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稿.doc

SQ61发动机典型部件—曲轴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SQ61发动机典型部件—曲轴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rar
汽车发动机典型部件—曲轴的形状和位置
英文原稿.doc---(点击预览)
目次.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封面、中外文摘要.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v型架(装配).dwg
v型架(零件).dwg
卡爪(零件).dwg
可换定位销定位件(装配).dwg
固定顶尖(装配).dwg
固定顶尖支架(零件).dwg
对表器(装配).dwg
导程块(零件).dwg
总装图.dwg
活动顶尖(装配).dwg
活动顶尖(零件).dwg
测表机构(装配).dwg
验具体(零件).dwg
验具体支架(零件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7203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12-27 上传人:专业****设计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关 键 词:
sq61 发动机 典型 部件 曲轴 形状 以及 位置 误差 检测 方法 法子 规划 计划 系统 设计
资源描述:
SQ61发动机典型部件—曲轴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sq61,发动机,典型,部件,曲轴,形状,以及,位置,误差,检测,方法,法子,规划,计划,系统,设计
内容简介: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关于质量控制中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面知识获取问题德朗达尔,皮尔瑞摘要在制造环境中执行正式的质量政策要求在不同领域有广泛的知识:(1)能找到问题的知识(2)能决定性得提高过程的方法和程序方面的知识(3)能使用的质量技术的知识(4)怎样在制造环境中使用这些技术。从操作工到质量工程师,不同专家能提供这样的知识。例如他们可以提供关于深入研究质量工具的知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使那些每天碰到质量问题的热门获得质量的专门技术。尽管如此,这些系统很难做出详细描述尤其是获得物和模拟作业。这被认为是智能系统发展的瓶颈。以我们在质量领域里对决策支持系统发展做出的实验为基础,我们在这里计划把必要知识进行分析和分类,从而发展质量应用的咨询系统(例如,过程诊断,质量工具的选择和质量刀具的构造)。这里给出了在吸取质量知识上被证明是成功的启发方式以及获得物设计方针。然后,我们建议在统一结构上对知识子集进行描述,这样可以通过使用形式和准则更深层次执行。这种结构很适宜在制造环境中的质量咨询系统的设计。1、绪论当前,大部分公司懂得在增长的困难经济情况下满足顾客是必要的。总体质量控制作为一个主要方向而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很多制造工厂试着从这种方式中受益。很不幸的是,对此感兴趣的人在把总体质量控制用到实践中去的时候产生很多困难。例如:怎样在质量需求上激励,教育和启发人们。怎样完成质量诊断并选择合适的质量工具(从产品设计到产品邮递)。怎样适应使用这些工具,在制造过程中最好的质量组织是什么?作为质量提高障碍的这些困难可以被部分地解释(皮尔瑞沃,1994)如下:(1)质量文化和实践在不同公司都是很不相同的,新的技术和结构适合公司和车间的特性。因此根据特殊情况进行学习。(2)存在一些很精确的质量工具,可以使从工业的解决方法到动作技术都达到总体质量(埃文和利德赛,1993)。不幸的是,很多掌管生产过程的人不完全懂得这些工具,并不知如何选择。因此,有时他们不主张用质量工具提高工作进程。再有就是很多工具对一些有相当经验的人都很难选择。(3)质量诊断是很难的工作。它包括对人的实践和产品结构的分析,产品缺的识别以及产生缺陷的原因等。为了完成如此诊断,需要有各方面知识尤其是制造的结构,制造过程,稳定性分式,问题解决和诊断方法。有这样背景的人在制造公司是很难找到的。尽管是在大公司,相对他们碰到的质量问题之数量和困难度,他们的质量专家的可利用率还是很低的。因此,我们很需求能够作出复杂决策的计算机工具,用它去解决质量问题。这样的一些辅助半结构工作系统已经为法国一家大公司发展,让它支持最终用户的决策。其他的在促进质量应用上的尝试由德朗达尔和皮尔瑞沃发表。这些系统有些被提到作为质量咨询系统。质量咨询系统的例子有:选择最合适质量工具的系统,诊断能观察到症状的质量问题的系统,计划能达到目标所需求质量而必须的活动的咨询系统。尽管这些制造品有很好的成效和前景,并有可能提高质量,但由于质量控制决策的特性及得到和构造所需求知识的困难性,质量咨询系统的发展还是有限的。在质量领域,解决问题的知识分散在各文献中(例如,统计学,制造工程,控制图表,实验设计,日本方式等),它们经常和车间中的实践不一致。因此必须有充分的考虑(实践对理论知识)。一些研究完成了对用在质量决策,分析相关因素,定义工具以及获得知识的辅助方法上的知识的描述。因此,这里学习了这些重要的期刊。首先,以法国一家大公司的一些工厂指导下的调查为基础,我们对质量控制中涉及决策支持系统的方面进行讨论。然后,我们测验和给出不同种类与质量决策有关知识。考虑到对知识的正式化,我们对每种知识都进行精确调查。按照分类,我们建设一些为了质量辅助系统发展而抽取知识的工具和相关专家保持一致。之后,我们给出了一个能构造这种知识的普通模型,它或许会被通过物体适应的形式主义更深度实行。2、质量的决策支持系统这里我们强调对质量辅助系统发展的需要,并调查对这些需求适合的决策支持2.1、什么应该是质量咨询系统?