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 敏,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疾病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系地址:公卫学院二楼电话:61648311 (o) 电邮: (吴敏),1.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势,占世界人口约75%的发展中国家,传染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WHO报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40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点总发病人数的85%。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传染病流行和爆发不断发生。,一些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得到了基本控制;一些曾经基本上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又卷土重来;而结核病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日益增多;未被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与流行状况依然严峻;,我国传染性疾病流行及防制情况,老传染病卷土重来,新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等陆续出现,近期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爆发流行对传染病的防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来国际上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使传染病的预防更具复杂性。 再者,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交通便捷,引起人口和商品的大量流动,使得传染病流行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危害更大,同以往相比更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新传染病不断出现,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每年有病例数为879万,死亡182万多重耐药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爆发,结核病,1980-2003年全球6大区HIV感染情况,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省份分布图1985 2001.6,HIV感染者数,1-5051-100101-500501-10001001-50005000,生物武器影响面积大,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长、生产容易、成本低廉、难以防护、便于进行突然袭击。核化生武器的战略威慑作用没有变;生物武器威胁在增大;生物技术可改进生物战剂。“9.11”后生物恐怖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生物恐怖威胁,德国派遣特务用炭疽杆菌等秘密感染中立国家的家畜和饲养动物,意图通过其出口途径感染同盟军队。1945年德国使用战术性生物武器污染被围攻的Bohemia西北部一个大型水库(鼠疫、霍乱、斑疹伤寒、黄热病等),日本在中国东北部设立四支生物武器研制和生产部队(731、100、1644、8604部队)(鼠疫、霍乱、伤寒、炭疽)。,炭疽、鼠疫、天花、肉毒毒素,SARS、H7N9,M国制造的种族基因武器?,3.心理或精神疾患(抑郁症、自杀),我国有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3.4亿。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问题尤为突出。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亦屡有发生。青少年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儿童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也日趋严重。,高危人群的精神障碍患病情况,国内资料提示孕产期各种不良心理行为发生率超过20%。我国农村调查表明,23%接受绝育术的女性有轻、中度以上的心身症状。我国的女性自杀问题也是一个迫切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更是引起国际世界的关注。,目前我国进入了老年型国家,并且老年人口还将继续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卫生保健也将更加受到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精神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抑郁等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我国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症的患病率正逐渐增高。,4.食品安全不容忽视,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二恶英大肠杆菌O157:H7疯牛病我国的不安全因素及食源性危害微生物污染作物和农畜产品的农、兽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的污染,5.老龄化问题,我国1999年进入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目前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农村老龄化加速;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过渡,走过了发达国家40150年走过的路,“未富先老”,伤害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WHO估计,从19902020年,全世界由伤害造成的死亡将会增加65%,达到840万。WHO估计,全球伤害造成的死亡约500万人,1500万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00万人终生残疾。,6. 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年龄:,范围:,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防治取得巨大成就:1980年5月8日,WHO宣告,全世界消灭了天花。1990-2002年,WHO宣布美洲、欧洲消灭了脊灰,并计划到2005年将最终消灭脊灰。有效控制了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自然灾害面前能够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地方病防治成果稳固并有所发展。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有序稳步展开。,成 就,疾病监测,策略与措施,健康与疾病是一个动态过程疾病不是随机发生的(有原因)疾病不是随机分布的(有规律)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认 识,两大手段,主要内容,第一节疾病的预防策略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第三节慢性病的预防措施第四节疾病监测,第一节疾病的预防策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措施 (measure),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骤和计划.,策略 (strategy),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正确、合理,切实、有效、可行,围魏救赵擒贼先擒王,策略的重点放在提高人群的痘苗接种率上。