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总结第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要点总结 第四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文化用地等 当集聚效应使得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地空间足够大、布局足够集中,则形成了功能区。 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2、 常见功能区 3、 中心商务区(了解) (1) 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2) 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地价最高 (3)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4) 建筑物高大密集 (5) 双重性,既是商业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6) 多为公司总部、大银行、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等 (7) 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明显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1、经济因素(地租水平)(主要因素) (1)与市中心距离 地租水平随着与市中心距离从近到远,而由高到低。 受与市中心距离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付租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因而,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形成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同心圆模式。 (2)交通通达度 2、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有影响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1、工业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的原因 (1)降低成本(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2)保护环境 (3)交通便利 2、工业区布局的环保因素 (1)排放固体废弃物的工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总结 )排放大气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垂直地带或下风向 (3)排放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或远离水源地 (4)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建设防护林带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等级 1、 划分依据:人口数量 2、 划分标准 100万以上:特大城市 50万100万:大城市 20万50万:中等城市 20万以下:小城市 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小城镇 3、 城市服务 4、城市等级提高的基本因素(以上海为例) (1)地理位置: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出海口。 (2)交通: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内河航运、海运、航空等交通便捷。 (3)资源: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端和太湖流域下游,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以及充足的农产品、水资源、原材料供应。 (4)人口:位于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二、城市等级体系 1、 (了解)概念:不同等级的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就构成了城市等级体系。 2、 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德国中小城市发达,并分散在全国,使得德国人口的分布比较均匀。 3、 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 1、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 / 总人口 2、表现: 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聚 乡村变为城市 城市等级提高 城市数目增加 城市人口增加(衡量城市发展是否合理)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发展是否合理)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加(衡量城市化水平) 3、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4、(了解)意义: (1)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城市化改变了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城市化进程 1、(了解)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全世界最早开始)城市化缓慢(19世纪)城市化迅速(20世纪)郊区城市化英格兰中部城市带(20世纪下半叶,即战后)逆城市化(80年代,市中心调整产业结构,注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再城市化 2、规律 3、地区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地理要素改变 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 岩石圈:城市土地质量下降 水圈:改变水循环(径流加速,蒸发减少,降水增多,下渗减少,水量减少,水质下降) 大气圈:太阳辐射减弱,“热岛”现象,密集建筑群使风速减慢、风向错乱 2、 环境污染 3、 措施 (1) 生态城市:一则在生产生活和交通各方面,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二则发展城市绿地 系统,加强城市绿化 (2) 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镇 (3) 解决交通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4) 城市化速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 第二篇: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 一、世界人口增长(课本P45) 1、人口发展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时间特点:不断增长,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 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95%来自发展中国家,世 界人口增长处于增长下降阶段。 非洲:高增长阶段-过度模式 亚洲、拉丁美洲 :增长下降阶段-过度模式 欧洲、北美、大洋洲:低增长阶段-三低模式 (课本P57):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以上)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总结 1、定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变更-居住地改变或者户籍改变;时间范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 空间位置变化-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总结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3.3人口迁移效应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实战演练: 1如右图,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属于( ) A“三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B“高低高”模式和过渡模式 C“三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D“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2.日本和荷兰等国合理人口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少自然灾害 C.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总结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课本P2728,图2-1-10)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特殊功能区等 、中心商务区特征: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课本P252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中心地理论:就整个区域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 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4、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补充) 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二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2P33) 三、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穿戴式健身追踪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补充合同
- 《探索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 笛子考级美术绘画活动策划方案
- layer弹出层扩展主题的方法
- 酒店高情商营销话术培训
- 2025年入团战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系统分析的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级审计师考试的全景回顾试题及答案
-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解析
- 团队合作精神培训课程
- 2025年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黄金题型)含答案详解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3部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中国陶瓷欣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19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题库+答案
- 农商银行大额贷款管理办法
- 中考英语《数词》复习课件(共16张PPT)
- 水磨钻挖孔施工方案.
- 个人房屋装修合同模板
- 96拖拉机拨叉的数控编程加工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