为了估价质量辅助系统的潜在应用,我们对法国一家大型汽车公司的一些工厂进行调查。这家公司从十年前就实践和培训质量理念。由于质量控制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就进行了一个双目的的调查来确认(1)当前质量控制实践和(2)仍有的质量需求。我们观察了十五个在自动生产过程上有代表性的场所。通过这样方式,我们希望能覆盖最大可能的情况和解决方式。讨论包括的人如下:工厂的质量管理员领班或过程管理员与问题有关的操作员公司的质量专家通过团队合作和车间访问,这些分析在一到两天完成。不管什么种类的过程,对一些相同问题建立了一致性。例如误解过程功能(参数如何影响产品特征)和数据采集中的困难。调查的主要出口是对质量控制辅助的需求。调查如下:(1)为了获得更好的过程知识,这些是必须的:如何工作,哪个参数在质量生产中起主要作用以及如何设定,数据分析技术有可能用在哪里。但是人们需要明确问题,有计划的数据采集以及解释结果。(2)我们需要一个方法学来分析过程:归全球质量相接近,操作员和过程管理员在分析过程和诊断问题时需要有支持。(3)从事者需要在质量方法的选择和落实上有更多知识:每个质量技术的使用条件,规范,需求资源,限制和潜在好处是什么。另外,当通常解决办法不能解决参数识别问题时,有时就应该发展特殊技术和在线工具。(4)为了避免组件间产生相同工作,需要与质量软件便利连接。质量咨询支持者中的潜在用户,经确认有:辅助完成质量工具或技术的操作员和领班诊断过程整体的质量相近和新定位确定的过程管理员在解决质量问题时,在每个工厂作为助理的团队领导人既是过程管理员也是质量专家不幸的是,这样的专家很多公司一般很难找到。质量辅助系统的发展组成了质量控制知识的主要部分。一些常见问题(例如,质量图表的选择和绘制)可以不用质量专家解决。这些专家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复杂决策有时是有价值觉得上来。在此分析基础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支持技术的决定应该为质量辅助系统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支持(赖维尼和皮麦罗,1989)。2.2、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对质量控制的影响这些起初的发现表明为了适合情况和满足要求像总体质量控制这样的全球相近似是很实际的例子。与需求相一致的有(1)与成本和时间相交错的当前质量目的(2)生产区的限制(例如,有限的人力资源)(3)操作员的看法。因此,这些需求经常不一致,并发生冲突。考虑到用户所描述的情况,为了给粗糙的解决方法更好的示例,质量系统应提供用户在解决问题时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在当地决策和世界水平的行动方针间存在二重性。另一种论题是对一个质量问题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法需要考虑包括一些模糊因素的总体信息的设定。因此,为了调解近期利益和长远影响,质量辅助系统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知识正确指导最终用户做出决策的过程。很多年前,知识基础系统被认为是一个对需求做出反应的很好方式。一些知识基础系统的原型在质量文献上发表(艾伦和卡萨瓦拉,1991)。以稳定性过程控制为例,智能咨询系统被设计用来便于利用和控制图表的开发(马苏德和泽纳潘,1993)。在智能质量控制中,这个领域已经被调查五年。通过这项工程,阿斯旺强调了从决策支持系统尤其是知识基础决策支持系统中得到的利益。质量决策需要依靠特别知识,这些知识在下面有简述。3、质量控制知识用在质量问题解决上的知识分散在公司,并且没有明显形式。因此需要有知识获取工具。在这一节,我们把强调重点有关于质量提高过程的知识的识别转到为了质量辅助系统发展的启发技术的更深的便利应用上。3.1、不同种类的知识通过调查,我们观察到相关知识包括:关于制造过程及其环境的知识关于质量方向和工具的知识质量问题解决决策过程,它是以质量相近和相关技术(总体质量控制,总体生产维持,准时生产和节约生产)为基础。很多专家技术的观点在问题解决策略(按情况所采用的)和车间执行质量技术的条件(对人们和过程环境真正约束)上不太清楚和不完全。因此,质量系统发展的主要难题是使用的知识类别繁多,同时相关的人的种类也很多。这些人包括从管理员到操作工。结论在这里为了便于质量咨询系统的发展,我们分析了与质量控制相关知识。我们指出对这样的系统的多样的专门技术。我们很清晰地鉴别出解决质量问题所需的结构和策略知识。我们强调了如何从专家那里收集知识。列出了被证明是合适的抽取技术(口头协议和结构分析)。我们也提议对获取物知识的设计。这些方针对质量领域的知识是有益的。构造获取物的知识的方法应该便于质量咨询系统的设计。这里所描述的结构是通常所指结构。它可以在大量制造过程中开发,除了连续过程。连续过程与特殊领域知识相关。这个模型里可能有与应用领域相关的知识,例如,过程调节程序,不良机能的特殊方式等,这些都依靠过程选择。附件2:外文原文(复印件)河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商云朋学号:020384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题目:汽车发动机典型部件曲轴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指导者:陈子顺高级工程师评阅者:2006年06月19日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实际中曲轴加工工序检测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规划,并设计出对应检测项目的典型检测系统。所有检测系统的设计,并不是都进行了详细设计,对其中的六项检测内容做了概念设计,一项内容做了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中,除了给出检测系统的概念图,还对验具的操作进行说明,并给出必要的尺寸。