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22012 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 第一部分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训练检测 第一部分 专题一专题一 一一 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二 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二 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 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 演练演练 2 2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二二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27 分 一 2010 郑州模拟 阅读下列文字 完成 1 3 题 9 分 根 艺 根的艺术 是一种奇巧结合 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 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 形态 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 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 根艺作为造型 艺术的一种 有其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单纯与丰富的对立统一 根艺与绘画一样 是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 反映现实生活的 发现和创造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所谓发现和创造 就是表现形体 对造 型艺术 鉴赏者又都是通过视觉对存在于空间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的 这是它们的共同审 美特征 中国画的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 它是画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技巧 通过笔 墨 纸以及墨法 空白等在平面的画幅上造成的一种美感 而根艺大都又是立体形式的 它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 宽度 高度 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 所以根艺和 绘画虽然同属于造型艺术 但绘画是以两度空间反映现实 而根艺大都是以三度空间反映 现实 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具有空间立体感的根艺 一方面比绘画更为具体生动 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绘画那样直 接而细腻地描绘表现对象的活动环境 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广阔 自由地再现人物或事物之 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因此 根艺美术家在进行创作时 就有必要对现实的根材进行更 集中 更典型的提炼 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之中 以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 一 所以 鉴赏一件优秀的根艺作品 也应该是通过概括单纯的艺术形象 借助于联想和 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根艺美术家所要表达的自然根的丰富思想内容及独特的艺术形象 由于 根艺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 因此观看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距离 去进行鉴赏 从中获得的是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 这同样也表现了根艺单纯与丰富对立统 一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统一 作为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 根艺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 片刻 为了获得生动具体的审美效果 它总是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它的过去和未来 这就 是通常所说的根艺的动态美 动态使根艺形象表现出精神 表现出生命 马空冀北 根艺 美术作品的创作 就是这方面的实例 这是根艺美术以静态的造型来表现运动 是静态和 动态的对立统一 根材是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 在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鉴赏中 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具有审 用心 爱心 专心2 美的价值 根艺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比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更有审美价值 因为每一件根艺作 品的表现力依赖于根材本身的自然美的形态 由于根材是根艺美术作品审美的主要组成部 分 因此根艺美术家在创作时 应十分重视把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和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结 合起来考虑 1 下列各项中关于 根艺 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根艺是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造型艺术 用有自然美的根材形态来创造多彩的形象 B 根艺通过塑造静态的形象来反映生活 观赏者通过视觉对塑造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 C 作为造型艺术 根艺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动态行为的瞬间 具有动态美 D 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是根材 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 就会塑造出怎样的艺术形 象 解析 D 项 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 就会塑造出怎样的艺术形象 原文无此表 述 答案 D 2 本文认为根艺是天人合一的艺术 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3 分 A 根艺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 宽度 高度 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 B 创作根艺 对根材进行集中 典型的提炼 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中 C 根艺的动态美表现出精神 表现出生命 马空冀北 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实 例 D 根艺的单纯是指外在形体 丰富是指艺术家 欣赏者再造的艺术形象 解析 C 项 只提到了根艺的艺术美 解说了动态美与精神内涵的关系 答案 C 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根艺具有空间立体感 比绘画更具体生动 但不像绘画那样广阔 自由地再现人物 B 欣赏根艺可从不同侧面 角度 距离进行 所以根艺本身表现出含意的丰富性 C 中国画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 根艺大都是立体形式的 两者反映现实的维度不同 D 根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根材自身的价值和根艺美术家的艺术水平 解析 B 项 根艺作品本身不存在所谓含意丰富性的问题 它的丰富性应是通过欣赏 者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才得以实现的 答案 B 用心 爱心 专心3 二 2011 海口高三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4 6 题 9 分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 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 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 每一届博览会 无论规模大小 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台 阶 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 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 明治维新后 日本迅速崛起成为 世界资本主义强国 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 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 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 扩大贸易 加强国际合作 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 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然而 在根本意义上 世 博会的功用不单是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 而且还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 交流沟通为特征 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 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 多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 促进彼此相互了解 以增进人类福祉 这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 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 要目的的展览活动 它详细罗列了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拥有的手段 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 进步和发展前景 它传播技能 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 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 光来启发思考 此外 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 博览会 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 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 互相学习充实 另一方面有助 于接受他人的差异 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 1974 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 1982 年诺克 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 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 以人为本 建设 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 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 将成为展示 21 世 纪 和谐社会 体现 和谐城市 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 博览会的成功举办 能为社会的 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 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 动力 1851 