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备考综览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doc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备考综览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doc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备考综览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doc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备考综览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doc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备考综览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备考综览一、题型及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1、考卷试题类型及各部分所占分数比重等,请见下表:序号题型题量题分合计题分两大部分占总分比重1单项选择题30130402多项选择题52103名词解释题4312604简答题45205论述题214282、卷面分数分布特点分析:就卷面各部分题型及其分数分布比重情况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这2门课程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教材的知识点非常繁多,因此,依实战经验角度而言,该课程学习、备考的工作量以及临场的考试,其实都要比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辛苦得多。这也是笔者整个自考历程中唯一重考的一门课程(第一次2分之差及格),希望学友读者门多加注意且多加努力,务必不要重蹈笔者的覆辙。3、考题具体实例及答题规范,请参见本课程【附录 历届真题及答案】栏目。二、题型命题特点及考点分布分析1、选择题命题特点分析:从历届真题来看,选择题部分主要是考查各朝主要/重要作家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学创作理论、各朝主要的文学流派的创作风格及其文学创作理论、主要/重要作品的创作主题、思想内容等;作为古代文学的经典文学体裁,诗歌至宋代以后日渐衰落,难成大家气候。对诗歌作品的考查,清代至现代,历届试题主要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因为连简答题的份量都够不上)来进行。这一点复习备考时,往往容易忽略,因为清代诗歌的创作数量虽多,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记的好作品或千古传诵的佳句。为此,笔者特意将自考教材中所提到的清、近代诗人诗句,罗列如表222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1清代&近代文学诗歌作品选列表所示。读者可对照本课程笔记中各时期的诗风诗潮以及这些诗人的诗风特点,对列表中的作品进行浏览识记,实际应考时,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小说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的内容重心。自考教材明、清两代单列成章的代表小说作品,其版本、创作主题思想等,也是历届真题选择题的考点之一。该类知识点在课程笔记中都有,此处再总结罗列如表222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2明代&清代文学小说作品版本列表所示。2、笔答题命题特点分析:笔答题考点分布的分析,可以有不同角度和标准,不同标准之间也可能会存在某些重合,具体选取哪种角度和标准为佳,必须视课程自考教材的实际内容和知识点情况而定。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而言,由于各种文学体裁处于一个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作家作品层出不穷,知识点非常繁多,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本课程【笔记】栏目的思路,分别按文学体裁和杰出代表作家作品这2大层面来对考题进行一个总体的考察和把握。具体分析如表2222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1、2所示;从文学体裁方面来看:课程自考教材各章节以中国历史朝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划分,但每个朝代在不同文学体裁上的发展及取得的相应成就其实是有所侧重和很大不同的,文学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体特征,总的来说,可以如课程笔记分为3大部分:1、传统文学,包括诗歌(编号为1)、散文(编号为1)、词(编号为1)、散曲(编号为1)等文学体裁及其相应的文学理论等;2、戏曲文学,包括戏剧(杂剧,编号为2;南戏,编号为2;传奇,编号为2)、民歌民乐(包括民歌、鼓词、弹词、子弟书等形式,编号为2)等文学体裁及其相应的文学理论等;3、小说文学,包括小说发展初期的雏形体裁(话本、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等,编号为3)、小说发展后期的定型体裁(长篇章回、短篇、白话文、文言文等,编号为3)以及小说批评理论等;此外,作为文学史,兼涉一些重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如古文运动、近代文学的文界革命等;杰出代表作家作品方面主要是指称那些堪任论述题层次的重量级代表,大致有:传统文学中诗文词三栖的大家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宋词大家柳永、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吴文