在详细设计中,把综合验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即床身部件的设计,工件定位支撑部件的设计,以及检测机构的设计,并对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讲述了其具体实现方案。由于为实际应用产品,因此给出了综合验具的使用和维护说明,并列出易损件的明细表。关键词质量控制测量概念设计曲轴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itleTheprogrammingoftheexaminationmethodfortheshapeandlocationerrorofthecrankwhichisthetypicalpartoftheengineoftheautomobileAbstractInthepaper,itsmainpurposeistogivetheanalyseandresearchontheactualcrankprocessingworkingprocedureexaminationproject,makeaplanningforthemethodanddesignatypicalsystemforeachproject.Notallexaminationsystemhasallcarriedonthedetaileddesign,sixexaminationprojecthasmadetheconceptualdesignandaprojecthasmadethedetaileddesign.Intheconceptualdesign,itnotonlygivestheconceptdrawingoftheexaminationsystem,butalsogivestheoperationwhichhastocarryontheexplanationandtheessentialsize.Inthedetaileddesign,MeasureInstrumentofCrankShaftisdividedintothreeaspects:oneistheprojectoflathebed,oneistheprojectoflocalizationandsupport,anotheristheprojectoftheexaminationstructure.Itgivesanaccountoftheproposal.Becauseitwillbeusedinpracticing,sowerenderanaccountoftheusinganditsmaintainandlistthevulnerableworkpiece.Keywordsqualitycontrolmeasureconceptualdesigncrankshaft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页共29页1引言1.1文献综述所谓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合。质量是企业的根本竞争力。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的根本,低质量的产品会毁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将来。质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质量检验”到“统计质量控制”再到“全面质量管理”。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从五、六十年代“好的质量”到八十年代的“符合要求”再到二十一世纪的“顾客满意”都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重要性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了证实,并且将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关注焦点。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理念已为企业界所认同。质量已走出狭义的范围,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如: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学习质量、直至人们的生活质量等等。正如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提出的“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一样,质量无所不在。这一发展趋势再次说明了,市场的竞争将以“质量竞争”为前提。为了达到好的质量,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要求。因此,对产品的质量检测也是很重要的。对产品进行检测离不开检测工具,工具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质量管理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1875年作为科学管理的开端的泰勒制诞生。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形成了专业工种,直到这时,质量管理才被真正提出,并随着科学管理被人们的接受而得到推广。但它也存在成本高,难以找到质量问题所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贝尔电话研究所的休哈特提出了著名的控制质量的“6”法。