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 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3. 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做一只“脱笼之鹄”。二、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3.体会本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三、德育目标: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教法和学法:1、诵读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陶渊明式的有官却不想做的文学家袁宏道,他笔下的山水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意境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满井游记。二、新授:(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后人称他们为“公安派”。写作背景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也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1598),他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二)、出示学习目标: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3、整体感觉并理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做一只“脱笼之鹄”。(三)初读课文,落实基础:先听读课文,想象画面和美景1、请同学们先认读生字词。燕地(yn);廿(nin)二月;花朝节(zho);呷(xi)浪;鲜妍(yn)明媚;堕事(hu);恶能无纪(w);飞沙走砾(l);曝(p)沙之鸟;浅鬣寸许(li);髻鬟(j)(hun);靧面(hu);红装而蹇(jin)者;脱笼之鹄(h);汗出浃(ji)背;罍而歌者(li)。2、.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大声地自读课文,边读边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读完之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仍不能理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3、整理积累(1)一词多义:时:冻风时(经常)作 于时(这时)冰皮始解 始:冰皮始(开始)解 始(才)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尝)无春 髻鬟之始(刚刚)掠乍:波色乍(开始)明 冷光之乍(突然)出于匣也得:欲出不得(能够) 悠然自得(得意、满足)然:晶晶然(-的样子) 然(然而)徒步则汗出浃背(2)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泉(用泉水煮)而茗(喝茶)者,罍(端着酒杯)而歌者,红装(穿着艳装)而蹇(骑着驴)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则飞(使-飞)沙走(使-走)砾(3)重点虚词:之:若脱笼之(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的”)鹄 局促一室之(表限度关系,可译为“以”) 髻鬟之(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始掠也夫:夫(句首发语词,可译为“大概”)不能以游堕事(4)其它:土膏(肥沃)微润 恶能(怎能)无纪(同“记”) (5)疑难语句翻译。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堤坝两旁栽着高高的柳树,土地肥沃湿润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亮晶晶的像镜子初打开, 冷光从匣中闪现出来一般。4、柳条将舒未舒柳条的嫩叶将要伸展, 还未伸展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四)小组合作讨论,在理解课文之后,请大家在小组内选一人放声朗读全文。其他同学听读思考以下问题:阅读思考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2)、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4)、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5)、如此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可作者为什么要在开篇写燕地的寒呢?6)、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满井醉人的春色之后似乎应该结束全文,好给人留下回味。但作者却又生发了些议论,这是否有些多此一举?为什么?各组围绕上述问题各抒己见,通过对话、争辩等形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文本作出正确解读。交流讨论明确: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2)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4)(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5)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极写燕地之寒、渲染被拘束的苦闷,为下文写天暖出游作了铺垫,两相比较之下,更突出出游时的快乐、舒畅。6):并非多此一举。这正体现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之间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作此记的缘由。(五)学生小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六)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