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D卷
收藏
编号:6711756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11.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04
上传人:xi****i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吴**(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0.8
积分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学期
历史
期末
训练
试卷
- 资源描述:
-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分 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 属于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聚落 D 河姆渡聚落 2 1 分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 会种植庄稼 B 能人工取火 C 能建造房屋 D 会制作陶器 3 1 分 孟子说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下列人物中由于暴政失去民心 导致国家灭亡的暴君是 A 禹 B 启 C 汤 D 傑 第 2 页 共 15 页 4 1 分 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 炎黄子孙 是因为 A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 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 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 炎黄战胜了蚩尤 5 1 分 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治理洪水 发展生产 使人民安居乐 业 结朿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 创造了奴隶制国家 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 他 是指 A 黄帝 B 舜 C 禹 D 启 6 1 分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派别是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7 1 分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第 3 页 共 15 页 A 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8 1 分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 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9 1 分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人物的故事 下列人物与成语连接错误的是 A 孔子 因材施教 B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 C 陈胜 吴广 揭竿而起 D 刘备 诸葛亮 三顾茅庐 10 1 分 下图是我国某一王朝的政治体制示意图 创立这一政治体制的王朝是 A 秦朝 B 隋朝 第 4 页 共 15 页 C 元朝 D 清朝 11 1 分 2011 年 考古学家在江两省南昌市大塘坪乡观西村一座山上发掘了一座古墓 认定为西汉海昏 侯刘贺的坟墓 得出这一结论 主要依据 A 民间传说 B 出十文物和文献史料相互印证 C 特殊的地理位置 D 专家推测 12 1 分 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黄淮平原 D 黄土高原 13 1 分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 百家争鸣 和 文艺复兴 相同点的叙述 正确的有 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 B C D 第 5 页 共 15 页 14 1 分 监督法律 法令的实施 维护国家法律 法令和法制的统一等 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察官员 的主要职责 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丞相 刺史 御史大夫 太尉 A B C D 15 1 分 楚霸王项羽 宿迁的骄傲 成语 破釜沉舟 表现他勇往直前 绝不后退的决心 该成语出自 下列哪次战役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16 1 分 某中学兴趣小组拟办 西藏今昔 大型图片展 下列图片中不能入选的是 A 昭君出塞 B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像 C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 第 6 页 共 15 页 D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17 1 分 修筑于战国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芍陂 D 郑国渠 18 1 分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A 颁布 推恩令 B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兴办太学 D 统一铸五铢钱 盐铁官营 19 1 分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 他的著作是 A 水浒传 B 齐民要术 C 史记 D 天工开物 20 1 分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继商周之后的第二个高峰 这一时期的文化灿若群星 百花齐放 下列有关秦汉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佛教在秦朝末年传入我国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民间 张仲景写成了 伤寒杂病论 一书 A 第 7 页 共 15 页 B C D 21 1 分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 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是 A 迎汉献帝到许昌 挟天子以令诸侯 B 官渡之战大败袁绍 C 与孙权 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 220 年 改国号为魏 定都洛阳 22 1 分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A 材料或史实 官渡之战 袁绍兵十馀 余 万 曹操兵仅 十分之一 击破之 结论 曹操最终统一北方 B 材料或史实 赤壁之战后 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 广东 湖北和湖南 结论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材料或史实 曹操诗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结论 反映了三国时代 的战乱频繁 D 材料或史实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结论 破坏南方稳定 南方经济发展缓慢 23 1 分 祸兮福所依 福兮祸所伏 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和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 主张不谋而合 这位思想家所属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 儒家学派 B 法家学派 C 道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24 1 分 电视连续剧 三国 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与曹操无关的史实是 A 自立为帝 第 8 页 共 15 页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招贤纳士 25 1 分 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 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蜀 西晋 B 东汉 南宋 C 东汉 西晋 D 蜀 西夏 26 1 分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B 统治者的重视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推广和改进犁耕 27 1 分 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司马迁 扁鹊 华佗 仓颉 A B C D 第 9 页 共 15 页 28 1 分 下列各项中 关于两晋 南朝政权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 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 南朝从 420 年开始 南朝包括前秦 A B C D 29 1 分 罗马帝国建立的最初两百年间 帝国境内局势安定 经济繁荣 当时我国正处于 A 西汉时期 B 东汉时期 C 秦朝时期 D 三国时期 30 1 分 秦的统一 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这一统一局面的出现 所起到的作用有 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有利于人们生活的安定 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A B C 第 10 页 共 15 页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31 3 分 东汉末年起三国 魏晋尽风流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孝文 帝 明知鲜卑游牧故习 万不足统治中华 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 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 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 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 国史大纲 材料三 1 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 和 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孝文帝实行 汉化 的原因 你最欣赏他的哪一项 汉化 措施 什么 3 根据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 若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最好查阅当 时哪部农学著作 4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些历史发展趋势 32 3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 言之有理即可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材料二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 势力逐渐膨胀 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 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 秦皇汉武 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 秦皇 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 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 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3 5 分 大一统 并不是以单纯地域统一作为衡量标准 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和思想文 化上的共通共识 材料一 秦朝尽管昙花一现 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 这套制度 推行了 1700 年 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 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愿陛下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 士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孝文帝通过祭孔的仪式性表演确立其所代表的北魏政权以及君权的合法性基础 实现统治阶级内部 的权力整合 有效控制士人阶层和底层民众 最终促成北魏政权由军事政权向封建国家政权的成功转型 北魏祭孔制度研究 1 材料一中 这套制度 指什么 它如何从中央到地方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2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3 据材料三 孝文帝接受了中原文明的哪些政治和文化传统 其目的是什么 34 5 分 材料一 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无积聚而多贫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1 根据材料二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一相比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 文中的 本业 指的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4 页 共 15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8 1 29 1 30 1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31 1 31 2 第 15 页 共 15 页 31 3 31 4 32 1 32 2 32 3 33 1 33 2 33 3 34 1 34 2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