英等;戏曲文学中的元杂剧大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品窦娥冤;南戏代表作品高明的琵琶记;明清戏剧传奇大家汤显祖及其代表作品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小说文学中的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经过上述梳理,再对照考点分布例析表1、2,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本课程历届真题第二大部分笔答题题目在命题方面,具有以下若干特点:一是,名词解释题重在对各种诗、词体(如后山体、铁崖体、稼轩体等)、诗歌创作理论(如“妙悟”说、格调说、神韵说、“活法说”等)、文学流派(如吴江派、一祖三宗、常州词派等)以及有关戏曲、小说文体概念(如南戏、子弟书、说铁骑儿、拟话本、科幻小说等)的考查;二是,与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以传统文学为核心重点不同,唐代以后,诗文创作呈现一定程度的衰落,相反,词、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无论是作家作品,都繁荣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试题的大比分重心,题目覆盖了笔答题的各种类型,尤其是简答题。这一特点,从例析表2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三是,比分最重的论述题的考查结构,基本具有以下格局特点:传统文学创作占1题,重点考查欧阳修、苏轼、柳永、辛弃疾等杰出作家作品等;小说或戏剧的创作占1题,重点考查元明清著名的戏剧和小说作品。论述题题目内容既可以是作家创作艺术风格的论述等,也可以是作品或作品人物的形象、性格分析等,不一而足。表222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1清代&近代文学诗歌作品列表诗人名号诗歌作品考点备注清顾炎武大行哀诗哀悼崇祯死难:已占伊水竭,真遘杞天崩。京口即事记述史可法督师扬州时明朝军民的抗战信心:祖生多意气,击楫正中流。清屈大均(“岭南三家”之首)壬戌清明作表现复国无望的悲叹: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2005年10月第20题A项清钱谦益(“江左三大家”之一)后秋兴表达忧国之情: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依银轮哭桂花。2005年10月第20题B项(选项答案)清吴伟业(“江左三大家”之一)诗歌多为五言七言古体,尤长七言歌行,时有“梅村体”之称。自叹表达出仕明清两朝名节有亏的心灵阴影: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2003年10月第22题D项(选项答案)清施闰章、宋琬(“南施北宋”)宋琬秋兴即事:病骨秋来强自支,愁中喜读晚唐诗。孤灯寂寂阶虫寝,秋风秋雨总不知。登慧光阁:山色深浅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施闰章钱塘观潮: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清王士禛(神韵说)江上: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真州绝句: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袁枚(性灵诗派)春日杂诗: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山中春云如我懒,日高犹宿翠微巅。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清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常常通过一些题画诗特别是竹子来表达个人情怀,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左颇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龚自珍“少年”与“童心”是龚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是他心目中青春生命和理想的象征。梦中作四截句:黄金白发两飘箫,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表达对人才的赞美与渴求。己亥杂诗:落红并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剑气”象征其狂傲的性格,“箫心”则交织着忧患与幽恨。漫感: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2001年10月第30题C项贝乔大型记事组诗咄咄吟重点揭露清兵抗英投降卖国和腐败无能的内幕: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穹庐吸一灯。以及对抗英壮士的歌颂:头敌仓惶奋一呼,飞丸重创血模糊。怜伊到死雄心在,卧问鲸鲵歼尽无。金和兰陵女儿行是一首1500余言的长篇歌行,以传奇性的情节和戏剧化的结构写一个奇女子的故事:慨从军兴来,处处兵杀民。杀民当杀贼,流毒滋垓垠。黄遵宪今别离4首作于伦敦,写海外新鲜事物,别开生面: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谭嗣同新学诗积极作者,充满批判君主专制与伦理纲常的精神。金陵听说法诗:一任血田卖人子,独从性海救灵魂。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有感一首:世间无物抵春愁,乞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狱中题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梁启超壮别二十五:极目览八荒,淋漓几战场。虎皮蒙鬼域,龙血混玄黄。世纪开新幕,风潮集远洋。欲闲闲未得,横槊数兴亡。自励其二:献身甘做方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康有为维新领袖人物和理论家,其诗言为心声,多为政治抒情之作,“元气淋漓,卓然称大家”。