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 水晶宫 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 玻璃时代 的到来 1889 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 象征着 钢铁时代 的来临 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 是通过世博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 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在博览会浓厚的现 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下 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 从而被纳 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 进而促进举办城市 和国家各方面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 而且能加快长 江三角洲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借助 世博会效应 一个以上 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 一切始于世博会 21 世纪的中国 用心 爱心 专心4 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摘编自乔兆红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世博会与社会发展 有改动 4 从原文看 下列对于 一切始于世博会 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每一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B 每一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 新的概念模式也在展会上涌现 C 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 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 D 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 21 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解析 C 项原文是说 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 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 会 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答案 C 5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 也通过展会传播技能 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 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 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 B 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的和平与交流 的责任 各国都是凭借着这一理由成功举办博览会的 C 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 许多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 比如环境问题 能源问题等 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的关注 D 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 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 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 21 世 纪 和谐社会 体现 和谐城市 理念的重要载体 解析 B 项原文只是说 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 C 项 环境问题 能 源问题等 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的关注 与原文不符 D 项应是上海世博会 将成为 展示 21 世纪 和谐社会 体现 和谐城市 理念的重要载体 答案 A 6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 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促进各国扩大贸易 加强国际合作 但最根本的是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B 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 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工业化 和科技化建设 以融入一体化的世界 C 上海将藉由 2010 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得以提升 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 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D 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各方面的带动作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必将推动以上海为 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快速崛起 解析 B 项并非单指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冲击 中国也已开始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 答案 B 用心 爱心 专心5 三 2011 银川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7 9 题 9 分 传统社会的成年礼 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 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成年礼 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历史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部落社会 成年礼是补充部落成员的 必要集体性仪式 在开化的社会 成年礼的意义发生较大的改变 主要是对生物个体进行 文化模塑与生命的关怀 中国上古氏族成员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实行过成年仪式 只是由于资料的缺乏 我 们难以准确地探知当时的情形 好在史前考古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力的佐证 从考 古资料中发现 在新石器时代曾流行拔牙习俗 在鲁南苏北的大坟口文化 福建昙石山文 化 广东石峡文化的居民都流行拔牙习俗 山东大汉口遗址的人骨 拔去上侧门齿的 男 的占 64 女的占 80 在四川珙县发现 10 具棘人遗骨 除一具为小孩外 其他均无上下 门齿 拔牙的年龄在 14 岁左右 拔牙习俗的一般特征是拔去上颔的一队侧门齿以及犬齿 拔牙作为成年的标志在中国古籍中也有记载 主要遗存在古越人活动的地区 晋代张 华 博物志 荆州西南边陲至蜀地 既长 皆拔去上齿牙各一 以为身饰 拔牙是长大 成人的标志 拔牙之后 年轻人才取得婚配的资格 这说明在上古社会 先民曾经历了不 同形式的成年礼 由于资料的不足 上古成年礼的情形不能得到直接的说明 我们只能通 过边地民族的仪式生活窥知一二 古代中国具有成年礼性质的人生礼仪是冠礼和笄礼 冠礼与笄礼如果从最鲜明的外部 特征看就是发式的改变 发式是最引人注目的人体面貌特征 以头发的装扮来显示年龄阶 段 这大概是中原先民所采用的古老方式 它与文身绣面 拔牙等原始成年礼俗有着同一 象征意义 结发加冠与结发加笄都是为了表明男女青年的成熟 生理与心理两方面 较原 始的冠礼大概是在成年男子头上加布 并有一定的斋期 表示一种与日常生活的隔离 根据 仪礼 礼记 等古代经典对冠礼 笄礼的记述 我们大致可知道冠笄之礼有 如下几个主要规定 一有具体的年龄标准 男子 20 岁行冠礼 女子 15 岁行笄礼 二有特 定的地点 冠礼在家庙举行 长子在庙的正位举行 庶子则冠于房外 三有特定的仪式 首先是由主人筮日 筮宾 即用占卜的形式为冠者选择日期和来宾 接着在选定的日期那 天由嘉宾主持加冠仪式 行三加之礼 初加缁布冠 再加皮弁 三加爵弁 三加时嘉宾还 颂念不同的祝辞 表达对冠者的良好祝愿 加冠以后 要拜见母亲 然后由来宾为冠者 命字 冠者有了新取的字后 就出见乡邻与尊长 加冠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 其 主要意义就是以特定的仪式将生命个体从幼年转向成年 从生物人转向社会人 从被保护 者变成保护者 冠礼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的通过仪式 此后冠者就有祭祀神灵 出征 婚 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的资格 宋代统治者积极复兴儒学 鼓吹礼义纲常 冠礼受到重视 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形 对古代的冠礼出现局部的调整 明代是冠礼得到较多施行的时代 我们从明人文集与地方 用心 爱心 专心6 志中可以见到较多的民间举行冠礼的情形 明人加冠年龄一般都在 16 岁至 20 岁 冠礼的 仪式一般较为简洁随意 举行冠礼的时间 民间遵循古代岁首加冠的传统 一般都没有训 诫之辞与三加的仪式 加冠的冠服已经变成了明代的网巾 网巾虽然仍旧传承着古代以来 的束发功能 但它已很难唤起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 庄严的成人仪式成为习俗相沿 的家庭礼节 清代改变了汉族的传统发式 冠礼束发的标志意义由此失落 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冠 礼的一大打击 标准形式的冠礼随着人们发式的改变 无以施行 摘自 百科知识 有删改 7 下列对我国古代成年礼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历史社会情境发生变化 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B 成年礼作为成年 或成熟 的标志性仪式 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C 成年礼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发式的改变 加冠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 D 成年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形式 古代中国最具有成年礼性质的人生礼仪 是冠礼和笄礼 解析 C 项张冠李戴 发式的改变 只是冠礼的特征而非 成年礼的特征 答案 C 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据考古资料和晋代张华的 博物志 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野生植物保护区域评估分析报告
- 2025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辅警协警】笔试测试卷(含答案)
- 司职健康保障机制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奢侈品零售行业奢侈品租赁市场研究报告
-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智能家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 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舆情监控与危机公关实战案例解析
- 2025年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对房地产基金投资策略的影响报告
- 中医考研试题卷子及答案
- 中诊科普小儿肺炎喘嗽
- 特殊气体供应系统
- 中医门诊病历(共7篇)
- 电力公司技能鉴定电信机务员高级实操题
- GB/T 3880.3-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
- 肺功能解读教学课件
- 妇产科学-第十二章-正常分娩课件
- 腓肠神经皮瓣课件
- 1【L】系列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手册
- 广雅分班测英语试题
- 年三菱帕杰罗pajerosport劲畅原厂维修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