1950年代,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他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1960年代初,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策划。全面质量管理学说是20世纪最后20年的核心管理学说之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企业创造了全面质量控(TQC)的质量管理方法。1980年代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页共29页菲利浦.克罗斯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低成本为代价的观念。他提出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1987年,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问世,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影响。1994年,ISO9000系列标准改版,新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199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当前世界,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当今世界推崇的最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首推“六西格玛”管理。它已经成为国际上诸多跨国公司赢得市场的成功范例,也是一些世界级企业取得成功的诀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必将极大地促进质量的迅速提高包括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工作质量、学习质量、直至人们的生活质量。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更加丰富,并将不断突破旧的范畴而获得极大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从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跨过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直接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多年来,由政府主导推动全面质量管理、TQC达标升级、质量管理奖评审、到开展自愿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广贯彻ISO9000族标准(GBT10300标准、94版标准、2000版标准),以市场为主推动6管理、“零缺陷”及各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模式,质量管理的推进方式发生了由外力推动到内力驱使的转变。由于很多工作源于政府外力,非企业自主行为,一种管理模式尚未完全领会吸收,又开始接受新的模式,忽略了质量管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上基础薄弱,又忽视了对管理科学的研究,没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各管理模式进行有选择地接纳,仅看重短期效益,易使新的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现在国内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还基本处于质量管理的初期阶段,主要工作还局限于质量检验,企业内部的大部份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品质意识还比较低,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量”的关注远远大于对“质”的关注,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能用就行。在其看来“能用”就是“符合要求”,就是合格产品。不管是什么样的质量管理方法,必须要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例如对发动机曲轴形状和位置误差的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3页共29页检测就属于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曲轴是内燃机中的重要零件之一,是承受冲击载荷传递动力的关键零件,在内燃机五大件(机体、缸盖、曲轴、连杆、凸轮轴)中是最难以保证加工质量的零件。它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变为旋转运动,并讲这一旋转运动传递给其它的工作机械,用以输出发动机的功率。曲轴在工作时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它不但要受到很大的扭转应力以及大小和方向都在周期性变化的弯曲应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振动所产生的附加应力的作用。因此曲轴应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刚度和耐磨性。发动机汽缸的数目、行程数,排列情况及各个汽缸的工作顺序决定了曲轴的形状和曲柄的相互位置。为了保证曲轴的正常工作,对曲轴规定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因此,如何快速的、准确的检测曲轴是相当关键的。