出都留别诸公: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万重。眼中战国成逐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丘逢甲生于台湾。被梁启超推为“诗界革命一巨子”。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004年10月第29题D项蒋智由被梁启超推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在新民丛报发表卢骚一诗,末二句为邹容革命军自序所引用: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梭。民约昌新义,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2002年10月第29题A、D项章太炎狱中赠邹容: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2002年10月第29题C项(选项答案)汪精卫狱中的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2002年10月第29题B项高旭革命诗潮作品政治色彩浓重:娶妻当娶苏菲亚,嫁夫当嫁马志尼。盼捷:龙蟠虎踞闹英雄,似听登台唱大风。炸弹光中觅天国,头颅飞舞血流红。柳亚子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七律孤愤不啻一篇讨伐袁世凯的檄文: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宵来忽作亡秦梦,北伐声中起誓师。苏曼殊(“革命和尚”)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著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春雨: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无题: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2004年10月第29题A项;2002年10月第30题D项(选项答案);2001年10月第30题D项(选项答案)陈三立(号散原,同光体诗人)残句: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次韵再答义门:陆沉几椠更何辞,剩有人间彻骨悲。秋讯依韵答樊山:飘坠秋香凉到骨,独依病树问年华。桐叶一树落尽一树尽黄坐看至暮:一庭瞑色苍然至,独向天边驻夕阳。园居看微雪:冻压千街静,愁明万象前。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江舟行: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2004年10月第29题B项(选项答案)樊增祥(号樊山,清末中晚唐诗派)甲午战争后感时而作的诗歌,语气激愤,如陆沉讥刺李鸿章:君家世世修降表,始自南唐直到今。戊戌、庚子后,得升迁,诗风则更趋雕琢隔阂。如闻都门消息写庚子事变:“犬衔朱邸焚余骨,鸟啄黄骢战后疮”,“蛾眉身世唯青冢,貂珥门庭但落花”等。2004年10月第29题C项表222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一大部分考题考点例析2明清小说名著版本、结构一览表小说名著小说版本主题思想说小说结构三国演义【最早刊本】嘉靖本(1522年)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24卷,240则,尚未分回,保留了平话的痕迹。学术界一般认为此本比较接近罗贯中的原作;【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简称三国志传,该刻本较多,大多刊刻于万历年间,内容与嘉靖本有所不同,特别是有关关羽之子关索一生的故事,弥补了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不足。它说明三国志传与嘉靖本不是同一底本,很可能早于嘉靖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一般称为“李评本”,又称“伪李评本”,系明万历、天启年间叶昼假借李贽名义所为;【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简称李渔评本三国志,系以“伪李评本”为底本,加上李渔的大量眉批及修订,是比较重要的三国演义版本;【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60卷120回,即通常所称的“毛本”。系江南长洲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评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并把书名定为三国演义。经过父子的修改,书中拥刘贬曹的倾向更为突出,人物性格更显统一、鲜明,回目对偶工整,文字也较为流畅,成为最为流行的本子。 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说法已经有十几种:如宣扬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歌颂仁政说、歌颂统一说、分合说、讴歌贤才说、市民说等等。【扇形网状结构】以蜀汉为中心,以曹魏和孙吴为一个扇形体的另外两端,纵横交错、井然有序地展开三国之间的矛盾斗争。但作品的结构网并非全扇形而只是网结一面,呈现扇形网状形式。水浒传版本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字简略,较少细节描写,文学色彩不强,目前主要为研究者使用;繁本描绘生动,文学性强。【繁本系统】分为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三种。最早的100回本为嘉靖刻本忠义水浒传;次有明代万历17年(1589)天都外臣(汪道昆)序本忠义水浒传(但原刻本不存,现存为清代补修本);再次有万历28年(1600)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是现存最完整的100回繁本,而且有李贽的评语,是水浒传的重要版本。120回本有万历末年袁无涯刊本,系在百回繁本的基础上增加征田虎、王庆的情节。