄糖,根据图2分析,医生对其体检结论可能是_(填序号)发生病变。 27. (4分)如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计算获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1)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该气体的量为_(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如对照组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_。 (3)理想条件下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相关问题: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1.01.752.53.253.753.53.5黑暗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g/h)0.50.751.01.52.253.03.5若实验过程中昼夜一直不停光照,则温度约为_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若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处理,则24小时内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的温度约为_。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 (共5题;共39分)28. (9分)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部分实验操作步骤,请分析回答: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A . B . C . D . (2)步骤中对实验用的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目的是设置_实验。 (3)步骤中,叶片的见光部分(甲)变成深蓝色,叶片的遮光部分(乙)不变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_(填“淀粉”或“蛋白质”)。 (4)对照实验叶片甲、乙两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9. (6分)小科同学对“光照强度是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准备5组如图1所示的装置,编号1-5,在广口瓶中各加入500ml浓度为0.01g/ml的碳酸氢钠溶液。取5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5装置中。晚上5组装置用5个100W白炽灯分别在离装置70cm、60cm、50cm、40cm、30cm处照射,并照射相同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量,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绘制折线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交流与讨论】(1)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相同的照射时间,金鱼藻离光源的距离越近,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越多,此气体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_。 (2)本实验中放置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为装置内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_。 (3)【实验反思】实验收集的气体量少于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气体量,原因是_。 30. (9分)图甲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CO2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经过相关计算,根据细玻璃管内红墨水的移动距离可获得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得装置a中平均1h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装置b中平均1小时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丙所示。(本次实验假定绿叶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1)图甲中a组实验的作用是_。 (2)图丙中P点的含义是_。 (3)当光照强度为10kLx时,这片绿叶平均1h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体积为_mL。 31. (6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小徐设计了一个实验:准备四套如图装置,在瓶中各加入500毫升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把等量的长势相同的黑藻放入装置中,将它们在暗室中置于功率为100瓦的台灯下等距离照射,30分钟后停止光照,测量氧气的体积(毫升),实验重复三次,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碳溶液浓度12340.01%0.02%0.040.08%氧气体积(mL)第一次5.012.021.021.2第二次5.311.520.020.3第三次5.012.020.019.7(1)该实验通过测定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沦是_; (3)表中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08时,氧气的体积并没有明显增加,原因是_; (4)特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向广口瓶中注入二氧化碳溶液并用冷开水充满时,操作不太方便,请提出简单的改进措施_。 32. (9分)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 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 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 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_。 (2)在实验中设置 A 试管的目的是_。 (3)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要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_。 四、 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第 33、34、35 小题各 6 (共6题;共45分)33. (6分)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在大气中。下表中的数据显示了一株植物在一天的主要时段内散失水分的量。 时间散失水分的量/克时间散失水分的量/克7:00-8:0019017:00-18:002139:00-10:0020919:00-20:0019011:00-12:0022121:00-22:0010013:00-14:0023323:00-24:009015:00-16:00227(1)水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填字母)。 A . 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B . 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C . 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D . 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2)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可以发现,该株植物一天中散失水分的量最多的时段是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请你推测该株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量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4. (6分)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它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1)一颗小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同化作用_异化作用;(2)森林可提供生物各种食物,同时也为生物提供氧气,请问在森林周围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_,(选填“清晨”、“正午”、”傍晚”)并说明理由_。 35. (6分)据报道,纺织厂下岗工人张某被有关媒体“包装”后,迅速蹿红,一跃成为“营养大师”,由他们策划出版的书籍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销量迅速突破400万册,该书鼓吹人们通过吃绿豆等进行“食疗”。当时,因喝绿豆汤过量导致腹泻的病人有所增加,卫生部称张某的“营养专家”身份系造假。(1)绿豆汤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_;(2)当绿豆被食用进入消化道后,绿豆中的成分被消化的主要部位在_36. (9分)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表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食物所含的七大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直接进行过程的有机物是_。 (2)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_。 (3)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_(填器官名称)形成尿液。 (4)、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_作用。 37. (9分) 2018年10月21日,湖州太湖半程马拉松正式开跑。马拉松是一场考验运动员体力和意志的比赛。 (1)比赛过程中,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_。 (2)为了保证运动员人身安全,组委会要求运动员赛前进行体检。图是人体尿液形成示意图。某人在尿检中,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则其可能出现异常的生理过程是_。(填图中序号和生理过程的名称) (3)某运动员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_异化作用的结果(选填“大于”“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下册Module12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胡桃木好还是橡木好
-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2026年高三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走向整体的世界(含解析)
- 老年人公卫课件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册6月期末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SectionB课后培优练(含答案)
- 2016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启航初二 执笔新章】开学第一课课件
- 配网监理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作文教学计划
- 记者证考试复习题库汇总(含答案)
- 餐饮空间案例分析
- 第三章卫星链路设计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 计算流体力学完整课件
- 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联系方式汇总
- 行政主管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 2023版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化学)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传动技术》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