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的认识和处理_第1页
心肌病的认识和处理_第2页
心肌病的认识和处理_第3页
心肌病的认识和处理_第4页
心肌病的认识和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肌病认识及处理-方法、探索、重新认识、开始到最后的出路,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 程标,概述,定义1980 WHO: 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1995 WHO: “伴心功能不全的心肌疾病”一组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概述,流行病学80-90年代:南京地区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年发病率分别为1.3和1.5/10万人近年北京地区大规模多中心流行病资料显示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为180/10万人,概述,心脏超声等影像技术进步,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多中心、大规模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获得,近年对心肌病的发病、命名、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许多新的见解临床治疗有多种选择,包括药物、介人、外科手术和心脏移植等方法,心肌病已成为可知原因、能够诊断和治疗的常见病,心肌病分类,扩张型心肌病心腔扩大收缩功能障碍肥厚型心肌病肥厚舒张功能障碍限制型心肌病舒张功能障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纤维脂肪组织替代未分类心肌病左室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的病因,缺血性瓣膜性高血压炎症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毒性反应围产期因素,缺血性心肌病: 肌壁变薄, 疤痕组织形成,临床表现,扩张型心肌病早期除心脏扩大外并无明显异常,发展至后期会表现为全心衰,出现乏力、活动后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者浮肿、腹水及肝大等。还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合并脑、肾及肺等部位的栓塞,甚至猝死肥厚型心肌病起病较缓,早期为劳累后呼吸困难、乏力及心悸。心绞痛也较常见,服用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昏厥是病情严重的信号。晚期可表现出心衰且常合并房颤,临床表现,限制性心肌病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心肌僵硬及心室舒张充盈受阻为特征发病缓慢,早期可出现发热、乏力、头晕或气急等,发展至晚期可出现全心衰。房颤也常见,还可合并内脏栓塞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一种右室发育不良的心肌疾病常以症状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就诊,部分可发现室性期前收缩;部分患者并存多种类型心律失常。少数患者可无症状只因常规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心室增大。部分儿童和青年患者首发症状为晕厥、猝死,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舒张期末內径(LVEDd)5.0cm(女),(男)5.5cmLVEF45和左室缩短速率(FS)25更为科学:LVEDd2.7cmm2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保守评价:LVEDd大于年龄和体表面积预测值的117,即预测值的2倍SD5排除引起心肌损害的其他疾 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酒精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包疾病、系统性疾病、肺心病和神经肌肉性疾病等,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大体病理标本及X-ray,诊断-扩张型心肌病(DCM),致病基因DCM家系候选基因筛查和连锁分析策略定位26个染色体位点,找出22个致病基因致病基因通常定位于lq32(肌钙蛋白T),2q31(肌联蛋白),2q35(结蛋白),4q12(-肌糖蛋白),5q33(d-肌糖蛋白),9q13-22、14q11(-肌球蛋白重链),15q2(a-原肌球蛋白),15q14(肌动蛋白)伴传导障碍的绝大多数位于1q21的核纤层蛋白基因(laminA/C)伴骨骼肌病变的通常是x染色体连锁遗传方式,由定位于x染色体的Xp21的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dystrophin)及Xq28的tafazzin基因缺陷所致,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不能解释的、无心室腔扩张的左室肥厚(心脏超声提示左室厚度15 mm)为特点,且无其他导致心室肥厚的心脏疾病或系统性疾病证据,或基因型阳性但临床无明显心肌肥厚表现的疾病目前强调HCM相关致病基因的确定在HCM诊断中的重要性对于诊断工具,“指南”仍然最推荐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但同时提出,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HCM的检出率,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大体病理标本,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基因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约1/3的有明显家庭史,心脏肌球蛋白重链及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已发现和报道15个突变基因,超过400个位点突变导致HCM,中国汉 