70回本系明末金圣叹据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仅取前70回,并将“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写为“梁山泊英雄惊恶梦”结束全书。除了为全书加批语外,金圣叹还伪施耐庵写了3篇序文,这就是他的贯华堂刊本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简本系统】比较重要的有明刊本忠义水浒传和万历22年余象斗刊水浒志传评林等。明清时期的研究者和评点者提出所谓“忠义”、“为英雄豪杰立传”、“愤书”、“诲盗”以及“游戏”等诸多说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数研究者开始从农民革命的角度来分析、评价作品,提出“农民革命的史诗”的说法。也有人认为不是作品所写的本非是农民起义而只是市民斗争和市民起义;1975年毛泽东同志的投降主义路线和宋江是投降派人物的论断;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是地主阶级内部革新派与保守派、进步势力与腐朽势力之间的斗争。【珠串式的线形艺术结构】贯穿整部小说的一根主线是梁山起义事业由分散的个人传奇故事而逐步走向联合,再到大聚义,最后再走上招安道路的全部过程。西游记版本也分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繁本为100回,其中明刊本均不署作者姓名,而且无唐僧出身一节故事。清代刊本均将作者误题为丘处机,并根据“释厄传”补入唐僧出身一节,成为第9回。多数研究者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繁本系统】最早的明刊本为万历20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分20卷,题“华阳洞天主人校”。另一明刊本为托名李卓吾评本,卷首有袁于令题词。清代刊本主要有西游证道书,汪象旭编。西游真诠,悟一子陈士斌编。新说西游记,张书绅编。西游原旨,悟元子刘一明编。【简本系统】有2种:一为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0卷,篇幅为百回本的四分之一,但有唐僧出身的故事,由羊城朱鼎臣编辑,据推测为万历间刻本。二为西游记传,凡4卷41回,篇幅与朱鼎臣本相近,但无唐僧出身故事,由杨志和编定。清代学者多从宗教思想的角度进行解释:悟一子陈士斌认为是谈禅之作;张书绅认为是阐发大学意旨的劝学之书;悟元子刘一明则认为它是修道之书;五四运动以后,从功能属性上,胡适主张“滑稽”和“玩世主义”说,鲁迅则主张“游戏说”;建国以后,从阶级斗争角度,人们陆续提出“农民起义说”、“人民斗争说”、“叛逆投降说”、“歌颂市民说”、“诛奸尚贤说”、“安天医国说”及“主题转化说”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人从哲理的范畴提出“反映人生说”、“追去真理说”、“表现理想说”等等。【“串”字形的结构】构成“串”字的两个“口”分别代表了“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组不同的故事群,贯穿线是孙悟空;金瓶梅【词话本】金瓶梅词话,万历45年(1617年)本,共100回,是现存最早刻本。既有唱词,也有故事,卷首有东吴弄珠客序和欣欣子序,还有廿公跋。【说散本】有崇祯年间刊刻的新刻绣像金瓶梅和清年代康熙43年(1704)刊刻的张竹坡批评金瓶梅。两本同属一个系统,只是崇祯本有东吴弄珠客序和廿公跋,无欣欣子序,张竹坡评本只有谢颐序。这个版本系统删去了词话本的韵文,只保留叙说故事的散体文,故称“说散本”。【词话本和说散本的主要区别】:1、内容上的差异。词话本从武松打虎写起,说散本则从“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写起;词话本84回有吴月娘被王矮虎俘虏又被宋江义释的情节,说散本没有;2、形式上的差异。词话本题目后有“诗曰”或“词曰”及“请听下回分解”等说书痕迹;说散本不称“词话”,不用“下回分解”,删去不少诗词韵文;词话本回目粗劣,不对仗,说散本则回目对仗工整。【圆形网状结构】圆心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其中西门庆一家的兴衰构成了纵的主轴,这个家庭与社会的上下联系构成了一条条经线;而西门庆和金、瓶、梅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则好比横的轴线,其它人物的命运便构成了一条条纬线;经委线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圆形网状的结构形式。红楼梦【脂评本】手抄本。多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故名。现已发现的脂评本有十几种,主要有乾隆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己卯本(又称清怡亲王府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该本为红楼梦书名的第一次出现;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脂评本中比较完整;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又称脂戚本、有正本),1912年有正书局石印出版,存80回,在脂评本中最为完整。【程甲本】120回活字排印本。乾隆56年(1791年),程伟元和高鹗首版。【程乙本】乾隆57年(1792年),高鹗对程甲本作了一些“补遗订讹”,重新排印,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版本。【圆形网状结构】纵的方面,它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兴衰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的上下左右联系则形成了一条条众多的经线;横的方面,它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轴线,而金陵十二钗及其它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则构成一条条纬线。