,1958年,1967年,大规模种痘带来不良反应;地方性流行国家的发病率仍持高不下;天花传播并非想像的那么迅速,而且比较缓慢;只有密切接触才容易感染,策略:痘苗接种疾病监测环形接种,1977年,天花消灭,“时效性、针对性”,消灭天花,Smallpox Containment: Surveillance and Vaccination Strategies,在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通过三十五年的研究,从分布入手,阐明了流行规律,生态属性,明确了病因,也有其特异的有效药物(吡喹酮)。防治对策上的分歧:,苏德隆教授,美国专家,既治疗又灭螺,治疗病人,血吸虫病防治,感染率仅迟缓下降;又发生不少新的血吸虫病人;钉螺感染率大大增加。,群体感染率和钉螺密度急剧下降;连续两年未查到被感染的钉螺。,一、为什么要修订疾病防制策略,1、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2、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泛地影响疾病传播和流行,疾病预防没有通用模式;3、寻求更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1. 医学模式的转变,二、制定策略与措施的宏观思想,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涵盖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四个层面;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最佳服务模式。,卫生工作的侧重点由疾病的治疗转移到疾病的预防。,健康是群众和政府的共同目标卫生工作要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步既靠“技术突破”又靠“社会突破”既靠“医学技术”又靠“政治行动”,2. 社会大卫生观念,3. 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以群体水平分析为主 研究针对群体的宏观策略和措施,三、预防控制策略,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战略。,1.全球卫生战略,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HFA/2000),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FA/2100),“策略和目标”,世界上所有人都达到社会经济两方面 都享有健康的生活水平。,HFA目标:,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而又为社会能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形式。,2.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HC),1978年,WHO和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PHC是实现HFA的基本策略和基本途径。,HFA是目标,PHC是手段。,-措施和手段,阿拉木图宣言将PHC的任务分为四个方面、八项要素,健康促进 预防保健 合理治疗 社区康复,四个方面,主要内容,第一节疾病的预防策略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第三节慢性病的预防措施第四节疾病监测,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二、传染病的防制措施,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国境卫生检疫加强人群免疫,低投资高效率水、食物、环境鼠疫、霍乱、黄热病预防接种,一、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国境卫生检疫,为了防止传染病从国外传入和从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的国际通航的海港、机场、陆地和界河口岸设立卫生检疫机构,对进出国境的人员、交通工具、物资、邮件等实施医学检查和卫生处理称为国境卫生检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检疫的传染病有:鼠疫(6天)、霍乱(5天)、黄热病(6天)。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发布检疫传染病。人员留验,行李物品、交通工具等实施消杀灭。,2. 传染病监测,常规报告 37种传染病哨点监测,3. 全球化控制策略,1980年消灭天花 1988年启动消灭脊灰行动 2001年发起终止结核病活动,二、传染病的防制措施,传染病报告针对三个环节的措施紧急措施,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5种:丙类10种:,强制管理严格管理监督管理,报告内容,共37种,1. 传染病报告,我国于2004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共37种。其中,2008年5月,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血吸虫病。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包虫病、黑热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炭疽中的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报告人,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个体开业医生都为责任报告人。,义务报告人所有知情公民,责任报告人,甲类传染病,2小时 6小时以内,乙类传染病,6小时 12小时以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以内,分 类,时 限,城镇,农村,报告时限,(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肺炭疽、脊灰),报告方式,网络直报、电话、口头、电子邮件、电报等,疫情报告工作的考核,漏报率漏诊率,填报传染病报告卡,2. 针对三个环节的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针对三个环节的措施,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染源类型,病人、病原携带者,患病动物、携带病原动物,接触者, 有变成传染源可能的人,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早”,病人,病原携带者,发现随访:对出院患者定期随访尽早发现卫生教育:认识危害职业限制:献血、饮食服务从业人员必要时隔离,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危害不十分重要的传染病可以采取适当的治疗。如布病,血吸虫病等。有些可宰杀并焚化尸体,如狂犬病,炭疽等。野生动物中无经济价值的,主要是小的啮齿类动物应捕杀,减少密度以减轻其危害(鼠类)。家畜和宠物的预防接种和检疫。,种类多、数量大,检疫应急接种药物预防,接触者,接触者 contact,指接触过受感染的人或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并有可能受感染的人。,检 疫quarantine,检疫是指对接触者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接触者在潜伏期成为传染源而引起传播,同时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检疫期限从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检疫方式,即隔离观察。是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可正常工作、学习,但需接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留验,医学观察,甲类传染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单位的集体留验。受检测单位的全体人员在检疫期间均不得与外面人员接触,也不准向该单位外调人员,但可在单位内进行日常活动,并对全体人员进行医学观察。,集体检疫,适用于甲类和其它传播迅速的传染病,接触者曾接受过自动或被动免疫时,应适当延长检疫期。在检疫期间,如在受检疫人员中发生该种传染病病人时,其余人员应从该病人隔离之日起,再延长一个检疫期。如确能证明接触者未受到传染,或具有充分免疫力或用人工方法已获得免疫者,可停止检疫。,延长或中止检疫的条件,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包括消灭外环境中的,消 毒,杀 虫,灭 鼠,媒介昆虫,动物,切断传播途径,不同传染病传播途径不同,采取措施也不同。,消 毒 disinfection,用化学、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一种措施。