族人中至少有6个基因变异与HCM发病相关,诊断-限制型心肌病(RCM),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腔狭小、心尖部闭塞、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诊断-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中青年患者出现心悸、晕厥症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无心脏病史而发生心室颤动的幸存者患者出现单纯性右心衰竭,排除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其他疾病家族成员中有已临床或尸检证实ARVC的患者家族成员中有心源性猝死,尸检不能排除ARVC患者亲属中有确诊DCM者无症状患者(特别是运动员)心脏检查中存在ARVC相应表现者,通过超声心动图、磁共振等临床确诊,心电图作为重要辅助证据,诊断-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致病基因染色体显性遗传,隐性型也有报道心肌雷诺丁受体基因(RYR-2)是首先发现的致病突变基因已证实9种不同染色体显性遗传与本病相关,已确定5种基因突变与ARVC发病相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早期阶段,仅仅是心脏结构的改变,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扩大、收缩功能损害但无心衰临床表现。此阶段应积极进行早期药物干预,包括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少心肌损伤和延缓病变发展在中期,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扩大、降低并有心衰表现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液体储留患者应限盐和合理使用利尿剂,利尿剂从小剂量开始,如呋塞米每日20mg或氢氯噻嗪每日25mg,并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尿量增加,体重每日减轻0.5-1.0KG,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所有无禁忌症者应使用ACEI,不能耐受者用ARB,治疗前注意利尿剂维持在最适剂量,从很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至目标剂量所有病情稳定,LVEF265.2umol/l,血钾5.5mmol/l,伴症状性低血压,左室流出道梗阻应慎用不良反应:低血压、高血钾、肾功能恶化、咳嗽、血管性水肿,晚期心肌病治疗-心衰的处理,受体阻滞剂适应证:结构性心脏病,伴LVEF下降的无症状心衰患者,无论有无MI,均可应用。有症状或曾经有症状的NYHAII-III级、LVEF下降、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必须应用终生,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NYHA IVa级心衰患者在严密监护和专科医师指导下也可应用禁忌症:伴二度及以上AVB、活动性哮喘、反应性呼吸道疾病不良反应:低血压、液体潴留和心衰恶化、心动过缓和AVB,晚期心肌病治疗-心衰的处理,醛固酮受体阻滞剂适应证:LVEF=35%、NYHA II-IV级的患者;已使用ACEI(或ARB)和受体阻滞剂治疗,仍持续有症状的患者(I类,A级);AMI后、LVEF=40%,有心衰症状或既往有糖尿病者(I类,B级)注意事项:肾功能、血钾,晚期心肌病治疗-心衰的处理,ARB,晚期心肌病治疗-心衰的处理,地高辛适应证:慢性心衰已使用利尿剂、ACEI(或ARB)、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LVEF45%,仍持续有症状,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尤为适合(IIa类,B级)伊伐布雷定窦房结起搏电流选择性抑制剂窦性心率,使用ACEI(或ARB)、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达最大耐受量,心率70次/分,持续有症状(NYHA II-IV级) ( IIb类,C级),晚期心肌病治疗-心衰的处理,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联合应用ACEI和受体阻滞剂的联合:“黄金搭挡”ACEI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的联合:需严密监测血钾ACEI和ARB的联合:一般不考虑ARB和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的联合:“金三角”正在研究、疗效不肯定有争议的药物血管扩张剂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量代谢药物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他汀类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晚期心肌病治疗-心衰的处理,NYHA II-IV级慢性HF-REF明确适用药物,晚期心肌病治疗-心衰的处理,慢性HF-REF非药物治疗流程,晚期心肌病治疗-心衰的处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应证:窦性心率,标准和优化药物治疗3-6月有持续症状,LVEF降低,预期生存超过1年,状态良好,符合以下:NYHA III-IVa级:1、LVEF35%,伴LBBB及QRS150ms(I, A级)2、 LVEF35%,伴以下情况:伴LBBB且120msQRS40%,无论QRS时限,预期生存超过1年,状态良好(IIa, C级)NYHA II级: 1、LVEF30%,伴LBBB及QRS150ms(I, A级)2、 LVEF30%,伴伴LBBB且130msQRS150ms (IIa, B级)3、LVEF30%,非LBBB但QRS150ms(IIb, B级);非LBBB但QRS1年,状态良好( I, A级),晚期心肌病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扩大、LVEF明显降低,并有顽固性终末期心衰表现此阶段在前述利尿剂、ACEI/ARB、地高辛等治疗基础上,可考虑短期应用cAMP正性肌力药物3-5天,推荐剂量为多巴酚丁胺2-5ug/kg/min,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50ug/kg负荷量,继以0.375-0.75ug/kg/min。药物不能改善症状者建议考虑心脏移植等非药物治疗方案栓塞的预防:口服阿司匹林,长期抗凝改善心肌代谢:辅酶Q10、曲美他嗪、左卡尼汀,晚期心肌病治疗-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猝死的预防:控制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可逆因素;心率过缓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药物不能控制,伴轻至中度心衰、预期临床状态预后良好建议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