目前对曲轴的测量仍然采用的是各项指标的单项测量方式,在方法上主要是采用了机械接触式的测量。1.2课题任务和要求以及拟采取的手段1.2.1课题任务汽车发动机典型部件曲轴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体统设计。1.2.2课题要求a)技术要求1)要进行总体方案选择说明;2)综合验具应作为生产线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测工件;3)位置尺寸的检测要给出定量结果;4)综合验具设计应原理正确、结构简明、操作方便、可靠。b)工作要求对于给定加工工序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设计,设计内容为:1)曲轴安装正时带轮轴径端面到第三主轴径端面的距离检测;2)曲轴全长检测;3)曲轴后端面六个螺纹孔的位置精度检测;4)曲轴第三主轴径端面到前端中心孔的距离;5)曲轴后端轴承孔相对两侧中心孔的径向跳动检测;6)曲轴曲柄销的轴向位置检测;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4页共29页7)曲轴曲柄销的径向和周向位置检测。其中1)6)进行方案设计;7)进行详细设计。对于详细设计:1)绘制综合验具的总装配图;2)对综合验具中与检测有关的尺寸和精度进行计算及说明;3)编制零件明细表(区别标准和非标件);4)主要部件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5)制定此综合验具的使用和维护说明;6)提出易损件明细表;7)制定此综合验具的检定方法并说明。1.2.3拟采用的研究流程针对本课题,研究流程如下:1、明确设计任务、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分析、方案比较、确定设计方案、详细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5页共29页注:括号内的日期为对应步骤完成的时间2技术方案设计选择本设计设计课题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部分检测项目的概念设计,另一部分是对部分检测项目的详细设计。下面对这两部分分别说明其技术方案的设计选择。2.1概念设计2.1.1概念设计的定义概念产品是对设计目标的第一次结构化的、,基本的、粗略的但却是全面的展示,它描述了设计目标的基本方向和轮廓,也是衡量验证所设计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产品需求目标的主要手段。产品概念设计因而成为设计过程中最重要、最复杂、最不确定的设计阶段,也是产品形成价值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概念产品是产品总体系统特征、性能、结构、尺寸形状的描述和实现。概念产品是用以评估、验证产品对目标市场的适应性和符合产品需求说明书的满意度,也是用以制订、实施产品后续开发过程即生产、销售,服务等计划的技术基础。以概念产品为目标的设计称作产品概念设计。2.1.2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概念设计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要求,进行产品功能创造、功能分解以及功能和子功能的结构设计;进行满足功能和结构要求的工作原理求解和进行实、明确设计任务。根据课题要求,确定验具的功能,明确设计需解决的问题。、可行性分析。对设计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功能是否能实现。、设计方案分析。根据验具须完成的功能,提出可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多种方案。、方案比较。对提出的方案进行比较和技术经济评价。、确定设计方案。通过比较,选取最佳方案。、详细设计。完成各种设计计算、校核计算,产生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等。、编写设计说明书。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6页共29页现功能结构的工作原理载悻方案的构思和系统化设计。在概念设计中,设计的产品应包括:产品的功能信息产品的原理信息简单的装配结构简单的零部件形状信息基本的可制造可装配信息本次设计课题中共有六项概念设计。设计中按照概念设计的要求对每项都做了分别说明。下面对六项概念设计分别说明。2.1.3本设计相关的概念设计说明轴安装正时带轮轴径端面到第三主轴径端面的距离检测a)工序图图1带轮轴径断面到第三主轴径断面距离的工序图b)待测尺寸轴向尺寸280.770.65c)检测方法概念图及其说明待测尺寸为轴向尺寸,须先找定一轴向基准。在此设计了一基准架。每次检测时,使曲轴前端面与基准架接触,这样可实现轴向基准的统一。为了保证每次检测前测表头与基准架的距离一定,设计了一导向板和对表器,在检测时,让测表沿导向板移动。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7页共29页图2带轮轴径断面到第三主轴径断面距离检测概念图由待测尺寸的偏差,尺寸精确到0.01mm,因此测表可选取百分表,而次此测表沿径向移动,但要检测的是轴向尺寸,普通百分表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设计了如下结构来实现:图3测表结构百分表5用紧定螺钉4紧固。测头1的移动,经过连杆2上的45度角转化百分表测杆方向。即轴向尺寸,转化到径向。在弹簧3的作用下,测头1可以一直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8页共29页紧贴曲轴表面。d)工件定位基准两侧中心孔,A面e)工件检测基准B面f)操作步骤1)检查工件两侧中心孔是否有杂物,确保其整洁。2)按概念图方式对工件定位。