,是指杀灭能传播疾病的媒介昆虫,主要是蚊、蝇、虱等。,杀 虫 disinsection,消毒的种类,针对可能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预防性消毒,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疫源地消毒,饮水消毒乳制品消毒,种 类 传染源 消毒对象预防性消毒 未发现 可能污染物品、场所疫源地消毒 有/曾有 随时消毒 存在 排泄物、物品和场所 终末消毒 离开 污染物品、场所,一般针对环境抵抗力强的致病微生物,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vaccination),指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三个概念预防接种的种类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预防接种效果评价,计划免疫,扩大免疫计划,冷链,planning immunity,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EPI,cold chain,三个概念,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planning immunity,“五苗防七病”,计划免疫的内容(针对7岁及7岁以下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白百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免疫规划”,计划免疫的程序,免疫程序是指需要疫苗接种的种类以及接种的先后次序与要求。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初种(初服)起始月龄接种生物制品的间隔时间加强免疫时间和年龄范围,扩大免疫计划 EPI,要求坚持免疫方法与流行病学监督计划结合,防治天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等传染病。,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使每个儿童在出生后都有获得免疫接种机会;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种类。,EPI的中心内容,指疫苗从生产到使用,为保证疫苗在贮存、运输和接种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系列设备的总称。,冷链,cold chain,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多联多价疫苗其它,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预防接种的种类,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途径和剂量疫苗禁忌症预防接种的反应,免疫缺陷;发热和其他急性病;对疫苗有严重反应者;神经系统疾病,预防接种效果评价,安全性免疫效果流行病学效果,抗体转化率抗体水平抗体持续时间,近期和远期反应,常用预防药物,疾病 药 物 流脑 磺胺 流感 金刚烷胺 疟疾 防疟片 炭疽 青霉素、强力霉素 鼠疫 磺胺 霍乱 强力霉素, 药物预防,给易感患者服用化学药物来防止发病或控制流行的一种短期、应急性措施。药物预防作用时间短,需多次服用,成本较高,易产生抗药性。,个人防护,阻隔用具:口罩、手套、安全套、蚊帐等驱避用品,3. 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群众性活动如集市、集会等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主要内容,第一节疾病的预防策略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第三节慢性病的预防措施第四节疾病监测,第三节慢性病的预防措施,根据健康和疾病状态的自然过程提出疾病的预防阶段,分为三级,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三早”预防,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健康,疾病,疾病分期,预防分级,预防措施,易感期,潜伏期,临床及临床后期,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健康促进健康保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症治疗康复治疗,疾病的自然史 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一、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一级预防的内容:健康促进、健康保护, WHO提出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促进 health promotion,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或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健康教育自我保健环境保护和监测,形式,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健康目的。,自我保健,指个人在发病前就进行干预,以促进健康,增强机体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环境保护和监测,旨在保证人们生活和生产环境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 的污染。,是对有明确病因(危险因素)或具备特异预防手段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在预防和消除病因上起主要作用。,健康保护,如:长期供应碘盐来预防地方性状腺肿;改进工艺流程,保护环境不受有害粉尘的侵袭,以减少肺癌和尘肺的发生等。通过孕妇保健咨询及禁止近亲婚配来预防先天性畸形及部分遗传性疾病等。,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效率。,双向策略,全人群策略,高危策略,旨在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它是通过健康促进实现的。,旨在消除具有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的特殊暴露,它是通过健康保护实现的。,开展一级预防常采用双向策略,又称“三早”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早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花儿与少年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人音版
- Lesson1 Making friends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第三级A剑桥少儿英语(2013版)
- 小猫钓鱼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北京一年级下册-人音版(五线谱)(北京)
-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2 (新版)新人教版
- 古墓发掘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数智化背景下职教课堂教学内容与评估方式的融合
- 感测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复杂路段考试题及答案
- 法硕考试题目及答案
- 汽车紧固件生产线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网络交友新时代课件
- 电商直播行业合规性风险管控与流程优化报告
- 第08讲+建议信(复习课件)(全国适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
- 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
- 生态视角下陕南乡村人居环境适老化设计初步研究
- “研一教”双驱:名师工作室促进区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 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包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安全员-A证(企业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