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 一 课程标准一 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 标准解读 标准解读 本条 标准 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 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 的结构及特点 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 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内部 圈层包括地壳 地幔和地核 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是 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即软流层 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 标准 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 这也是根本要求 本模 块的主题是 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学习了有关 宇宙中的地 球 之后 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 什么是自然环境 标准 以 宇宙 环境 地球 自然环境 的认识思路 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 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 从宏观层面上 根据现代自然地 理学的研究 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 它是由岩石圈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 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 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 要性和特殊性 单分出一个 智慧圈 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 从微观层面上讲 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 自然环境是由岩石 地貌 土 壤 气候 水文 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 并且本条 标准 的行为动词为 说出 要求较 低 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 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 密切的内容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 也有称社会环 境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 可见 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 自然环境是一致的 2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 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 圈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 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特征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通过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 科学地认识地理环境的组成 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思想观念 4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 读图分析法 二 知识结构二 知识结构 三 教学过程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特 征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 熟悉我们人类生成和发展 的地理环境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板书 1 划分依据 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阅读 分析 认识地球内部结构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可分为哪两种 各有什么特征 总结 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 产生强性震动 并以 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 可将地 震波分为纵波 P 波 和横波 S 波 纵波能在固体 液体中传播 速度较 快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速度较慢 2 划分界面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读图 分析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 1 20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 关系 分析莫霍面 古登堡面的大致深度以及这个两个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 度的变化 总结 莫霍面距离地表约 33 千米 大陆部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 千米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则 突然消失 3 三大圈层 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 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 地 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读书 分析 引导学生看书 分析 归纳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地壳 厚度 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 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大陆地 壳较厚 平均厚度约 33 千米 海洋地壳较薄 平均厚度约 6 千米 海拔越高 地壳越厚 海拔越低 地壳越薄 组成 地壳由 90 多种化学元素组成 含量较多的 8 种元素是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其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 98 04 其中氧几乎占 1 2 硅占 1 4 强 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硅铝层 相对密度较小 分布不连续 在大洋底部罕见甚 至缺失 下层为硅镁层 相对密度较大 分布是连续的 地幔 结构 分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具有固体特征 主要由含铁 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岩石圈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 位于上层地幔中 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核 组成 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组成 结构 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呈固态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板书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 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分为三个圈层 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 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读书 分析 引导学生看书 分析 归纳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1 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一般把 2000 3000 千米这个 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2 水 圈 由液态水 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和生物水 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3 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生物广泛分布 于地壳 大气圈和水圈中 形成生物圈 活动 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并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银行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验光员考试题及答案
- 硅PU篮球场建设与场地灯光照明系统升级合同
- 2025年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 离婚协议变更登记与债务清偿协议
- 2025年北京国安面试真题及答案
- 老旧厂区功能区划分与利用优化方案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改进与创新方案
- 农村红砖建筑改造方案设计
- 安顺钢结构夹层施工方案
- 村卫生室医保管理制度
- 肾盂癌-疾病研究白皮书
-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思维导图+必背知识点填空+同步练习(含答案)
-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1-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
- 第七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室间质评记录表
- 1.4.1 第2课时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 课件(共14张PPT)
- 总监理工程师工作手册
- 危险化学品固有危险程度的定量分析
- 【中国文学】汉乐府ppt课件分享
- 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