3)将测表在对表器处对零。4)将对完表的测表沿导向板向工件推动,当测头接触到曲轴第三主轴径端面时,停止移动。5)观察测表指针示数。6)将测表撤走,卸下工件,并放到指定处。7)清理检具,确保下次检测能正常进行。g)判断工件合格与否若百分表指针示数在65范围内,则该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件。曲轴全长检测a)工序图图4全长检测工序图b)待测尺寸轴向尺寸4890.3c)检测方法概念图及其说明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9页共29页图5曲轴全长检测概念图为了不影响检测,本方案使用V型架定位。检测内容为曲轴全长,因此可以以曲轴其中一端面与基准面接触,检测另一端面与基准端面的距离。在此设计方法中,设计一基准板,使其与曲轴后端面接触的面为基准,用测表检测曲轴前端面。有检测待测尺寸的偏差,测表选择了百分表。d)工件定位基准主轴轴线,A面e)工件检测基准A面f)操作步骤1)检查工件主轴端面是否有杂物,确保其整洁。2)按概念图方式对工件定位。3)将百分表在对表器处对零。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0页共29页4)将对完表的测表沿导向板向工件推动,使测头与曲轴前端面接触。5)观察百分表指针示数。6)将测表撤走,卸下工件,并放到指定处。7)清理检具,确保下次检测能正常进行。g)判断工件合格与否若百分表指针示数在30范围内,则该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件。轴后端面六个螺纹孔的位置精度检测a)工序图图6六个螺纹孔位置精度检测工序图b)待测尺寸六个螺纹孔的位置度c)检测方法概念图图7六个螺纹孔位置度检测概念图本方案设计一位置度量规,用插棒方法检测。位置量规结构如图示。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1页共29页图8位置量规验棒结构如图示。图9验棒为了保证检测正确,须对工件和位置量规正确定位,对工件使用两个V型架和两个定位板定位,使后端面六个螺纹孔位置一定。位置量规放在验具台上,用一定位板定位,使其上六个孔与曲轴后端面六个孔的位置保持一致。d)工件定位基准主轴轴线,A面,B面e)工件检测基准主轴轴线f)操作步骤1)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杂物,确保其整洁。2)按概念图方式对工件定位。3)按概念图中方式将位置量规定位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2页共29页4)用验棒依次插入位置量规的六个导向孔,直至不能再向里插入。5)撤走位置量规,卸下工件6)清理检具,确保下次检测能正常进行。g)判断工件合格与否若验棒能同时进入导向孔和螺纹孔底孔,则该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件。附:位置度量规的计算过程10X1.25螺纹孔小径为8.647测量部分:,M0LMB-Td=(D+F)t=(0.265+.3)m=0.56,查表:,BD8.6470.3mMF.10MTm00.1.1(6)83LMd则,导向部分:查表,min5C,maxi0()GTLGDax.Ld查表,.6则,0.60.6(83.5)83LG其中,为验棒测量表面的极限尺寸Md为被测要素的综合公差tT为被测内表面的理想边界尺寸BD为位置量规测量部分的基本偏差MF为测量部分的制造公差T为导向部分的最小间隙minC为导向孔的极限尺寸LGD为测量表面的最大极限尺寸maxd为导向部分的制造公差GT曲轴第三主轴径端面到前端中心孔距离a)工序图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3页共29页图10第三主轴径到前端中心孔距离的工序图b)待测尺寸轴向尺寸0.2c)检测方法概念图及其说明图11第三主轴径到前端中心孔距离检测概念图端面到孔的距离,直接无法测量。因此,设计中用一钢球做辅助。检测钢球顶点到第三主轴径端面的距离。待测尺寸为轴向尺寸,做一轴向基准(图中基准板)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4页共29页使钢球顶点与之接触。由几何关系,把第三主轴径端面与孔的距离转化为端面与基准面的距离,然后用测表进行检测。d)工件定位基准主轴轴线,A面e)工件检测基准B面f)操作步骤1)检查工件两侧中心孔是否有杂物,确保其整洁。2)按概念图方式对工件定位。3)将测表在对表器处对零。4)将对完表的测表沿导向板向工件推动,当测头接触到工件时,停止移动。5)观察测表指针示数。6)将测表撤走,卸下工件,并放到指定处。7)清理检具,确保下次检测能正常进行。g)判断工件合格与否若百分表指针示数在20范围内,则该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件。附:钢球直径的计算和值的确定若钢球与距离端面3mm处相切图12钢球与距离断面3mm处相切几何关系示图由几何关系,0717cos33Rm则钢球直径286.D取D=16mm当D=16mm时,求x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5页共29页图13标准钢球与中心孔几何关系示图,8ODm7BFm37EBFm(163)0.8AE则8.xR由此可得(207.)29.65m曲轴后端轴承孔相对两侧中心孔的径向跳动检测a)工序图图14跳动检测工序图b)待测尺寸轴承孔相对两侧中心孔的径向跳动0.015c)检测方法概念图及其说明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6页共29页图15跳动检测概念图检测内容为后端面轴承孔相对两侧中心孔的跳动,所以须以两侧中心孔定位。但以中心孔定位后,会将轴承孔堵住,一般测跳动装置就无法实现检测。为此设计如下结构实现:图16跳动检测装置件1测杆径向的变化,经件3转化到件2测表测头方向,从而测表示数变化。件4弹簧使件1测杆始终与工件紧密接触。