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中风终结版_第1页
老人中风终结版_第2页
老人中风终结版_第3页
老人中风终结版_第4页
老人中风终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的预兆与预防,吴兴区杨家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丽,脑血管病我国居民健康第二大杀手,17.66%,20.36%,全国人口死亡原因统计: 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原因第二位均为脑血管病,城市人口脑血管病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农村人口脑血管病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脑卒中是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类型,1991-2000年北京、上海初发卒中及其亚型的趋势,北京,上海,中国卒中杂志。2006;8:599-602.,各型卒中发病情况(每10万人年),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 60%80%,脑血管病经济负担沉重,全国每年用于脑血管病的直接治疗费用 100亿每年因脑血管病的支出 200亿,高额的医疗费用 高致残率卒中后抑郁人群 1/3,血栓形成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中风的前兆,在中风发生前的周左右,中风发作有一些前兆:脸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尤其是身体单侧。说话困难或理解困难。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呈持续性。单眼或双眼视力出现问题,看不清物体。行走困难,原因不明跌跤,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差。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7、精神改变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8、流鼻血中老年人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中风的前兆,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7、精神改变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8、流鼻血中老年人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脑卒中的识别,症状突然发生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吞咽困难 双眼向一侧凝视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脑卒中的院前处理,现场及救护车上的处理和急救:收集信息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应侧卧位对症处理尽可能采集血液标本提前通知急诊室,做好准备及时抢救,谢谢,吴兴区杨家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丽,心肺复苏,1、判断意识、呼吸2、呼救3、将患者置于仰卧位4、即可给予一组30次胸外按压(18s),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膀, 在耳边大声问:“喂!先生!你怎么了?!怎么了?!”(时间5秒左右)。,俯身轻拍重唤,注意病人有无颈椎受伤,不可剧烈摇晃病人,如确定患者意识不清,应立即大声呼救:(院外)“快来人啊!救命啊!” “我是救护员,请呼叫120,叫没叫通请给我回复” “请会救护的人过来帮忙”“请取AED(体外自动除颤仪)过来”。,呼救:,仰卧位: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如木板上,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平卧有利于血液回流,并泵入脑组织,以保证脑组织血供。 跪于患者的肩部水平,这样抢救者不需移动膝部就能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且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胸腹部。,将患者复苏体位,按压部位 胸骨下1/2段,定 位,胸外心脏按压,注意:xxxxxxxx不要做心脏,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的示指、中指轻置患者喉结处,然后滑向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进行触摸颈动脉搏动 。,判断有无脉搏,按压要求,方式:抢救者双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在患者胸骨正上方,用腰部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放松时 手不能脱离胸壁 。,按压要求,深度:至少5cm (1.5-2寸) 频率:至少100次/ 分,不正确手法,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双手抬颌法 必要时可先清除口中异物: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其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异物 如口香糖、假牙等。,仰头举颏法 亦称“压额提颏法 ”如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法。,仰头举颏法,下颏角经耳垂连 与地面呈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开放气道:双手抬颌法(头颈部外伤),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 口对鼻人工呼吸:当患者牙关紧闭、口腔严重损伤或颈部外伤时应用此法。,判断呼吸,摒弃1听2看3面感的方法;在检查心脏停止时用目测的方法观察呼吸活动。,检查时间:5 10秒,人工呼吸:口对口(鼻)吹气,抢救者吸一口气,捏住患者的鼻子,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嘴外缘,抢救者向病人口内吹气。 连续2次吹气,吹气用时大于1秒。 每次吹气时观察患者胸部上抬即可。每次吹气量500600ml(或6-7ml/kg),吹气时应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技术良好而无起伏者,可能气道通畅不够、吹气不足或气道有阻塞,应重新开放气道或清除口腔异物。,人工呼吸:注意事项,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比例为,即: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立即做2次 口对口吹气。 302 = 1个循环,30 : 2,谢谢,吴兴区杨家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丽,气道异物梗塞,气道梗塞的表现,吸入异物后突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呼吸困难,气喘声嘶,面色紫绀。咳嗽剧烈可引起流泪、呕吐;患者极度不适,常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颈部,无法言语;严重或完全的梗塞可迅速造成患者的昏迷、窒息,呼吸骤停。,鼻、口腔、咽喉和气管,气道梗塞的表现,对患者的评估、判断,询问: “是否有异物梗塞?” “我能帮你吗?”观察: 能否大声说话? 能否用力咳嗽?鼓励: 鼓励其咳嗽。,Heimlich法的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四、海氏手法,1、成人自救腹部冲击法,2、成人互救腹部冲击法(立位),3、成人互救腹部冲击法(卧位),互救胸部冲击法(立、卧位),4、儿童腹部冲击法(立、卧位),5、婴儿救治法,6、婴幼儿救治注意事项,尽早尽快识别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迅速作出判断;实施腹部冲击,定位要准确,不要把手放在胸骨的剑突上或者肋缘下;腹部冲击要注意胃反流导致误吸;预防气道异物阻塞的发生。,谢谢,吴兴区杨家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丽,老年人跌倒危害及其预防,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既有内在的危险因素,也有外在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一) 内在危险因素1生理因素,(1)步态和平衡功能(2) 感觉系统(3)中枢神经系统(4)骨骼肌肉系统,2. 病理因素,(1)神经系统疾病(2)心血管疾病(3)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4)心理及认知因素。(5)其他,3. 药物因素,研究发现,是否服药、药物的剂量,以及复方药都可能引起跌倒。很多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4. 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情绪不佳及其导致的与社会的隔离均增加跌倒的危险。沮丧可能会削弱老年人的注意力,潜在的心理状态混乱也和沮丧相关,都会导致老年人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另外,害怕跌倒也使行为能力降低,行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二)外在危险因素1. 环境因素,昏暗的灯光,湿滑、不平坦的路面,在步行途中的障碍物,不合适的家具高度和摆放位置,楼梯台阶,卫生间没有扶拦、把手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险,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也与跌倒有关。室外的危险因素包括台阶和人行道缺乏修缮,雨雪天气、拥挤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2. 社会因素,老年人的教育和收入水平、卫生保健水平、享受社会服务和卫生服务的途径、室外环境的安全设计,以及老年人是否独居、与社会的交往和联系程度都会影响其跌倒的发生率。,3. 正确、合理用药4. 建立适合老年人 特点的生活环境5. 健康、保健知识宣教,老年人跌倒预防,1. 对老人进行安全评估2. 从病因人手预防老年人跌倒,预防生理因素所致跌倒,预防疾病因素所致跌倒,对老年人进行站立和行走测试 ,定量测定步态失衡 ,测试其静态和动态平衡力,以评估老年人引起跌倒的自身原因。通过止步交谈现象的观察,平衡功能的评测及跌倒预测指数等多危险因素检查,筛选易跌倒高危人群。对存在跌倒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帮助其分析可能的诱发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安全评估,预防生理因素所致跌倒:对于高危人群,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人厕及洗澡等随时有人照顾,以防跌倒。,预防跌倒因素,预防疾病因素所致跌倒:对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病人。人院时应了解其晕厥史,定期监测血压,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及时做好预防措施。,老年人跌倒预防,正确指导老年人用药,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的病人,应遵医嘱服药,勿乱用药。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在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人保健知识。向危险人群讲授跌倒的不良后果以及预防跌倒的措施,提醒其上、下楼要扶扶手,转身动作要慢,人厕最好用坐式。晚间在床旁使用便器小便。嘱老年人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加强体育锻炼和适当的活动,保持骨关节的灵活性和防止肌肉萎缩无力和骨质疏松,特别是要加强下肢肌肉、关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