聊斋志异【作者手稿本】仅有上半部,4卷237篇,作者生前该书就以抄本流传;【铸雪斋抄本】现存较完整抄本,乾隆16年(1752)本。12卷,存目488篇,实存474篇;【青柯亭本】今存最早刻本,乾隆31年(1766)赵起杲所刻。凡16卷431篇,保留了该书所有重要篇章,后来的通行本均据此本翻印;【三会本】12卷491篇,60年代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目前最完备版本。文言短篇小说集。儒林外史【卧闲草堂巾箱本】现存最早刻本,嘉庆8年(1803年)刻,56回,卷首有乾隆元年(1736)署名闲斋老人序。【散中有骨的结构方式】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将那些松散的情节和人物全部统摄于八股制艺摧残文人心灵和人格的这个主旋律上,因而达到了结构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完美统一。表2222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届自考真题第二大部分考题及其考点分布例析表1考试时间名词解释题考点分布简答题考点分布论述题考点分布20051036稼轩体37话本38南施北宋39南社131140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41简述南戏拜月亭记的艺术特点。42简述儒林外史中对立的两组人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各自寄寓的情感。43简述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内容。123144陆游诗歌诸体皆备,古体、律诗、绝句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例如:请参照这些诗作,论述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45金圣叹在水浒传读法中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试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水浒传人物塑造性格化的主要特征。1320041036后山体37散曲38拟话本39子弟书113240简述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41简析元杂剧李逵负荆中李逵的形象。42简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倾向的成因。43简述清初传奇创作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123244黄庭坚作诗以学杜甫为宗旨,专意学其“拗句”;又提倡“无一字无来处”而“点铁成 金”、“夺胎换骨”,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山谷体”。体现其特征的作品如:请参照上述材料或你熟知的其他山谷诗,论述其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45结合有关具体作品,试论聊斋志异对传奇艺术手法的超越。1320031036“妙悟”说37铁崖体38吴江派39格调说112140简述山谷词的两种不同风貌。41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有何特点?42简述长生殿的主题思想。43简述清代小说观念更新的主要表现。112344 欧阳修是宋代散文大家,他的议论文如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等,记事抒情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都为我们所熟知。试以这几篇文章(或欧阳修其他散文)为例,论述欧阳修散文的基本特点及其风格。45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具有类型化特征,如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武。试以上述人物形象为例,加以分析说明。1320021036一祖三宗37录鬼簿 38说铁骑儿39神韵说123140简述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41“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一致追求,各人诗风却并不相同,请作一简析。42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43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111344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大量制作慢词,成就很高,著名词作有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试以这三首词为例,论述柳永对慢词的贡献。45红楼梦第33回写宝玉挨打。下面节录的是王夫人、宝钗、黛玉在事件中的言语举止:请根据这些材料,具体分析宝夫人、宝钗、黛玉各自的心理或性格特点。1320011036“活法说” 37常州词派38南戏39科幻小说112340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1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传统杂剧体制的突破。42简析纳兰性德词与陈维松、朱彝尊词的不同。43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和意义何在?22114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櫹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在词体的解放和词境的开拓方面都颇具贡献,创立了风格独特的稼轩体。其词丰富多彩,艺术成就很高,具有不朽价值,因而被称为南宋第一家。请参考以上二词,论述:辛弃疾词体的解放和词境的开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