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伸出我的手.doc_第1页
教学设计伸出我的手.doc_第2页
教学设计伸出我的手.doc_第3页
教学设计伸出我的手.doc_第4页
教学设计伸出我的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伸出我的手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唐辉艳【教材学情分析】本课侧重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风尚,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对于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养尊处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却很少体验,也不理解那些在贫困地区生活,或因天灾人祸、疾病而陷于困境的人们生活的艰难和苦恼。教他们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别人,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课是根据这一主导思想增设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2、通过“伸出援助的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2、能自觉地援助有困难的人。【教学方法】以情为主线,选取典型的、鲜活的图片和事例,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心灵受到震撼。在具体的情境中指导学生如何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红色“爱心”字样捐款箱一只【教学时间】共二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感受幸福1、板书:幸福看到“幸福”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回答,相机评价。2、小结:从你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中,我感受到你们的幸福。让我们跟着幸福拍手歌动起来,再次感受我们的幸福。设计意图:谈话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感受自己的幸福,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反差,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更大的震撼。二、感受不幸(一)、看图感受不幸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快乐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们一样幸福、快乐,请看这些人的生活:1、学生看、听2、看到这一幅幅令人心酸的画面,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憾!此时,你的内心最大的感受是什么?3、学生谈,相机评价。4、总结:是啊,这些人是多么的不幸,多么的让人同情啊!他们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板书:伸出我的手设计意图:一幅幅不幸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给学生的是深深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不幸,让最原始的“同情心”在学生心灵深处萌发。(二)、联系生活谈不幸1、其实,不仅仅这些,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能说说吗?2、总结:这些人也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设计意图:教学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留心、关注身边有困难的人,体会他们的心理感受。三、感受帮助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孩子,生活中有许多人像你们一样充满爱心,正无私的关心帮助别人。(一)、播放帮助他人的图片这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了很多人已经行动起来了,其实国家也很早就关注这些弱势群体,并开展一些求助活动。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希望工程”、“春蕾行动”,让我们看看有关资料:(二)、观看有关资料希望工程: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自1989年实施以来,全国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5亿多元,以“一助一”的方式,改变了260万名贫困学子的人生命运,资助援建的11266所希望小学,已成为中国贫困乡村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春蕾行动:救助中国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春蕾行动”,16年来已经帮助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60多万名女童重新入学,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看到这一切,你想说什么?(三)、联系实际谈帮助1、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帮助过别人或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2、学生自由谈,师相机评价。3、总结:是啊,帮助别人,我们付出的是爱,我们收获的是快乐幸福!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们也感到浓浓的爱,感到温暖和幸福!板书:爱设计意图:以看图片、看资料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社会上很多人已经行动起来帮助、关爱这些弱势群体,再联系学生实际谈帮助,体验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四)、举反例对比:但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发生:1、师讲故事。2、听了这个故事,发表一下你的看法。3、总结: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它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定要及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设计意图:举反例对比,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愤怒,让学生明白“伸出援助之手”的意义,从而自发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四、援助行动(一)、放课件:同学黄亮腿骨折无法上学,我会 十字路口,盲人过马路,我会 1、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帮助黄亮。2、师生表演盲人过马路情景,其他学生想:如果你来帮助,会怎么做?同时看这位同学做的怎样?3、总结: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残疾人,有许多生活有困难的人,都需要帮助。我相信你们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的。设计意图:顺应学生心理,此环节选取生活中两个典型人物进行援助行动,指导学生如何援助有困难的人,特别是帮助盲人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学生来评价,真正从行动上给予指导。(二)、现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人急需帮助,他是谁呢?1、听故事2、这样一位充满爱心的人,此刻正躺在病床上,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能为他做什么?3、老师出示爱心捐款箱,我们可以把零花钱捐给张叔叔治病,钱不在多少,只要表达心意就行了。愿意捐款的同学有秩序地把钱投入到捐款箱中(点击:歌曲爱的奉献)4、师举起捐款箱:这里面承载的是你们一颗颗爱心,我会尽快把你们的这份爱心送到张叔叔手里,同时转达你们对他的祝福!在此,让我们共同祝愿张叔叔早日康复!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资源,选取身边真实的故事,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焕发他们爱的激情,通过爱心捐款等形式让帮助落实在行动中,配上一曲爱的奉献,让助人的品质在美好的歌声中得到陶冶。五、课外延伸出示宿城区教育局文件:在5月8日国际红十字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全区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挽救身患重病的师生的生命,帮助他们及家庭度过难关,开展“伸出你的手”捐助活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伸出我们的手,帮助更多人!设计意图:结合时事进行课外延伸,将学习内容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板书设计:伸出我的手幸 福 爱教后反思:现在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养尊处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会他人的困难和感受。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主动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呢?备课时,我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情感发展的规律,以“感受幸福感受不幸感受帮助援助行动课外延伸”五大板块进行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触动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水到渠成地自觉进行援助行动,以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不幸人的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精心准备,提供鲜活的资料。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而本课涉及到的具有特殊困难的人,在小学生的生活圈中极少,但社会现实中存在,而且类型较多。为此,课前,我通过网络、书刊、调查等途径,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有一些典型的、鲜活的图片,如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面临失学的儿童求学经历,自然灾害后的惨况及社会上好心人帮助他人的图片;有“希望工程”、“春蕾行动”的有关资料;有不帮助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真实故事和现实中急需帮助的张俊故事;有渲染气氛的幸福拍手歌和爱的奉献,这些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适时呈现,让其真正发挥作用,增强课堂效果。二、以情动情,拨动学生情感之弦首先,以教师之情,诱学生之情。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作为教师,要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把握住教学中每一处情感基调,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自己的真实感受,恰到好处的体态语影响、带动、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师生感情产生共鸣。如看图感受不幸时,教师在低沉的音乐声中,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悲惨的情景中,当时就有学生哭了,我走过去,摸着她的头,用富有激情的话告诉学生:“在我们幸福生活的背后还有着许多这样不幸的人,看到这一幅幅令人辛酸的画面,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这时,学生的情感被诱发出来,感受很深。在学生谈感受、说做法时,教师注重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如“你能感受到他的不幸,真是个善良的孩子!”“你真有爱心!”“你给他带去的是快乐!”这样发自内心的表扬,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导向,将会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其次,以情景之情,激学生之情。在教学时,创设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认识去认识。如课伊始,以谈“幸福”导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幸福的氛围,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中,我话锋一转,让学生再来感受一幅幅令人辛酸的画面,聆听不幸的遭遇,这样带给学生的是深深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在幸与不幸的强烈的反差中,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唤起了他们的同情心,感受深刻。再如在“感受帮助” 环节,当学生看图片、看资料感受很多人已经行动起来帮助、关爱弱势群体,再联系实际谈帮助,真切体验和感受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这时举反例,用一个活生生的教训与上面对比,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愤怒,学生骂的痛快,自然进一步认识到“伸出援助之手”的意义,从而自发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自然引到“援助行动”环节。这样,在波澜起伏的情景中,课堂气氛一次次达到了高潮。三、联系生活,指引学生行动落实。“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教学时,我关注孩子的生活,激活孩子心中积淀的生活经验,让孩子的情感萌发于真实的感知。首先,努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联系生活谈不幸,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留心、关注身边有困难的人,体会他们的心理感受。联系实际谈帮助,从自身的角度真实地体验到帮助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其次,在教学中,力争使教学回归生活。如“援助行动”中,先选取生活中两个典型人物进行针对性帮助,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指导学生如何援助有困难的人,真正从行动上给予指导。紧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