d)工件定位基准两侧中心孔e)工件检测基准主轴轴线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7页共29页f)操作步骤1)检查待测工件两侧中心孔是否有杂物,确保其整洁。2)按概念图方式对工件定位。3)将千分表对零。4)旋转工件,观察千分表示数。5)卸下工件,并放到指定处。6)清理检具,确保下次检测能正常进行。g)判断工件合格与否若千分表指针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大于15,则该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件。曲轴曲柄销的轴向位置检测a)工序图图17曲柄销轴向位置检测工序图b)待测尺寸轴向尺寸92.950.15,180.450.15,245.9750.15,333.4750.15,+0.12c)检测方法概念图及其说明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8页共29页图18曲柄销轴向位置检测概念图曲柄销距后端面距离为轴向,应在轴向找定一基准。本设计中,设计一轴定位柱,确保工件每次安装的轴向位置一定。检测曲柄销长度时,设计一卡板。其结构如下:图19卡板结构图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9页共29页用此卡板检测曲柄销长度,方便,快速,也能保证尺寸精度要求。4、工件定位基准两侧中心孔,A面5、工件检测基准A面6、操作步骤检查工件两侧中心孔是否有杂物,确保其整洁。按概念图方式对工件定位。用卡板依次检验曲柄销轴向长度。将四个测表分别在对表器处对零。将四个测表依次沿导向板向工件推动,当测头与工件接触时,停止移动。观察百分表指针示数。将测表撤走,卸下工件,并清理检具。7、判断工件合格与否若四个百分表指针示数在15范围内,且卡板通端可以通过,止端不可通过,则该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件。附:卡板尺寸精度的计算过程基本尺寸22,精度IT6,查表得,标准公差T=0.002mm,Z=2.4mmZ为通规尺寸公差带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则,0.34通规工作尺寸().10.1止规工作尺寸()2.2详细设计1)工序图图20曲柄销径向和周向位置检测工序图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0页共29页2)待测项目曲轴曲柄销径向和周向位置检测整个综合验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量仪设备床身部件的设计,工件定位支撑部件的设计,检测机构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床身部件分为支架和验具体。验具体使用了铸件,经过时效处理后进行加工,从而保证了整个设备的刚性和稳定性。工件的定位支撑部件包括两端顶尖,两V型架,定位架和两可调定位支撑,对曲轴起定位支撑作用,其中V型架对曲轴起辅助支撑作用。对于检测机构,包括测表机构和对表机构,通过测表机构将工件尺寸变化用测表反映出来。从上面的叙述看,综合验具的设计的关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曲轴定位支撑部件的设计,另一个是检测机构的设计。下面分别介绍综合验具各部分的设计技术方案。2.2.1床身部件的设计床身部件包括验具体和验具体支架。本次设计中,验具体支架才用了角铁。其结构如图20示。图21验具体支架结构图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在支架腿上加了一圈角铁,这样结构够合理,安全,实用。验具体支架与地面接触结构如图22示。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1页共29页图22验具体支架水平调整结构可以通过拧动螺栓从而调节验具的水平。在设计中,验具体使用了铸件,其采用米字型肋,这种布肋刚性比其他类型都高,用于要求变形量很小或载荷大的床身。为了便于调整验具体的水平,在其四脚上安装了螺栓,因为验具体为铸件,其放在角铁支架上很难调水平,因此,在在螺栓下垫上胶皮垫,以便于调节。2.2.2工件的定位支撑部件的设计由于工序卡片上要求的曲柄销的径向和周向位置是以主轴轴线为基准,因此,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使用顶尖来支撑工件,并起到径向定位的作用。然而,由于曲轴的重量很大,如果只靠手拿着进行装夹是比较困难的,也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在工件主轴径的下方安装了两个V型架。在安装工件时,V型架起预支撑的作用。在此我们设计的V型架支撑的高度略低于工件的定位高度,当工件定位完成时,避免过定位。对工件起支撑定位作用的两端顶尖,其主要受力部分在顶尖与工件接触部分。因此顶尖的这部分我们采用了硬质合金材料,保证其硬度,提高顶尖的使用寿命。对于曲轴的前端顶尖采用了固定顶尖,后端顶尖采用活动顶尖。在进行曲柄销径向位置检测时,须对曲轴进行周向定位,限制其某一方向的旋转。在设计中,采用了可换定位销。其结构如图23示因为此定位件为易磨损件,因此采用可换定位销,在磨损后,只需把定位销换掉即可,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在进行曲柄销周向位置检测时,需限制曲轴旋转。因此设计两个定位支撑。其定位时如图24示。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2页共29页图23可换定位销定位部分结构图24检测周向时限制旋转的定位其中右端为主要定位部分,是必须保证的。在定位时,先把右端定位,件2为扣紧螺母。件1为易磨损件,设计为可换的,在磨损到影响定位时,只需更换件1即可。左端为一可调支撑。在右端定位后,调节左端高度,使其紧顶工件,确保工件不会旋转。2.2.3检测机构的设计检测机构的设计结构如图25示。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3页共29页(a)(b)图25检测机构此结构可完成对曲柄销径向和周向位置的检测。其优点是可以通过件2自动找到曲柄销轴线,可以不考虑曲柄销轴径误差,其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其中结构2中心应略低于被测曲柄销高度,使每次检测时,其会向上移动,从而使测表示数变化,检测完后,件2在件1弹簧的弹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回到最下边位置。在每次检测前应对测表进行对零。图25(b)是对表器结构,其上三个圆柱对应曲柄销三个位置。3综合验具的检测方法说明上述已经把综合验具的各部分进行说明,下面对综合验具的原理进行说明。曲柄销径向位置检测如图26示。图26曲柄销径向位置检测示意图工件通过两端顶尖(未画出)和件3可换定位销定位。定位销限制其图示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虽然测表机构对工件作用一顺时针方向的力矩,这样,工件在力矩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4页共29页作用下也不会旋转。设计中,我们让件1中心的高度略低于其要检测的曲柄销轴线的高度,当件1与曲柄销接触后就沿件2导向柱向上移动,考虑到件1和件2件一定存在摩擦,所以必须进行计算,通过计算说明件1不会自锁。以下是计算过程:当件1和件2相对静止时,其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1(有润滑),有公式tan=f为摩擦角,f为静摩擦系数。由此可以求得件1和件2的摩擦角为6。件1的V型角度是90,因此件1对件2的作用力与件2轴线的夹角是45,其大于自锁角,因此不会产生自锁,件1会很顺利沿件2向上移动。曲柄销周向位置检测如图27示。图27曲柄销周向位置检测在检测完曲柄销径向位置后,将工件旋转90,如图27所示。两端仍然用顶尖定位。但这次必须限制曲轴旋转,图示中当检测左边曲柄销时,须限制曲轴顺时针旋转,当检测右边曲柄销时,须限制曲轴逆时针旋转。因此,采用两个定位支撑。其中件2为主要的定位件,因为件2定位部分是曲轴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当件2定位完成后,再调节件1的高度,使工件不能旋转。三个测表机构总,当卡爪向上移动一定距离时,测表指针就向上移动同样的距离,它们是一比一关系。这样就完成了对曲柄销径向和周向的位置检测。此结构简单,检测时操作方便,但是每次检测时都需要旋转工件,重新定位,这样也会提高检测时间。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5页共29页3验具易损件明细易损件名称易损件图号数量备用数可换定位销13调节支撑25定位销支架紧固螺栓M1025方形螺母Z-04-0125定位销支架处导向板Z-04-0213活动顶尖导程块Z-10-0313百分表36活动顶尖内部弹簧12对表器z-0912表1综合验具易损件明细表5综合验具的管理51综合验具的使用本综合验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两侧顶尖,两个V型架与工件接触部分,以及工件两侧中心孔,工件主轴和曲柄销表面是否有杂物。若有,应及时清理,以保证工件能正确定位。2)将工件放在两V型架上,固定顶尖与工件前端中心孔接触。把活动顶尖慢慢顶入工件后端面中心孔,固定后,用定位销在基准定位面上对工件定位。3)把测表1和测表2在对表器处对零。4)用测表卡爪分别卡紧工件曲柄销,当百分表示数稳定后,读数。5)将两测表放到原处。6)从左侧看沿顺时针方向将工件旋转90,用调节支撑对工件定位。7)把测表3在对表器处对零。8)用测表卡爪卡紧工件曲柄销,当百分表示数稳定后,读数。9)将测表3放到原处,卸下工件。10)清理验具,保证其整洁。5.2综合验具的检定02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6页共29页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验具的精度必须能达到设计精度的要求,在验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易损件的磨损和部分件受力变形等原因,验具的精度降低,使检测结果产生偏差。因此,须对综合验具进行定期检定,确保其在检测时精度符合要求。本综合验具的检定周期为半年。本综合验具的检定方法为:用比综合验具检测精度高一级的验具对样件进行检测,使此样件变为已知,然后用综合验具再对此样件检测,将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它们应保持一致,否则,须对综合验具进行检修。5.3综合验具的维护。为了延长验具寿命,考虑到验具经常使用后,势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和异常现象。因此,对验具经常进行保养、维护及故障排除,对保持验具原有的精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验具的维护如下:1)每次使用验具后,应进行清理。2)整个验具应处于水平位置,防止其因中心偏移遭成的受力不均产生变形。3)验具在使用时,操作者应该避免强烈的碰撞,对验具遭成破坏。4)操作者在日常使用时,应注意验具紧固部分是否有松动,若发现,应及时拧紧。5)操作者在日常使用时,应注意验具体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SQ61发动机典型部件—曲轴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方法规划及典型检测系统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72034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